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把手的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230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把手的瓶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主体安装把手部件构成的带把手的瓶容器。
本申请基于2006年8月30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2006-234009号、2006 年11月28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2006-319799号、2007年4月27日于曰本 申请的特愿2007-119407号、以及2007年4月27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 2007-120239号主张优先权,这里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前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一 种带把手的瓶容器,包括形成呈圆筒状的安装凸部的瓶主体、和设置有可与 所述安装凸部配合的卡定口的把手部件。这种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结构是在 所述安装凸部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卡定片,将安装凸部插入到卡定 口并相对旋转瓶主体与把手部件,使卡定口与卡定片配合而固定瓶主体和把 手部件。
另外,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带把手的瓶容器,由设置有把手部的主部 件和与该主部件接合的副部件构成把手部件,由这些主部件和副部件夹持凸 设于瓶容器的安装凸部,从而固定瓶主体和把手部件。
专利文献l:实/>平4-33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282671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中,由于从瓶主体突出的安装 凸部形成为圆筒状,所以握住把手进行操作时把手部件可能会旋转而从瓶主 体脱落。把手部件从瓶主体脱落时,会发生瓶主体掉落导致瓶容器破损、内 容物泄漏等事故。而且,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中,相对旋转把手部件 与瓶主体时,向着安装凸部径向晃动。因此,相对旋转把手部件与瓶主体时, 有时无法顺利地旋转顺利,难以将把手部件安装到瓶主体上。另外,将把手 部件安装到瓶主体之后,把手部件也会向着安装凸部径向晃动,所以难以使用。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中,由主部件和副部件夹持卡 定凸部,从而固定把手部件,所以对把手部件施加冲击导致主部件与副部件 的嵌合脱落,则瓶主体与把手部件也会脱落。
另外,安装把手部件很费事。而且,由两个部件构成把手部件,所以结 构也变得复杂。因此,带把手的瓶容器的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把手的瓶容器,能够切实固定 瓶主体与4巴手部件。
另夕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把手的瓶容器,将把手部件安装到 瓶主体时,能够顺利地相对旋转把手部件与瓶主体,另外,能够抑制安装后 把手部件的晃动。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带把手的瓶容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 一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在瓶主体安装
有把手部件,其中,所述瓶主体凸设有截面呈多角形的安装凸部,在所述把手
部件设置有截面呈大致矩形、且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凸
部的截面形成的多角形的外周缘部设置有沿所述瓶主体的中心轴线延伸的一对
侧方压接部、和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轴向压接部,通过
将所述安装凸部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并相对旋转所述瓶主体与所述把手部件,并
在所述安装孔的四个边棱部与所述一对侧方压4妄部以及所述一对轴向压4妻部分
别压接的状态下,所述把手部件被安装到所述瓶主体。
根据第一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安装凸部的截面呈多角形,在该多角
6形的外周缘部设置有沿所述瓶主体的中心轴线延伸的 一对侧方压接部、和在 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轴向压接部。因此,把手部件通过 以90°间隔配置的四个压接部压接并固定,不用担心安装凸部与安装孔轻 易相对旋转。另外,通过这四个压接部相互压接安装凸部与安装孔,坚固地 固定瓶主体与把手部件。而且,握住把手部提起时,即使在轴向上施加负荷, 把手部件的轴向位置通过轴向压接部坚固地固定,防止把手部件从瓶主体脱 落。
因此,即使握住把手部进行操作时,也能够防止瓶主体与把手部件轻易脱落。
此时,安装凸部与安装孔压接,同时卡定部与配合凹槽部相互配合,所以 能够进一步提高把手部件与瓶主体的安装强度而坚固地固定。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在凸设于瓶主体的安装凸部上安装有
把手部件而构成,其中,所述把手部件包括具有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部的安 装孔的安装部;和从该安装部延伸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件通过将所述安装凸 部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并对所述瓶主体相对旋转而被安装到所述瓶主体,所述瓶 主体设置有防止旋转单元,在安装着所述把手部件的状态下,用于容纳所述把 手部而防止所述瓶主体与所述把手部件的相对旋转。
第二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中,在所述瓶主体上设置有防止旋转单元,安 装着所述把手部件的状态下,防止所述瓶主体与所述把手部件的相对旋转。因 此,即使是通过将所述安装凸部插入到安装孔并对所述瓶主体相对旋转而将把 手部件安装到所述瓶主体的结构,也能够防止瓶主体与把手部件轻易脱落。
因此,能够对握住把手部件时瓶主体掉落导致瓶容器破损、内容物泄漏等 事故防患于未然。
这里,所述把手部可以设置为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瓶主体的状态 下,分别从所述安装部的上下端延伸,并且作为所述防止旋转单元,能够卡定所述把手部的卡定凹部设置在所述瓶主体之中所述安装凸部上方和下方的至少 一方。
此时,通过使分别从安装部的上下端延伸的把手部卡定到设置在所述瓶主 体之中所述安装凸部的上方和下方的至少一方的卡定凹部,能够切实防止瓶主 体与把手部件的相对旋转。
另外,所述安装孔的截面也可以呈大致圓形,在所述安装凸部上设置有安 装着所述把手部件时,被安装孔的内壁面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
此时,安装孔的截面呈大致圆形,设置有对安装凸部轻易相对旋转的防 止旋转单元,所以能够切实安装所述把手部件。因此,能够适用安装孔的截 面为大致圆形的形状简单的把手部件,能够以低成本制造把手部件。另夕卜, 安装凸部设置有被安装孔的内壁面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所以能够使安装 凸部与安装孔压接而切实安装把手部件,同时能够更加切实防止把手部件与
并瓦主体的相对旋转。
本发明的第三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为凸设于瓶主体的安装凸部上安装
有把手部件而构成,其中,所述把手部件包括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 部的安装孔的安装部;和连结于该安装部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件通过将所 述安装凸部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并对所述瓶主体相对旋转而被安装到所述瓶 主体,在所述安装凸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该安装凸部的周向上延伸存在的 配合凹槽,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抵接部和止脱部,在将所述把手 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 以及所述安装凸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所述止脱部被容纳到所述配合凹槽 的内侧,所述止脱部由连结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面的根端部、和设置于所述根 端部前端的前端部构成,并形成为可弹性变形,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瓶 主体时,至少前端部的一部分^皮容纳到所述配合凹槽的内侧。
