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925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保鲜设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
背景技术
减压贮藏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贮藏保鲜方式之一,它是贮藏保鲜领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产物,对特色高档果蔬具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但减压贮藏设备在实行中应用却较少,一是因为减压贮藏容器需要承压结构,一般均由钢或不锈钢制成,造价昂贵,设备笨重,制造、运输、安装均十分困难;二是传统的大型减压贮藏设施均是采用库体承压结构,制冷用蒸发器至于其内,造成贮藏产品大量失水,而低温贮藏(0℃左右)加湿困难影响贮藏效果;三是减压贮藏产品绝大多数需要高湿环境,而减压容器用金属材料制成,即使是使用造价昂贵的不锈钢材料,长期在高湿及果蔬贮藏中所产生的高CO2环境中应用也会产生电化学腐蚀,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和污染贮藏产品;四是中国目前多采用微型冷库来贮藏保鲜果品及蔬菜,每个微型冷库贮量10~30吨,这种微型冷库适合中国农村个体生产产业结构和产地贮藏的需要,而国内外现有减压贮藏保鲜设施都是为大规模贮藏设计的,不适宜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模式的国情。如何在现有微型冷库的基础上,推广和利用先进的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应是发展减压贮藏保鲜事业工作的重点。本发明的出发点就是在原有微型冷库内,通过适当改造而实现果蔬减压贮藏保鲜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它是在微型冷库内使用的果蔬减压保鲜容器装置,满足减压保鲜技术的需要。本复合容器装置洁净防腐,重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其特征在于(1)复合贮藏容器由单层复合减压容器、隔板、密封材料组成;多个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上下叠加,每两个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之间由隔板隔离,在多个上下叠加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外面包裹有密封材料--软质PVC薄膜密封帐子;复合贮藏容器外面包裹密封材料的上表面有抽气口;(2)所述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由由多个φ200mm~φ400mm,耐压等级Dg=0.2Pma,长及200mm~800mm的硬质聚氯乙烯PVC双壁波纹管骨架材料相互排列组成;(3)所述的波纹管相互排列方式是采用三圆同心方式排列,内层为1根管,中层为6根管,外层为12根管,外层管组成圆环形封闭形状,内层管和中层管均为独立管不进行连接,插入外层管的圆环内靠摩擦力形成梅花状外型,其外侧粘接PE泡沫条及聚丙烯编织布,称之为单层复合减压容器,该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为复合减压容器的一个最小组成单元,不可分割使用;(4)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的外层管之间在其两两接触处部位用螺栓连接;(5)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的内、中、外层管上均开有气体平衡孔;(6)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的中、外层管间有空腔为气体均温缓冲区;复合减压容器的外部调气密封软质PVC膜的封口采用夹具。
