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43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开后具有产品展示功能的包装
品.O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盒通常都包括底板、前板、后板、两侧板以及顶板,底板、前板、 后板、两侧板以及顶板包围形成包装盒的容纳腔。通常情况下,通过打开顶板拿出容纳 腔中所包装的物品,包装盒被打开以后,其仅用作容纳物品之用,以防止所包装的物品散落。然而,当包装盒所容纳的物品具有良好外形包装时,例如,包装食品的小包装 袋,小包装袋上的外观包装效果可以吸引消费者,此时,包装盒如果能具有展示包装盒 容纳腔内产品的功能,将可促进消费者消费该产品。特别是对于零售的销售商,带有全 面展示包装盒产品功能的包装盒将更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展示包装盒的容纳腔内产品的包装盒。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包装盒被打开后作容纳产品之外,还可以用 于展示包装盒的容纳腔内产品。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其包括位于所述包装盒底部的底板;相对的前板和后板;相对的两个侧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对、并与所述后板相连接的可打开的顶板;并且,所述前板上设置有第一可撕开缝线将所述前板分成第一部分前板和可撕 离的第二部分前板;所述顶板的中部设置有向所述后板方向突出的第二可撕开缝线、以 及与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连接的第一折缝线,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和第一折缝线将所述 顶板分成第一部分顶板和第二部分顶板。可操作地,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所述第 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所述第一部分顶板大致在所述后板所在平面上固定竖立。作为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平行于所述前板的隔挡 层,其用于将所述包装盒的容纳腔隔成若干隔室,所述隔挡层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 部分前板对应基本相同。所述隔挡层可以为一层,其通过夹层的侧板的内层部分与所述 后板连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第一折缝线设置于所述 顶板的中央,所述第一折缝线基本平行于所述后板。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通过第二折缝线与所述第一部分顶板连接的顶板前延伸部 分,可操作地将所述顶板前延伸部分沿第二折缝线折叠插入所述包装盒内以形成被包围 的容纳腔。所述顶板前延伸部分上设置有外沿凸起部分,所述包装盒的后板上设置有嵌 入缝;可操作地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通过所述外沿凸起部分对应嵌入所述嵌入缝,以使所述第一部分顶板大致在所述后板所在平面上固
定竖立。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沿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撕离 所述第二部分前板后,在前板上形成向上开口。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包括两条基本垂直 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一条基本平行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垂直于前板上沿的 可撕开缝线通过倾斜扩口状的可撕开缝线延伸至前板上沿。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还包括 位于所述基本平行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的中部的半圆环指状可撕开缝线。作为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包装盒大致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基本 平行,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基本平行,所述相对的侧板之间基本平行。所述底板通过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与所述前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 与所述后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折叠组合形成。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所包围的第一部分顶板部分在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 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相对于所述第一折缝线向上凸起。所述第二部分前板的面积是所述前板的面积的约40%到约6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其中,所述侧板通过第三可撕开缝线与所述 侧板的上延伸部分连接。所述顶板通过第四可撕开缝线与所述后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包装盒的前板上设置第一可撕开缝线将所述 前板分成第一部分前板和可撕离的第二部分前板,并在包装盒顶板的中部设置向所述后 板方向突出的第二可撕开缝线、以及与第二可撕开缝线连接的第一折缝线,包装盒在打 开后,包装盒可折叠变化,因此,还可以实现产品展示功能。