第三发明中,将把手部件安装到瓶主体时,首先,使安装凸部插入到安 装孔。此时,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止脱部,所以安装凸部顺利地插入到安装 孔。接着,相对旋转4巴手部件与并瓦主体并将止脱部容纳到安装凸部的配合凹槽的内侧。从而,即使对把手部件施加朝向瓶径方向外方的外力(从安装孔 拔出安装凸部的力),由于止脱部卡在配合凹槽的内面,所以把手部件不会 从瓶主体脱落。另外,此时,抵接部抵接于配合凹槽的底面以及安装凸部的 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所以防止安装把手部件后的把手部件与瓶主体的相对旋转。
另外,第三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优选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 装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配设为从瓶轴方向的两侧夹住所述配合凹槽的底 面,并且所述止脱部配设为从瓶轴的垂直方向的两侧夹住所述安装凸部。
从而,配合凹槽的底面被抵接部从瓶轴方向的两侧夹持,所以握住把手部 件提起时,瓶主体的重量被抵接部切实支撑。
另外,第三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优选在使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 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止脱部抵接于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
从而,止脱部与所述抵接部同样地也起到止转的作用,更进一步防止安装 把手部件后的把手部件与瓶主体的相对旋转。
把手部件而构成,其中,所述把手部件包括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部的 安装孔的安装部;和连结于该安装部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件通过将所述安装 凸部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并对所述瓶主体围绕所述安装凸部的中心轴线相对旋转 而被安装到所述瓶主体,在所述安装凸部的外周面上分别形成有在该安装凸部 的周向上延伸存在的配合凹槽、和沿以所述安装凸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圓周 延伸存在的滑动面,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被容纳到所述配合凹槽的 内侧并抵接于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的抵接部,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随着所述 把手部件与所述瓶主体的相对旋转,在所述滑动面上滑动并导引所述相对旋转 的导引部。
第四发明中,将把手部件安装到瓶主体时,首先,通过导引部进行安装部 与安装凸部的对位,使安装凸部插入到安装孔。接着,相对旋转把手部件与瓶 主体。此时,导引部在安装凸部的滑动面上滑动,瓶主体与把手部件的相对旋转被引导,从而抑制向安装凸部径向的晃动。另外,随着上述相对旋转,抵接 部被容纳到配合凹槽的内侧,在规定的位置抵接部抵接于配合凹槽的底面。从 而,把手部件,皮安装到瓶主体的状态下,抑制向安装凸部径向的晃动,同时防 止把手部件与瓶主体的相对旋转。另外,即使对把手部件施加朝向瓶径方向 外方的外力(从安装孔拔出安装凸部的力),由于抵接部被止脱而卡在配合 凹槽的内面,所以把手部件不会从瓶主体脱落。
另外,第四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优选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 装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配设为从瓶轴方向的两侧夹住所述配合凹槽的底 面。
从而,配合凹槽的底面被抵接部从瓶轴方向的两侧夹持,所以握住把手部 件提起时,瓶主体被抵接部切实支撑。
另外,第四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优选所述导引部具有沿所述滑动面延伸 存在的圓弧面,并配设为在其径向上夹住所述安装凸部。
从而,瓶主体与把手部件的相对旋转被导引部切实引导。另外,将把手部 件安装到安装凸部的状态下,导引部配置为在径向上夹住安装凸部,因此更进
一步抑制安装后的"te手部件的晃动。
另外,第四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也可以是,所述安装凸部的根端部形 成圓底座部,其外周面成为所述滑动面,所述导引部具有能够滑动地嵌合所述 圓底座部的嵌合孔。
从而,相对旋转瓶主体与把手部件时,贯穿全周被引导,所以更加切实引 导相对旋转。另外,导引部配置为包围圓底座部,所以更进一步抑制安装后的 把手部件的晃动。
另外,第四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优选在所述抵接部形成有向所述安装孔 的径向的外侧凹陷的凹部,在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形成有向所述安装凸部的径 向外侧突出,并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时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凸部。
从而,当瓶主体与把手部件相对旋转到凸部与凹部配合的位置时,就会约 束该相对旋转。就是说,通过凸部与凹部确定相对旋转的终端位置。另外,把
10手部件纟皮安装到瓶主体时,凸部与凹部配合,所以更加切实防止安装4巴手部件 后的把手部件与瓶主体的相对旋转。
另外,第四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结构也可以是,在所述抵接部形成有 从瓶侧面来看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形成弦的抵接面,在所述配合凹槽的底 面上形成有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时,所述抵接面抵接的平面 ^犬的一皮4氐才妄面。
从而,抵接部与配合凹槽的底面的接触面积扩大,更进一步抑制安装后把 手部件的晃动。
根据第一发明,能够使瓶主体的安装凸部和把手部件的安装孔为筒单的形 状的同时,切实固定瓶主体与把手部件。
根据第二发明,通过防止瓶主体与把手部件的相对旋转,能够切实固定瓶 主体与把手部件。
根据第三发明,安装凸部通过止脱部不会从安装孔拔出,另外,通过抵接 部防止把手部件与瓶主体的相对旋转,能够防止安装的把手部件从瓶主体脱落。
根据第四发明,由于抑制相对旋转瓶主体与把手部件时的晃动,将把手部 件安装到瓶主体时,能够顺利地相对旋转把手部件与瓶主体,容易安装。另夕卜, 能够防止安装后的把手部件与瓶主体的相对旋转,同时能够抑制安装后的向安 装凸部径向的晃动,切实固定瓶主体与把手部件。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侧视图2是构成图1所示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瓶主体的侧视图3是从正面观察图2所示的瓶主体的安装凸部的主视图4是构成图1所示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把手部件的主视图5是图4所示的把手部件的侧视图6是示出使瓶主体与把手部件配合的情况的说明图7是示出固定瓶主体与把手部件的情况的说明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侧视图; 图9是构成图1所示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瓶主体的侧视闭 1 3 m rc工。m ^向。二 ^r;今乂"jlr AA ^ — #几AA 士 固, oq 丄VJ叫A^Cj^"、、 og厶厂/| "、 口v开 工下十、口v 乂衣^ 口P曰V 土4,乙t£J ,
图11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把手部件的主 视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侧视图; 图13是构成图1所示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瓶主体的侧视图; 图14是从正面观察图2所示的瓶主体的安装凸部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侧视图; 图16是构成图1所示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瓶主体的侧视图; 图17是从正面观察图2所示的瓶主体的安装凸部的主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侧视图; 图19是构成图4所示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瓶主体的侧视图; 图20是从正面观察图5所示的瓶主体的安装凸部的主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侧视图; 图22是构成图7所示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瓶主体的侧视图; 图23是从正面观察图8所示的瓶主体的安装凸部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100、200、 300、 400、500带把手的瓶容器
