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及其堆码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453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及其堆码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刚性容器的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的 堆码装置及堆码单元。
背景技术
集装箱在储运过程中,通常是上层集装箱和下层集装箱之间通过角件及
角件之间的扭锁支承和系固;对于ISO标准集装箱来说,因ISO标准对集装 箱的尺寸特别是角件的尺寸及位置有严格要求,故ISO集装箱可以实现统一 的堆码和系固,但随着现代物流的需要,各种各样非标准的集装箱,特别是 超宽箱和超长箱开始大量生产,其尺寸特别是角件的尺寸和位置通常是根据 使用需要而设定的,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角件位置不一致的几批箱 无法正常堆垛到一起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现在业界开始使用堆码转换装 置以调整上下两层箱的角件位置,图1就示出了目前常使用的一种堆码装置 2'。
如图i所示,由于上层集装箱r和下层集装箱3'的宽度不同,因此两种 箱的角件位置不同,不能直接堆码,为使它们能够堆叠,在两者之间加入堆
码装置2',堆码装置2'的上层连接件与上层集装箱1'的底角件相配合,而堆 码装置2'的下层连接件与下层集装箱2'的顶角件相配合,从而实现了角件宽 度方向位置不同的集装箱的堆码系固。堆码装置一般为成套设计,成套使用, 通过不同的单个堆码单元组合在一起使用,形成组合式的拥有上下两层多个
连接件的堆码装置。
现有的堆码单元主体结构均为由两条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两条纵 梁(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组成的框架结构,在两条横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配 备有位置不一的连接件,主要用于宽度不同的上、下两层集装箱的堆码系固; 而纵梁主要是连接两条横梁,保证横梁的相对位置能够准确固定,从而保证 横梁上所配备的连接件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因其仅配备有两条横梁,故其所配备的连接件在纵向上位置固定,从而导致该结构组合形式单一,对上层集 装箱和下层集装箱的长度规格有较严格限制,使用场合特定,通用性不强。 而现有的集装箱船的舱盖板的每个隔舱位通常都设计为可兼容不同规
格的集装箱,如可容纳45英尺箱的箱位通常都可以用来放置一个40英尺箱 或者两个20英尺箱,如图2所示的一典型舱盖板上底座4的排布情况,其底 部连接件分为41、 42、 43、 44、 45、 46共6列,同一个箱位上如使用41列 和46列底座,则可以放置1台45英尺集装箱,如使用42列和45列底座, 则可以放置1台40英尺集装箱,如使用41列43列与44列46歹i」,则可以放 置2台20英尺集装箱,每一个箱位均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来放置不同规格的集 装箱,故每一个隔舱位均可以混装不同类型的集装箱;而现有的堆码装置通 常为成套设计,覆盖整个隔舱位,而其又形式单一,且要求上层集装箱和下 层集装箱在箱长方向上角件位置一致,故其大幅降低了舱位的混用性及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集装箱 长度方向角件位置不一致的上、下(底座)集装箱的堆码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多个所述堆码单元组合形成的 堆码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的堆码单元,所述堆码单元包括
两条平行的边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 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每条边横 梁的两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中间顶连接件;
至少一中横梁,设置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之间,且与所述两条平行 的边横梁平行,所述中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 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中横梁的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中间顶连 接件;所述两边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堆码的集装箱长度相对 应以实现多种长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所述边横梁、中横梁中使用 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以实现多种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以及
至少一连接梁,连接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并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
共同形成框架结构。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中,所述的中横梁为两条,所述每条中横梁的
两个顶端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中间顶连接件,所述两条中横梁、所述中
横梁与边横梁的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两两相互对应。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中,所述的连接件为集装箱角件。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中,所述的至少一连接梁为两条相互平行的边
纵梁,所述两边纵梁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的两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配套设计的堆码单元,所述堆码
