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272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加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加盖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加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行业很多杯盖尤其是一些塑料的轻型杯盖都很难通过机器自动封盖, 主要都是靠人工手动封盖,这样一方面浪费人力资源,而且封装速度慢,封装品质参差不 齐,常出现漏封装、封装不到位或人为损坏等现象,给目前的食品加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麻 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加盖机,该自动加盖机可快速、准确 的将杯盖封盖在杯子上。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盖机,包括机架、
放置通道、第一夹盘、第二夹盘、吸盘架和吸盘,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至少一个纵向具有设定
高度的放置通道固设于机架上方,放置通道内侧恰可容置若干轴向重叠放置的杯盖,杯盖
可沿放置通道纵向滑动,与放置通道数量一致的第一夹盘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态,第一夹盘
径向可收縮轴向止动定位于放置通道下端的机架上,与放置通道数量一致的第二夹盘初始
状态为收縮状态,第二夹盘径向可张开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一夹盘下方设定距离的机架上,
所述第一、二夹盘轴心线与放置通道轴心线共线,第一夹盘径向内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圈
与杯盖上端边缘匹配的环状凹槽,第一夹盘处于张开状态时,其内径大于杯盖最大外径,第
一夹盘处于收縮状态时,杯盖上端边缘恰可卡置于第一夹盘内侧壁的环状凹槽内,第二夹
盘处于收縮状态时,其内径小于杯盖下端外径,第二夹盘处于张开状态时,其内径大于杯盖
最大外径,吸盘架径向可转动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二夹盘下端的机架上,与放置通道数量一
致的吸盘沿吸盘架径向可伸縮垂直定位于吸盘架径向外侧壁上,吸盘处于吸盘架上端时恰
可完全位于第二夹盘内径下侧,吸盘可吸住和松脱杯盖,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为第
一夹盘处于张开状态,第二夹盘处于收縮状态,此时将杯盖轴向叠放于放置通道内,保持其
开口方向向上,杯盖将沿放置通道向下滑动直到最下面一个杯盖底部受第二夹盘径向上端
面止挡而置于第二夹盘径向上端面上,吸盘位于吸盘架上端且完全处于第二夹盘内径下
侧,此时第一夹盘受控收縮,此时自下端向上第二个杯盖的上端边缘恰卡置于第一夹盘的
环状凹槽内,此时第二夹盘受控张开,则最下端一个杯盖下落被吸盘吸住,此时吸盘架发生
一百八十度旋转,将吸有杯盖的吸盘旋转一百八十度,此时杯盖处于开口向下状态,吸盘沿
吸盘架径向向下伸长将杯盖扣合并压制于杯子上端,吸盘与杯盖脱开并收縮复位,同时第
二夹盘收縮复位后第一夹盘张开复位整机处于初始状态,该机器依次循环动作就将杯盖一
个个紧密的封盖在杯子上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夹盘径向可收縮轴向止动定位于放置通道下 端的机架上的结构为设有一对第一连接板和一对第一气缸,以使用 基准,第一夹盘包括径向对称分布的第一前夹盘和第一后夹盘,第一前夹盘和第一后夹盘的径向外侧面 分别与一个第一连接板内侧面固连,该对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夹盘的外侧面分别与一个第 一气缸的活塞杆固连,该对第一气缸缸体径向呈对称状态与机架固连,使用时,第一气缸进 气,活塞杆伸出,此时一对第一连接板分别向靠近第一夹盘的内侧移动设定距离,则第一夹 盘的第一前夹盘和第一后夹盘就在该对第一连接板的带动下分别径向向内侧移动到设定 位置,即第一夹盘实现收縮动作;能实现此功能的结构还有很多,如第一夹盘的第一前、后 夹盘径向分别呈对称状态弹性定位于机架上,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可止顶于第一 夹盘的第一前、后夹盘,这样也可使第一夹盘重复做收縮和张开的动作,比如还有油泵带动 液压缸,液压缸推动第一夹盘的第一前、后夹盘使第一夹盘收縮或张开,由于此类结构都是 