10、110瓶主体
30、130、230、 330、 430、530安装凸部
31、231侧方压接部
32、232轴向压4妄部
34、133、234、 333、 433、533西己合凹槽
40、140、240、 340、 440、540才巴手部件
41、141、241、 341、 441、541安装部
42、142、242、 342、 442、542把手部44、 144、 244、 344、 444、 544 安装孔
45、 245 环状卡定部(卡定部) 124 卡定凹部(防止旋转单元) 134 弹性变形部
345、 445、 545 抵接部 346 止脱部 346a才艮端部 346b 前端部 447、 547 导引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至图5示出第一实施 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
此外,瓶轴L表示带把手的瓶容器1的中心轴线。将瓶轴L方向的瓶 口部14侧(图3中的上侧)作为上方,将瓶轴L方向的瓶底部12侧(图3 中的下侧)作为下方,另外,在沿后述的垂直壁21的方向中,垂直于瓶轴 L的方向(图3中的横向)作为左右方向。
带把手的瓶容器1包括瓶主体10和安装于该瓶主体10的把手部件40。
瓶主体10包括沿瓶轴L延伸的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瓶身部11;连接设 置于该瓶身部11的下端部的瓶底部12;连接设置于上述瓶身部11的上端 部并越向上侧截面积逐渐缩小而构成的并瓦肩部13;和连4妄i殳置于该^f瓦肩部 13的上端部并向上方延伸存在的瓶口部14。这些瓶身部11、并瓦底部12、瓶 肩部13和瓶口部14例如由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PET)等合成树脂以瓶轴 L为共轴一体地形成。
瓶身部11包括夹着瓶轴L相互对置的一对短边侧壁面IIA、 IIA和一对长边侧壁面IIB、 IIB。其中,在一对短边侧壁面IIA、 IIA上,在瓶轴 L方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四个)分别在该瓶身 部11的周向上延伸的凹槽15。
另外,在一对长边侧壁面IIB、 IIB上,分别i殳置有减压吸收面^! 16, 在这些减压吸收面板16的内侧,在瓶轴L方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本实 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四个)在瓶身部11的周向上延伸的凹槽17。
这里,瓶身部11中,从一侧(图2中右侧)的短边侧壁面11A的上部 到并瓦肩部13的部分设置有向瓶主体10的内侧凹陷的凹部20。该凹部20具 有与瓶轴L平行延伸的垂直壁21,该垂直壁21的上端形成有与瓶肩部13 相连的阶梯状部22A,并且下端形成有与瓶身部11相连的阶梯状部22B。
而且,该垂直壁21上凸设有截面呈八角形的安装凸部30。
安装凸部30包括沿瓶轴L延伸的一对侧方压接部31、 31;在沿瓶主 体10的外面的方向中,向垂直于瓶轴L的方向延伸的一对轴向压接部32、 32;和连4妄这些侧方压4妄部31与轴向压4妄部32的四个冻+边部33。这些四 个斜边部33之中,对置的一对斜边部33、 33之间也相互平行配置。而且, 斜边部33与瓶轴L形成的角度a在本实施方式中a=38° 。
这里,侧方压接部31、 31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大于对置的一对斜边部33、 33之间的间隔。另外,侧方压接部31的长度设定为短于所述斜边部33且 长于轴向压4妄部32。
而且,在该安装凸部30上,与垂直壁21之间形成有配合凹槽34。
下面,参考图4和图5说明把手部件40。把手部件40包括呈大致矩形 平板状的安装部41、和竖立设置于该安装部41的表面的把手部42,这些安 装部41与把手部42 —体成形。此外,在该安装部41与4巴手部42的连接部 分形成有形状沿设置在上述凹部20的上端和下端的阶梯状部22A、 22B的 外面形状而成的阶梯部43A、 43B。
在安装部41形成有截面呈大致矩形的安装孔44。这里,安装孔44的 长边之间的间隔与上述安装凸部30的侧方压接部31、 31之间的间隔大致相
14同,设置为大于安装凸部30的对置的一对斜边部33、 33之间的间隔。另外, 安装孔44的短边之间的间隔与上述安装凸部30的轴向压接部32、 32之间 的间隔大致相同。
在安装部41的里面,以从安装孔44的内周缘部向安装孔44的内周侧 突出而形成有环状卡定部45。该环状卡定部45的长边之间的间隔与上述安 装凸部30的斜边部33、 33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另外,环状卡定部45的 短边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小于安装凸部30的轴向压接部32、 32之间的间隔。
另外,在安装部41的表面形成有从安装孔44的内周缘部向安装孔44 的内周侧突出的抵接壁部46。
参考图6、图7说明将这种把手部件40安装到瓶主体IO的方法。
首先,如图6所示,4吏4巴手部件40相对并瓦主体10的并瓦轴L倾名+角度a, 也就是说,使把手部件40的安装孔44的长边与安装凸部30的一对斜边部 33、 33平行而配置。这里,由于环状卡定部45的长边之间的间隔与上述安 装凸部30的对置的一对斜边部33、 33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同时安装孔 44的长边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大于安装凸部30的对置的一对斜边部33、 33 之间的间隔,所以能够将安装凸部30插入到安装孔44。
如此将安装凸部30插入到安装孔44,把手部件40的抵接壁部46抵接 于安装凸部30。
这样将安装凸部30插入了安装孔44的状态下,向着旋转方向T旋转把 手部件40,安装孔44的长边与瓶主体10的瓶轴L平行而配置。则,安装 孔44的一对短边部分与安装凸部30的轴向压接部32、 32分别压接,同时 安装孔44的一对长边部分与安装凸部30的侧方压接部31、 31分别压接。 另外,上述环状卡定部45与安装凸部30的配合凹槽34相互配合。从而, 把手部件40纟皮安装到并瓦主体10。
如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1。此外,安装着把手部件40 的状态下,如图l所示,把手部件40以位于比瓶身部11的下部的外周部分 更内侧而构成。根据这种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1,安装凸部30截面呈八角形,安装
孔44截面呈大致矩形,所以使安装凸部30与安装孔44压接的状态下,它 们不容易相对旋转。因此,即使握住把手部42进行操作时,也能够防止瓶 主体10与把手部件40意外脱落。
另外,通过一对侧方压4妄部31、 31与一对轴向压4妻部32、 32的四个压 接部,安装凸部30与安装孔44相互压接,所以能够坚固地固定瓶主体10 与把手部件40。另外,通过一对轴向压接部32、 32, 4巴手部件40的轴向位 置被坚固地固定,所以即使握住把手部42提起,对把手部件40施加沿轴向 的负荷,也会防止从瓶主体IO脱落。而且,通过以90°间隔配置的四个压 接部压接并固定,能够切实防止安装凸部30与安装孔44轻易相对旋转。
另外,弁瓦主体10的配合凹槽34与4巴手部件40的环状卡定部45相互配 合,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瓶主体10与把手部件40的安装强度。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41的表面形成有从安装孔44的内周缘 部向安装孔44的内周侧突出的抵接壁部46,安装凸部30被抵接并固定于 该抵接壁部46,所以安装凸部30 #1环状卡定部45与抵4妄壁部46夹持,能 够更进一步提高瓶主体10与把手部件40的安装强度。
实施例2
参考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8至图IO示出第二实施方式 的带把手的瓶容器。
带把手的瓶容器100包括瓶主体110、和安装于该瓶主体110的把手部 件140。
瓶主体110包括沿瓶轴L延伸的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瓶身部111;连接 设置于该瓶身部111的下端部的瓶底部112;连接设置于上述瓶身部111的 上端部并越向上侧截面积逐渐缩小而构成的瓶肩部113;和连接设置于该瓶 肩部113的上端部并向上方延伸存在的并瓦口部114。这些并瓦身部111、瓶底 部112、瓶肩部113和瓶口部114例如由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酯(PET)等合 成树脂以瓶轴L为共轴一体地形成。此外,瓶身部111由安装有把手部件140的上侧瓶身部llla和形成大致矩形的下侧瓶身部lllb构成。
瓶身部111中的下侧瓶身部lllb包括夹着瓶轴L相互对置的一对短边 侧壁面111A、 111A和一对长边侧壁面111B、 111B。其中,在一对短边侧 壁面111A、 111A上,在并瓦轴L方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如 图8所示四个)分别在该瓶身部111的周向上延伸的凹槽115。
另外,在一对长边侧壁面111B、 111B上,与短边侧壁面111A同样地 形成有多个在周向上延伸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四个)凹槽116,并 以重叠于这些凹槽116而分别设置有减压吸收面板117,在这些减压吸收面 板117的内侧,在瓶轴L方向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 所示三个)在瓶身部111的周向上延伸的凹槽118。