单元包括
两条平行的边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 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每条边横
梁的两顶端连接件之间均分别至少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中间顶连接件;
至少一中横梁,设置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之间,且与所述两条平行 的边横梁平行,所述中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顶端连 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中横梁的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中间顶
连接件;所述两边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堆码的集装箱长度相 对应以实现多种长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所述的边横梁及中横梁中 使用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以实现多 种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以及
至少一连接梁,连接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并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 共同形成框架结构。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中横梁为两条,所述每条中横梁的 顶端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中间顶连接件,所述两条中横梁、中横梁与边 横梁之间的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两两相互对应。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连接件为集装箱角件。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边横梁或/和中横梁的两个底端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中间底连接件,所述的堆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设有 中间底连接件的堆码单元,所述的堆码装置或部分堆码单元可根据需要翻转
180度使用。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用于安装同一集装箱的两堆码单元中使用 的两对横梁位置相互对应且每个堆码单元中所使用的两横梁的距离与所安装 的集装箱长度相对应;用于安装同一集装箱的每个堆码单元所使用的两横梁 上使用的两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应且每条横梁上使用的顶连接件 与另一堆码单元中相应横梁上使用的顶连接件的距离对应于所安装的集装箱 的宽度。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顶连接件为中间顶连接件。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堆码装置或部分堆码单元可根据需 要调转180度使用。
上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中,所述的堆码装置分成多组,所述各组堆码
装置之间设有间隙以方便人员在间隙间进行安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现有堆码单元的基础 上,将组成堆码装置的各单元的横梁数量由两条增加到三条或更多,并在每 条横梁中设置至少一顶部中间连接件,且使每条横梁中的连接件之间的位置 满足不同宽度集装箱的角件位置要求(即保证所使用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 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而每条横梁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需 要设定为特定值从而保证任意两条横梁之间的间距均能满足适应一特定长度 规格的集装箱,使任意两条横梁分别形成不同的组合并配合使用,使其不受 箱长方向角件位置的限制,从而实现了多种长度、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混合 堆码和系固,大大节省了资源和成本。


图1是采用现有堆码装置进行集装箱堆码的端部视图2是现有集装箱船舱盖板底座分布及放置集装箱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的堆码单元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A是采用图3所示的堆码单元进行集装箱堆码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侧
视图3B是采用图3所示的堆码单元进行集装箱堆码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
视图3C是采用图3所示的堆码单元进行集装箱堆码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侧
视图3D是采用图3所示的堆码单元进行集装箱堆码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侧
视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进行集装箱堆码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端 部视图4B是图4A所示的堆码装置翻转180度后进行集装箱堆码的端部视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5B是图5A所示的堆码装置调转180度后进行集装箱堆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现特以增加两条横梁即共计四条横梁 为例作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3所示的为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的堆码单元第一种实施方式的 俯视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由多个堆码单元2配合组成,如图 3所示的堆码单元2包括两条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的平行的边横梁21、22, 平行设置于此两条边横梁21、 22之间的两条平行的中横梁23、 24,以及分 别横向连接于两边横梁21 、 22及中横梁23、 24两端的两条平行的边纵梁25、 26,四条横梁21、 22、 23、 24及与其垂直的两条边纵梁25、 26共同组成了长方框架结构。
