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及其阻挡结构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757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及其阻挡结构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 一 种阻挡结构,特别是有关于 一 种阻挡结构组合(BlockStructure Set)及采用此阻挡结构组合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ObjectTransportation Control System)。
背景技术
传统物件运送控制系统自一起点辗转传送具有玻璃基板的卡匣至一终点。此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定点输送台及至少一活动输送车。各定点输送台以及活动输送车上均具有一输送带及一防坠落装置。 当活动输送车承载一卡匣至其中的一定点输送台时,活动输送车的输送带将可带
动卡匣至此定点输送台的输送带。期间,若系统软件或人员控制失误时,活动输送车的防坠
落装置与定点输送台的防坠落装置便可阻挡卡匣的移动,以防止卡匣的坠落。 然而,所有定点输送台均需配置一台防坠落装置时,业者必须大量添购防坠落装
置,而大量的防坠落装置相当昂贵。因此,将导致固定成本的增加。同时,当各防坠落装置
在进行使用时,必须耗费大量能源。因此,将导致变动成本的增加。 因此,若能提供一解决方案,既可免去添购大量的防坠落装置,同时省下大量能源的变动成本,以克服上述种种缺失及不便,便是此业界人士所欲达成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及其阻挡结构组合,一方面降低设备成本,减少防坠落装置的添购,另一方面节省能源的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及其阻挡结构组合,可在系统软件或人员控制失误时,提供阻挡卡匣移动,同时防止卡匣的坠落。 此种阻挡结构组合,于一实施例中,包括一第一阻挡件及一第二阻挡件。第一阻挡件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一止挡部、一配重部及一受压部。第一本体可活动地移动。第一止挡部位于第一本体的一端。受压部位于第一本体上。第二阻挡件包括一第二本体、一第二止挡部及一施压部。第二本体具有可升降的特性。第二止挡部位于第二本体的一端。施压部自第二本体延伸至面对受压部的一侧,并与受压部保持一垂直距离。 此种物件运送控制系统,于一实施例中,包括多个定点输送带装置及一活动输送带装置。各定点输送带装置包括一输送平台及一第一阻挡件。输送平台具有一第一输送面及一第一外侧。第一阻挡件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一止挡部、一配重部及一受压部。第一本体枢设于第一外侧,具有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止挡部位于第一本体的第一端,用以露出第一输送面时,阻挡物件的运送。配重部位于第一本体的第二端。受压部位于第一本体上且介于第一止挡部与配重部之间。活动输送带装置可移动地停靠于其中一定点输送带装置处,包括一输送台车及一第二阻挡件。输送台车具有一第二输送面及一第二外侧。第二阻挡件包括一可升降的第二本体、一第二止挡部及一施压部。第二本体位于第二外侧,具有对应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第二止挡部位于第二本体的第三端,用以露出第二输送面时,阻挡物件的运送。施压部位于第二本体,介于第二本体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
当活动输送带装置停靠于其中一定点输送带装置,且第二外侧面对第一外侧时,施压部面对受压部并与受压部保持一垂直距离。当位于第二本体的施压部降下时,通过施压部下压受压部,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分别下降至第一输送面及第二输送面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供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及其阻挡结构组合,一方面降低设备成本,减少防坠落装置的添购,另一方面节省能源的使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详细说
明如下
图1A是根据本发明阻挡结构组合在一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图IB是根据图1A的阻挡结构组合的操作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阻挡结构组合在另一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在又一实施例下的俯视图;图4是图3朝视角Dl观察阻挡结构组合的示意图5是图3朝视角D2观察阻挡结构组合的示意图6是图5的操作示意图7是图3朝视角D3观察第一阻挡件的示意图8是本发明物件运送控制系统的阻挡结构组合在又一实施例下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操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阻挡结构组合331 :板体200:第一阻挡件332 :转轮210:第一本体400 :物件212、212':枢轴500 :物件运送控制系统214:枢轴孔510 :定点输送带装置220:第一止挡部520 :输送平台222:缺角522 :第一外侧230:配重部524 :第一输送面240:受压部526 :输送滚筒 244、244'、246、246':端530 :活动输送带装置部540 :输送台车248:转轮542 :第二外侧250:连接部544 :第二输送面260:弹性件560 :运输轨道300:第二阻挡件h :垂直距离310:第二本体W :壁面312:动力伸降装置C :垂直轨道
314:定位感测器 D1、D2、D3:视角
320:第二止挡部 L1、L2、L3:方向
