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容器和点眼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675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出容器和点眼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容点眼药等液体、从排出口使其排出的排出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具有柔性容器主体和排出口的容器;该柔性容器主体 收容点眼剂、液体洗涤剂、液状食品等液体;该排出口设于该容器主 体,用于使收容于容器主体的液体排出。
在这样的容器中,当推压容器主体使其变形,使容器主体的内压 比大气压高时,从排出口使液体排出,接着,解除对容器主体的推压, 使容器主体的内压比大气压低时,外部气体从该排出口流入,该容器 主体的形状恢复到推压前的形状。
然而,在这样的容器中,通常由于在流入到容器内的外部气体存 在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所以,存在由这样的外部气体使收容于 液体容器的液体受到污染的问题。
因此,作为消除这样的问题的容器,提出了这样的容器,该容器 通过在外层的内面层叠地形成可剥离的内层而构成双层结构的容器, 在该双层结构容器的口部安装塞体,在外层设置用于将外气导入到内 层与外层间的通气孔。在上述塞体设置用于将收容到内层的内部的液 体排出的排出口,在该排出口设有单向阀(参照专利文献l、 2)。
按照这样的结构,当容器主体受到推压而变形,容器主体的内压 变得比大气压高时,收容于容器主体的液体从排出口排出,然后,容 器主体被解除推压而复原,容器主体的内压变得比大气压低时,外部 气体流入到容器主体内的内层与外层间。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2-80055号爿/^艮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63576号公报 发明内容然而,这样的双层结构容器为了挤压瓶子,使内压充分提高,必 须用较大的力压入容器。当用较小的力推压时,存在排出口的单向阀 5不动作的危险。另外,当内装液体变少,双层瓶的内层与外层间的空气体积增加 时,必须由更强的力挤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出容器和使用排出容器的点眼容 器,该排出容器由较弱的力也可充分地使排出部的压力阀动作,使液 体排出。本发明的排出容器具有容器主体、袋、排出部、挤压部、及单向 阀;该袋设置于上述容器主体中,用于收容液体,可自由伸缩或变形; 该排出部与上述袋连通,具有用于使收容于上述袋的液体排出的排出 孔;该挤压部可进行变形复原且设于上述排出部与上述袋间,用于通 过受到推压而使液体从上述排出部排出;该单向阀设于比上述挤压部 更处于排出方向上游侧的位置,用于使上述袋中的液体单向地流到上 述挤压部。在本发明的排出容器中,为了实现液体从排出孔的排出,只要对 与排出构件连通的挤压部施加压力即可。由该操作,对从单向阀的上 游侧导入到挤压部的内装液体施加压力,从排出部将收容于挤压部的 液体排出。然后,当停止对挤压部施加压力时,挤压部被解除推压而 复原,挤压部的内压变得比大气压低,袋中的液体通过上述单向阀流 入到挤压部内。即,具有当推压时使液体从排出部排出、当离开时复 原并同时从袋吸引液体的泵的功能。这样,不论袋中的液体多还是少,由推压挤压部那样的较小的力 即可使袋中的液体排出。如在上述容器主体形成用于使空气流入到容器主体与上述袋间的 空气导入口 ,则可通过空气导入口使空气流入到上述容器主体与上述袋间,所以,容易使袋中的液体移动到上述挤压部。也可使上述容器主体成为同时成形上述容器主体和上述袋的双层 结构,上述袋可从上述容器主体的内壁剥离。如为该双层结构,则可 同时制造容器主体和上述袋,所以,可筒化制造工序。如在上述容器主体设置用于使上述挤压部挤压变形的推压构件, 则使用者对该推压构件进行操作即可使液体排出。上述推压构件也可为可滑动地设置的构件。使用者由使该推压构 件滑动这样的简单操作即可使液体排出。另外,上述推压构件也可为可绕固定于容器主体的支轴回转地设 置的杆。上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最好是透明的,从而可观察袋。 上述单向阀,当上述挤压部被解除推压而复原、使上述挤压部的 内压成为负压时,使液体从上述袋的内部流入到挤压部,当上述容器 主体的内压成为正压时关闭,从而具有可防止挤压部中的液体返回到 袋中的功能。