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443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倍速链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生产中用来传送物品或用在产品装配线上倍速链条,具体地说是对现有倍速链条的一种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倍速链条是工业生产使用较广的一种传动链条,如


图1所示它包括中心滚子,其上、下两端各套有一侧滚子,中心滚子内装有一长套筒,侧滚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外链板,上端的外链板上固定有销轴,销轴穿过上端内链板、套筒及下端的内、外链板将链板与滚子连接在一起形成链条。这种结构的倍速链条是两个内链板与其中间的长套筒为分体的,它们之间为松动配合,容易造成链条扭曲或僵直,使用时噪音较大、运转不良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链条工作时易扭曲或僵直,使用时噪音较大、运转不良等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运转平稳的倍速链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滚子,以及套在其上、下两端的侧滚子,中心滚子内装有套筒,侧滚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外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为上、下两个分体式,上套筒固定在上端内链板上,下套筒固定在下端内链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将一个长套筒改为两个短套筒,并分别与内侧板固定,可有效地避免倍速链条出现扭曲或僵直等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减少了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改良了作业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现有倍速链条局部分解状态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倍速链条局部分解状态结构图。
1、外链板;2、销轴;3、内链板;4、套筒;5、侧滚子;6、中心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倍速链条包括中心滚子6,以及套在其上、下两端的侧滚子5,侧滚子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链板3和外链板1,上、下两端的内链板3上分别固定有短套筒4,上套筒4用专用设备紧密地压入上端内链板3的孔内,下套筒4也用专用设备紧密地压入下端内链板3的孔内,从而使套筒4与内链板3形成紧密配合的一体。上、下两段套筒4插在中心滚子6内,并在中心滚子6内扣合。最上端的外链板1上固定有销轴2,销轴2穿过内链板3、套筒4及下端的内链板3、外链板1将链板与滚子连接在一起形成链条。内链板3、外链板1及套筒4要作涂膜等特殊表面处理,以防止链条生锈,增加润滑,提高使用寿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倍速链条,它包括中心滚子,以及套在其上、下两端的侧滚子,中心滚子内装有套筒,侧滚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外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为上、下两个分体式,上套筒固定在上端内链板上,下套筒固定在下端内链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倍速链条,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链条工作时易扭曲或僵直,使用时噪音较大、运转不良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滚子,以及套在其上、下两端的侧滚子,中心滚子内装有套筒,侧滚子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外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为上、下两个分体式,上套筒固定在上端内链板上,下套筒固定在下端内链板上。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将一个长套筒改为两个短套筒,并分别与内侧板固定,可有效地避免倍速链条出现扭曲或僵直等问题,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减少了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改良了作业环境。
文档编号B65G19/20GK2716200SQ20042005215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0日
发明者郑太柄 申请人:青岛东宝链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