这里,上侧并瓦身部llla中,从与位于一对短边侧壁面111A、 111A之 中一侧(图9中右侧)的短边侧壁面111A的上端相连的部分到〗f瓦肩部113 的部分设置有向并瓦主体IIO的内侧凹陷的凹部120。该凹部120具有与并瓦轴 L平行延伸的垂直壁121,该垂直壁121的上端形成有与瓶肩部113相连的 阶梯状部122,并且下端形成有与下侧瓶身部lllb相连的倾斜面部123。 在该凹部120, /人垂直壁121向一侧突出地凸i殳有安装凸部130。 对于安装凸部130,如图8和图IO所示,从与其突出方向对置的侧来 看,圓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形成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形状。具体地说,安装凸部
90°交叉的部分形成为分别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曲部132。
这里,凸曲部131形成的凸曲线与后述的把手部件140的安装孔144的
内径形成为大致相同直径的圆弧。
在该安装凸部130,与垂直壁121之间形成深度一定的配合凹槽133,
该配合凹槽133的上下部分设置有分别向上下方向凸起的弹性变形部134。 而且,位于安装凸部130的下方的倾斜面部123上形成有向弁瓦主体110
内方凹陷,同时/人对置于短边侧壁面111A的侧来看,向if瓦轴L方向延伸的142的宽度和深度。
下面,说明把手部件140。把手部件140包括呈大致圆板状的安装部141、 和从该安装部141延伸设置的4巴手部142,这些安装部141与4巴手部142— 体成形。具体地说,把手部142是在将安装部件140安装到瓶主体110的状 态下,从安装部141的上下端分别被延伸设置。另外,从上端延伸设置的部 分与从下端延伸设置的部分在从安装凸部130分离的位置在瓶轴L方向延伸 连接。从而,把手部件140从侧面观察如图9所示呈环状。此外,该安装部 141与把手部142的上端连接部分形成有形状沿设置于上述凹部120的上端 的阶梯状部122的外面形状而成的阶梯部143。
安装部141形成有截面呈大致圓形的安装孔144。这里,安装孔144的 上下部分(上述把手部142被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挤压部 145。该挤压部145的突出高度设定为小于上述安装凸部130的凹曲部132 的凹陷量。
通过将这种把手部件140如下所示安装到瓶主体110,构成本实施方式 的带把手的瓶容器100。
首先,如图10所示,4吏把手部件140对瓶主体110的并瓦轴L以90°交 叉,就是说,把手部件140的挤压部145对置于上述安装凸部130的凹曲部 132而配置。这里,安装凸部130的凸曲部131形成的凸曲线形成为与把手 部件140的安装孔144的内径大致同径的圓弧,同时挤压部145的突出高度 设定为小于上述安装凸部130的凹曲部132的凹陷量,所以能够将安装凸部 130插入到安装孔144。
如此将安装凸部130插入到安装孔144之后,使把手部件140旋转90° 。 安装凸部130的弹性变形部134被安装孔144的挤压部145挤压并向安装凸 部130的径向内侧凹陷而^皮弹性变形,/人而安装孔144与安装凸部130 #皮压 接。从而,4巴手部件140纟皮安装到瓶主体110。
而且,把手部142之中从安装部141的下端延伸设置的部分被容纳到形 成于凹部120的倾杀牛面部123的卡定凹部124。如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100。此外,安装着把手部件
140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把手部件140以位于比弁瓦身部111的下部的外 周部分更内侧而构成。
这种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100中,将把手部件140安装到瓶主体110 的状态下,把手部142之中从安装部141的下端延伸设置的部分嵌入到设置 于瓶主体110的卡定凹部124,所以即使把手部件140要对安装凸部130相 对旋转,把手部142的一部分被卡定凹部124卡定,从而防止相对旋转。因 此,握住把手部142进行操作时,也能够防止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140的 轻易脱落,能够对瓶主体IIO掉落导致内容物泄漏等事故防患于未然。
另外,通过卡定凹部124防止把手部件140与瓶主体IIO的相对旋转, 所以如本实施方式,即使把手部件140的安装孔144的截面形成大致圓形, 并且为切掉可将安装凸部130插入到该安装孔144的圆的一部分的形状,也 能够防止把手部件140的意外脱落。因此,能够使这些安装凸部130和把手 部件140形成为比较简单的形状,并能够以低成本制作把手部件140和瓶主 体110。
而且,安装凸部130的配合凹槽133的上下部分设置有被安装孔144的 挤压部145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134,所以能够使安装凸部130与安装孔 144压接并切实固定把手部件140,同时能够通过压接进一步切实防止瓶主 体IIO与把手部件140的相对旋转。另外,把手部件140的上下方向位置被 坚固地固定,所以即使握住4巴手部142提起,对4巴手部件140施加沿上下方 向的负荷,也能够防止并瓦主体110与4巴手部件140脱落。
实施例3
下面,参考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此外,与第二实施方式 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中,安装凸部230和安装孔244的形状与第二实施方式不 同,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形状类似。
安装凸部230的截面呈八角形,包括沿瓶轴L延伸的一对侧方压接部231、 231;沿瓶主体110的外面的方向中,向与弁瓦轴L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一 对轴向压^妻部232、 232;和连4妻这些侧方压4妾部231与轴向压4妄部232的 四个斜边部233。这些四个斜边部233之中对置的一对斜边部233、 233之 间也相互平行配置。
这里,侧方压接部231、 231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大于对置的一对斜边部 233、 233之间的间隔。另外,侧方压接部231的长度设定为短于上述斜边 部233且长于轴向压接部232。
另外,在该安装凸部230,与垂直壁121之间形成有配合凹槽234。
把手部件240包括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安装部241、和竖立设置于该安 装部241的表面的把手部242,这些安装部241与把手部242 —体成形。安 装部241形成有截面呈大致矩形的安装孔244。这里,安装孔244的长边之 间的间隔设定为与上述安装凸部230的侧方压接部231、 231之间的间隔大 致相同,且大于安装凸部230的对置的一对斜边部233、 233之间的间隔。 另外,安装孔244的短边之间的间隔与上述安装凸部230的轴向压接部232、 232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
安装部241的里面形成有从安装孔244的内周缘部向安装孔244的内周 侧突出的环状卡定部245。该环状卡定部245的长边之间的间隔与上述安装 凸部230的斜边部233、 233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另外,环状卡定部245 的短边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小于安装凸部230的轴向压接部232、 232之间的 间隔。
使这种把手部件240对瓶主体10的瓶轴L倾斜,就是说,把手部件240 的安装孔244的长边与安装凸部230的一对斜边部233、 233平行而配置。 这里,环状卡定部245的长边之间的间隔与上述安装凸部230的对置的一对 斜边部233、 233之间的间隔大致相同,同时安装孔244的长边之间的间隔 设定为大于安装凸部230的对置的一对斜边部233、 233之间的间隔,所以 能够将安装凸部230插入到安装孔244。
如此将安装凸部230插入到安装孔244的状态下,旋转把手部件240使安装孔244的长边与瓶主体110的瓶轴L平行而配置。
贝'J,安装孔244的一对短边部分分别压接到安装凸部230的轴向压接部 232、 232,同时安装孔244的一对长边部分分别压接到安装凸部230的侧方 压接部231、 231。另外,上述环状卡定部245与安装凸部230的配合凹槽 234相互配合。从而,把手部件240被安装到瓶主体110。
如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200。此外,安装着把手部件 240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4巴手部件240以位于比弁瓦身部111的下部的外 周部分更内侧而配置。
这种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200中,安装凸部230的截面呈八角形,安 装孔244的截面呈大致矩形,所以使安装凸部230与安装孔244压接的状态 下,它们不会轻易相对旋转。而且,设置有卡定凹部124作为防止旋转单元, 所以能够切实防止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240的相对旋转。
因此,握住把手部242进行操作时,也能够防止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 240意外脱落。
