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胶塞压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5062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T型胶塞压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食品机械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类包装压塞工序中大输液瓶T型塞压塞机。
背景技术
对于大输液的T型塞压塞设备,目前的机型较多,但无论是卧式转鼓压塞设备,回转式压塞设备、还是拍式压塞机,均存在下列缺陷1、取塞过程均为间歇式的,胶塞运动采用有停歇的运动方式,其运动不连贯,要求送塞器速度高于平均走塞速度较多,振动噪声大;2、在振动送塞器与上塞头之间有一段较长的滑道,胶塞在滑道内的移动是依靠自重(垂直滑道)或其它外力(平滑道采用气吹或电磁平振),由于胶塞是有停歇的运动方式,容易产生阻滞和卡塞现象,工作过程需人工疏通,不能适应自动化及高速化的要求,也不符合GMP卫生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输送速度快之大输液瓶T型塞压塞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它包括输瓶部件、进瓶绞龙部件、进瓶拨轮部件、送塞部件、加塞部件、出瓶拨轮部件和电器控制部件,上述部件装于机架部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部件为履带式输瓶机构,其输送履带两侧设有护栏,出口接进瓶绞龙部件,进瓶绞龙部件位于输瓶部件前段侧面,其上之绞龙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进瓶拨轮部件之进瓶拨轮上开设有弧形凹槽,入口与进瓶绞龙部件末端对应相联,出口接加塞部件,所述加塞部件入口还设有送塞部件,出口接出瓶拨轮部件。加塞部件包括机架、压头、拨轮、升降凸轮及传动轴,所述升降凸轮固定在机架上,其上加工有螺旋升降面;所述传动轴底端装有传动齿轮,中段与升降凸轮内腔配合,上段依序装有分气阀座、拨轮和压头,其中压头上均匀分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向下的凹形通道,该通道一端设有可将胶塞置入之止口,另一端与拨轮上对应开设的通道相通,拨轮旁设有护栏,周边开设有与通道个数相同之弧形凹槽,分气阀座内装有压簧,其上开设有与通道位置对应的弧形长槽和弧形短槽,其中弧形长槽与真空吸管连通,弧形短槽与大气相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振动送塞部件与加塞部件之间无滑道过渡部件,采用无停歇的进塞方式,送塞过程均匀,设备运行平稳,特别适合于高速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塞部件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塞部件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塞部件分气阀座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述部件输瓶部件31、进瓶绞龙部件23、进瓶拨轮部件24、送塞部件25、加塞部件26、出瓶拨轮部件27,电器控制部件28,上述所有部件均装于机架部件22上,所述输瓶部件31为履带式输瓶机构,装有输送履带29,履带的两侧有护栏32,其间距等于瓶体9的直径,瓶体9按单列直线形式排列于履带29上,依靠履带29与瓶体9底部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瓶体9向前运动,输瓶部件31的前段出口接进瓶绞龙部件23;所述进瓶绞龙部件23位于输瓶部件31前段侧面,其上之绞龙33上开设有螺旋形、可将瓶体9导入之凹槽,绞龙33转动到一定位置时,该螺旋形凹槽前端与输瓶部件31上护栏32的出口对齐,瓶体9可进入绞龙33的凹槽,随着绞龙33的转动沿绞龙33的螺旋形凹槽前进;所述进瓶拨轮部件24上装有进瓶拨轮34,其周边开设有弧形凹槽,进瓶绞龙部件23的末端与进瓶拨轮部件24入口相联,当绞龙33转至一定位置时,绞龙33上凹槽的末端与进瓶拨轮部件24之进瓶拨轮34上凹槽对齐,瓶体9可进入进瓶拨轮34凹槽内,由进瓶拨轮34带动随其转动;所述加塞部件26位于进瓶拨轮部件23与出瓶拨轮部件27之间,其入口与送塞部件25相连,出口接出瓶拨轮部件27。瓶体9由进瓶拨轮34送入加塞部件26内,同时振动送塞部件25可将胶塞10送入其内,通过该部件将瓶体9加塞封口,加塞完毕后,瓶体9由位于加塞部件26出口之出瓶拨轮部件27之出瓶拨轮35送出,完成整个加塞过程。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塞部件26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组成压头12、拨轮7、升降凸轮6、分气阀座5、传动轴3、传动齿轮2和真空吸管1,所述升降凸轮6为半筒形结构,下端通过轴承座14固定在机架13上,上部加工有螺旋升降面,瓶体9置于该升降凸轮6之螺旋面上,可沿其螺旋面上升或下降;所述传动轴3底端装有传动齿轮2,可通过该传动齿轮2与外接动力相接,带动传动轴3转动,中段通过轴承15与轴承座14内腔配合,上段依序分别装有分气阀座5、拨轮7和压头12,送塞部件25位于压头12旁对应位置,固定在机架部件22上,其上所设的凹槽可均匀排列胶塞10,并向前推进。