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893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在的包装盒一般是多面体棱柱体形的包装盒,这种包装盒作为传统的包 装盒,其外部形状已很难有突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有一些多 面体非棱柱体形的包装盒,但在非使用状态时,无法折叠成平板状,故其在非 使用状态时也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储存、运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面体非棱柱体形的包装盒,以解决现在 的多面体棱柱形的包装盒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一种包装盒,包括盒身,盒底,所述盒身由侧板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板包括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呈平行四边形状,所述^Pj板本体由六以上偶数块 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板按一正一倒的顺序在腰边相连接而成,所述正立的等 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和倒立的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分别构成側板本体的上、下边, 首尾两等腰三角形板的一腰边分别构成所述侧板本体的左、右边,相邻两等腰 三角形板相连接的腰边构成所述侧板本体的折线;侧板粘板,所述侧板粘板设置在所述側板本体的左边或右边上,所述侧板 粘板搭接在所述侧板本体的右边或左边所在的等腰三角形板上,且所述侧板本体的左边和右边重合。优选地,所述侧板本体由八块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板按一正一倒的顺序 在腰边相连接而成,所述正立的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和倒立的四块等腰三
角形板的底边分别构成侧板本体的上、下边;侧板粘板将首尾两等腰三角形板 粘接,侧板本体的上、下边分别构成一正方形,正立的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 边构成下边正方形的四边,倒立的四块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构成上边正方形的四边。为了实现能将所述包装盒折成平板状的目的,上边正方形或下边正方形的 一组对边所在的两等腰三角形板上,分别设有从顶角到底边的侧板本体对折线。进一步,下边正方形的四边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搭接成盒底;所述下边 正方形的一组对边连接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底板折线,两条底板折线构成盒底 的一对角线,所述对角线两端连接前述侧板本体对折线。底板折线保证了在将 侧板本体折成平板状时,盒底也能对折起来。进一步,还包括盒盖,所述上边正方形的四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搭接 成盒盖;所述上边正方形的一组对边连接的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对边 的盖板折线,所述盖板折线连接前述侧板本体对折线。盖板折线保证了将侧板 本体折成平板状时,盖板也能对折起来。进一步,所述设置有盖板折线的盖板上,有一以所述盖板折线和所述上正 方形的边的交点为起点,与盖板折线成一定角度的盖板压折线。这样,可以将 上边四边形折成六边形的样子,包装盒的外观随之改变。为了更方便地将上边四边形折成六边形,在所述盖板上,自所述上边正方 形的边起沿所述盖板折线开口;以开口沿盖板折线的长度为半径在所述盖板上 置有切分弧线,所述切分弧线将盖板切分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形状新颖,是非棱柱体形包装盒,还可变换形状; 非使用状态时可以折叠成平板状,是故占用空间少,便于储存和运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盒的一个实施例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的放大图。图3是图1折叠起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折叠起来后的盒底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折叠成平板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折叠起来后的一种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l。一种包装盒,包括盒身,盒身由侧板折成,侧板包括恻板本体和侧板粘板。 侧板本体呈平行四边形状,特殊地,可以为菱形、长方形、正方形。侧板本体通过折线分为八块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板l、 2、 3、 4、 5、 6、 7、 8,八块等腰三角形板l、 2、 3、 4、 5、 6、 7、 8按一正一倒的顺序组成侧板 本体,其中第一块等腰三角形板l、第三块等腰三角形板3、第五块等腰三角形 板5、第七块等腰三角形板7是正立的,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2、第四块等腰三 角形板4,第六块等腰三角形板6、第八块等腰三角形板8是倒立的。第一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0、第三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1,第五块 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2、第七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3组成侧板本体的下 边。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4,第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5,第六块 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6,第八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7组成侧板本体的上边。侧板本体的右边101为第一块等腰三角形板的一条腰边101;第一块等腰 三角形板的另一条腰边102为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的一条腰边102,即为折线 102;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另一条腰边103为第三块等腰三角形板的一条腰边 103,即为折线103;第三块等腰H角形板的另一条腰边104为第四块等腰三角 形板的一条腰边104,即为折线104;第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另一条腰边105 为第五块等腰三角形板的一条腰边105,即为折线105;第五块等腰三角形板的 另一条腰边106为第六块等腰三角形板的一条腰边106,即为折线106;第六块 等腰三角形板的另一条腰边107为第七块等腰三角形板的一条腰边107,即为 折线107;第七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另一条腰边108为第八块等腰三角形板的一