330 :施压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挡结构组合。图1A是根据本发明阻挡结构组合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B是根据图1A的阻挡结构组合的操作示意图。此阻挡结构组合100分别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阻挡件200及第二阻挡件300。 第一阻挡件200包括一第一本体210、一第一止挡部220、一受压部240及一连接部250。第一止挡部220与受压部240分别位于第一本体210的两对应端。第一本体210通过连接部250结合于一垂直轨道c上,可于垂直轨道c上沿一方向L3进行升降移动。第一止挡部220用以阻挡物件400沿方向L1移动。受压部240位于第一本体210上。垂直轨道c内具有一弹性件260。弹性件260位于垂直轨道c中,其一端抵靠垂直轨道c的内壁,另一端抵靠连接部250。 第二阻挡件300包括一第二本体310、一第二止挡部320及一施压部330。第二止挡部320位于第二本体310的一端,用以阻挡物件400沿方向Ll移动。施压部330面对第一阻挡件200,并延伸至受压部240上,与受压部240保持一垂直距离h。
当第二阻挡件300沿方向L2下降,于是施压部330与第二止挡部320皆同步下降,此时,不仅使第二止挡部320不再阻挡物件400的移动,同时使施压部330触压受压部240,于是第一本体210便于垂直轨道c上沿方向L3下降,造成第一止挡部220离开原有位置,进而不再阻挡物件400移动。同时,弹性件260亦受到连接部250的压縮(见图1B)。
反之,当第二阻挡件300沿方向L2上升而使施压部330不再触压受压部240时,第一阻挡件200便受到弹性件260的回复,而回复至原有位置,因此,第一止挡部220及第二止挡部320便可再度阻挡物件400的移动(见图1A)。 图2是根据本发明阻挡结构组合于另一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于此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阻挡件200包括一第一本体210、一第一止挡部220、一配重部230及一受压部240。第一本体210通过一枢轴212设于一壁面W上,可于壁面W上相对枢轴212枢转。第一止挡部220与配重部230分别位于第一本体210的两对应端。第一止挡部220用以阻挡物件400沿方向Ll移动。受压部240位于第一本体210上,且介于第一止挡部220与配重部230之间。配重部230,例如为砝码单元,其重量大于第一止挡部220的重量。
第二阻挡件300包括一第二本体310、一第二止挡部320及一施压部330。第二止挡部320位于第二本体310的一端,用以阻挡物件400沿方向Ll移动。施压部330面对第一阻挡件200,并延伸至受压部240上,与受压部240保持一垂直距离h。
当第二阻挡件300沿方向L2下降,使得施压部330与第二止挡部320皆同步下降时,不仅使第二止挡部320不再阻挡物件400的移动,同时使施压部330触压受压部240,于是第一本体210便相对枢轴212转动,使得第一止挡部220离开原有位置,进而不再阻挡物件400移动(见图6)。 反之,当第二阻挡件300沿方向L2上升,使得施压部330不再触压受压部240时,第一阻挡件200便受到配重部230重力的引导,而回复至原有位置,因此,第一止挡部220及第二止挡部320便可再度阻挡物件400的移动(见图2)。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二阻挡件300可通过一动力伸降装置312提供第二本体310进行升降移动的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220可一体成型地位于第一本体210的一端,或为不同元件而固定于第一本体210的一端。第二止挡部320可一体成型地位于第二本体310的一端,或为不同元件而固定于第二本体310的一端。 图3是本发明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在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朝视角Dl观察阻挡结构组合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此阻挡结构组合100可应用于一物件运送控制系统500中。以下以采用图2的阻挡结构组合100为例说明,并不代表只有图2的阻挡结构组合可应用于物件运送控制系统500中,图1A的阻挡结构组合亦可适用于物件运送控制系统500中。 物件运送控制系统500包括多个定点输送带装置510及至少一活动输送带装置530。各定点输送带装置510分别沿一运输轨道560,设置于运输轨道560旁。各定点输送带装置510分别包括一输送平台520。此第一阻挡件200设于输送平台520上。
输送平台520具有一第一输送面524,用以输送一物件400(例如卡匣)。其中第一输送面524可形成于多个输送滚筒526(如图4所示)或一传送带(图中未示)上。第一本体210枢设于输送平台520的一第一外侧522 (如图4所示)。 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第一止挡部220位于第一本体210的上端部,可露出第一输送面524以阻挡物件400的运送。配重部230例如为砝码单元,位于第一本体210的下端部。 如图4所示,活动输送带装置530包括一输送台车540。输送台车540可于运输轨道560上运行,并可移动地停靠于其中一定点输送带装置510处。输送台车540具有一第二输送面544,用以输送此物件400。其中第二输送面544可形成于多个输送滚筒526 (如图3及图4所示)或一传送带(图中未示)上。 图5是图3朝视角D2观察阻挡结构组合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操作示意图。第二阻挡件300可升降地设于输送台车540上,例如输送台车540的第二外侧542 ;然而,使用人员可依实际状况调整结合至输送台车540的位置。 举例而言,第二止挡部320位于第二本体310的上端部,可露出第二输送面544以阻挡物件400的运送。动力伸降装置312位于第二本体310的下端部。动力伸降装置312提供第二本体310升降移动的动力。动力伸降装置312例如为一马达装置、一汽缸装置或一电磁阀装置等等。然而,动力伸降装置312可提供第二本体310以垂直或倾斜的方式进行升降移动。使用人员可依实际需求选择动力伸降装置312的种类,并依据实际状况调整结合至输送台车540的位置。 当活动输送带装置530停靠于其中一定点输送带装置510,且第二外侧542正好面对第一外侧522时(参阅图3),施压部330则面对受压部240并与受压部240保持一垂直距离h (参阅图5)。接着,参阅图6,当施压部330降下时,通过施压部330下压受压部240,