另外,通过一对侧方压^l妄部231、 231与一对轴向压接部232、 232的四 个压接部,安装凸部230与安装孔244相互压接,所以能够坚固地固定瓶主 体110与把手部件240。另外,通过一对轴向压接部232、 232,把手部件 240的上下位置被坚固地固定,所以即使握住把手部242提起,对把手部件 240施加沿上下方向的负荷时,也能够防止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240脱落。 而且,通过以卯°间隔配置的四个压接部压接并固定,能够进一步切实防 止安装凸部230与安装孔244轻易相对旋转。
实施例4
参考图12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12是从把手安装面侧观察带把手的瓶容器300的侧视图,图13是从 垂直于把手安装面的方向观察带把手的瓶容器300的侧视图,图14是表示 将后述的安装凸部330插入到安装孔344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带把手的瓶容 器300的侧视图。
21此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中,安装凸部330和安装部341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对于安装凸部330,如图12所示,从对置于其突出方向的侧来看,形 成上下方向长且边角部为凸曲面状的大致矩形形状。该安装凸部330的上下 端部的中央和左右两端部的中央分别形成向其径向内侧多少凹陷的形状,形 成平緩的弯曲形状。
在该安装凸部330的根端部的外周面,贯穿全周形成有向安装凸部330 的径向的内方的、深度一定的配合凹槽333。
把手部件340的安装部341呈大致圓环状,形成有截面呈大致圓形的安 装孔344。
另外,在安装孔344的内周面,设置有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安装凸部 330的状态下,从瓶轴L方向的两侧夹住该安装凸部330而配置的一对抵接 部345、 345。即,抵接部345、 345在安装孔344的上下部分(上述把手部 342被连结的部分)的内周面分别向其径向内侧突出设置,这些抵接部345、 345的各前端面呈平緩弯曲的曲面。此外,抵接部345、 345的形状也可以 是如梯形等多角形。另外,图示的例子中,各抵接部345、 345压接于上述 配合凹槽333的底面,这些4氐4妄部345、 345和上述配合凹槽333的底面之 中的至少一方向远离另一方的方向弹性变形。
此外,抵接部345、 345与配合凹槽333的底面可以不进行如前所述的 弹性变形,^f义仅接触也可。而且, 一对^氐接部345、 345之中,将4巴手部件 340安装到安装凸部330的状态下,位于瓶主体110的瓶口部114侧、即位 于上侧的抵接部345也可以被上述配合凹槽333的底面与阶梯状部122从瓶 轴L方向的两侧夹持。
另外,安装孔344的内周面设置有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安装凸部330 的状态下,乂人左右两侧夹住该安装凸部330而配置的一对止脱部346、 346。 即,止脱部346、 346在安装孔344的左右部分的内周面分别向其径向内侧突出设置。各止脱部346整体大致呈T字形,由从安装孔344的内周面连结 的才艮端部346a与i殳置于4艮端部346a前端的前端部346b构成。前端部346b 呈弯曲成沿安装孔344的周向的圓弧状的形状。前端部346b的两端4妻近或 抵接于安装孔344的内周面,前端部346b的前端面的中央接近于上述配合 凹槽333的底面。
此外,上述前端部346b的前端面也可以4氐接于上述配合凹槽333的底 面。此时,变成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安装凸部330的状态下,把手部件 340由安装凸部330四点支撑的构成。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把手部件340 与瓶主体110的相对旋转,更加切实地固定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340。
这种4巴手部件340通过例如如下所示安装到并瓦主体110,构成本实施方 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300。
首先,如图14所示,将安装凸部330插入到安装孔344,将把手部件 340配置到瓶主体110。此时,以把手部342在相对瓶主体110的瓶轴L呈90 。的方向上延长存在而配置把手部件340。即,以一对抵接部345、 345被 左右配置,各前端面在配合凹槽333的底面中位于左右两侧的部分各自对置 而配置4巴手部件340。这里,上下配置的一对止脱部346、 346,纟皮才齐压到安 装凸部330的前端面330a,上述^f艮端部346a向^f瓦径方向外侧弹性变形的状 态下,上述前端部346b位于安装凸部330的前端面330a上。
如此将安装凸部330插入安装孔344之后,4吏把手部件340对瓶主体 110相对旋转90° 。随着S走转, 一对止脱部346、 346各自的前端部346b、 346b乂人安装凸部330的前端面330a脱落的同时,通过朝向这些止脱部346、 346的根端部346a的瓶径方向内侧的弹性恢复力,被容纳到配合凹槽333 的内侧。此时,通过使把手部件340分别向左右两方向滑动,能够容易地将 一对止脱部346、 346容纳到配合凹槽333的内侧。另外,随着上述旋转, 一对4氐接部345、 345分别才齐压配合凹槽333的底面, 一对抵接部345、 345 的前端面与配合凹槽333的底面相压接。
通过如上所述,4巴手部件340被安装到瓶主体110。而且,把手部342之中从安装部341的下端延伸设置的部分被容纳到形 成于凹部120的倾杀+面部123的卡定凹部124。
此外,止脱部346也可以在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并瓦主体110的当时, 就是说将安装凸部330插入安装孔344时,容纳到配合凹槽333的内侧。
如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300。此外,安装着把手部件 340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把手部件340以位于比瓶身部111的下侧瓶 身部lllb的外周部分更内侧而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300,把手部件340安装到瓶主体110 的状态下, 一对止脱部346、 346被容纳到配合凹槽333的内侧。因此,即 使对把手部件340施加朝向瓶径方向外侧的外力(从安装孔344拔出安装凸 部330的力),由于止脱部346、 346卡在配合凹槽333的内面,所以能够 防止4巴手部件340从瓶主体110脱落。另外,此时, 一对抵接部345、 345 压接于配合凹槽333的底面,所以防止安装4巴手部件340后的4巴手部件340 与瓶主体110的相对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安装于瓶主体110的把手部件 340脱落。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300, —对抵接部345、 345配 设为从上下两侧夹住安装凸部330, 一对止脱部346、 346配i殳为从左右两 侧夹住安装凸部330。因此,握住把手部342并提起时,瓶主体110的重量 被一对抵接部345、 345切实地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安装于瓶主体 310的4巴手部件340脱落。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300,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瓶 主体110的状态下,4巴手部342之中从安装部341的下端延伸设置的部分被 容纳到设置于瓶主体110的卡定凹部124。所以,即使要对安装凸部330相 对旋转把手部件340,把手部342的一部分也会被卡定凹部124卡定。因此, 能够更加切实地防止把手部342与瓶主体110的相对旋转。
实施例5
参考图15至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图15是从把手安装面侧观察带把手的瓶容器400的侧视图,图16是从 垂直于把手安装面的方向观察带把手的瓶容器400的侧视图,图17是表示 将后述的安装凸部430插入到安装孔444的状态的带把手的瓶容器400的侧视图。
此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五实施方式中,安装凸部430和安装部441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对于安装凸部430,如图15所示,从对置于其突出方向的侧来看,圓 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形成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形状。具体地说,安装凸部430的 上下部分分别形成向上下方向圆弧状凸起的凸曲部431,安装凸部430的左 右两侧的侧面部分分别形成向径向内侧圆弧状凹陷的凹曲部432 。
此外,凸曲部431形成的凸曲线形成为与后述的把手部件440的安装孔 444的内径大致同径的圆弧。
该安装凸部430的根端部的外周面贯穿全周形成有朝向安装凸部430的 径向的内方的、深度一定的配合凹槽433。该配合凹槽433的底面形成有向 安装凸部430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435。该凸部435分别设置在配合凹槽 433的底面之中、安装凸部430的上下端部的位置。就是说,凸部435 #1分 别配设于上下凸曲部431的中央位置中的配合凹槽433的底面。另外,凸部 435在将把手部件440安装到安装凸部430时,与后述的凹部446配合,是 大致半圓形的突起。