条腰边108,即为折线108;第八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另一条腰边109为侧板本体 的左边109。在侧板本体的右边设置有侧板粘板9,将侧板本体沿折线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折起,将侧板粘板9的搭接在第一块等腰三角形板1上, 并使侧板本体的左边101和右边109重叠,这样,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盒身。参见附图3。所述盒身顶部的开口成正方形状,构成此正方形的是侧板的上边,故称为 上边正方形;也即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4,第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 边115,第六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6,第八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7分别 构成上边正方形的边114、 115、 116、 117。上边正方形的四条边114、 115、 116、 117连接有盖板14、 15、 16、 17,盖板14、 15、 16、 17与侧板本体连为一体; 上边正方形的四条边114、 115、 116、 117,也即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4, 第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5、,第六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6,第八块等 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7,分别构成了盖板14、 15、 16、 17与侧板本体之间的折 线。盖板14、 15、 16、 17搭接起来,构成了盒盖,还可设计成构成提手,参见 图1和图3。所述盒身底部的开口成正方形状,构成此正方形的是侧板的下边,故称为 下边正方形;也即第一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0、第三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 边111,第五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2、第七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3分别 构成下边正方形的边110、 111、 112、 113。下边正方形的四条边110、 111、 112、 113连接有底板10、 11、 12、 13,底板IO、 11、 12、 13与侧板本体连为一体; 下边正方形的四条边110、 111、 112、 113,也即第一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0, 第三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lll,第五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2,第七块等腰 三角形的底边113,分别构成了底板IO、 11、 12、 13与侧板本体之间的折线。 底板IO、 11、 12、 13搭接起来,构成了盒底。在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2和第六块等腰三角形板6上,分别设置有一条从 顶角到底边的侧板本体对折线121、 122。实际上,侧板本体对折线121是第二 块等腰三角形板底边114的高,也是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2顶角的等分线;侧 板本体对折线122是第六块等腰三角形板底边116的高,也是第六块等腰三角
形板6顶角的等分线。在第二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4连接的盖板14,第六块等腰三角形板的 底边116连接的盖板16上,分别设置有盖板折线141、 161。盖板折线141、 161 与侧板对折线121、 122相连。参见附图4。在第三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111连接的底板,第七块等腰 三角形板的底板连接的底边113上,设置有底板折线131、 132,当底板10、 12、 13、 14搭接成盒底时,底板对折线131、 132构成了盒底的一条对角线。对角 线两端连接侧板本体对折线121、 122。由于设置了侧板本体对折线121、 122、盖板折线141、 161、底板折线131、 132,可以将本包装盒折成平板状,参见附图5。底板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下面的形式,在底板11和13上分别设置有扣接 口 133、 134,粘合板135、 136。将包装盒折叠成型时,底板13通过粘合板135 和底板12叠起粘合成一部分,底板11通过粘合板136和底板10叠起粘合,再 将两部分相互插紧,扣接口133、 134的相互扣接,成型。参见附图2。盖板14上,有一以盖板折线141和上正方形的边114的交点 为起点,与盖板折线141成一定角度的盖板压折线142;盖板14上,自上边正 方形的边114起沿盖板折线141开有开口 143;以开口沿盖板折线的长度为半 径1431在盖板上置有切分弧线144,切分弧线144将盖板14切分开。折线145 通过切分弧线144的圆心和一端点。这样,可以将上边四边形折成如图6所示, 包装盒的外形也随之改变。如图3所示,开口 143还可以作为插口供盖板15、 17插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 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 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 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包括侧板和盒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呈平行四边形状,所述侧板本体由六以上偶数块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板按一正一倒的顺序在腰边相连接而成,所述正立的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和倒立的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分别构成侧板本体的上、下边,首尾两等腰三角形板的一腰边分别构成所述侧板本体的左、右边,相邻两等腰三角形板相连接的腰边构成所述侧板本体的折线;侧板粘板,所述侧板粘板设置在所述侧板本体的左边或右边上,所述侧板粘板搭接在所述侧板本体的右边或左边所在的等腰三角形板上,且所述侧板本体的左边和右边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由八块 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板按一正一倒的顺序在腰边相连接而成,所述正立的四 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和倒立的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分别构成侧板本体的 上、下边;侧板粘板将首尾两等腰三角形板粘接,侧板本体的上、下边分别构 成一正方形,正立的四块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构成下边正方形的四边,倒立的 四块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构成上边正方形的四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边正方形或下边正 方形的一组对边所在的两等腰三角形板上,分别设有从顶角到底边的侧板本体 对折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下边正方形的四边连 接有底板,所述底板搭接成盒底;所述下边正方形的一组对边连接的底板上分 别设置有底板折线,两条底板折线构成盒底的一对角线,所述对角线两端连接 前述侧板本体对折线。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盖,所述上 边正方形的四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搭接成盒盖;所述上边正方形的一组对 边连接的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对边的盖板折线,所述盖板折线连接前 述侧板本体对折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有盖板折线的盖板上,有一以所述盖板折线和所述上正方形的边的交点为起点,与盖板折 线成一定角度的盖板压折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上,自所 述上边正方形的边起沿所述盖板折线开口 ;以开口沿盖板折线的长度为半径在 所述盖板上置有切分弧线,所述切分弧线将盖板切分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一种包装盒,包括侧板和盒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侧板本体,所述侧板本体呈平行四边形状,所述侧板本体由六以上偶数块大小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板按一正一倒的顺序在腰边相连接而成,所述正立的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和倒立的等腰三角形板的底边分别构成侧板本体的上、下边,首尾两等腰三角形板的一腰边分别构成所述侧板本体的左、右边,相邻两等腰三角形板相连接的腰边构成所述侧板本体的折线;侧板粘板,所述侧板粘板设置在所述侧板本体的左边或右边上。这样的侧板折、粘成的盒身是非棱柱体形的,结构新颖。
文档编号B65D5/64GK201010089SQ20072006779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3日
发明者黄秋美 申请人:黄秋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