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853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特别是属于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
〖背景技术〗在目前的饮料和酒行业中,伪劣假冒产品猖獗,给正规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带来极大损失。伪劣产品泛滥的其中一个原因即在于产品包装缺少防伪功能,易于仿冒。近几年来,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防伪包装产品和防伪技术,起到了一定的防伪效果。但是,或者由于其防伪性能较差,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或者由于其成本太高使一般厂家难以承受,致使其不能很好地得以推广,不能全面满足各类厂家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防伪瓶盖,以克服现有瓶盖的上述缺点,达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防伪性能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防伪瓶盖,包括与瓶口(1)固定连接的组合内盖和嵌装于组合内盖以外的外箍圈(7)、外罩壳(6),其特征在于,所谓的组合内盖由内塞(2)、卡环(3)、AS嘴(4)、上内盖(5)组成;内塞(2)的一端插入瓶口内颈,另一端插入AS嘴(4)内,卡环(3)套装在AS嘴(4)的外颈,其钩爪卡装在瓶口外颈;所谓的外箍圈(7)与组合内盖嵌装固定在一起,并将瓶口和卡环部位罩住;所谓的外罩壳(6)卡装在上内盖(5)上;上内盖(5)与AS嘴(4)通过螺纹连接;外罩壳(6)通过内销柱(9)和/或外接柱(8)与外箍圈(7)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防伪瓶盖,采用了由组合内盖、外箍圈和外罩壳相结合的结构型式,具有结构简单、外型美观、防伪性能好的积极效果。

〗附图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图2,上内盖(5)结构示意图;图3,内塞(2)结构示意图;图4,卡环(3)正视图;图5,卡环(3)右侧视图;图6,AS嘴(4)正视图;图7,AS嘴(4)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防伪瓶盖,包括组合内盖和嵌装于组合内盖以外的外箍圈(7)、外罩壳(6)。组合内盖由内塞(2)、卡环(3)、AS嘴(4)、上内盖(5)组成。上内盖(5)与AS嘴(4)通过螺纹连接。外罩壳(6)通过内销柱(9)和/或外接柱(8)与外箍圈(7)连接在一起。
组合内盖与瓶口(1)的固定连接是如此实现的内塞(2)的一端插入瓶口内颈,另一端插入AS嘴(4)内,卡环(3)套装在AS嘴(4)的外颈,而其钩爪则卡装在瓶口外颈。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功能是如此实现的外箍圈(7)与组合内盖嵌装固定在一起,并将瓶口和卡环部位罩住,以防外力破环。外罩壳(6)卡装在上内盖(5)上,两者可以一起转动。欲打开瓶盖时,需转动外罩壳,使其与外箍圈(7)之间的内销柱(9)和/或外接柱(8)断裂,方能继续旋转,带动上内盖(5)一起转动,使之从AS嘴(4)上脱落,才能继续开启组合内盖。由于外罩壳(6)与外箍圈(7)之间的内销柱(9)和/或外接柱(8)一旦断裂,无法恢复,故起到防伪作用。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如图2~7所示,进一步公开了组成本实用新型组合内盖的上内盖(5)、内塞(2)、卡环(3)、AS嘴(4)的具体结构。上述零部件的最佳制作材料为塑料。当然,其它的结构形式和制作材料也可以采用,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其效果是一样的。
权利要求一种防伪瓶盖,包括与瓶口(1)固定连接的组合内盖和嵌装于组合内盖以外的外箍圈(7)、外罩壳(6),其特征在于,所谓的组合内盖由内塞(2)、卡环(3)、AS嘴(4)、上内盖(5)组成;内塞(2)的一端插入瓶口内颈,另一端插入AS嘴(4)内,卡环(3)套装在AS嘴(4)的外颈,其钩爪卡装在瓶口外颈;所谓的外箍圈(7)与组合内盖嵌装固定在一起,并将瓶口和卡环部位罩住;所谓的外罩壳(6)卡装在上内盖(5)上;上内盖(5)与AS嘴(4)通过螺纹连接;外罩壳(6)通过内销柱(9)和/或外接柱(8)与外箍圈(7)连接。
专利摘要防伪瓶盖,属于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包括与瓶口(1)固定连接的组合内盖和嵌装于组合内盖以外的外箍圈(7)、外罩壳(6),外罩壳(6)卡装在上内盖(5)上,并通过内销柱(9)和/或外接柱(8)与外箍圈(7)连接。欲打开瓶盖时,需转动外罩壳,使其与外箍圈(7)之间的内销柱(9)和/或外接柱(8)断裂,且一旦断裂,无法恢复,故起到防伪作用,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防伪性能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B65D41/32GK2851149SQ20052012485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陈淑海 申请人:陈淑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