复合减压容器由硬质双壁PVC波纹管骨架材料和多层本质层压隔板及由PE泡沫填充材料、聚丙烯编织布和软质PVC薄膜三层自动调气密封组成的复合密封机构组成。骨架材料硬质双壁PVC波纹管的管径为φ200mm~φ400mm,公称耐压等级Dg=0.2Mpa,长度为200mm~800mm,排列方式为三圆同心形式,内层为1根管,中间层为2根管,外层为12根管(见附图1),外层管相互接触处在距管顶部和底部各100mm~150mm处各打一个φ7mm的圆形孔,然后用M6螺栓穿过圆形连接孔,将外层管两两连接形成封闭外层管环形封闭形状,外层管每根管的环内侧随机开φ8mm~φ10mm的平衡气孔3-4个。内层管和中层管均为独立管,不进行连接。在每管的圆周方向不同高度均布6-8个φ8mm~φ10mm气体分布孔,在外层管形成的圆环形状内,将内层管和中层管按要求插入,内、中、外三层管在管外侧波纹摩擦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近似于扁圆柱体的梅花柱体骨架,外层管内的管间空腔为气体均温缓冲区,不得加入任何填充物。在骨架外侧管与管连接形成的二圆弧相切凹进部位用柔性有机粘结剂粘和与骨架管等长度的泡沫PE三角条,使骨架外沿形状更接近于圆形,在此近于圆形骨架的外侧面用有机柔性粘合剂粘接聚丙烯编织布进行包覆,聚丙烯编织布的长度应大于骨架的外周长,宽度比骨架管的高度多100mm,粘接时聚丙烯编织布的一边与骨架管一段对其,另一边则伸长骨架管外100mm,所有与骨架管接触的聚丙烯编织布部位均涂粘接剂。通过以上操作,形成的外包覆聚丙烯编织布的近似偏圆柱体的硬质PVC双壁波纹管结构称之为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在使用中为一个最小单元,不可分割使用。
本质多层层压隔板对单层复合减压容器起连接及封底、封盖作用,封底、封盖板外沿形状与近似扁圆柱体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断面相同,为12瓣梅花形状,在封底、封盖板外沿附近的同一直径周线上均布3块本质定位块,其直径以3个定位块均能卡入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外层骨架管外侧管壁的内壁为准,起到定位作用,不使单层减压容器与底、盖隔板产生相对移动,定位块钉于底、盖隔板的单侧,底隔板钉上面,盖隔板钉下面,盖隔板中心处开一圆孔安装抽气引出口。起连接作用的中间隔板材质及形状与底盖隔板相同,在盖板最大圆周直径的1/2处的圆周上均布3-6个φ25~φ40mm的气体平衡孔,中间隔板的定位块位置与底、盖隔板相同,但在板两侧均钉有定位块,对其上下层的单层减压容器起定位作用。所有隔板加工完毕后,均使用无毒阻水涂料处理,确保在高湿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复合减压容器的外层调气密封采用软质PVC压延薄膜,膜厚度0.06mm~0.25mm,通过高频热合机热合加工成袋形密封帐,其周长比单层减压容器外周长多1200mm以上,其高度以能把由预订数量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叠起的复合减压容器完全包覆及留出足够的封口余量为准。
复合减压容器的外层调气密封帐的封口采用专用的夹具进行,专用夹具由二根φ25mm钢管及二套M8×100mm螺栓组成,钢管长度为400mm,在距两端各20mm处打φ9孔,将二根钢管用二套螺栓穿起即形成类具,使用时先将调节密封帐袋口仔细平整对折,当对折至袋口宽度在200mm左右时,将放入夹具二根钢管之间,均匀旋紧两头穿管螺栓,压进袋口对折的PVC膜,既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减压容器在应用果蔬减压贮藏保鲜过程中时,不需要加湿。
本发明的效果是本复合减压容器制造加工容易,重量轻,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适合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微型冷库贮藏的需要,每个复合减压容器,减压贮藏保鲜果蔬量为500-2000kg,根据贮量要求的不同,在微型冷库内可单个使用,也可各个使用,应用十分灵活方便,适合不同果蔬品种和不同贮量的需要,复合减压容器可在相对湿度90-99%、温度-10~10℃的环境下长期使用,应用减压真空度0.04~0.09Mpa,单次抽空运转维持减压时间1.5-6小时。