由该单向阀的功能,可使上述挤压部中的液体从排出部 排出。差进行升降;浮子:'、,- 、、 一 、'、'、 上述挤压部最好由柔软、具有复原力的材料形成,例如可使用硅 酮橡胶、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复合材料。 上述排出部最好具有所谓的压力阀的功能,即,在从排出方向上 游侧未受到液压的状态下封闭排出孔,当从排出方向上游侧受到液压 时,从排出孔排出液体。由该功能,当挤压部被解除推压而复原,挤 压部的内压变得比大气压更低时,上述排出孔立即被堵塞,可防止外 部的空气、残留于排出孔周围的液体进入到挤压部内。 上述排出部的具体的结构也可具有形成排出孔的盖,设置于盖内、 从盖的排出孔露出前端轴的阀体支承部,及围住阀体支承部的前端轴 的阀体。上述阀体在不从挤压部受到液压的状态下,与上述前端轴抵 接而封闭排出孔,当从挤压部侧受到液压时产生变形而在与前端轴间形成流路,从而开放排出孔。通过开放排出孔,使该排出孔与排出部 的上游侧(与排出构件连接的挤压部)连通,所以,可实现液体从排 出孔的排出。该排出容器例如适合于应用到使用挤压瓶的点眼容器。 如以上那样地按照本发明,即使袋内的残液量减少,进入到挤压 部的液体的容积也大体一定,所以,可由一定的力使液体从排出部排 出。另外,不使用存在堵塞危险的通气过滤器也可以。本发明的上述的其它的优点、特征、及效果可由参照附图在下面 进行*沈明的实施形式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确。


图1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点眼容器的侧剖视图。图2为上述点眼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 (a)为用于说明点眼动作的剖视图。图3 (b)为用于说明点 眼动作的剖视图。图3 (c)为用于说明点眼动作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单向阀5的形状的透视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式的点眼容器的侧剖视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再另 一 实施形式的点眼容器的侧剖视图。 图7为示出浮子82和浮子压筒83的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图8为示出液体停止时的单向阀的状态的图。 图9为示出液体流通时的单向阀的状态的图。 图10为示出推压挤压部6的侧面的推压构件的其它形状的剖视图。图11为示出另一单向阀的形状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容器主体la空气导入口2袋3排出部4内圆筒部5、 5A、 5B单向阀6挤压部7推压构件31排出孔32盖33前端轴34阀体支承部35第二管嘴36圆筒体37阀体41开口42插入部43凸缘部44圆筒体45第一管嘴51前端部52底部71槽82浮子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图1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点眼容器的侧剖视图。图2为分解 透视图。点眼容器具有容器主体l、袋2、及排出部3;该袋2设置于容器 主体1中,用于收容点眼液;该排出部3与上述袋2连通,当挤压部 6的内压变得比大气压更高时打开,用于使进入到挤压部6的液体排 出。上述容器主体1为用于收容袋2的容器。关于容器的材质,至少 可见到袋的部分由透明的树脂形成。要求透明性是为了用眼确认收容 于袋2内部的液体的量。另外,由于容器主体1不是用手推压其自身 使其变形,所以,容器主体l为硬质,对提高耐久性有利。作为形成本发明排出部3和容器主体1的树脂,例如可列举出聚 乙烯(PE)、聚丙烯(PP)、环状聚烯烃(COP)等。特别是PE、 PP 为医药上安全的材料,所以,本发明的排出容器在为点眼容器那样的 收容药液的容器的场合特别适合。在容器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插入内圆筒部4。在设于该内圆筒部4 底面的朝着容器主体l内部的开口 41安装袋2。袋2使用收容眼药等液体的可自由变形的材料,例如具有柔软性 的聚烯烃(PE、 PP等)制的单层或多层薄膜,聚酯(PET等)制的 单层或多层薄膜,或它们的复合多层薄膜等。