该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此处不再多举例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夹盘径向可张开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一夹盘下 方设定距离的机架上的结构为设有一对第二连接板和一对第二气缸,第二夹盘包括径向 对称分布的第二前夹盘和第二后夹盘,第二前夹盘和第二后夹盘的径向外侧面分别与一个 第二连接板内侧面固连,该对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二夹盘的外侧面又分别与一个第二气缸的 活塞杆固连,第二气缸缸体径向呈对称状态与机架固连,使用时,第二气缸断气,活塞杆收 回,此时一对第二连接板分别向远离第二夹盘的外侧移动设定距离,则第二夹盘的第二前、 后夹盘就在第二连接板的带动下分别径向向外侧移动到设定位置,即实现第二夹盘径向张 开到设定位置;能实现此功能的结构还有很多,如第二夹盘径向弹性定位于机架上,电机带 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可止顶第二夹盘,这样也可使第二夹盘重复做张开和收縮的动作,比 如还有油泵带动液压缸,液压缸推动第二夹盘使第二夹盘张开或收縮,由于此类结构都是 该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此处不再多举例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通道的数量为六个,相应的第一、二夹盘 和吸盘的数量也为六个,这样, 一次可给六个杯子封盖,工作效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盘径向内侧壁上轴向设有两圈与杯盖 上端边缘匹配的环状凹槽,这样当杯盖受到向上的冲力时会产生有向上窜动的趋势,下侧 一圈环状凹槽将杯盖卡制住可防止其向上窜动,如果冲力过大杯盖可能冲过下侧环状凹槽 的卡制继续向上窜动,它将会进入第一夹盘的上侧环状凹槽内,这样就有效的防止杯盖受 轴向向上冲力窜出第一夹盘的环状凹槽而出现轴向歪斜而卡在放置通道内影响其顺利下 滑,进而导致封盖的顺利进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吸盘架径向可转动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二夹盘下端 的机架上的结构为设有一第三气缸、一直齿条和一齿轮,第三气缸缸体固设于机架上,第 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直齿条无齿一侧固连,第三气缸活塞杆可带动直齿条沿竖直方向直线运 动,齿轮轴向与吸盘架轴向固连,直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这样,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做伸 出和收縮动作时就带动直齿条在竖直方向上往复滑动,这样齿轮就带着吸盘架发生轴向往 复转动,即可轻松实现吸盘架正反往复一百八十度转动;此类结构还有很多,如通过电机带 动齿轮正反转,或者通过电机正反转带动链条往复移动,链条再带动链轮正反转动,等结构 有很多种,都是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与放置通道数量一致的吸盘沿吸盘架径向可伸縮 定位于吸盘架径向外侧壁上的结构为设有第四气缸和一第三连接板,第四气缸缸体与吸盘架外侧壁固连,活塞杆可沿吸盘架径向伸縮,活塞杆与第三连接板固连,第三连接板与吸 盘的非吸合面固连,这样就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縮带动第三连接板沿吸盘架径向移动,即 实现了吸盘沿吸盘架径向伸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磁阀,该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电磁阀控制第一、二、三、四气缸及吸盘的通气和断气,这 样方便对整个机器的控制,保证封盖动作的有序进行,保证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杯盖叠放在放置通道内,通过控制第一、 二夹盘的收縮及张开控制杯盖的一个一个的下落并被第二夹盘下方的吸盘吸住,吸盘旋转 一百八十度又通过自身的伸縮将杯盖准确牢固的固定在杯子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 作方便,使用可靠,能快速的将杯盖固定盖置于流水线上的杯子上,使杯子加盖效率大大提 