其中,边横梁21的顶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211、 212,而底
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底端连接件211'(参见图3A所示),另外在边横梁21 顶部的两个顶端连接件211、 212之间还设置有中间顶连接件213、 214。
边横梁22的顶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221、 222,而底端部分 别设置有两个底端连接件221'(参见图3A所示),另外在边横梁22顶部的 两个顶端连接件221、 222之间还设置有中间顶连接件223、 224。
中横梁23的顶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231、 232,而底端部分 别设置有两个底端连接件231'(参见图3A所示),另外在中横梁23顶部的 两个顶端连接件231、 232之间还设置有中间顶连接件233、 234。
中横梁24的顶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241、 242,而底端部分 别设置有两个底端连接件241'(参见图3A所示),另外在中横梁24顶部的 两个顶端连接件241、 242之间还设置有中间顶连接件243、 244。
以上结构的各横梁中,边横梁或/和中横梁的中间顶连接件213、 214、 223、 224、 233、 234、 243、 244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但至少保证实际使用的两横梁(边横梁或/和中横梁)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 箱长方向位置相对应。
此外,以上结构的堆码单元中,用于连接边横梁和中横梁的连接梁选用 的是两条平行的、与边横梁和中横梁垂直的纵梁,但此结构仅为一种优选的 方案之一,但不限于此,因为如采用两条交叉的连接梁或一条与边横梁和中 横梁交叉的连接梁也是可以的,只要起到连接边横梁和中横梁的作用及使整 个堆码装置稳固堆码即可。
以上堆码单元2中,中横梁23、 24为在原堆码单元结构基础上增加的 两条横梁,改进后的堆码单元2具有了四列连接件,任意两列连接件组合即 可满足六种箱长方向连接件位置不一致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分别为边横 梁21配中横梁23、边横梁21配中横梁24、边横梁21配边横梁22、中横梁 23配中横梁24、边横梁22配中横梁23、边横梁22配中横梁24,共计六种, 以下选取其中四种组合方式具体作简要说明如图3A所示,上层集装箱11和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1拥有相同 的长度,上层集装箱11和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1均通过堆码单元2的 中间一对中横梁23和24连接,实现堆码和系固。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1的四个顶角件311、 312 (其中有两个未示 出)分别连接堆码单元2的中横梁23和24的四个底端连接件231'、 241'(其 中有两个未示出);而上层集装箱ll的两个底角件lll、 U2则根据需要分别 与堆码装置2的中横梁23和24的两对中间顶连接件233与243、 234与244 中的其中一对进行连接,上层集装箱11的另外两个底角件(图中未示)则连 接与该堆码单元2配合使用的另一相邻的堆码单元的相应顶部连接件,也即 通过布置在中横梁23和24顶部的两对中间顶连接件233与243或234与244 之一实现了上层集装箱在宽度方向上的转换安装,这样就要求233与243或 234与244之间的位置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应。
如图3B所示,上层集装箱12的长度大于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2 的长度,上层集装箱12通过堆码单元2的一对边横梁21和22连接,下层集 装箱(或者底座)32通过堆码单元2的一对中横梁23和24与堆码平台2连 接,实现堆码和系固。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2的四个顶角件321、 322 (其中有两个未示 出)分别连接堆码单元2的中横梁23和24的四个底端连接件231'、 241'(其 中有两个未示出);而上层集装箱12的两个底角件121、 122则根据需要分别 与堆码单元2的边横梁21和22的两对中间顶连接件213与223、 214与224 中的其中一对进行连接,上层集装箱12的另外两个底角件(图中未示)则连 接与该堆码单元2配合使用的另一相邻的堆码单元的相应顶连接件,也即通 过布置在边横梁21和22顶部的两对中间顶连接件213与223或214与224 之一实现了上层集装箱在宽度方向上的转换安装,这样就要求213与223或 214与224之间的位置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应。
如图3C所示,上层集装箱13和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3拥有相同的长度,上层集装箱13和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3均通过堆码单元2的 一对边横梁23和24连接,实现堆码和系固。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3的四个顶角件331、 332 (其中有两个未示 出)分别连接堆码装置2的边横梁21和22的四个底端连接件211'、 221'(其 中有两个未示出);而上层集装箱13的两个底角件131、 132则根据需要分别 与堆码装置2的边横梁21和22的两对中间顶连接件213与223、 214与224 中的其中一对进行连接,上层集装箱13的另外两个底角件(图中未示)则连 接与该堆码单元2配合使用的另一相邻的堆码单元的相应顶连接件,也即通 过布置在边横梁21和22的中间顶连接件213与223或214与224实现了上 层集装箱在宽度方向上的转换安装,这样就要求213与223或214与224的 位置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应。
