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887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罩盖瓶口的瓶盖,尤其涉及 -种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o背景技术目前市售的瓶装食品,所用的瓶盖有多种结构, 一种瓶盖结构是瓶盖与 瓶体采用螺旋连接,在瓶口粘贴一层纸质的封口层,这种结构的瓶盖内装的酱 制品,在运输过程中,易将酱油渗出。还有一种瓶盖结构是,在瓶盖内设置一 环密封圈,瓶盖与瓶体采用螺旋连接,这种结构的瓶盖能防渗漏,但不能防止 人为的破坏或恶意的开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食用的油、饮料之类的瓶装食物,这类食物大都是直接食用,当产品出r后,到达各个超市销售时,会发生一些人为的破坏或恶意的开启瓶盖,使其它物质落入食品中,危害消费者的饮食卫生,使得最终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厂家或商家的利益也受到损害。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用撕裂直压 上下盖组合结构的瓶盖,可防止瓶中的液体渗漏,也可避免其它物质落入瓶中, 确保瓶中食品得到卫生安全保障。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瓶盖可防止恶意的人 为破坏,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又保护厂家和商家的产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包括上 盖、设置在上盖内腔下部的下盖,其特点是所述的上盖侧壁中部周边设有半环抱的安全条,在上盖下端内壁周边设有 若干圈凸台形上盖扣位;所述的下盖中心部位设有一拉环圈,该拉环圈与下盖四壁连为一体,并将 瓶口封闭,下盖外壁的上部设有一圈凸台形下盖上扣位,在下盖下端周边内壁 延伸呈凸台形下盖下扣位,在下盖出口部位内壁垂直延伸一圈阻流导叶。所述上盖的盖顶内侧设置与上盖一体结构的密封圈,上盖与下盖盖合时, 密封圈的外壁与下盖上的出油口内壁贴合。上述安全条的两端开有撕裂窗口,在其中一端设置有上翘出上盖侧壁外圆 面的勾拉端。上述安全条上方的上盖侧壁上设置有翻盖凸沿。上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中,所述的下盖内壁垂直延伸的一圈阻流导叶是由若干片阻流导叶片连接构成。上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中,所述上盖扣位与下盖上扣位相咬合。 上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中,所述的下盖下扣位与瓶口的凹凸形外径嵌入连接。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 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撕裂直压式上下盖组合结构,上盖可防止其它物 质掉入瓶中,下盖可防止运输中瓶中的液体渗漏,使瓶中的食品得到卫生安全 保障;同时,使用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可防止恶意的人为破坏,保护了消费者、 厂家及商家的利益。2、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的上盖侧壁中部周边设有半环抱的安全条,上盖下端内壁周边设有的上盖扣位与下盖扣位相咬合。从而使上下盖在安全条好无损的情况下无法打开,可防止产品在出厂至销售过程中发生人为的损坏或破 坏,从而保护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3、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盖内壁上部的中心部位设有拉环圈,在未使用前 拉环圈与下盖内壁连为一整体,并将瓶口封闭,可以避免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 液体溢出。4、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安全条,在使用时,通过撕拉掉上盖上安全条,将上盖分离成盖顶和盖身两部分,使用过程中,只需通过按压方式将盖顶部分的密 封圈压入或拨出下盖上的出油口,实现对瓶口的打开与关闭,较采用旋拧式的 瓶盖,方便快捷。5、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下盖出口部位内壁垂直延伸一圈阻流导叶,该阻流 导叶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液体的大量冲出。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是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与瓶体组合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上下盖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的上下盖结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上盖ll.上盖扣位12.撕裂环13.密封圈14.撕裂窗口15.勾 拉端16.翻盖凸沿2.下盖21.拉环圈22.下盖上扣位23.下盖下扣位 24.阻流导叶241.阻流导叶片25.出油口 3.