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罐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409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罐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盖,具体属于一种涂料罐的防伪易拉盖。
背景技术
现今许多商家弄虚作假,使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受损,例如在一些行业,生产厂家把优质的货品批发到代理商手中,由于货品的防伪性差,再有,货品的包装盖容易被打开,一些代理商倒出优质货品,用劣质的货品加入其中,这样使生产厂家的货品质量大受影响。在涂料行业,很多厂家都遇到自己生产的涂料被一些不法代理商挠开罐盖,抽出部分优质涂料,加入一些劣质涂料,使产品变质。厂家的名声大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一次性开启的防伪罐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伪罐盖,包括盖体和上翻盖,上翻盖盖合于盖体的出料口上,在所述盖体上设有包裹盖体周边并覆盖上翻盖的撕破套,撕破套上连接有拉环。
上述撕破套包裹盖体的凸环上。
上述撕破套覆盖盖体与上翻盖的间隙。
上述盖体的侧壁向外凸起,形成一倒钩状圆环,倒钩状圆环与盖体的凸环之间构成一凹槽。
上述撕破套与拉环之间设有撕裂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盖体的出料口处设有密封片,通过拉动密封片上的拉环,把密封片撕出,这样一次性开启,可达到防止在货品流通过程中,货品被它人加入或抽出部分货品,使货品变质,实现防伪的效果。
2、上述盖体的侧壁向外凸起,形成一倒钩状圆环,倒钩状圆环与盖体的凸环之间构成一凹槽。倒钩状圆环可扣固于罐口上,而所述凹槽的宽度与罐口的厚度相匹配,使人们不容易拔出防伪罐盖,更换罐内的涂料。


图1是罐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撕掉撕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罐盖的立体图图4是图3撕掉撕破套的立体图图中1为盖体,101为出料口,102为凸环,103为倒钩状圆环,2为上翻盖,3为撕破套,301为拉环,302为撕裂线,4为密封片,401为胶环,5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防伪罐盖,包括盖体1和上翻盖2,上翻盖2盖合于盖体1的出料口101上,在所述盖体1上设有包裹盖体1周边并覆盖上翻盖2的撕破套3,撕破套3上连接有拉环301。
上述撕破套3包裹盖体1的凸环102上。
上述撕破套3覆盖盖体1与上翻盖2的间隙。
上述盖体1的侧壁向外凸起,形成一倒钩状圆环103,倒钩状圆环103与盖体1的凸环102之间构成一凹槽5。
上述撕破套3与拉环301之间设有撕裂线302。
上述拉环301置于撕破套3的中央位置。
上述撕破套3和拉环301是整体制成。
上述盖体1的出料口101处设有密封片4,密封片4上连接有胶环401。上述密封片4、胶环401和盖体1是整体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罐盖,包括盖体(1)和上翻盖(2),上翻盖(2)盖合于盖体(1)的出料口(1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设有包裹盖体(1)周边并覆盖上翻盖(2)的撕破套(3),撕破套(3)上连接有拉环(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伪罐盖,其特征在于上述撕破套(3)包裹盖体(1)的凸环(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伪罐盖,其特征在于上述撕破套(3)覆盖盖体(1)与上翻盖(2)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伪罐盖,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1)的侧壁向外凸起,形成一倒钩状圆环(103),倒钩状圆环(103)与盖体(1)的凸环(102)之间构成一凹槽(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伪罐盖,其特征在于上述撕破套(3)与拉环(301)之间设有撕裂线(30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罐盖,包括盖体和上翻盖,上翻盖盖合于盖体的出料口上,在所述盖体上设有包裹盖体周边并覆盖上翻盖的撕破套,撕破套上连接有拉环。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次性开启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51/14GK2823148SQ20052006261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9日
发明者黄伟明 申请人:黄伟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