7第一止挡部220与第二止挡部320分别下降至第一输送面524及第二输送面544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施压部330位于受压部240上方,与受压部240保持一垂直距 离,因此,当输送台车540沿运输轨道560上运行时,输送台车540上的施压部330才不致 碰撞任一输送平台520的受压部240。 当第二本体310垂直地降下时,施压部330与第二止挡部320皆同步降下,使得第 二止挡部320消失(低)于第二输送面544上。图7是图3朝视角D3观察第一阻挡件的 示意图。同时,通过施压部330触压受压部240,使得第一本体210转动。因此,第一止挡 部220也可随第一本体210转动,进而消失(低)于第一输送面524上。因此,第一输送面 524或第二输送面544上的物件400便可不受第一止挡部220以及第二止挡部320的阻挡, 而移动至第一输送面524或第二输送面544。 此实施例的又一可选择的变化中,复参阅图4及图6所示,第一止挡部220远离配 重部230的外缘,可具有一缺角222。当第一本体210转动时,通过第一止挡部220上的此 缺角222,第一止挡部220便可更快地消失(低)于第一输送面524上。因此,便可縮短第 一本体210转动的角度、施压部330触压受压部240的幅度以及第二本体310垂直地降下的 距离,故进而减少物件400等待第一止挡部220消失(低)于第一输送面524的时间。然 而,使用人员可依实际需求选择使用缺角222与否。 此实施例的另一可选择的变化中,复参阅图6所示,受压部240具有一单一板体, 此单一板体位于第一本体210上。而且此单一板体的两对应端部244、244'分别伸出该第 一本体210的二对应侧,以供施压部330对单一板体的任一端部244或244'进行触压。
复参阅图7所示,此实施例的又一可选择的变化中,受压部240具有独立的两端部 246、 246',此两端部246、 246'分别伸出第一本体210的二对应侧,以供施压部330对任一端 部246或246'进行触压。此实施例亦可仅提供任一端部246或246'位于第一本体210的 二对应侧其中一侧。对此,当第一本体210搭配此变化时,可设有一呈狭长状的枢轴孔214。 枢轴212可穿设于枢轴孔214中。因此,可供使用人员考量此单一端部246或246'设于第 一本体210的其中一侧时所属的重心点后,而调整此枢轴212于枢轴孔214中的位置,以避 免重心的偏差。然而,使用人员可依实际需求选择使用独立或相连的端部。
参阅图4及图7所示,此实施例的又一可选择的变化中,施压部330可为一转轮 332。受压部240可为一板体。当施压部330触压受压部240时,转轮332 —方面压迫板体, 一方面随板体空转,可减少转轮332与板体两者间的摩擦力,进而延长两者的寿命周期。
图8是本发明物件运送控制系统的阻挡结构组合于又一实施例下的示意图。图9 是图8的操作示意图。此实施例的又一可选择的变化中,受压部240可为一转轮248,此转 轮248通过枢轴212'枢设于第一本体210表面接近侧边的位置。施压部330可为一板体 331。 当板体331触压转轮248时,转轮248 —方面带动第一本体210相对枢轴212转 动,使得第一止挡部220消失(低)于第一输送面524上,另一方面转轮248可随板体331 表面相对枢轴212'进行空转,以减少转轮248与板体331两者间的摩擦力,进而延长两者 的寿命周期。然而,使用人员可依受压部240及施压部330的实际状态来选择使用转轮或 板体。惟本发明不限于此,亦可依实际需求选择更匹配受压部240及施压部330的元件。
此外,复见图4所示,本发明于又一实施例中,输送台车540还包括一定位感测器
8314,定位感测器314可确认出定点输送带装置510的第一外侧522的位置,使得活动输送 带装置530的第二外侧542可正确地对应第一外侧522的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止挡部220可为一独立的元件被固定于第一本体210的第一 端,或者一体成型地位于第一本体210的第一端。配重部230可为一独立的元件被固定于 第一本体210的第二端,或者一体成型地位于第一本体210的第二端。
而且虽然受压部240介于第一止挡部220与配重部230之间,但受压部240用以 提供施压部330触压的位置于较佳实施例中,可尽量远离受压部240与枢轴212所处的同 一垂直假想线上,以方便第一本体210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 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 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阻挡结构组合,包括一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包括一可活动的第一本体;一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一受压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一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包括一可升降的第二本体;一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一施压部,自所述第二本体延伸至面对所述受压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受压部保持一垂直距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外缘具有一缺角。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受压部包括二端部,所述端部分别伸 出所述第一本体的二对应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受压部包括一转轮,所述转轮枢设于 所述第一本体的侧边。