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的在包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包装盒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包装盒的后视图;图4是图1所示包装盒的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包装盒的仰视图;图6是图1所示包装盒的右视图;图7是图1所示包装盒的展开平面图;图8是图1所示包装盒在打开状态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包装盒在打开状态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 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本文中所提到的底部、顶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附 图中所示意的包装盒的方位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包装盒所使用、放 置的不同方式而相应地变化。图1至图9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10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的 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示具体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折缝线,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和第一折缝线将所述顶板分成第一部分顶板和第二部分顶板。可操 作地,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所述第一部分顶板大 致在所述后板所在平面上固定竖立。作为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平行于所述前板的隔挡 层,其用于将所述包装盒的容纳腔隔成若干隔室,所述隔挡层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 部分前板对应基本相同。所述隔挡层可以为一层,其通过夹层的侧板的内层部分与所述 后板连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第一折缝线设置于所述 顶板的中央,所述第一折缝线基本平行于所述后板。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通过第二折缝线与所述第一部分顶板连接的顶板前延伸部 分,可操作地将所述顶板前延伸部分沿第二折缝线折叠插入所述包装盒内以形成被包围 的容纳腔。所述顶板前延伸部分上设置有外沿凸起部分,所述包装盒的后板上设置有嵌 入缝;可操作地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通过所述外 沿凸起部分对应嵌入所述嵌入缝,以使所述第一部分顶板大致在所述后板所在平面上固 定竖立。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沿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撕离 所述第二部分前板后,在前板上形成向上开口。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包括两条基本垂直 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一条基本平行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垂直于前板上沿的 可撕开缝线通过倾斜扩口状的可撕开缝线延伸至前板上沿。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还包括 位于所述基本平行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的中部的半圆环指状可撕开缝线。作为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包装盒大致为长方体形状,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基本 平行,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基本平行,所述相对的侧板之间基本平行。所述底板通过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与所述前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 与所述后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折叠组合形成。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所包围的第一部分顶板部分在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 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相对于所述第一折缝线向上凸起。图1所示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的在包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所示为图1所示包装盒的主视图,图3所示为图1所示包装盒的后视图,图4所示为图1 所示包装盒的俯视图,图5所示为图1所示包装盒的仰视图,图6所示为图1所示包装盒 的右视图。如图1至图6所示,该实用新型的包装盒10包括底部的底板400、顶板300、 前板100、后板200、右侧板500和左侧板(图中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该包装盒为 长方体形状,包装盒在包装时的形状以及尺寸不受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限制,其可以 根据其所容纳的物体的形状以及数量而调整。例如,在该实施例中,该包装盒主要用于 果珍包装袋的包装,包装盒设计为长方体形状,其底板400为长方体的底面、顶板300为 长方体的顶面、前板100和后板200分别为长方体的长方向的两个面、右侧板500和左侧 板分别为长方体的宽方向的两个面。