另外,安装凸部430的上下部分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沿着以安装凸部 430的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假想圓周延伸存在的圆弧状的滑动面434。就是 说,从对置于安装凸部430的突出方向的侧来看,弯曲成圓弧状的上述凸曲 部431的外周面就是上述滑动面434。
把手部件440的安装部441呈大致圆环状,形成有截面呈大致圓形的安 装孔444。该安装孔444是上述安装凸部430被插入的圓形的孔,安装孔444 的内径与安装凸部430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的直径大致相同。此外,安装部441的并瓦径方向内侧的面4氐4妄于垂直壁121。
该安装孔444的内周面设置有将把手部件440安装到安装凸部430的状 态下,从瓶轴L方向的两侧夹住该安装凸部430而配置的 一对抵接部445、 445。即,"fe接部445、 445分别设置于安装孔444的上下部分(上述4巴手部 442被连结的部分)的内周面。该抵接部445、 445从对置于安装凸部430 的突出方向的侧来看,构成为在安装孔444的内周面上形成弦的平面部448 的中央,形成向安装孔444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446。该凹部446在将把 手部件440安装到安装凸部430时,与上述凸部435配合,呈弯曲成圓弧状 的形状。此外,凹部446和凸部435的形状也可以是梯形等多角形。
另外,图示的例子中,各抵接部445、 445压接于上述配合凹槽433的 底面,这些抵接部445、 445与上述配合凹槽433的底面之中的至少一方向 远离另一方的方向弹性变形。此外,抵接部445、 445与配合凹槽433的底 面可以不进行如前所述的弹性变形,仅仅接触也可。
而且,容器口部侧(上侧)的抵接部445也可以被上述配合凹槽433的 底面与上述阶梯状部122夹持。
另外,安装部441的瓶径方向外侧的面(抵接于垂直壁121的面的相反 侧的面)突出设置有导引部447,该导引部447随着把手部件440与瓶主体 110的相对旋转在滑动面434上滑动并导引上述相对旋转。该导引部447沿 着以安装凸部430的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假想圓周延伸设置。就是说,导 引部447是弯曲成圓弧状的弓形的壁部,导引部447的内周面(面向安装孔 444的内方侧的侧面)成为沿上述滑动面434延伸存在的圓弧面447a。另夕卜, 导引部447配设为将把手部件440安装到安装凸部430的状态下,从上下方 向的两侧夹住安装凸部430。就是说,导引部447与上述抵接部445、 445 同样地配设于安装部441的上下部分(上述把手部442被连结的部分),其 圓弧面447a滑动接触于形成在安装凸部430的凸曲部431的滑动面434上。
通过将这种把手部件440如下所示安装到瓶主体110,构成本实施方式 的带把手的瓶容器400。首先,如图17所示,将安装凸部430插入到安装孔444而将把手部件 440配置到瓶主体110。此时,以把手部442在相对瓶主体110的瓶轴L呈 90°的方向上延伸存在而配置把手部件440。即,以一对抵接部445、 445 与一对导引部447、 447被左右分别配置, 一对抵接部445、 445的各前端面 各自对置于上述凹曲部432中的配合凹槽433的底面,同时一对导引部447、 447的各圆弧面447a、447a各自对置于上述凹曲部432的外周面来配置4巴手 部件440。这里,导引部447从上侧的凸曲部431延伸存在到下侧的凸曲部 431,其两端成为分别滑动接触于安装凸部430的上下滑动面434、 434的状 态。另外,从对置于安装凸部430的突出方向的侧来看,抵接部445配置于 导引部447的圆弧面447a与凹曲部43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内侧。 此外,将安装凸部430插入到安装孔444时,通过一对导引部447、 447进 行对位,使安装孔444与安装凸部430的中心位置一致。
如此将安装凸部430插入到安装孔444之后,使把手部件440与瓶主体 110围绕安装凸部430的中心轴线O相对旋转。此时,导引部447的圓弧面 447a在安装凸部430的滑动面434上滑动。而且,随着上述相对旋转,各抵 接部445、 445分别被容纳到配合凹槽433的内侧。而且,当瓶主体110与 把手部件440相对旋转90°时,各抵接部445、 445分别抵接于配合凹槽433 的底面,同时凸部435配合于凹部446,约束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440的 相对旋转。
如上所述,把手部件440被安装到瓶主体110。
而且,把手部442之中从安装部441的下端延伸设置的部分被容纳到形 成在凹部120的倾4斗面部123的卡定凹部124中。
如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瓶容器400。此外,安装着把手部件 440的状态下,如图16所示,把手部件440以位于比瓶身部111的下侧瓶 身部lllb的外周部分更内侧而构成。
才艮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400,当相对旋转瓶主体110与把手部 件440时,导引部447在安装凸部430的滑动面434上滑动。因此,瓶主体110与4巴手部件440的相对4t转;陂引导,能够抑制向安装凸部430径向的晃 动。/人而,瓶主体110与4巴手部件440的相对旋转为利落的圓运动,所以将 把手部件440安装到并瓦主体110时,能够佳:瓶主体110与4巴手部件440顺利 地相对旋转。因此,容易将把手部件440安装到瓶主体110。
另外,随着上述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440的相对旋转,各抵接部445、 445被容纳到配合凹槽433的内侧。因此,即使对把手部件440施加朝向瓶 径方向外方的外力(从安装孔444拔出安装凸部430的力),抵接部445被 止脱,卡在配合凹槽433的内面。所以,把手部件440不会从瓶主体110脱 落。
另外,瓶主体110与4巴手部件440相对旋转90°时,各抵接部445、 445 分别抵接于配合凹槽433的底面,所以能够防止安装后的瓶主体110与把手 部件440的相对旋转。另外,能够抑制安装后把手部件440向安装凸部430 径向晃动。从而,能够切实地固定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440。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400,抵接部445、 445配设为 将把手部件440安装到安装凸部430的状态下,从上下方向的两侧夹住配合 凹槽433的底面。因此,握住把手部件440提起时,瓶主体110被抵接部 445、 445切实地支撑。从而,拿住把手部件440进行操作时,能够更加切 实地防止把手部件440从瓶主体110脱落。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400,导引部447形成有沿滑动 面434延伸存在的圆弧面447a,相对旋转瓶主体110与4巴手部件440时,导 引部447的圆弧面447a在滑动面434上滑动。因此,能够更加切实地引导 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440的相对旋转。从而,能够更加切实地抑制上述相 对旋转时的向安装凸部430径向的晃动。另外,上迷导引部447配设为一对, 以便从其径向夹住安装凸部430,所以变成导引部447vMv两侧夹持安装凸部 430的状态,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安装后的把手部件440的晃动。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400,安装凸部430的上下端部 的配合凹槽433的底面形成有凸部435, 4氐4妄部445、 445的中央形成有凹部446。因此,当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440相对旋转90°时,凸部435配 合到凹部446,约束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440的相对旋转。就是说,通过 凸部435与凹部446,确定上述相对旋转的终端位置。从而,更容易将把手 部件440安装到瓶主体110。另外,把手部件440被安装到瓶主体110时, 凸部435与凹部446配合,所以能够更加切实地防止安装把手部件440后的 把手部件440与瓶主体110的相对旋转,更加切实地固定瓶主体110与把手 部件440。
实施例6
参考图18至图20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
图18是从把手安装面侧观察带把手的瓶容器500的侧视图,图19是从 垂直于把手安装面的方向观察带把手的瓶容器500的侧视图,图20是表示 将后述的安装凸部530插入到安装孔544的状态的带把手的瓶容器500的侧视图。
此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中,安装凸部530和安装部541的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凸部530的结构是根端侧设置有圆底座部536, 该圆底座部536的前端面凸设有安装凸部主体573。圓底座部536是以安装 凸部530的中心轴线0为中心的圓形的底座。圓底座部536的外周面形成 后述的导引部547的嵌合孔547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面534,沿着以安 装凸部530的中心轴线O为中心的假想圓周延伸存在。安装凸部主体537 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安装凸部430具有同样的外形,从对置于安装凸部 530的突出方向的侧来看,圆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形成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形状。 另外,安装凸部主体537的根端部贯穿全周形成有配合凹槽533。
