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垃圾集中收集的压缩式垃圾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480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垃圾集中收集的压缩式垃圾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便于垃圾集中收集的压缩式垃圾筒。
背景技术
垃圾一般是可压缩的,为节约垃圾容器盛装空间,可将垃圾进行压缩。根据垃圾集中场所的不同,盛装垃圾的容器也不同,通常有垃圾筒或箱、垃圾集中 设备和垃圾转运箱。垃圾转运箱体积和结构强度比较大,适合放置于车辆上。垃圾处理站和垃圾箱转 运车辆上通常设有垃圾压缩设备,可压缩垃圾箱中的垃圾,自身带有垃圾压缩机构的垃圾 转运箱则不常见。垃圾筒通常在办公室、居家中使用,其形状各异、容积较小。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0263291. 8披露了一种改进结构的垃圾筒,其筒盖顶面中央 设有一穿置弹簧的压杆,且于筒盖内部的压杆底端处连设有一压板。在上述垃圾筒中,压杆的长度几乎与筒体的深度相同,导致压杆矗立在外,很不美 观。在收集垃圾时,需要将筒盖从筒体上取下,操作不便利。再者,由于小体积的垃圾筒清 理比较频繁,带筒盖和压缩功能的垃圾筒则显得不是十分必要。垃圾集中设备(也可称为垃圾筒或垃圾箱)通常设置在小区单元中、街道两侧或 公共场所中,其体积比较大,以集中办公室和居家产生的垃圾。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141302. 0披露了一种环保压缩垃圾筒,其包括筒体、 筒盖、脚踏板、连杆和四连杆压缩机构。在上述垃圾筒中,四连杆压缩机构在垃圾筒平时使用过程中处于压缩状态,具有 占地空间小的特点,有助于垃圾筒外观的改进。然而,包含脚踏板、连杆和四连杆压缩机构 的垃圾筒的结构非常复杂且操作费力,推广使用困难。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垃圾集中设备而言,根据垃圾收集的作息规律,工作人员通常 是每天清晨或傍晚倾倒垃圾,其它时刻则不会巡视垃圾箱,另外,由于收集的垃圾类别繁 多,垃圾的可压缩量并不是很大,尤其是生活垃圾,不需要很大的压缩量,但是在很多场合, 垃圾筒中所装的垃圾则非常满,给垃圾筒中的垃圾袋的扎口和垃圾倾倒(在没有垃圾袋的 情况下)等处理工作造成困难,因此,提供较小压缩量的垃圾筒,将非常便于工作人员的处 理工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垃圾集中收集的压缩式垃圾筒,以便于工作人 员的垃圾处理工作。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垃圾集中收集的压缩式垃圾筒,包括外筒、至少 一内筒、以及枢接于外筒的筒盖,其中,筒盖上设有压杆,压杆的底端与压板连接,压杆上套设有弹簧,压杆的压缩行程小于内筒深度的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上述压杆的压缩行程在15厘米至30厘米之间。例 如15厘米至20厘米之间、20厘米至25厘米之间、25厘米至30厘米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弹簧套位于筒盖上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弹簧位于筒盖下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内筒上套设有垃圾袋,内筒的侧壁和底壁上 设有若干通气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压板呈拱形并且开口向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筒盖和外筒之间设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包 括固定连接至筒盖上的锁钩、枢接至外筒的压板、以及枢接于压板上的与锁钩配合的锁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筒盖上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按压手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筒上设有导杆,筒盖枢接至导杆上,外筒上 设有2 4个内筒。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筒的侧壁上设有内筒取出口。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筒盖上设置压杆,且压杆的压缩行程不大于筒深的1/3, 通过小行程的压缩垃圾,可以防止垃圾外溢而妨碍垃圾的处理工作。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 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 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筒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 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垃圾筒的筒盖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图5所示垃圾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 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垃 圾筒10包括外筒11、内筒13、筒盖17、压杆19、压板21和弹簧23。弹簧23支撑在筒盖17和压杆19之间,压杆19在弹簧2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带 动压板21处于收缩位置。压杆19的整个压缩行程H在15 30cm之间的一个数值,可以根据筒体的大小作