在袋2与容器主体1间,可从形成于容器主体l的空气导入口 la (参照图2)自由地导入空气。内圆筒部4具有圓筒状的插入部42和凸多彖部43;该插入部42插 入到容器主体l,具有较小的直径;该凸缘部43在插入到容器主体1 时粘接到容器主体1的开口部的端面,具有较大的直径。在插入部42的内部底面的开口设置用于使袋2中的液体流到排出 方向下游(图1的朝上方向F)的单向阀5。另外,在插入部42的内部、单向阀5的上部,具有第一管嘴45 的圆筒体44按第一管嘴45朝上的状态配置,该第一管嘴45用于安装 可自由变形复原的管状的挤压部6,该挤压部6用于通过推压而使收 容于袋2的液体排出。在该第一管嘴45安装上述挤压部6的下端的开 口部。而且,该圓筒体44的底面紧密接触于单向阀5的底部52的上 面。单向阀5如图4所示,将柔性的材料形成为圆筒状,与中心轴G 成直角地对其前端部51进行切割,细长地成形,熔接两端。其底部 52保持圆形。易由随着挤压部的推压形成的液压产 生变形,使得在外部成为负压时打开,但在外部成为正压时不会打开。 为此,使用硬度低、柔性高的材料。例如,作为单向阀5的材料,可 列举出热塑性高弹体、天然橡胶、硅酮橡胶、异戊二烯橡胶、异丁橡 胶、丁二烯橡胶、氟橡胶等橡胶状物质等。排出部3具有大致圆柱状的盖32、大致圆柱状的阀体支承部34、 及阀体37;该盖32在前端形成朝上开口的排出孔31;该阀体支承部 34设置于盖32内,从盖32的排出孔31露出其前端轴33;该阀体37 围住阀体支承部34的前端轴33。上述前端轴33为实心结构。该排出部3的排出孔31、阀体37及阀体支承部34成为防止液体 和空气的倒流的、带倒流防止机构的压力动作阀。阀体37通常接触于阀体支承部34将排出孔31封闭,但当使用点 眼容器时等,如挤压部6的内部压力变得比大气压高,则在前端轴33 与围住其的阀体37间产生间隙,使收容于挤压部6的液体通过排出孔 31排出到容器主体1的外部。然而,当挤压部6的内压变得比大气压低时,阀体37迅速地恢复 为原来的形状,阀体37紧密接触于阀体支承部34的前端轴33,将形 成于排出孔31的流路封闭。因此,防止液体、空气进入到挤压部6 内。而且,由于阀体37要求容易由随着挤压部的推压形成的液压产生 变形,所以,与单向阀5同样,使用其硬度低、柔软性高的材料。上述阀体支承部34的底面接触于凸缘部43的上面,同时,具有 第二管嘴35的圆筒体36以第二管嘴35朝下的状态安装在阀体支承部 34的内部,该第二管嘴35用于安装上述挤压部6的上端。由这些第一管嘴45和第二管嘴35分别固定挤压部6的下端和上 端。固定方法不限定,但例如可由挤压部6的弹力压紧,也可使用粘 接剂,或进行激光熔接。另外,在上述凸缘部43,用于插入2个推压构件7的槽71在朝 中心(挤压部6)的方向设置,该2个推压构件7用于推压挤压部6的侧面。推压构件7例如为长方体状,相对于上述槽71可滑动地安装。挤压部6具有柔性,通过由推压构件7从横向推压而变形,其内 部容积变小,当解除推压时恢复而返回到原来的容积。为此,挤压部 6使用弹性、柔软性高的材料。例如,用于形成挤压部6的弹性体可使用硅酮橡胶、聚氯乙烯、 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复合材料。下面,使用图3(a) ~图3 (c)说明点眼时的动作。在不操作推压构件7的状态下,如图3(a)所示,推压构件7由 挤压部6的弹力朝外方向移动,挤压部6不变形。挤压部6的内部与 袋2的液压相等,单向阀5关闭。当对推压构件7进行推压操作时,如图3(b)所示那样,挤压部 6由推压构件7从两侧推压,挤压部6内的体积变小。为此,挤压部6 内的压力上升,挤压部6内的液体从排出部3排出。此时,由于单向 阀5关闭,所以挤压部6内的液体不能返回到袋2。当解除推压构件7的推压时,如图3(c)所示,挤压部6恢复, 挤压部6内成为负压。此时,袋2中的液体通过单向阀5进入到挤压 部6内。由于排出部3的倒流防止机构的原因,外部的空气、液体不 会通过排出孔31进入到挤压部6内。当再次对推压构件7进行推压操作时,挤压部6从两侧被推压, 挤压部6内的液体从排出部3排出,当再次解除推压构件7的推压时, 袋2中的液体通过单向阀5充满到挤压部6内。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随着继续使用该点眼容器,最初充满到袋2内部的液体逐渐减少, 但随着该减少,袋2收缩。由于用透明的树脂形成容器主体l,所以, 使用者可时常监视袋2的状态。由以上结构的点眼容器,不论袋2中的液体多还是少,由对挤压 部进行推压那样的较小的力即可使袋中的液体排出。本发明的排出部3可用作通液过滤器。通液过滤器为通过附加一 定以上的液压而容许液体通过的过滤器,通过设置该过滤器,可防止细菌、灰尘等侵入(倒流)到容器内。