浮子式防溢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443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子式防溢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子式防溢漏斗。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漏斗灌装食用油,给机动车辆添加各种油料,装满溢出容器的现象常有发生,通常人们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边装边看,间歇灌装,费时费力,一旦溢出,造成油料浪费,污染环境,因而现有技术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浮子式防溢漏斗。
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浮子和漏斗及支承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为塑料圆柱形透明密闭空心体,自上而下由扁圆上端头、浮体、浮球,刻度尺设在硬纸条的两面,装在浮体内,上端头直径大于内环孔径,浮球直径大于内环孔径并小于小喇叭口的小口径,并有较大间隙,便于液体流下,漏斗由大喇叭口、手柄、小喇叭口组成,浮子和漏斗通过分别位于大喇叭口的上、下支承连成一体,支承为一内环和3-4个辐组成。
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浮子式防溢漏斗,在容器灌装食油,给机动车辆添加各种油料时,可连续灌装,省时省力,节约油料,环保清洁,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容易制造,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立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浮子,2-漏斗,3-支承,4-上端头,5-浮体,6-刻度尺,7-大喇叭口,8-内环,9-辐,10--手柄,11-小喇叭口,12--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浮子(1)和漏斗(2)及支承(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1)为圆柱形塑料透明密闭空心体,自上而下由扁圆上端头(4)、浮体(5)、浮球(12),刻度尺(6)设在硬纸条的两面,装在浮体(5)内,上端头(4)直径大于内环(8)孔径,浮球(12)直径大于内环(8)孔径并小于小喇叭口(11)的小口径,并有较大间隙,便于液体流下,漏斗(2)由大喇叭口(7)、手柄(10)、小喇叭口(11)组成,浮子(1)和漏斗(2)通过分别位于大喇叭口(7)的上、下支承(3)连成一体,支承(3)为一内环(8)和3-4个辐(9)组成。
使用方法将实用新型的小喇叭口(11)放入容器口内,即可灌装液体,当浮子(1)升起,从浮体(5)内的刻度尺(6)即可看出容器装满,从而防止液体溢出。
权利要求1.一种浮子式防溢漏斗,包括浮子和漏斗及支承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为圆柱形塑料透明密闭空心体,自上而下由扁圆上端头、浮体、浮球,刻度尺设在硬纸条的两面,装在浮体内,上端头直径大于内环孔径,浮球直径大于内环孔径并小于小喇叭口的小口径,并有较大间隙,漏斗由大喇叭口、手柄、小喇叭口组成,浮子和漏斗通过分别位于大喇叭口的上、下支承连成一体,支承为一内环和3-4个辐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子式防溢漏斗,包括浮子和漏斗及支承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为圆柱形塑料透明密闭空心体,自上而下由扁圆上端头、浮体、浮球,刻度尺设在硬纸条的两面,装在浮体内,上端头直径大于内环孔径,浮球直径大于内环孔径并小于小喇叭口的小口径,并有较大间隙,漏斗由大喇叭口、手柄、小喇叭口组成,浮子和漏斗通过分别位于大喇叭口的上、下支承连成一体,支承为一内环和3--4个辐组成。本实用新型在容器灌装食油,给机动车辆添加各种油料时,可连续灌装,省时省力,节约油料,环保清洁,成本低廉,容易制造。
文档编号B67C11/00GK2707734SQ200420052148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0日
发明者赵同强 申请人:赵同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