配合凹槽533的底面形成有平面状的被抵接面546。当把手部件540安 装到安装凸部530时,该被抵接面546是后述的抵接面549抵接的面,分别 形成于安装凸部530的上下部分(凸曲部531 )的位置。具体地说,被抵接面546是对圓弧状的滑动面534形成弦的平面,就是说,是延伸存在于沿垂 直壁121的瓶轴L的垂直方向的平面。
另一方面,把手部件540的安装部541上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安装 部541同样地形成有截面呈大致圆形的安装孔544,该安装孔544的内周面 设置有一对抵接部545、 545,该一对抵接部545、 545将把手部件540安装 到安装凸部530的状态下,配置为从^f瓦轴L方向的两侧夹住该安装凸部530。 该抵接部545形成有平面状的抵接面549。当把手部件540安装到安装凸部 530时,该抵接面549是上述被抵接面546抵接的面,形成于抵接部545的 安装孔544内方侧的前端面。另外,从对置于安装凸部530的突出方向的侧 (瓶侧面侧)来看,该抵接面549是在安装孔544的内周面上形成弦的平面。
另外,安装部541的瓶径方向内侧的面(抵接于垂直壁121的侧的面) 突出设置有导引部547,该导引部547随着把手部件540与瓶主体110的相 对旋转,在滑动面534上滑动并导引上述相对旋转。该导引部547是与安装 孔544同轴形成的圓环状的壁部,沿着以安装凸部530的中心轴线O为中 心的假想圆周延伸设置。即,导引部547形成有连通于安装孔544且上述圓 底座部536可滑动地嵌合的嵌合孔547a,该嵌合孔547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 于上述滑动面534 (圆底座部536的外周面)。
通过将这种把手部件540如下所示安装到瓶主体110,构成本实施方式 的带把手的瓶容器1。
首先,如图20所示,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将安装凸部530插入 到安装孔544而将把手部件540配置到瓶主体110。
接着,使把手部件540与瓶主体110围绕安装凸部530的中心轴线O 相对旋转。此时,导引部547的嵌合孔547a的内周面在安装凸部530的滑 动面534上滑动。而且,随着上述相对旋转,各抵接部545、 545分别^皮容 纳到配合凹槽533的内侧。而且,当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540相对旋转 卯°时,各抵接部545、 545的各抵接面549、 549抵接于形成在配合凹槽 533的底面的被抵接面546,约束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540的相对旋转。如上所述,把手部件40被安装到瓶主体10。
根据上述结构的带把手的瓶容器500,安装凸部530的根端部变成外周 面成滑动面534的圆底座部536,该圓底座部536可滑动地嵌合于圆环状的 导引部547的嵌合孔547a内。因此,相对旋转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540 时,贯穿全周而被引导,所以更加切实地引导相对旋转。从而,将把手部件 540安装到瓶主体110时,能够使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440更加顺利地相 对旋转,进一步容易将把手部件540安装到瓶主体110。
另外,导引部547设置为包围圆底座部536,所以更进一步抑制安装后 的把手部件540的晃动。从而,能够更加切实地固定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 540。
另外,抵接部545形成有在安装孔544的内周面上形成弦的抵接面549, 配合凹槽533的底面形成有将把手部件540安装到安装凸部530时上述抵接 面549抵接的平面状的被抵接面546。因此,抵接部545与配合凹槽533的 底面的接触面积扩大,更进一步抑制安装后的把手部件540的晃动。从而, 能够更加切实地固定瓶主体110与把手部件540。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 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瓶身部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瓶主体的带把 手的瓶容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瓶身部也可以呈圓筒状。
而且,^巴手部件可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一体成形,也可以通过对具有一 体成形的合页(部的部件进行对折粘合来成形。
而且,把手部件的形状、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可以适当设置。但 必须是能够插入凸设于瓶主体的安装凸部,且通过相对旋转瓶主体与把手部 件,把手部件被安装到瓶主体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安装凸部30的截面呈八角形的例子,但 截面呈多角形即可。
而且,说明了设置环状卡定部45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
31安装孔44的周向上间歇设置卡定部。另外,说明了在安装部41上设置抵接 壁部46的例子, <旦也可以不设置该抵接壁部46 。
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仅在瓶主体IIO之中位于安装凸部130下方的 倾斜面部123上设置卡定凹部124的例子,一f旦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仅在安 装凸部130的上方(如阶梯状部122)设置,也可以在安装凸部130的上方 和下方分别设置。
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孔344的内周面上,上下设置有一对抵接部 345,左右设置有一对止脱部346,但本发明还能够变更抵接部、止脱部的 位置、数量。例如,也可以是在安装孔344的内周面的上下部分别设置多个 抵接部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在安装孔344的内周面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多 个止脱部的结构。而且,也可以是在安装孔344的上下部设置止脱部,在安 装孔344的两侧部设置抵接部的结构。
另外,第四实施方式中,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安装凸部330的状态下, 使抵接部345抵接于配合凹槽333的底面,作为替代也可以使其抵接于安装 凸部330的外周面。
而且,配合凹槽333也可以不形成在安装凸部333的外周面的全周。
而且,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瓶主体110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如前所述,可以在将把手部件340安装到瓶主体110的当时,就是说将 安装凸部330插入安装孔344时,将一对止脱部346容纳到配合凹槽333的 内侧,然后,相对^:转把手部件340与瓶主体110,将^巴手部件340安装到 瓶主体110。
即,将安装凸部330插入安装孔344的过程中,首先, 一对止脱部346、 346之中的一个止脱部346的前端部346b插进配合凹槽333的内侧。通过 向配合凹槽333的底面4齐压该止脱部346, 4吏这一个止脱部346的前端面 346b压接于配合凹槽333的底面并使根端部346a在弹性状态下压缩变形。 然后,通过将另一个止脱部346的前端部346b同样地插进配合凹槽333的 内侧,将安装凸部330插入到安装孔344,同时配合凹槽333的内侧容纳一对止脱部346、 346。然后,解除前述挤压,使上述一个止脱部346的才艮端 部346a恢复变形。而且,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相对旋转把手部件340与 瓶主体110,将该把手部件340安装到瓶主体110。
第五实施方式中, 一对4氐4妄部445、 445配设为将把手部件440安装到 姜装凸部430的状态下,从上下方向(瓶轴L方向)的两侧夹住配合凹槽 433的底面。但是,本发明中,如图21至图23所示,也可以以将把手部件 440安装到安装凸部430的状态下,从左右方向的两侧夹住配合凹槽433的 底面来配设一对抵接部445、 445。具体地说,在瓶主体110侧,凸设有左 右方向长的椭圓形(小判形状)的安装凸部430'。对于安装凸部430', 安装凸部430,的左右两侧的侧面部分分别形成向上下方向圓弧状凸起的凸 曲部431',从对置于安装凸部430,的突出方向的侧来看,安装凸部430,的 上下部分形成在安装凸部430,的外周面上形成弦的平面部432,。
另外,凸部435分别设置于在配合凹槽433的底面之中,安装凸部430 的左右两侧的侧面部分的位置。另外,安装凸部430的左右两侧的侧面部分 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圓弧状的滑动面434。另一方面,关于4巴手部件440, 抵接部445和导引部447分别配置为从左右方向的两侧夹住安装凸部430。
此外,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配设一对抵接部145、 145,将把手部 件40安装到安装凸部30的状态下,从左右方向的两侧夹住配合凹槽133的 底面。
另外,第五、第六实施方式中,安装孔444、 544的内周面设置有上下 一对抵接部445、 545,但本发明也可以变更抵接部的位置、数量。例如, 也可以是安装孔444、 544的内周面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抵接部的结构。