本实用新型在压头12上均匀分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向下的凹形通道17,该通道一端加工有外接口16,其上开设有止口,可将送塞部件25送入的胶塞10置入其内并定位,另一端加工有内接口18,内接口18与拨轮7上对应开设的通道19相通,拨轮7周边开设有与通道19个数相同之弧形凹槽,且与外接口16位置相同,可使瓶体9置于其内并带走。如图5所示,分气阀座5上端面分别开设有弧形长槽20和弧形短槽21,其中心线位置位置与通道19中心线对应,该阀座上还设有一沉孔和通孔,其沉孔上端与弧形长槽20相通,下端与真空吸管1相通,通孔与弧形短槽21相连,与大气相通。分气阀座5之下端面还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凹槽,其内装有压簧4,可使分气阀座5上端面、拨轮7和压头12下端面之间紧密贴合,防止气体外泄。
为防止上塞过程中由于拨轮7转动之离心力使瓶体9掉落,拨轮7周边设有护栏8。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将已灌装好液体之无塞瓶体9置于输瓶部件31履带上,瓶体9在履带的摩擦带动下沿输瓶部件31的护栏32按单排直线形逐步送入到进瓶绞龙部件23之绞龙33的凹槽中,随着绞龙33的继续转动,可完成瓶体9的分隔和恒速输送,送入到进瓶拨轮部件24之进瓶拨轮34的凹槽中,随着进瓶拨轮34的继续转动,瓶体9传至加塞部件26。此时,由加塞部件26上传动轴3带动拨轮7、压头12作同步旋转,当压头12上各外接口16经过送塞部件25进塞处位置时,凹形通道17通过通道19和分气阀座5上沉孔与真空吸管1连通,产生负压,胶塞10被吸附于外接口16止口位置,并随着压头12转动。由于真空吸管1与弧形长槽20相通,因此,压头11的转动角度在弧形长槽20的范围内时一直被吸附住,这时瓶体9也同时通过进瓶通道进入拨轮7的相应半圆形槽内,并在拨轮7的带动下沿升降凸轮6上升,当上升到最高点位置时,胶塞10下部的小头部分被压入瓶体10口内,完成加塞动作。随着压头12和拨轮7的不断转动,带有胶塞的瓶体9沿升降凸轮6下降,同时压头12的转动角度离开弧形长槽20范围,进入弧形短槽21,其凹形通道17通过通道19与弧形短槽21相通,由于此时已没有负压,压力逐渐被释放,瓶体9便向下掉落,从出瓶拨轮部件27之出瓶拨轮35送出。
权利要求1.一种T型胶塞压塞机,包括输瓶部件(31)、进瓶绞龙部件(23)、进瓶拨轮部件(24)、送塞部件(25)、加塞部件(26)、出瓶拨轮部件(27)和电器控制部件(28),上述部件装于机架部件(2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瓶部件(31)为履带式输瓶机构,其出口接进瓶绞龙部件(23),进瓶绞龙部件(23)位于输瓶部件(31)前段侧面,其上之绞龙(33)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进瓶拨轮部件(24)之进瓶拨轮(34)上开设有弧形凹槽,入口与进瓶绞龙部件(23)末端对应相联,出口接加塞部件(26),所述加塞部件(26)入口还设有送塞部件(25),出口接出瓶拨轮部件(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胶塞压塞机,其特征在于输瓶部件(31)上输送履带(29)两侧设有护栏(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型胶塞压塞机,其特征在于加塞部件(24)包括机架(15)、压头(11)、拨轮(7)、升降凸轮(6)及传动轴(3),所述升降凸轮(6)固定在机架(15)上,其上加工有螺旋升降面;所述传动轴(3)底端装有传动齿轮(2),中段与升降凸轮(6)内腔配合,上段依序装有分气阀座(5)、拨轮(7)和压头(11),其中压头(11)上均匀分布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向下的凹形通道(17),该通道一端设有可将胶塞(10)置入之止口,另一端与拨轮(7)上对应开设的通道(19)相通,拨轮(7)周边开设有与通道(19)个数相同之弧形凹槽,分气阀座(5)上开设有与通道(19)位置对应的弧形长槽(20)和弧形短槽(21),其中弧形长槽(20)与真空吸管(1)连通,弧形短槽(21)与大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型胶塞压塞机,其特征在于拨轮(7)周边设有护栏(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型胶塞压塞机,其特征在于分气阀座(5)内装有压簧(4)。
专利摘要一种T型胶塞压塞机,包括输瓶部件、进瓶绞龙部件、进瓶拨轮部件、送塞部件、加塞部件、出瓶拨轮部件和电器控制部件,上述部件装于机架部件上,其特征在于输瓶部件为履带式输瓶机构,其出口接进瓶绞龙部件,进瓶绞龙部件位于输瓶部件前段侧面,其上之绞龙上开设有凹槽,进瓶拨轮部件之进瓶拨轮上开设有弧形凹槽,入口与进瓶绞龙部件末端对应相联,出口接加塞部件,加塞部件入口还设有送塞部件,出口接出瓶拨轮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振动送塞部件与加塞部件之间无滑道过渡部件,采用无停歇的进塞方式,送塞过程均匀,设备运行平稳,特别适合于高速生产。
文档编号B67B3/00GK2717927SQ20042006801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0日
发明者唐岳, 曾凡云 申请人:长沙楚天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