高,同时封盖位置准确,有效降低了封盖不良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第一、二夹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吸盘架及吸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自动加盖机,包括机架1、放置通道2、第一夹盘3、第二夹盘4、吸盘架 5和吸盘6,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至少一个纵向具有设定高度的放置通道2固设于机架1上 方,放置通道2内侧恰可容置若干轴向重叠放置的杯盖,杯盖可沿放置通道2纵向滑动,与 放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第一夹盘3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态,第一夹盘径向可收縮轴向止动定 位于放置通道2下端的机架1上,与放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第二夹盘4初始状态为收縮状 态,第二夹盘径向可张开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一夹盘3下方设定距离的机架1上,所述第一、 二夹盘轴心线与放置通道2轴心线共线,第一夹盘3径向内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圈与杯盖 上端边缘匹配的环状凹槽31,第一夹盘3处于张开状态时,其内径大于杯盖最大外径,第一 夹盘3处于收縮状态时,杯盖上端边缘恰可卡置于第一夹盘3内侧壁的环状凹槽31内,第 二夹盘4处于收縮状态时,其内径小于杯盖下端外径,第二夹盘4处于张开状态时,其内径 大于杯盖最大外径,吸盘架5径向可转动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二夹盘4下端的机架1上,与放 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吸盘6沿吸盘架5径向可伸縮垂直定位于吸盘架5径向外侧壁上,吸 盘6处于吸盘架5上端时恰可完全位于第二夹盘4内径下侧,吸盘6可吸住和松脱杯盖,使 用时,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为第一夹盘3处于张开状态,第二夹盘4处于收縮状态,此时将 杯盖轴向叠放于放置通道2内,保持其开口方向向上,杯盖将沿放置通道2向下滑动直到最 下面一个杯盖底部受第二夹盘4径向上端面止挡而置于第二夹盘4径向上端面上,吸盘6 位于吸盘架5上端且完全处于第二夹盘4内径下侧,此时第一夹盘3受控收縮,此时自下端 向上第二个杯盖的上端边缘恰卡置于第一夹盘3的环状凹槽31内,此时第二夹盘4受控张开,则最下端一个杯盖下落被吸盘6吸住,此时吸盘架5发生一百八十度旋转,将吸有杯盖 的吸盘6旋转一百八十度,此时杯盖处于开口向下状态,吸盘6沿吸盘架5径向向下伸长将 杯盖扣合并压制于杯子上端,吸盘6与杯盖脱开并收縮复位,同时第二夹盘4收縮复位后第 一夹盘3张开复位整机处于初始状态,该机器依次循环动作就将杯盖一个个紧密的封盖在 杯子上了。 所述第一夹盘3径向可收縮轴向止动定位于放置通道2下端的机架1上的结构 为设有一对第一连接板7和一对第一气缸8,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夹盘3包括径向对 称分布的第一前夹盘32和第一后夹盘33,第一前夹盘32和第一后夹盘33的径向外侧面分 别与一个第一连接板7内侧面固连,该对第一连接板7远离第一夹盘3的外侧面分别与一 个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固连,该对第一气缸8缸体径向呈对称状态与机架1固连,使用时, 第一气缸8进气,活塞杆伸出,此时一对第一连接板7分别向靠近第一夹盘3的内侧移动设 定距离,则第一夹盘3的第一前夹盘32和第一后夹盘33就在该对第一连接板7的带动下 分别径向向内侧移动到设定位置,即第一夹盘3实现收縮动作;能实现此功能的结构还有 很多,如第一夹盘3的第一前、后夹盘32、33径向分别呈对称状态弹性定位于机架1上,电 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可止顶于第一夹盘3的第一前、后夹盘32、33,这样也可使第一 夹盘3重复做收縮和张开的动作,比如还有油泵带动液压缸,液压缸推动第一夹盘3的第一 前、后夹盘32、33使第一夹盘3收縮或张开,由于此类结构都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 术,此处不再多举例说明。 