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包装膜、包装袋及其包装和包装方法

文档序号:436298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包装膜、包装袋及其包装和包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包装膜、一种包装袋和使用该多层包装膜和包装袋的包装和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家俱和精密机械及工具的产品用包装盒等包装,从而防止它们在保存和运送期间被擦伤或损坏。在此情况下,为保护产品免受碰撞以及湿气、灰尘、霉菌等,产品用诸如聚乙烯膜的包装膜包装,固定在诸如树脂泡沫的衬垫部件中,并且然后插入包装盒中。
然而,即使产品被如上包装,也会产生以下问题产品和包装膜之间产生摩擦从而从产品剥离油漆或涂层。
近年来,诸如空调、手机、笔记本、冰箱等电子器具正以更多对于美观细节的关注被设计。由于在同种电子器具之间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没有差别,存在日益增长的认识,即电子器具正被当作家俱,并且消费者偏爱具有在其它电子器具之上的美观的设计和流行的色彩的电子器具。
所以,不仅具有更多和更华丽色彩和样式而且呈现装饰价值的电子器具正在市场上出现。
为展示这样的流行的风格,电子器具通常涂有高光泽度的颜色,例如高度有光泽的黑色,所述高光泽度的颜色产生钢琴漆的印象并感觉好像它是明亮位置中的精美而昂贵的水晶。
然而,与未涂有高光泽度色彩的普通电子器具相比,即使轻微的碰撞也容易擦伤如上涂有高光泽度的颜色的电子器具,并且被擦伤的部分容易被注意到。所以,诸如包装膜的包装材料保护电子器具是非常重要的。
为防止电子器具被擦伤,已使用一种方法将保护膜贴在电子器具的外表面上以保护电子器具。然而,由于粘贴保护膜的工作麻烦且效率低下,因此生产率也被降低。此外,由于保护膜的材料成本昂贵,加工成本会被增加。另外,气泡会产生在贴有保护膜的电子器具的外表面中或外表面上,以致于电子器具的外部的品质被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说明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实施例处理至少以上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了至少以下说明的优点。所以,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提供了一种多层包装膜,所述多层包装膜可防止产品在包装及运输期间被擦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装置提供了一种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可防止产品在包装及运输期间被擦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装置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多层包装膜和包装袋的包装。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多层包装膜和包装袋的包装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袋,该包装袋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邻的多层部分。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外膜,和在所述外膜内形成层以接触待包装物体的内膜。所述外膜相对于所述内膜是可移动的,并且所述外膜的摩擦系数与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是不同的。
所述外膜可由小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而所述内膜可由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
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所述副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所述内膜可被形成为泡沫形状以执行缓冲功能。
包装袋可有利地用于表面被高度抛光的物体。
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在其至少一个边缘处彼此连接。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可形成袋,以便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在其三个边缘处彼此连接,并在其一个边缘处彼此分开。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层包装膜,所述多层包装膜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内膜在所述外膜内形成层以接触待包装物体。所述外膜相对于所述内膜是可移动的,并且所述外膜的摩擦系数与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不同。
所述外膜可由小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而所述内膜可由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
所述多层包装膜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所述副膜可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所述内膜可形成为泡沫形状以执行缓冲功能。
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在其至少一个边缘处彼此连接。
所述多层包装膜可有利地用于具有高度抛光的表面的物体。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所述包装包括包装物体的包装材料,所述包装材料包括大摩擦系数的内膜和小摩擦系数的外膜,所述内膜被布置以接触所述物体,所述外膜被布置在所述内膜外并相对于所述内膜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外膜外的衬垫部件;和容纳所述衬垫部件的包装盒。当所述衬垫部件接触所述外膜并将外部碰撞传递到所述外膜时,在所述内膜和所述外膜之间以最大程度产生移动中。
所述外膜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而所述内膜可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
所述包装材料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所述副膜可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内膜可形成为泡沫形状以执行缓冲功能。
包装可有利地用于表面高度抛光的物体。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包装材料包装物体,所述包装材料包括大摩擦系数的内膜和小摩擦系数的外膜,以便所述内膜被布置以接触所述物体并且所述外膜被布置在所述内膜外并且所述外膜相对于所述内膜是可移动的;在所述外膜外设置衬垫部件;并且将所包装的所述物体与所述衬垫部件一起插入包装盒中。
所述外膜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而所述内膜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
包装材料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所述副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所述内膜可形成为泡沫形状以执行缓冲功能。
从以下结合附图披露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突出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


从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以及优点将变得明显并更易于理解图1是立体图,图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材料(即,包括袋);图2是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图示说明了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袋的包装;和图4是图1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被图示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相同的部件。以下说明示例性实施例以便通过参照附图标记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和图2,图示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物体3的包装材料1。包装材料1可以是其中容纳物体的包装袋2。然而,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包装袋2。
包装袋2包括两个彼此相邻的多层部分10。两个多层部分1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外膜11和内膜13,所述内膜13在外膜11内形成层以接触待包装的物体3。外膜11和内膜13形成层,从而它们不彼此连接,而是彼此分开。所以,外膜11相对于内膜13是可移动的。
外膜11和内膜13被形成以具有彼此不相同的摩擦系数。更具体地,外膜11由小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而内膜13由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此时,内膜13可形成为泡沫形状以执行缓冲功能。在此情况下,内膜13也起保护物体3免受碰撞的作用,以及保护物体3免受湿气、灰尘、霉菌等侵害。