图1是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的结构示意2是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的结构示意中1硬质双壁PVC波纹管、2连接螺栓、3聚丙烯编织布、4PE泡沫填充材料、5气体平衡孔、6空腔气体均温缓冲区、7木质层压隔板、8单层复合减压容器、9软质PVC压延薄膜密封调气透湿帐子、10抽气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复合减压容器由硬质双壁PVC波纹管骨架材料和多层木质层压隔板及由PE泡沫填充材料、聚丙烯编织布和软质PVC薄膜三层自动调气密封组成的复合密封机构组成。骨架材料硬质双壁PVC波纹管的管径为φ200mm~φ400mm,公称耐压等级Dg=0.2Mpa,长度为200mm~800mm,排列方式为三圆同心形式,内层为1根管,中间层为2根管,外层为12根管(见附图1),外层管相互接触处在距管顶部和底部各100mm~150mm处各打一个φ7mm的圆形孔,然后用M6螺栓穿过圆形连接孔,将外层管两两连接形成封闭外层管环形封闭形状,外层管每根管的环内侧随机开φ8mm~φ10mm的平衡气孔3-4个。内层管和中层管均为独立管,不进行连接。在每管的圆周方向不同高度均布6-8个φ8mm~φ10mm气体分布孔,在外层管形成的圆环形状内,将内层管和中层管按要求插入,内、中、外三层管在管外侧波纹摩擦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近似于扁圆柱体的梅花柱体骨架,外层管内的管间空腔为气体均温缓冲区,不得加入任何填充物。在骨架外侧管与管连接形成的二圆弧相切凹进部位用柔性有机粘结剂粘和与骨架管等长度的泡沫PE三角条,使骨架外沿形状更接近于圆形,在此近于圆形骨架的外侧面用有机柔性粘合剂粘接聚丙烯编织布进行包覆,聚丙烯编织布的长度应大于骨架的外周长,宽度比骨架管的高度多100mm,粘接时聚丙烯编织布的一边与骨架管一段对其,另一边则伸长骨架管外100mm,所有与骨架管接触的聚丙烯编织布部位均涂粘接剂。通过以上操作,形成的外包覆聚丙烯编织布的近似偏圆柱体的硬质PVC双壁波纹管结构称之为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在使用中为一个最小单元,不可分割使用。
本质多层层压隔板对单层复合减压容器起连接及封底、封盖作用,封底、封盖板外沿形状与近似扁圆柱体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断面相同,为12瓣梅花形状,在封底、封盖板外沿附近的同一直径周线上均布3块本质定位块,其直径以3个定位块均能卡入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外层骨架管外侧管壁的内壁为准,起到定位作用,不使单层减压容器与底、盖隔板产生相对移动,定位块钉于底、盖隔板的单侧,底隔板钉上面,盖隔板钉下面,盖隔板中心处开一圆孔安装抽气引出口。起连接作用的中间隔板材质及形状与底盖隔板相同,在盖板最大圆周直径的1/2处的圆周上均布3-6个φ25~φ40mm的气体平衡孔,中间隔板的定位块位置与底、盖隔板相同,但在板两侧均钉有定位块,对其上下层的单层减压容器起定位作用。所有隔板加工完毕后,均使用无毒阻水涂料处理,确保在高湿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复合减压容器的外层调气密封采用软质PVC压延薄膜,膜厚度0.06mm~0.25mm,通过高频热合机热合加工成袋形密封帐,其周长比单层减压容器外周长多1200mm以上,其高度以能把由预订数量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叠起的复合减压容器完全包覆及留出足够的封口余量为准。
复合减压容器的外层调气密封帐的封口采用专用的夹具进行,专用夹具由二根φ25mm钢管及二套M8×100mm螺栓组成,钢管长度为400mm,在距两端各20mm处打φ9孔,将二根钢管用二套螺栓穿起即形成类具,使用时先将调节密封帐袋口仔细平整对折,当对折至袋口宽度在200mm左右时,将放入夹具二根钢管之间,均匀旋紧两头穿管螺栓,压进袋口对折的PVC膜,既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
复合减压容器组装(以φ250mm骨架管为例,见附图2)复合减压容器组安装在1250mm×1250mm的木条板支座上,支座底部应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复合容器底部的空气流通,木条板支座上先垫一层软质瓦楞纸板,在其上面将密封用的PVC塑料帐子摊开摆正,准备将复合容器组逐步放入帐内部。按以下操作步骤安装复合减压容器。1、在塑料大帐底部放入1400mm×1400mm的方块聚丙烯编织布。2、取出复合容器底隔板(无孔厚梅花状多层木板),将带有卡块面朝上放在方编织布正中央,使编织布可将边缘包覆完全(此时不包)。3、将单层复合容器(由19个φ250mm×400mm的双壁PVC波纹管组成的外包编织布的梅花状组合容器,编织布宽出的一边向上放在底隔板上,调整位置板上的3个卡块均卡入波纹管内,起到固定定位作用。4、将方块编织布向上撩起,将底隔板边缘全部包覆。贮藏时,此时可将产品装入波纹管内。5、取复合容器中间隔板置于单层复合容器上,3个卡块均进入波纹管内定位,并使中间隔板的所有开孔均与波纹管管内部分相对。6、再取第二个单层复合容器,编织布宽出的一边向上放在中间隔板上,调整位置使3个卡块均进入波纹管内,并使中间隔板的所有开孔均与波纹管管内部分相对。将第一个层单层复合容器的上边宽的编织布向上撩起,使中间隔板边缘包覆完全,此时,可将需要贮藏的产品放入各波纹管内。7、重复(5)-(6)步骤直至达到所需层数。