底板400、顶板300、前板100、后板200、右侧板 500和左侧板所包围的区域即为包装盒的容纳腔,顶板300可方便地用于打开容纳腔。继续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包装盒的前板100上,设置有可撕开缝线110,其 将前板分成两个区域,即第一部分前板IOOa和第二部分前板100b。可撕开缝线110可以将第二部分前板IOOb从包装盒上撕离,因而前板100可以形成向上的开口,使包装盒 内所容纳的物品可以通过开口直接呈现。其中,开口的具体形状是由可撕开缝线110的 形状决定的,在该实施例中,可撕开缝线110包括两条基本垂直于前板100上沿(或者下 沿)的可撕开缝线1101,两条可撕开缝线1101的下端通过基本平行于前板100上沿(或 者下沿)的可撕开缝线1102连接,两条可撕开缝线1101的上端通过向两边倾斜的可撕开 缝线1103延伸至前板100上沿,从而使向上的开口呈现为向侧板倾斜的扩口状。同时, 可撕开缝线110还包括位于可撕开缝线1102中部的半圆环指状可撕开缝线1104,可撕开 缝线1104和可撕开缝线1102形成半圆环区域,其面积一般为指头大小,在需要撕离第二 部分前板IOOb时,可以首先指头按压半圆环区域撕开可撕开缝线1102,进一步撕开可撕 开缝线1102、1101、1103。因此,通过设置可撕开缝线1104,可以方便地撕离第二部分 前板100b。第二部分前板IOOb的形状(也即开口的形状)等不受图示实施例限制,较佳 地,第二部分前板IOOb的面积为整个前板的面积的约40%到约60%,从而可以较佳地呈 现包装盒内的产品。需要说明的是,可撕开缝线可以为图中虚线形状所示的形状,也可 以为其它形状的可撕开缝线,其具体形状不受本实用新型限制。继续如图1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后板200中央设置有嵌入缝210,其用 于在包装盒作为展示所用时将第一部分顶板基本在后板200所在平面上固定竖立,具体 将在其后描述。继续如图1和图4所示,顶板300上开有可撕开缝线320以及与可撕开缝线320 连接的折缝线310(图4中虚线所示),其中,可撕开缝线320向后板200方向突出,可撕 开缝线320的两端通过折缝线310延伸至顶板的两侧(侧板对应的侧面),可撕开缝线320 和折缝线310将顶板300分成两部分,即第一部分顶板300a和第二部分顶板300b。在该 实施例中,折缝线310基本平行于后板(或者平行于前板的上沿),通过将折缝线310向 下折叠时,可撕开缝线320被方便地撕开,第一部分顶板300a和第二部分顶板300b的内 侧相向对折,第二部分顶板300b基本竖立在后板200所在的平面上,从而第一部分顶板 300a也大致在后板200所在平面上(平行于前板100的平面上)固定竖立,其固定竖立的 方式将其后具体描述。因此,第一部分顶板300a上所印刷的图案或者文字内容可以和第 一部分前板100a(第二部分前板IOOb被撕离后)的内容一起展示,并且呈现包装盒内部 的产品或者产品的包装袋图案。特别地,由于可撕开缝线320向后板200方向突出,可 撕开缝线320所包围的部分第一部分顶板区域将相对折缝线310 (也即折叠后的第二部分 顶板的上边沿)向上凸起,该区域可以印刷重要的内容,例如商品商标、品名等,从而 可以实现将重要信息突出地呈现给用户或者消费者,达到较佳的展示效果。可撕开缝线 320相对于其它可撕开缝线更容易被撕开,在折叠折缝线310折叠时,可撕开缝线320可 被撕开。图7所示为图1所示包装盒的展开平面图。图1所示的包装盒一般是使用类似硬 壳纸或者纸板材料制作而成,一般是先加工成如图7所示的平面形状再折叠组装形成图1 所示的包装盒(通过图7中的斜线填充部分的胶带固定)。如图7所示,包装盒还包括一 些图1中未能示出的部分。包装盒还包括顶板前延伸部分360,顶板前延伸部分360通 过折缝线330连接于第一部分顶板300a,沿折缝线330向下方向折叠顶板前延伸部分360 后,顶板前延伸部分360可在前板100的上沿处插入包装盒内,从而形成至少被顶板300所包围的容纳腔。折缝线330在图1的立体结构中与前板的上沿重合。具体地,在顶 板前延伸部分360上还设置有外沿凸起部分361,该外沿凸起部分361在沿折缝线310折 叠时,可以对应嵌入图3中所示的嵌入缝210,因此,外沿凸起部分361的形状和嵌入缝 210的形状相匹配设计。另外,包装盒还包括与右侧板500连接的上延伸部分510和下延伸部分430、与 左侧板600连接的上延伸部分610和下延伸部分440、与前板100连接的下延伸部分420、 与后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410,其中下延伸部分430、440、420、410折叠组合形成如图5 所示的底板400。右侧板500连接的上延伸部分510通过可撕开缝线520与右侧板连接, 左侧板600连接的上延伸部分610通过可撕开缝线620与左侧板连接,在包装盒被打开,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撕离侧板的上延伸部分510、610。图8所示为图1所示包装盒在打开状态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从顶 板300打开包装盒后,可方便地从盛装物品或者取出物品。其中,顶板300也是通过可 撕开缝线340连接于后板200,因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撕去可撕开缝线340以上部分。图9所示为图1所示包装盒在打开状态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 示,通过可撕开缝线撕离第一部分前板100a、侧板的上延伸部分510、610,并沿折缝线 310向下折叠、可撕开缝线320被轻松地撕后,从图8所述的打开状态一变化到图9所示 打开状态二。从图9中所示,包装盒还包括内部的隔挡层700,隔挡层700平行于前板 100并固定于容纳腔内,其可以用于将包装盒的容纳腔隔成若干隔室,从而可以放置包装 盒体积过大、在容纳包装袋等产品时,防止包装袋不会散乱地倒在盒子内部,有利于在 打开状态二整齐地展示包装盒内部的产品。在该实施例中,隔挡层700的形状盒尺寸与 第二部分前板IOOb基本相同。如图7、8和9所示,隔挡层700通过夹层的侧板的内层 部分710与后板200连接在一起,因此,其展开图可以为一个整体。隔挡层700的右边 侧通过胶带粘接于右侧板500上。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隔挡层,以便将容纳腔隔成多个隔室。继续如9所示,沿折缝线310折叠顶板后,第一部分顶板300a的固定竖立是通 过将顶板前延伸部分360的外沿凸起360从容纳腔内部嵌入后板200的嵌入缝210中实现 的。