如图3D所示,上层集装箱14的长度小于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4 的长度,上层集装箱14通过堆码单元2的一对中横梁23和24与堆码平台2 连接,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4通过堆码单元2的一对边横梁21和22与 堆码平台2连接,实现堆码和系固。具体的连接方式如下
下层集装箱(或者底座)34的四个顶角件341、 342 (其中有两个未示 出)分别连接堆码单元2的边横梁21和22的四个底端连接件211'、 221'(其 中有两个未示出);而上层集装箱14的两个底角件141、 142则根据需要分别 与堆码单元2的中横梁23和24的两对中间顶连接件233与243、 234与244 中的其中一对进行连接,上层集装箱14的另外两个底角件(图中未示)则连 接与该堆码单元2配合使用的另一相邻的堆码单元的相应顶连接件,也即通 过布置在中横梁23和24顶部的两对中间顶连接件233与243或234与244 之一中实现了上层集装箱在宽度方向上的转换安装,这样就要求233与243 或234与244之间的位置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应。
在以上本实施方式所介绍的四种实施例中,各边横梁或/和中横梁底部的 两个底端连接件之间没有设置中间底连接件,但在实际的堆码中,根据需要 各边横梁或/和中横梁的底部中也可设置与底端连接件具有一定间距的中间 底连接件(图中未示),以加大下层集装箱或底座的使用规格,但一般在整套堆码装置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堆码单元仅设一个中间顶连接件即可。以下 介绍的就是边横梁或/和中横梁底部的两个底端连接件之间另外设置中间底 连接件后整个堆码装置可翻转使用进而增大其使用范围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4A、 4B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如图4A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的堆码装置,取其中连续的三 个堆码单元2、 2'、 2〃予以说明情况。
如图4A所示,三个堆码单元2〃、 2'、 2、的边横梁或中横梁上布置有顶 部中间连接件30'、 31'、 32'、 33',底部中间连接件30", 31", 32", 33",其 中顶部中间连接件30'与31'之间、及32'与33'之间的间距设定为一特定值a, 满足堆码某一特定宽规格b的上层集装箱15,而底部中间连接件30〃与31〃 之间、及32〃与33〃之间的间距设定为另一特定值c,满足堆码另外一种特定 宽规格d的集装箱16, 35和36为支撑堆码装置的标准集装箱或舱盖板底座。
当需要堆码规格b集装箱15时,仅需按图示4A所示顺序排布2〃、 2'、 2等系列堆码单元,使用边横梁或中横梁上的顶部中间连接件30'、 31'、 32'、 33'即可;当需要堆码规格d集装箱16时,则将整套堆码装置上下翻转180 度,按图示4B所示顺序排布2、 2'、 2〃等系列堆码单元,使用边横梁或中横 梁上的底部中间连接件33〃、 32"、 31〃、 30〃即可,这样就可在不改动整套堆 码装置的情况下,增大了其使用范围。
当然,在实际的操作中,组成堆码装置的多个堆码单元中也可根据实际 需要部分翻转使用。
图5A、 5B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如图5A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的堆码装置,取其中连续的三 个堆码单元2A、 2B、 2C予以说明。
如图5A所示,组成堆码装置的连续三个堆码单元2A、 2B、 2C的结构、 大小完全相同,图中斜线所标的阴影部分为安装其上的两个上层集装箱17, 当有需要时,该堆码装置可以整个调转180度使用,图5B所示的就是当该堆码装置调转180度后安装另一规格的两个上层集装箱18的俯视图。
以上介绍的仅为组成堆码装置的堆码单元结构相同并全部调转使用的 情况,但在实际堆码操作中,对于组成堆码装置的多个结构相同或不同的堆 码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全部或部分掉转使用。
此外,结合实施例2,在实际堆码操作中,组成堆码装置的多个堆码单
元还可以全部或部分翻转使用。
图6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的堆码装置,取其中两组连续的 二个堆码单元2D、 2E、 2F及2D、 2E、 2F予以说明。
如图6所示,组成堆码装置的两组连续三个堆码单元2D、 2E、 2F及2D、 2E、 2F中的2E、 2F结构不同(多一条中横梁),其余堆码单元结构大小相 同,图中斜线所标的阴影部分为安装其上的4个上层集装箱,其中在堆码单 元2E、 2F之间安装的上层集装箱19'与其它单元上安装的集装箱19、 19〃规 格不同,也就是说这样组合的堆码装置至少可以安装三种规格的上层集装箱。 另外,在两组堆码单元之间还设有间隙5以方便人员在间隙间进行安装操作。
以此类推,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可以由多个堆码单元通过多种组合方 式实现,具体要根据所需要安装的集装箱规格及运输工具(如集装箱运输船) 的舱位而定,而只要满足下述条件即可所述的用于安装同一集装箱的两堆 码单元中使用的两对横梁位置相互对应且每个堆码单元中所使用的两横梁的 距离与所安装的集装箱长度相对应;所述用于安装同一集装箱的每个堆码单 元所使用的两横梁上使用的两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应且每条横梁 上使用的顶连接件与另一堆码单元中相应横梁上使用的顶连接件的距离对应 于所安装的集装箱的宽度。所述的顶连接件一般为中间顶连接件。