包装袋2被配置以便两个多层部分10在其三个边缘E1、E2和E3处彼此连接,而在其一个边缘E4处彼此分开,从而形成袋。两个多层部分10之间在三个边缘E1、E2和E3处的连接可由热封处理完成。
此处,虽然图示说明了多层部分10并解释为在其三个边缘E1、E2和E3处彼此连接,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包装袋2也可配置为多层部分10在其四个边缘E1、E2、E3和E4中的一个或多个处彼此连接。
物体3可以是、但不限于以下物品诸如LCD监视器、LCD电视、空调、手机、手持的小型装置、冰箱、家庭影院等家用电器,诸如家俱等家庭用品,或表面高度抛光的机器及工具。
参照图3,图示说明了应用包装袋2的包装30。包装30包括包装袋2、衬垫部件或缓冲部件31和包装盒33。包装袋2构成包装材料1并且具有与参照图1和图2所述的结构相同的结构。衬垫部件31被布置以接触外膜11的外表面。包装盒33容纳衬垫部件31。
通过使用包装袋2包装物体3的操作如下。
首先,物体3被插在包装袋2的两个多层部分10之间,以便它与包装袋2的内膜13接触。
然后,衬垫部件31被设置在外膜11外以固定外膜11的外表面。
此后,衬垫部件31被插入并固定在包装盒33中,其中在所述衬垫部件31中容纳有插在两个多层部分10之间的物体3。结果,包装物体3的操作被完成。
如果外部碰撞被施加于如上包装的包装30,由于物体3与具有大摩擦系数的内膜13接触,因此物体3与内膜13一起移动。另外,由于衬垫部件31与具有低摩擦系数的外膜11接触,因此衬垫部件31与外膜11一起移动。结果,其中以最大程度产生移动的位置在内膜13和外膜11之间。所以,物体3免于被擦伤或损坏。
如图4中所示,包装袋2可进一步包括副膜14,所述副膜14在内膜13外形成层,即与外膜11相对。副膜14优选地由诸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的摩擦系数比内膜13的摩擦系数低并且可最有效地使外膜11相对于副膜14移动。
所以,如果外部碰撞被施加于包装30,由于外膜11与摩擦系数比内膜13的摩擦系数低的副膜14接触,因此外膜11可被更有效地移动。
副膜14也起防止内膜13被轻易撕开的功能,其中所述内膜13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
如前面提到的,虽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材料1已经作为袋状的包装袋2被说明,但它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装材料1可被形成以便一个具有内膜13和外膜11的多层部分10围绕物体3的外表面包装或缠绕。在此情况下,使物体3与具有大摩擦系数的内膜13接触并将具有小摩擦系数的外膜11布置在最外面也是重要的。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包装材料即包装袋被配置,以便如果外部碰撞被施加于包装,具有小摩擦系数的外膜与正与其接触的衬垫部件一起移动。所以,与具有大摩擦系数的内膜接触的物体相对于内膜的移动被减少,由此防止物体被擦伤或损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包装材料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具有高密度的外膜和低密度的内膜。所以,可能残留在衬垫部件中的诸如戊烷气体或丁烷气体的发泡气体被阻挡而不被传播到物体。在发泡期间用于形成泡沫状的衬垫部件的发泡气体通常残留在发泡的衬垫部件中达大约一个月。
虽然本总体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已被显示及说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袋,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邻的多层部分,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外膜,和在所述外膜内形成层以接触待包装物体的内膜,其中所述外膜相对于所述内膜是可移动的,并且所述外膜的摩擦系数与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是不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外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外膜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内膜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内膜被形成为泡沫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中的每一个都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副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中待包装的物体具有被高度抛光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在一个或多个边缘处彼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袋,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多层部分在其三个边缘处彼此连接,并在其一个边缘处彼此分开,从而形成袋。
11.一种多层包装膜,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内膜在所述外膜内形成层以接触待包装物体,其中所述外膜相对于所述内膜是可移动的,并且所述外膜的摩擦系数与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包装膜,其中所述外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层包装膜,其中所述外膜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层包装膜,其中所述内膜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层包装膜,其中所述内膜被形成为泡沫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层包装膜,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层包装膜,其中所述副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包装膜,其中所述内膜和所述外膜在其一个或多个边缘处彼此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包装膜,其中待包装物体具有高度抛光的表面。
20.一种包装,包括包装物体的包装材料,所述包装材料包括摩擦系数比外膜的摩擦系数大的内膜,所述内膜被布置以接触所述物体,所述外膜被布置在所述内膜外并相对于所述内膜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外膜外的衬垫部件;和容纳所述衬垫部件的包装盒,其中当所述衬垫部件接触所述外膜并将外部冲击传递到所述外膜时,在所述内膜和所述外膜之间以最大程度产生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外膜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内膜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内膜被形成为泡沫形状。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包装材料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副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待包装物体具有高度抛光的表面。
27.一种包装方法,包括用包装材料包装物体,所述包装材料包括摩擦系数比外膜的摩擦系数大的内膜,以便所述内膜被布置以接触所述物体并且所述外膜被布置在所述内膜外并且所述外膜相对于所述内膜是可移动的;在所述外膜外设置衬垫部件;和将所包装的所述物体与所述衬垫部件一起插入包装盒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所述外膜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形成,而所述内膜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所述内膜被形成为泡沫形状。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所述包装材料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膜外形成层的副膜。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包装方法,其中所述副膜由摩擦系数比所述内膜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
3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层包装方法,其中所述内膜和所述外膜除在一个或多个边缘处外是彼此分开的。
全文摘要
一种包装袋,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邻的多层部分。至少两个多层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外膜,和在所述外膜内形成层以接触待包装物体的内膜。外膜相对于内膜是可移动的,并且外膜的摩擦系数与内膜的摩擦系数是不同的。外膜由小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而内膜由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形成。
文档编号B65D85/00GK101028877SQ20061016282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
发明者林捧燮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