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式。图5为示出该实施形式的点眼容器的侧剖视图。下面说明该点眼容器与图l所示点眼容器的不同。在该点眼容器 中,同时地成形容器主体1和设置于容器主体1内壁的袋2。即,由 容器主体1和袋2形成双层容器。然而,容器主体1与袋2不粘接, 袋2可从容器主体1的内壁剥离。在容器主体1的侧面预定位置,按 不损坏袋2的状态仅在容器主体1形成空气导入口 la。随着液体的滴下的进行,袋2如箭头I所示那样,扩大从空气导 入口 la附近的容器主体1的内壁的剥离,折叠到内侧。空气导入口 la的形成位置不限于容器主体l的侧面,可为任意的位置。例如也可 形成于底面。容器主体1的材质可列举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环状聚 烯烃(COP)、聚酯(PET)等。袋2,使用具有柔软性的聚烯烃(PE、 PP等)制的单层或多层薄膜,聚酯(PET等)制的单层或多层薄膜, 或它们的复合多层薄膜等。图6为示出本发明再另一实施形式的点眼容器的侧剖视图。该点 眼容器与图5所示点眼容器相比,仅容器主体1的形状不同。在图5 所示点眼容器中,容器主体l为圆筒形状,但在图6所示点眼容器中, 容器主体l为圆锥形状。容器主体1为圆锥状的场合,可以认为袋2 的剥离容易进行。这些图5、图6的点眼容器的单向阀的形状、结构与上述图1的 单向阀5的结构不同。即,在该实施形式的单向阀5A中,圆筒体44具有用于安装管状 的挤压部6的第一管嘴45,在圓筒体44的途中,其内径以台阶状变 窄,在这里形成阀座81。在阀座81载置浮子82。从浮子82上还罩有浮子压筒83。作为浮 子82的材质,最好使用比重比液体小的合成树脂。图7为示出浮子82和浮子压筒83的关系的分解透视图。浮子82为旋转对称形,由圆柱体821和形成于圆柱体821的中央的、直径比 圆柱体821的直径大的圆板820构成。圆板820的外径比第一管嘴45 的内径小。浮子压筒83为圆柱体状,在其中形成用于插入上述圆柱体 821的筒状孔831。孑L 831的内径和阀座81的内径比圆柱体821的外 径大。在圆柱体830的上端形成用于使浮子压筒83卡定于圆筒体44 的第一管嘴45上的凸缘部832。另外,在圆柱体830的底面,用于将 进入到袋2的液体供给到挤压部6的液体的连络通道833形成为十字 的槽状。下面参照图8、图9说明该单向阀5A的动作。图8示出液体停止 时的浮子82的状态,图9示出液体流通时的浮子82的状态。首先,当通过对挤压部6的侧面进行推压而使挤压部6的内部相 比袋2的内部成为正压时,浮子82下降(图8)。在该状态下,浮子 82的圆板820的底面紧密接触于圓筒体44的阀座81,液体不能通过 挤压部6与袋2间。如解除挤压部6的侧面的推压,使挤压部6的内部相比袋2的内 部变成负压,则浮子82上升(图9)。此时,圆板820的上面与圆柱 体830的底面接触,但由于设有上述连络通道833,所以,袋2的液 体通过第一管嘴45的侧壁、连络通道833、孔831流入到挤压部6的 内部。这样,由挤压部6的挤压操作使浮子82上下移动,从而可实现单 向阀5A的动作,由对挤压部进行推压那样的较小的力即可使袋中的 液体从排出部3排出。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但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上述形式, 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例如用于对挤压部6的侧面进行推压的推压构件不限于图1~图2 所示那样的可朝单向滑动的构件。例如也可为可绕支轴回转的杆。图10为示出点眼容器的剖视图,作为滑动式的推压构件7的替代 构件,该点眼容器在容器主体1的预定部位固定支轴73,在该支轴73 可回转地安装压杆72的端部。但是,在该图中,省略了盖32、袋2等的图示。通过如用箭头H所示那样将压杆72压入,从而可将压杆 72的另一端推压接触到挤压部6使其变形。另外,单向阀5的形状、构造也不限于上述场合。例如,也可如 图ll所示那样,在圆筒状的插入部42的开口 41的周围朝上立设圆筒 状的肋46,在该肋46安装单向阀5B。安装这样的单向阀5B时,首 先,准备2片细长形状的柔性的薄膜,使两侧部分53相互热密接,将 该各薄膜的下侧巻绕到肋46地紧密接触地配置,使其热熔接,从而可 进行安装。这样,可在薄膜形成阀内连通路54。作为上述薄膜,可使 用聚烯烃(PE、 PP等)、聚酯(PET等)或它们的多层薄膜等。