打开状态二的包装盒在前板上形成大面积的开口,顶板打开后被折叠固定竖立在后 板200所在平面,可方便地展示包装盒内的产品,并且第一部分顶板300a的文字图案等 信息内容和第一部分前板IOOa上的文字图案等信息内容可以正面直观地呈现在消费者眼 前,其配合内部产品的包装效果时,可以更好地用于展示产品。因此,该实用新型的包 装盒不但具有包装功能、更具有展示产品功能。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图7所示的纸质板材可以制造或者折叠组成该实用新型的 包装盒,但并不排除以本领域内已知的其它方式来形成包装盒,比如可以采用分块拼装 的形式组成,而不是采用一体式形成。另外,该包装盒可以用于包装各种各样的产品, 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食品)果珍,还可以是日常用品等产品。以上参照附图主要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 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 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如,包装盒的每个侧板可以为相互成一定角度两块纸板组成,包装盒的侧板与前板或者后板的交接处可以为圆弧状等。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 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其包括位于所述包装盒底部的底板;相对的前板和后板;相对的两个侧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对、并与所述后板相连接的可打开的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上设置有第一可撕开缝线以将所述前板分成第一部分前板和 可撕离的第二部分前板;所述顶板的中部设置有向所述后板方向突出的第二可撕开缝 线、以及与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连接的第一折缝线,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和第一折缝线 将所述顶板分成第一部分顶板和第二部分顶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平行 于所述前板的隔挡层,其用于将所述包装盒的容纳腔隔成若干隔室,所述隔挡层的形状 和尺寸与所述第一部分前板基本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层为一层,其通过夹层的侧板 的内层部分与所述后板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缝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中 央,所述第一折缝线基本平行于所述后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通过第二折缝线与所 述第一部分顶板连接的顶板前延伸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前延伸部分上设置有外沿凸起 部分,所述包装盒的后板上设置有嵌入缝;可操作地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所述第 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通过所述外沿凸起部分对应嵌入所述嵌入缝,以使所述第一部 分顶板大致在所述后板所在平面上固定竖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包括两条基本垂直 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一条基本平行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垂直于前板上沿的 可撕开缝线通过倾斜扩口状的可撕开缝线延伸至前板上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撕开缝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 本平行于前板上沿的可撕开缝线的中部的半圆环指状可撕开缝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大致为长方体形状,所述 前板与所述后板基本平行,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基本平行,所述相对的侧板之间基本平 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通过与所述侧板连接的下延 伸部分、与所述前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与所述后板连接的下延伸部分折叠组合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所包围的第一部 分顶板部分在沿所述第一折缝线折叠并在所述第二可撕开缝线被撕开后,相对于所述第 一折缝线向上凸起。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通过第三可撕开缝线与所述 侧板的上延伸部分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通过第四可撕开缝线与所述 后板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前板的面积是所述前板 的面积的40%到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属于包装技术领域。该包装盒包括底板、前板、后板、顶板以及相对的侧板,通过在包装盒的前板上设置第一可撕开缝线将所述前板分成第一部分前板和可撕离的第二部分前板,并在包装盒顶板的中部设置向所述后板方向突出的第二可撕开缝线、以及与第二可撕开缝线连接的第一折缝线,包装盒在打开后,包装盒可折叠变化,因此,还可以实现产品展示功能。
文档编号B65D5/42GK201800997SQ20102018604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9日
发明者胡明生, 黎毅雄 申请人:卡夫食品环球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