4适当调整,建议不超出内筒深度的1/3。筒盖17具有枢接耳部171,其与筒体11的枢接部111枢接在一起,枢接部11同时 起支撑筒盖17的作用。外筒11的底部设有弹性元件,如此便于内筒13取出,该弹性元件的压缩量则比较 小,通常在3 5cm左右即可。压板21呈拱形,拱形开口向下。当压板21压下时,内筒13中的垃圾的顶部也被 压成拱形,如此,当内筒13中有垃圾袋时,便于扎袋口,当内筒13中没有垃圾袋时,可防止 垃圾上部压实导致垃圾不易倒出。第二实施例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 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内筒13的底壁上设有气孔或缝131,内筒13的四周筒 壁上也设有气孔或缝133,在内筒13中套设垃圾袋或从内筒13中取出垃圾袋时,筒壁和垃 圾袋之间不存在负压,以便于垃圾袋15从内筒13中取出。弹簧23支撑在压板21和筒盖17的内壁之间,压板21始终处于伸出状态,该弹簧 23较硬,也就是倔强系统较大,当盖上筒盖时,压板21即压缩垃圾。此时,筒盖17形成杠 杆,对按压力有增力作用。该筒盖17通过锁扣机构可以锁紧在外筒11上,该锁扣机构包括安装在筒盖17 上的锁钩25、枢接在外筒11上的压板29、以及枢接于压板29上的钢丝锁扣27。该钢丝锁 扣27与锁钩25在压板向下压时相锁紧,如此,垃圾筒便于整体运输。筒盖17上还设有把手173,以向下按压筒盖17。第三实施例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筒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 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垃圾筒的筒盖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压板19的顶部设有压帽191,该压帽191同时也构成弹簧座,通过压帽191, 可以在筒盖17关闭时再压缩垃圾20。另外,筒盖17和筒体11之间未设置锁扣机构。第四实施例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垃圾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 所示垃圾筒的俯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垃圾筒也可以称为垃圾箱,其包 括外筒11和三个内筒13,外筒11上设有导杆113,筒盖17以导杆113为枢轴而枢接在外 筒11上,筒盖17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按压手把175,以便于向筒盖施加向下的压力。筒盖17在导杆113上滑移,以移动至想要的内筒13的位置以压缩垃圾。外筒11的一侧或两侧为内筒11出口,外筒11的顶部设有滑轨115,供内筒111导 向滑出。同样,在前三个实施例中,外筒11的侧壁上也可以开设取出口,如此,不必将内筒 整个取出而浪费气力。在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筒的截面不仅可以为圆形,而且还可以是方形、多边形或其 他截面形状。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筒盖上设置压杆,且压杆的压缩 行程不大于筒深的1/3,通过小行程的压缩垃圾,可以防止垃圾外溢而妨碍垃圾的处理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便于垃圾集中收集的压缩式垃圾筒,包括外筒、至少一内筒、枢接于外筒的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与压板连接,所述压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压杆的压缩行程小于内筒深度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压缩行程在15厘米 至30厘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筒盖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筒盖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侧壁和 底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呈拱形并 且开口向下。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和外筒之 间设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至筒盖上的锁钩、枢接至所述外筒的压板、以 及枢接于压板上的与所述锁钩配合的锁扣。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具有向 下方延伸的按压手把。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设有导 杆,所述筒盖枢接至导杆上,所述外筒上设有2 4个内筒。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式垃圾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侧壁 上设有内筒取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垃圾集中收集的压缩式垃圾筒,包括外筒、至少一内筒、以及枢接于外筒的筒盖,其中,筒盖上设有压杆,压杆的底端与压板连接,压杆的压缩行程小于内筒深度的1/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筒盖上设置压杆,且压杆的压缩行程不大于筒深的1/3,通过小行程的压缩垃圾,可以防止垃圾外溢而妨碍垃圾的处理工作。
文档编号B65F1/08GK201647509SQ2010201486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苏宏民 申请人:苏宏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