所述第二夹盘4径向可张开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一夹盘3下方设定距离的机架1上 的结构为设有一对第二连接板71和一对第二气缸81,第二夹盘4包括径向对称分布的第 二前夹盘41和第二后夹盘42,第二前夹盘41和第二后夹盘42的径向外侧面分别与一个 第二连接板71内侧面固连,该对第二连接板71远离第二夹盘4的外侧面又分别与一个第 二气缸81的活塞杆固连,第二气缸81缸体径向呈对称状态与机架1固连,使用时,第二气 缸81断气,活塞杆收回,此时一对第二连接板71分别向远离第二夹盘4的外侧移动设定距 离,则第二夹盘4的第二前、后夹盘就在第二连接板71的带动下分别径向向外侧移动到设 定位置,即实现第二夹盘4径向张开到设定位置;能实现此功能的结构还有很多,如第二夹 盘4径向弹性定位于机架1上,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旋转可止顶第二夹盘4,这样也可使 第二夹盘4重复做张开和收縮的动作,比如还有油泵带动液压缸,液压缸推动第二夹盘4使 第二夹盘4张开或收縮,由于此类结构都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此处不再多举 例说明。 所述放置通道2的数量为六个,相应的第一、二夹盘3、4和吸盘6的数量也为六 个,这样, 一次可给六个杯子封盖,工作效率高。 所述第一夹盘3径向内侧壁上轴向设有两圈与杯盖上端边缘匹配的环状凹槽31, 这样当杯盖受到向上的冲力时会产生有向上窜动的趋势,下侧一圈环状凹槽31将杯盖卡 制住可防止其向上窜动,如果冲力过大杯盖可能冲过下侧环状凹槽31的卡制继续向上窜 动,它将会进入第一夹盘3的上侧环状凹槽31内,这样就有效的防止杯盖受轴向向上冲力 窜出第一夹盘3的环状凹槽31而出现轴向歪斜而卡在放置通道2内影响其顺利下滑,进而 导致封盖的顺利进行。 所述吸盘架5径向可转动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二夹盘4下端的机架1上的结构为设有一第三气缸82、一直齿条9和一齿轮IO,第三气缸82缸体固设于机架1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直齿条9无齿一侧固连,第三气缸活塞杆可带动直齿条9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齿轮10轴向与吸盘架5轴向固连,直齿条9与齿轮10啮合连接,这样,当第三气缸82的活塞杆做伸出和收縮动作时就带动直齿条9在竖直方向上往复滑动,这样齿轮10就带着吸盘架5发生轴向往复转动,即可轻松实现吸盘架5正反往复一百八十度转动;此类结构还有很多,如通过电机带动齿轮10正反转,或者通过电机正反转带动链条往复移动,链条再带动链轮正反转动,等结构有很多种,都是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再详细介绍。[0025] 所述与放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吸盘6沿吸盘架5径向可伸縮定位于吸盘架5径向外侧壁上的结构为设有第四气缸83和一第三连接板72,第四气缸83缸体与吸盘架5外侧壁固连,活塞杆可沿吸盘架5径向伸縮,活塞杆与第三连接板72固连,第三连接板与吸盘6的非吸合面固连,这样就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縮带动第三连接板72沿吸盘架5径向移动,即实现了吸盘6沿吸盘架5径向伸縮。 还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磁阀,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电磁阀控制第一、二、三、四气缸8、81、82、83及吸盘6的通气和断气,这样方便对整个机器的控制,保证封盖动作的有序进行,保证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放置通道(2)、第一夹盘(3)、第二夹盘(4)、吸盘架(5)和吸盘(6),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至少一个纵向具有设定高度的放置通道(2)固设于机架(1)上方,放置通道(2)内侧恰可容置若干轴向重叠放置的杯盖,杯盖可沿放置通道(2)纵向滑动,与放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第一夹盘(3)初始状态为张开状态,第一夹盘径向可收缩轴向止动定位于放置通道(2)下端的机架(1)上,与放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第二夹盘(4)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第二夹盘径向可张开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一夹盘(3)下方设定距离的机架(1)上,所述第一、二夹盘轴心线与放置通道(2)轴心线共线,第一夹盘(3)径向内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圈与杯盖上端边缘匹配的环状凹槽(31),第一夹盘(3)处于张开状态时,其内径大于