另外,为节省成本,以上实施例中连接件一般直接采用现有的集装箱角 件,因为集装箱角件是集装箱生产的常用部件,因此可以减少因为另外设置或制作其它结构的连接件所产生的成本。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 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 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的堆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边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中间顶连接件;至少一中横梁,设置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之间,且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平行,所述中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中横梁的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中间顶连接件;所述两边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堆码的集装箱长度相对应以实现多种长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所述边横梁、中横梁中使用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以实现多种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以及至少一连接梁,连接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并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共同形成框架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 横梁为两条,所述每条中横梁的两个顶端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中间顶连 接件,所述两条中横梁、所述中横梁与边横梁的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 方向两两相互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件为集装箱角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 一连接梁为两条相互平行的边纵梁,所述两边纵梁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的两端。
5. —种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配套设计的堆码单元,其特征 在于,所述堆码单元包括两条平行的边横梁,沿集装箱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 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每条边横梁的两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相互对应的中间顶连接件;至少一中横梁,设置于所述两条平行的边横梁之间,且与所述两条平行 的边横梁平行,所述中横梁的两顶端部、两底端部相应设置有两个顶端连接 件、两个底端连接件,所述中横梁的顶端连接件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中间顶连 接件;所述两边横梁与所述中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堆码的集装箱长度相对 应以实现多种长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所述边横梁、中横梁中使用 的两横梁之间的一对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互对应以实现多种宽 度规格的集装箱的堆码和系固;以及至少一连接梁,连接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并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 共同形成框架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 横梁为两条,所述每条中横梁的两个顶端连接件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中间顶连 接件,所述两条中横梁、所述中横梁与边横梁的中间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 方向两两相互对应。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件为集装箱角件。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 -连接梁为两条相互平行的边纵梁,所述两边纵梁分别横向连接于所述两边横梁及中横梁的两端。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横梁 或/和中横梁的两个底端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中间底连接件,所述的堆码 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设有中间底连接件的堆码单元,所述的堆码单元可 根据需要翻转180度使用。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 同 一集装箱的两堆码单元中使用的两对横梁位置相互对应且每个堆码单元中 所使用的两横梁的距离与所安装的集装箱长度相对应;用于安装同一集装箱 的每个堆码单元所使用的两横梁上使用的两顶连接件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相对 应且每条横梁上使用的顶连接件与另一堆码单元中相应横梁上使用的顶连接 件的距离对应于所安装的集装箱的宽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 连接件为中间顶连接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堆码单元可根据需要调转180度使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的堆码装置及其堆码单元。本实用新型的堆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堆码单元,所述堆码单元由于在现有堆码单元的基础上,将横梁数量由两条增加到三条或更多,并在每条横梁中设置至少一顶部中间连接件,且使每条横梁中的连接件之间的位置满足不同宽度集装箱的角件位置要求,而每条横梁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特定值从而保证任意两条横梁之间的间距均能满足特定长度规格的集装箱,使任意两条横梁分别形成不同的组合并配合使用,使其不受箱长方向角件位置的限制,从而实现了多种长度、宽度规格的集装箱的混合堆码和系固,大大节省了资源和成本。
文档编号B65D90/00GK201148260SQ20072031178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周永安, 孔河清, 黄小华, 黎泽深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