瓶体31瓶口外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l、图2、图3所示,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由上盖1与下盖2组 合构成,下盖2与瓶体3的瓶口外径31采用压入式嵌入连接。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包括上盖1、设置在上盖1内腔下部的下盖2;在上盖1下端内壁周边 设有凸台形上盖扣位11,即内螺牙,上盖1侧壁中部周边设有半环抱的安全条 12。所述安全条12的两端开有撕裂窗口 14,在其中一端设置有上翘出上盖侧壁外圆面的勾拉端15,安全条12上方的上盖1侧壁上设置有翻盖凸沿16。下盖2中心部位设有一拉环圈21,该拉环圈21与下盖2四壁连为一体, 并将出口孔封闭;下盖2外壁的上部设有若干圈下盖上扣位22,即外螺牙,在 下盖2下端周边内壁延伸呈凸台形下盖下扣位23,在下盖2出口部位内壁垂 直延伸一圈阻流导叶24。下盖2内壁垂直延伸的一圈阻流导叶25是由若干片 阻流导叶片241连接构成。上盖1与下盖2盖合时,密封圈15的外壁与下盖2上的出油口 25内壁贴在未使用前,上盖1与下盖2通过上盖扣位11、下盖上扣位22相互咬合, 下盖下扣位23与凹凸形的瓶口外径31嵌入连接。首次使用,在打开上盖1时,可以很方便地捏住安全条12上一端的勾拉端 15,将安全条12从上盖1侧壁沿撕裂槽向外拉扯,由于在安全条12的两端开有 撕裂窗口 14,可以很方便将安全条12剥离,这样就将上盖1撕裂成盖顶和盖身 两部分,翻盖凸沿16位于盖顶,手指抵住翻盖凸沿16向上掀起盖顶,实现上 盖1的打开。安全条12在撕裂之前和上盖1的盖顶与盖身连为一体,上盖1 的安全条12 —旦撕裂,就无法恢复到原状。如果消费者在超市或卖场看到有上 盖1的安全条12已经撕裂或安全条12已和上盖1分离的产品,就应放弃对此 种产品的选择。安全条12的功能主要防止产品在出厂至销售过程中发生人为 的损坏或破坏,从而保护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撕裂上盖1的安全条12,再向上掀起上盖1的盖顶部分,可见下盖2中心部位有一拉环圈21,在未使用前拉环圈21与下盖2连为一体,并将瓶体3 的瓶口封闭,可以避免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液体的溢出。当安全条12撕裂后,上盖1便分离成盖项和盖身两部分,通过盖顶的掀起与合上,实现上盖1上的密封圈13与下盖2上的出油口 25的开启与关闭。当首次使用时,在掀起上盖1 的顶盖后,先要拉掉下盖2的拉环圈21,才能将液体倒出,同时拉环圈21也 将无法恢复到原位。拉掉环圈21后,可见一下盖2的下部一出口孔,在下盖2 出口孔四周壁上设有一圈阻流导叶24,液体先从瓶体3内壁流向阻流导叶24, 再经由原拉环圈21的位置从出油口 25流出。另外,可以充分利用下盖的侧壁, 在其外表印制文字或图案,增加瓶盖的功能性。下盖2中心部位的拉环圈21在 完好的状况下起瓶口封闭作用,使液体无法流出。拉环圈21下方的阻流导叶 24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液体的大量冲出。使用本实用新型撕裂直压翻开式瓶 盖,能确保运输中瓶中的液体食品不渗漏,食用安全、卫生,有效保护消费者、 厂家及商家的利益,另外,通过采用塑料注塑加工成型,可与各种瓶体配套使 用,实用性强,具有很广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包括上盖(1)、设置在上盖(1)内腔下部的下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1)侧壁中部周边设有半环抱的安全条(12),在上盖(1)下端内壁周边设有上盖扣位(11);所述的下盖(2)中心部位设有一拉环圈(21),该拉环圈(21)与下盖(2)四壁连为一体,并将瓶口封闭,下盖(2)外壁的上部设有下盖上扣位(22),在下盖下端周边内壁延伸呈下盖下扣位(23),在下盖出口部位内壁垂直延伸一圈阻流导叶(24);所述上盖(1)的盖顶内侧设置与上盖(1)一体结构的密封圈(13),上盖(1)与下盖(2)盖合时,密封圈(13)的外壁与下盖(2)上的出油口(25)内壁贴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条 (12)的两端开有撕裂窗口 (14),在其中一端设置有上翘出上盖侧壁外圆面的勾拉端(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条 (12)上方的上盖(1)侧壁上设置有翻盖凸沿(16)。
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 扣位(11)与下盖上扣位(22)相吻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下扣位(23)与凹凸形的瓶口外径(31)嵌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包括上盖、设置在上盖内腔下部的下盖;所述的上盖侧壁中部周边设有半环抱的安全条,在上盖下端内壁周边设有上盖扣位;下盖中心部位设有一拉环圈与下盖四壁连为一体,将瓶口封闭,下盖外壁的上部设有一圈与上盖内壁设有的凸台形扣位咬合的凸台形扣位,在下盖出口部位内壁垂直延伸一圈阻流导叶,在下盖内壁周边延伸的扣位与瓶口的外径压入式嵌入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撕裂直压翻开式瓶盖,能确保运输中瓶中的液体食品不渗漏,食用安全、卫生,有效保护消费者,厂家及商家的利益,在使用过程中,瓶盖的开启与关闭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B65D47/36GK201109564SQ200720044368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能德博, 郑永明, 鲁军成 申请人:爱而泰可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