杯盖最大外径,第一夹盘(3)处于收缩状态时,杯盖上端边缘恰可卡置于第一夹盘(3)内侧壁的环状凹槽(31)内,第二夹盘(4)处于收缩状态时,其内径小于杯盖下端外径,第二夹盘(4)处于张开状态时,其内径大于杯盖最大外径,吸盘架(5)径向可转动轴向止动定位于第二夹盘(4)下端的机架(1)上,与放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吸盘(6)沿吸盘架(5)径向可伸缩垂直定位于吸盘架(5)径向外侧壁上,吸盘(6)处于吸盘架(5)上端时恰可完全位于第二夹盘(4)内径下侧,吸盘(6)可吸住和松脱杯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第一夹盘(3)径向可收縮轴向 止动定位于放置通道(2)下端的机架(1)上的结构为设有一对第一连接板(7)和一对第 一气缸(8),以使用方向为基准,第一夹盘(3)包括径向对称分布的第一前夹盘(32)和第 一后夹盘(33),第一前夹盘(32)和第一后夹盘(33)的径向外侧面分别与一个第一连接板 (7)内侧面固连,该对第一连接板(7)远离第一夹盘(3)的外侧面分别与一个第一气缸(8) 的活塞杆固连,该对第一气缸(8)缸体径向呈对称状态与机架(1)固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第二夹盘(4)径向可张开轴向 止动定位于第一夹盘(3)下方设定距离的机架(1)上的结构为设有一对第二连接板(71) 和一对第二气缸(81),第二夹盘(4)包括径向对称分布的第二前夹盘(41)和第二后夹盘 (42),第二前夹盘(41)和第二后夹盘(42)的径向外侧面分别与一个第二连接板(71)内侧 面固连,该对第二连接板(71)远离第二夹盘(4)的外侧面又分别与一个第二气缸(81)的 活塞杆固连,第二气缸(81)缸体径向呈对称状态与机架(1)固连。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放置通道(2)的数量为六 个,相应的第一、二夹盘(3、4)和吸盘(6)的数量也为六个。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盘(3)径向内侧壁 上轴向设有两圈与杯盖上端边缘匹配的环状凹槽(31)。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吸盘架(5)径向可转动轴向止 动定位于第二夹盘(4)下端的机架(1)上的结构为设有一第三气缸(82)、一直齿条(9)和 一齿轮(IO),第三气缸(82)缸体固设于机架(1)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直齿条(9)无齿 一侧固连,第三气缸活塞杆可带动直齿条(9)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齿轮(10)轴向与吸盘 架(5)轴向固连,直齿条(9)与齿轮(10)啮合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与放置通道(2)数量一致的吸 盘(6)沿吸盘架(5)径向可伸縮定位于吸盘架(5)径向外侧壁上的结构为设有第四气缸 (83)和一第三连接板(72),第四气缸(83)缸体与吸盘架(5)外侧壁固连,活塞杆可沿吸盘 架(5)径向伸縮,活塞杆与第三连接板(72)固连,第三连接板与吸盘(6)的非吸合面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2、3、6或7所述的一种自动加盖机,其特征是设有可编程逻辑控 制器和电磁阀,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电磁阀控制第一、二、三、四 气缸(8、81、82、83)及吸盘(6)的通气和断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加盖机,至少一个放置通道固设于机架上方,第一、二夹盘初始状态分别为张开和收缩状态,它们轴向呈上下位置位于放置通道正下端,该第一、二夹盘径向分别可收缩和张开定位于的机架上,第一夹盘内壁上有至少一圈环状凹槽,第一、二夹盘张开状态时,其内径均大于杯盖最大外径,第一夹盘为收缩状态时,杯盖上端边缘恰卡置于其内侧环状凹槽内,第二夹盘收缩状态时,其内径小于杯盖下端外径,吸盘架径向可转动轴向止动定位于机架上,与放置通道数量一致的吸盘可伸缩竖直定位于吸盘架径向外侧壁上,吸盘处于吸盘架上端时恰可完全位于第二夹盘内径下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可靠,工作效率高,封装不良率低。
文档编号B67B3/00GK201473285SQ20092023566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霞, 李政德 申请人:苏州澳昆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