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480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物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背景技术
现有的置物篮,款式多样,多为固定结构,如木制、塑料制或金属制得,结构固定 不易变形,但是存在携带不便,且清洗困难的技术问题。还有一种折叠式置物篮,但是由于结构复杂,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由几根支 撑杆插入袋体内,即形成用于容纳物品的置物篮。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包括袋体及插 装于该袋体的多个支撑杆;所述袋体包括连成一体的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及底部,分别在 所述左部和所述右部的对角位置设置固定帽,一正对的所述对角位置对应一成对的所述固 定帽,一所述支撑杆插接一所述成对的固定帽;分别在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的上沿设置条 状的固定袋,所述固定袋包括闭合的两端部及邻近所述端部的一开口,一所述支撑杆对应 容于一所述固定袋内;所述多个支撑杆包括至少四个用于连接所述成对的固定帽的侧杆及 至少两个容于所述固定袋内的横杆。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固定帽经过针线缝制固定于所述左、右部的对角位置。所述固定帽的截面呈V形,所述侧杆的端部插入所述V形内。所述左部的两侧杆交叉设置;或者所述右部的两侧杆交叉设置。所述固定袋顺着所述前部或所述后部的上沿设置,所述袋体及所述固定帽、所述 固定袋缝制而成。在所述固定袋的下缝合线处设置所述开口。所述袋体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后部的上沿缝合在一起。在所述顶盖的自由边设置一固定袋,其内容纳一支撑杆。分别在所述左、右部的上部正对固定一提手。在所述前部的中间区域设置一透光区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易拆卸的支撑杆配合易清洗的 袋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篮折叠后携带方便、拆卸后清洗方便和组装方便。同时,在前 部设置透光区域,方便用户观察置物篮内部的容纳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组装的置物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置物篮的顶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3[0019]图3为所述置物篮的顶盖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置物篮的顶盖盖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袋体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所述侧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所述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包括袋体1及插装于该袋体1的多 个支撑杆(该支撑杆包括侧杆21和横杆22),袋体1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折叠和撑开,便 于使用;支撑杆插装入袋体1的对应位置以后,该袋体1被撑开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置物 篮,以便于用户放置物品。本实用新型的袋体1包括连成一体的前部11、后部12、左部13、 右部14及底部15。分别在左部13和右部14的对角位置设置固定帽17,一正对的对角位 置对应一成对的固定帽17,一支撑杆插接一成对的固定帽17,这样置物篮的左、右部即被 支撑固定;同时,分别在前部11和后部12的上沿设置条状的固定袋18,固定袋18包括闭 合的两端部181及邻近端部181的一开口 182,一支撑杆对应容于一固定袋18内,这样置物 篮的前、后部即被支撑固定,即实现一固定长宽高结构的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置物篮。多个 支撑杆包括至少四个用于连接成对的固定帽17的侧杆21及至少两个容于固定袋18内的 横杆22,该四个侧杆分别为交叉插装于左部的两个和交叉插装于右部的两个,该两个横杆 分别为前、后部上沿的两个。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篮能够为有盖的置物篮,即在袋体1的上方、与后部12相连设 置顶盖16,顶盖16与后部12的上沿缝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顶盖16相对后部12自由翻转, 使置物篮的容纳空间处于打开或闭合状态。为了保证顶盖伸展开,优选在顶盖16的自由边 设置一固定袋18,其内容纳一支撑杆,这样顶盖16由于支撑杆的拉力,平整的分布于置物 篮的上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帽17经过针线缝制固定于左、右部13、14的对角位置,固 定帽17的截面呈V形,侧杆21的端部插入V形内,左部13的两侧杆21交叉设置,右部14 的两侧杆21亦交叉设置,这样在宽度与高度方向上,左部、右部经两交叉的侧杆实现了形 状固定。在长度方向上,固定袋18顺着前部11或后部12的上沿设置,在固定袋18的下缝 合线处设置开口 182,一横杆22经开口 182穿入固定袋18内部,由于其两侧部为闭合结构, 所以横杆22容于固定袋18内,实现其撑开和长度方向的形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侧杆选 用纤维棒,横杆选用PVC扁管。本实用新型的袋体1及固定帽17、固定袋18均缝制而成,优选采用布料,该布料能 够具有透光特性,或者不具有透光特性。同时,分别在左、右部13、14的上部正对缝制固定 一提手3,以利于置物篮在撑开状态下的整体移动。为了进一步便于用户使用本置物篮,优选在前部11的中间区域设置一透光区域 19,以在不打开顶盖的情况下,通过目视判断其内容纳的物品量。该透明区域19的材料能 够选择pvc塑料,以针车缝制跟袋体相结合,为了凸显该透明区域19,除了透明区域19的其 它袋体优选采用深色的涤纶布料。[0030]本实用新型采用易拆卸的支撑杆配合易清洗的袋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篮折 叠后携带方便、拆卸后清洗方便和组装方便。同时,在前部设置透光区域,方便用户观察置 物篮内部的容纳物。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包括袋体及插装于该袋体的多个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连成一体的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及底部,分别在所述左部和所述右部的对角位置设置固定帽,一正对的所述对角位置对应一成对的所述固定帽,一所述支撑杆插接一所述成对的固定帽;分别在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的上沿设置条状的固定袋,所述固定袋包括闭合的两端部及邻近所述端部的一开口,一所述支撑杆对应容于一所述固定袋内;所述多个支撑杆包括至少四个用于连接所述成对的固定帽的侧杆及至少两个容于所述固定袋内的横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经过针线缝制 固定于所述左、右部的对角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的截面呈V形, 所述侧杆的端部插入所述V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部的两侧杆交叉设 置;或者所述右部的两侧杆交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袋顺着所述前部 或所述后部的上沿设置,所述袋体及所述固定帽、所述固定袋缝制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袋的下缝合线 处设置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 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后部的上沿缝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盖的自由边设置 一固定袋,其内容纳一支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 左、右部的上部正对固定一提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 的中间区域设置一透光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组装的置物篮,其包括袋体及插装于该袋体的多个支撑杆;袋体包括连成一体的前部、后部、左部、右部及底部,分别在左部和右部的对角位置设置固定帽,一正对的对角位置对应一成对的固定帽,一支撑杆插接一成对的固定帽;分别在前部和后部的上沿设置条状的固定袋,固定袋包括闭合的两端部及邻近端部的一开口,一支撑杆对应容于一固定袋内;多个支撑杆包括至少四个用于连接成对的固定帽的侧杆及至少两个容于固定袋内的横杆。有益效果是采用易拆卸的支撑杆配合易清洗的袋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篮折叠后携带方便、拆卸后清洗方便和组装方便。同时,在前部设置透光区域,方便用户观察置物篮内部的容纳物。
文档编号B65D33/24GK201745869SQ20102024012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汤华光 申请人:汤华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