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200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伪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盒体包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伪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崇尚真品、精品,促使生产厂家不断推陈 出新,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总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私利,到处收集或 伪造正规企业的包装瓶、包装盒,以次充好,冒牌上市,欺骗消费者。为了保 护消费者的利益,国家各级工商部门正在加大打击力度,而企业也更重视瓶、 盒防伪的研究。目前, 一些酒类或饮品的生产厂家在瓶颈、瓶盖上的防伪措施 均有奏效。但是防伪制造工艺繁琐,操作复杂,特别是破坏瓶颈的防伪方式容
易割破手指,还可以产生一些碎玻璃屑; 一些精品瓶体的不能再利用也是一种 浪费;对于瓶外的包装盒,虽说大部份都采用了激光防伪标识,但是不直观, 不能使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清产品是否就是原包装,是否是企业生产的真品、精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防伪盒,目的在于使之有效防伪, 杜绝此类盒装产品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盒、盒底,其中盒底上部设置有内盒座,上盒与盒底是通 过设置在上盒和内盒座上的铆接扣连接而共同构成盒体。在上盒和内盒座两者 的铆连接处,上盒上设有铆孔,铆孔所对应的上盒底边设有内凹槽口,且铆孔 与内凹槽口的外周设有刀版虚线痕;而铆接处的内盒座的顶面与侧壁的相交处也设有铆孔,铆孔所对应的侧壁的最下部设有槽口,且沿槽口边向上至顶面铆 孔的外周也设有刀版虚线痕。本实用新型的铆接扣由铆钉和指环扣组成,铆钉 由外向内,依次穿过上盒铆孔、内盒座铆孔、和指环扣下方的片体,而指环扣 从内盒座的槽口及上盒底边内凹槽口伸至盒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 本实用新型从盒体包装上即可一眼看出是生产厂的产品原包装,使 消费者可直观地辨认出产品的真伪,满足了他们的消费心理。
(二) 本实用新型的盒体一次性开盒则不可复原,使不法者不能再次利用, 冒牌上市、扰乱市场、损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
(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比破坏产品的其它包装体成本低, 纸盒回收制作其它纸品也比较方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盒底及内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盒1、盒底2是通过设在内盒座3及上盒体相 对两侧(图中仅表示一侧)的铆连接扣4相连接构成整个盒体。
如图2所示,铆连接处的上盒1的下方设有铆孔11及内凹槽口 12、铆孔及 内凹槽口的外周边设有刀版虚线痕13。
如图3所示,铆接处的内盒座3也设有铆孔31及槽口32,沿槽口向上、至
内盒座顶面34的铆孔31的外周也设有刀版虚线痕33。
本实用新型的铆接扣4由铆钉41和指环扣42组成,铆钉依次穿过上盒铆孔ll、内盒座铆孔31及指环扣设置的片体,将它们全部铆接连在一起。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
如图l,生产企业将产品放置于盒底及内盒座内,盖好上盖,铆钉由外向内, 依次穿过上盒铆孔、内盒座铆孔和指环扣下方的片体,再将铆连接扣的指环扣 42从内盒底槽口、上盖凹槽口中伸出盒外,铆上铆钉即包装完成。使用时,用 力向上拉动指环扣,上盒体及内盒座沿刀版虚线痕13、 33撕裂开,上盒盖与盒 底、内盒座分离,即可取出企业生产的产品。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预期的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盒,包括上盒(1)、盒底(2),其特征在于盒底上部设置有内盒座(3),上盒与盒底是通过设置在上盒和内盒座上的铆接扣(4)连接而共同构成盒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盒,其特征在于在上盒(1)和内盒座(3)两者的铆连接处的上盒上设有铆孔(11),铆孔所对应的上盒底边设有内凹槽口(12),且铆孔与内凹槽口的外周设有刀版虚线痕(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盒,其特征在于在上盒(1)和内盒座(3) 两者的铆连接处的内盒座的顶面(34)与侧壁的相交处也设有铆孔(31),铆孔 所对应的侧壁的最下部设有槽口 (32),且沿该槽口边向上至顶面(34)的铆孔 外周也设有刀版虚线痕(3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盒,其特征在于铆接扣(4)由铆钉(41) 和指环扣(42)组成,指环扣设有片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防伪盒。该防伪盒包括上盒、盒底,其中盒底上部设置有内盒座,上盒与盒底是通过设置在上盒和内盒座上的铆接扣连接共同构成盒体。在上盒和内盒座两者的铆连接处,上盒、内盒座上分别设有铆孔、凹槽口,及外周开设的刀版虚线痕;所述铆接扣由铆钉和指环扣组成,铆钉由外向内,依次穿过上盒铆孔、内盒座与指环扣的片体,指环扣从内盒座及上盒底边内槽口伸至盒外。本实用新型从盒体包装上,即可一眼看出是生产厂的产品属原包装,使消费者可直观地辨认出产品的真伪;盒体开盒后不可复原,使不法者不能再次利用,冒牌上市、扰乱市场、损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比破坏产品的其它包装体成本低。
文档编号B65D17/34GK201158483SQ20082003099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5日
发明者孙梅英, 龙 张 申请人: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