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 一枢轴孔,呈狭长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以及一枢轴,穿设于所述枢轴孔中,并枢设所述第一本体于一物体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第一阻挡件还包括 一配重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端。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第二阻挡件还包括 一动力伸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动力伸降装置为一马达装置、一汽缸 装置或一电磁阀装置。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施压部为一板体或一转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挡结构组合,其中所述受压部为一板体或一转轮,且所述施 压部不同于所述受压部。
11. 一种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包括多个定点输送带装置,每一所述定点输送带装置包括 一输送平台,具有一第一输送面及一第一外侧; 一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包括一第一本体,枢设于所述第一外侧,具有对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一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端,用以露出所述第一输送面时,阻挡物 件的运送;一配重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二端;以及一受压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且介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配重部之间; 以及一活动输送带装置,可移动地停靠于每一所述定点输送带装置处,其包括 一输送台车,具有一第二输送面及一第二外侧;一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包括一可升降的第二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外侧,具有对应的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 一第二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端,用以露出所述第二输送面时,阻挡物 件的运送;一施压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介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 其中,当所述活动输送带装置停靠于所述定点输送带装置其中之一,且所述第二外侧面对所述第一外侧时,所述施压部面对所述受压部并与所述受压部保持一垂直距离,当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施压部降下,通过所述施压部下压所述受压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别下降至所述第一输送面及所述第二输送面下。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的外缘具有一缺角。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受压部包括二端部,所述端部 分别伸出所述第一本体的二对应侧。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受压部为一转轮,所述转轮枢 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边。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包括 一枢轴孔,呈狭长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以及一枢轴,穿设于所述枢轴孔中,并枢设所述第一本体于所述第一外侧。
16.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输送台车还包括 一定位感测器,用以使所述活动输送带装置的所述第二外侧对应所述第一外侧的正确位置。
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阻挡件还包括 一动力伸降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四端。
18.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动力伸降装置为一马达装置、 一汽缸装置或一电磁阀装置。
19.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施压部具有一板体或一转轮。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受压部为一板体或一转轮,且 所述施压部不同于所述受压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件运送控制系统及其阻挡结构组合,其中阻挡结构组合包括一第一阻挡件及一第二阻挡件。第一阻挡件具有一可活动的本体、一第一止挡部及一受压部。第二阻挡件包括一可垂直升降的本体、一第二止挡部及一施压部。施压部自第二本体延伸至面对受压部的一侧,并与受压部保持一垂直距离。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一方面降低设备成本,减少防坠落装置的添购,另一方面节省能源的使用。
文档编号B65G49/00GK101774482SQ20101011026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日
发明者王上棋, 谢承勋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