当液 体从图11的袋2流往上方向F时,单向阀54打开,液体的流动未受 到阻止,但当液体从上侧进入到单向阀54时,各薄膜挠曲而紧密接触, 可阻止液体的4曼入。本发明的排出容器除了点眼容器外,也可使用到点鼻、点耳、嗽 口剂、外用药等各种药液容器、化妆品容器、消毒液容器、液体洗涤 剂容器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排出容器,具有容器主体、袋、排出部、挤压部及单向阀;该袋设置于上述容器主体中,用于收容液体,可自由伸缩或变形;该排出部与上述袋连通,具有用于使收容于上述袋的液体排出的排出孔;该挤压部可进行变形复原,设于上述排出部与上述袋之间,用于通过受到推压而使液体从上述排出部排出;该单向阀设于比上述挤压部更处于排出方向上游侧的位置,用于使上述袋中的液体单向地流到上述挤压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主体 形成同时将上述容器主体和上述袋成形的双层结构,上述袋可从上述 容器主体的内壁剥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主 体形成有用于使空气流入到容器主体与上述袋之间的空气导入口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主 体设有用于使上述挤压部挤压变形的推压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构件 设置成可朝上述挤压部滑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压构件 包含可绕固定于容器主体的支轴回转地设置着的杆。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容器主体 的一部分或全部是透明的。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向阀, 当上述挤压部被解除推压而复原、上述挤压部的内压与上述袋相比成 为负压时,使液体从上述袋的内部流入到挤压部,当上述挤压部的内 压与上述袋相比成为正压时关闭,从而防止倒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单向阀包 含相应于上述挤压部的压力与上述袋的压力的差进行升降的浮子。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 由具有弹性和复原性的材料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挤压部 由硅酮橡胶、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复合材 料构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部 在从排出方向上游侧未受到液压的状态下封闭排出孔,当从排出方向 上游侧受到液压时,从排出孔排出液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部 具有形成有排出孔的盖,设置于盖内、从盖的排出孔露出其前端轴的 阀体支承部,及围住上述阀体支承部的前端轴的阀体;上述阀体在未 从挤压部受到液压的状态下与上述前端轴抵接而封闭排出孔,当从挤 压部侧受到液压时产生变形而在与上述前端轴间形成流路,从而开放 排出孔。
14. 一种点眼容器,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于点眼。
全文摘要
具有袋(2)、排出部(3)、挤压部(6)、及单向阀(5);该袋(2)设置于容器主体(1)中,用于收容液体,可自由伸缩或变形;该排出部(3)与上述袋(2)连通,具有用于使收容于上述袋(2)的液体排出的排出孔(31);该挤压部(6)可进行变形复原且设于上述排出部(3)与上述袋(2)间,用于通过受到推压而使液体从上述排出部排出;该单向阀(5)设于比上述挤压部(6)更处于排出方向上游侧的位置,用于使上述袋(2)中的液体单向地流往上述挤压部。当对挤压部(6)进行推压时,使液体从排出部(3)排出,当离开时复原,同时从袋(2)吸引液体。
文档编号B65D47/18GK101410306SQ200780011520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8日
发明者东城光佐, 安达慎太郎, 小川裕助, 山崎浩之, 石川嘉晃, 菅原祐司 申请人:大塚制药株式会社;大塚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