8、取出复合容器组盖隔板(有孔厚梅花状多层木板),将3个卡块向下放在最高层的单层复合容器上,并将3个卡块全部进行波纹管内,起到固定定位作用。9、将塑料大帐从四周均匀提起,将整组复合容器包覆。大帐封口采用对折后钢管夹具封口的方法,即将大帐上边仔细对齐后,经几次对折,对折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帐膜平整,将对折到适合钢管夹的长度时,用钢管夹具封口,扭紧夹具上的螺拴,封口完毕。10、将盖隔板接口管部位的膜用冲击法按接口管的尺寸开出一个小圆孔,将按口管伸出,并用胶垫、平光垫、螺紧螺母的结构密封接口外壁。伸长的接口管用钢丝PVC软管和真空管路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其特征在于(1)复合贮藏容器由单层复合减压容器、隔板、密封材料组成;多个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上下叠加,每两个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之间由隔板隔离,在多个上下叠加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外面包裹有密封材料---软质PVC薄膜密封帐子;复合贮藏容器外面包裹密封材料的上表面有抽气口;(2)所述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由由多个φ200mm~φ400mm,耐压等级Dg=0.2Pma,长及200mm~800mm的硬质聚氯乙烯PVC双壁波纹管骨架材料相互排列组成;(3)所述的波纹管相互排列方式是采用三圆同心方式排列,内层为1根管,中层为6根管,外层为12根管,外层管组成圆环形封闭形状,内层管和中层管均为独立管不进行连接,插入外层管的圆环内靠摩擦力形成梅花状外型,其外侧粘接PE泡沫条及聚丙烯编织布,称之为单层复合减压容器,该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为复合减压容器的一个最小组成单元,不可分割使用;(4)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的外层管之间在其两两接触处部位用螺栓连接;(5)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的内、中、外层管上均开有气体平衡孔;(6)单层复合减压容器的中、外层管间有空腔为气体均温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其特征在于复合减压容器的外部调气密封软质PVC膜的封口采用夹具。
全文摘要
一种果蔬减压保鲜复合贮藏容器由单层复合减压容器、隔板、密封材料组成;多个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上下叠加,每两个单层复合减压容器之间由隔板隔离,在多个上下叠加的单层复合减压容器外面包裹有密封材料一软质PVC薄膜密封帐子;复合贮藏容器外面包裹密封材料的上表面有抽气口;本发明复合贮藏容器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防腐性能,可在相对湿度95%以上的环境中长期使用,广泛用于需要高湿贮藏条件的果蔬品种的贮藏保鲜,贮藏容器内壁光滑、干净,采用卫生级材料制造,可与贮藏产品直接接触,不必再加产品包装,降低贮藏成本,提高贮藏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65D85/50GK1970395SQ200510125288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2日
发明者张平, 王世军, 王莉, 任朝晖 申请人: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