另外,第五实施方式中,设置上下一对导引部447,但本发明也可以变 更导引部的位置、数量。例如,也可以是安装部441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多 个导引部的结构,还可以是贯穿全周设置圓环状的导引部的结构。
而且,配合凹槽433也可以不形成在安装凸部430的外周面的全周。
另外,也可以在瓶主体的任意位置设置由凹部或凸部组成的,皮卡定部,在与把手部件中的瓶主体的对置面上凸设或凹设嵌合于上述被卡定部的卡定部。
此外,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在阶梯状部122形成卡定凹部 124,将把手部442的从安装部441的上端延伸设置的部分容纳到卡定凹部 124。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 构成要素替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 或变形例。例如,第六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抵接部545的抵接面549形成第 五实施方式的凹部446,同时在配合凹槽533的底面的被抵接面546凸设第 五实施方式的凸部435。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切实固定瓶主体与把手部件,从而防止操作 时瓶主体掉落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把手部件 安装到瓶主体时,能够使把手部件与瓶主体顺利地相对旋转,还能够抑制安 装后的把手部件的晃动的带把手的瓶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把手的瓶容器,瓶主体安装有把手部件,其中,所述瓶主体凸设有截面呈多角形的安装凸部,所述把手部件设置有截面呈大致矩形、且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凸部的截面形成的多角形的外周缘部设置有沿所述瓶主体的中心轴线延伸的一对侧方压接部,和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轴向压接部,通过将所述安装凸部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并相对旋转所述瓶主体与所述把手部件,并在所述安装孔的四个边棱部与所述一对侧方压接部以及所述一对轴向压接部分别压接的状态下,所述把手部件被安装到所述瓶主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所述^>手部件形成有向所述安装孔的内周侧突出的卡定部,所述安装凸部 形成有与所述卡定部配合的配合凹槽部。
3、 一种带把手的瓶容器,在凸设于瓶主体的安装凸部上安装有把手部件而构成,其中,所述把手部件包括具有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部的安装孔的安装部;和从 该安装部延伸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件通过将所述安装凸部插入到所述安装孔 并对所述^f瓦主体相对^L转而^L安装到所述^f瓦主体,所述瓶主体上设置有防止旋转单元,在安装着所述把手部件的状态下,用 于容纳所述把手部而防止所述瓶主体与所述把手部件的相对旋转。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所述把手部设置为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瓶主体的状态下,分别从 所述安装部的上下端延伸,作为所述防止旋转单元,能够卡定所述把手部的卡定凹部设置在所述瓶主 体之中所述安装凸部上方和下方的至少一方。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所述安装孔的截面呈大致圓形,所述安装凸部上设置有在安装着所述把手部件时,被安装孔的内壁面弹性 变形的弹性变形部。
6、 一种带把手的瓶容器,在凸设于瓶主体的安装凸部上安装有把手部件而构成,其中,所述把手部件包括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部的安装孔的安装部;和 连结于该安装部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件通过将所述安装凸部插入到所述安装 孔并对所述瓶主体相对旋转而被安装到所述瓶主体,槽,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抵接部和止脱部,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 所述安装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以及所述安装 凸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所述止脱部4皮容纳到所述配合凹槽的内侧,所述止脱部由连结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面的根端部、和设置于所述根端部前 端的前端部构成,并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瓶主体时, 至少前端部的 一部分#:容纳到所述配合凹槽的内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配设为从瓶 轴方向的两侧夹住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并且所述止脱部配i殳为,人并瓦轴的垂直 方向的两侧夹住所述安装凸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在使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止脱部抵接于所述 配合凹槽的底面。
9、 一种带把手的瓶容器,在凸设于瓶主体的安装凸部上安装有把手部件而 构成,其中,所述把手部件包括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安装凸部的安装孔的安装部;和连结于该安装部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件通过将所述安装凸部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并对所述瓶主体围绕所述安装凸部的中心轴线相对旋转而被安装到所述瓶主 体,合凹槽、和沿以所述安装凸部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圓周延伸存在的滑动面,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被容纳到所述配合凹槽的内侧并抵接于所述 配合凹槽的底面的抵接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随着所述把手部件与所述瓶主体的相对旋转,在所述 滑动面上滑动并导引所述相对旋转的导引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配设为从瓶 轴方向的两侧夹住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所述导引部具有沿所述滑动面延伸存在的圆弧面,并配设为在其径向上夹 住所述安装凸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 所述安装凸部的根端部形成圆底座部,其外周面成为所述滑动面, 所述导引部具有能够滑动地嵌合所述圆底座部的嵌合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 所述抵接部形成有向所述安装孔的径向的外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形成有向所述安装凸部的径向外侧突出,并在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时与所述凹部配合的凸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把手的瓶容器,其中,所述抵接部形成有从瓶侧面来看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形成弦的抵接面,所述配合凹槽的底面上形成有将所述把手部件安装到所述安装凸部时,所 述抵接面抵接的平面状的被抵接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主体安装有把手部件的带把手的瓶容器,瓶主体凸设有截面呈多角形的安装凸部,把手部件设置有截面呈大致矩形、且能够插入安装凸部的安装孔,安装凸部的截面形成的多角形的外周缘部设置有沿瓶主体的中心轴线延伸的一对侧方压接部、和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轴向压接部,把手部件通过将安装凸部插入到安装孔并相对旋转瓶主体与把手部件,并在安装孔的四个边棱部与一对侧方压接部以及一对轴向压接部分别压接的状态下被安装到瓶主体。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切实固定瓶主体与把手部件的带把手的瓶容器。
文档编号B65D1/40GK101511683SQ20078003193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0日
发明者佐佐木正昭, 角田义幸, 饭塚高雄 申请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