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695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压底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罐、饮料罐等三片罐的底盖结构。
背景技术
自从1795年阿培尔发明了罐藏技术,罐头工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现代化工 业部门,目前全世界总产量已近50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为10公斤,品种达2500多种。在 这些罐中,马口铁三片罐占大多数。所谓三片罐,即是由易拉盖、筒形罐身、底盖构成,目前 逐渐采用铝制底盖。目前市场上的底盖见附图1所示,由盖面1、绕盖面1 一周的肩胛部2、从肩胛部2 外周拱起的埋头段3以及埋头段3外围的封罐区域4构成,所述肩胛部2为一平面,而盖 面1外周上设外凸筋5、一级斜坡6、二级斜坡7,盖面1中心为盖中心平面8。目前,三片罐 通常采用巴氏杀菌或高温高压杀菌的方式,设计要求是底盖在杀菌处理过程中经历最大压 差,泄压后变形量< 1mm,在1. 2倍最大压差时不能产生凸角,故底盖的抗内压能力有一定 的要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制罐产业也迅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为了节 约资源,降低成本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保证盖体的抗内压能力的同时减薄盖体厚度,以 节省材料,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压底盖,通过一种新的结构设计来解决节省材料 与底盖维持耐压指标之间的矛盾,使底盖在减薄材料厚度的同时仍具有符合要求的抗内压 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压底盖,由盖面、绕盖面 一周的肩胛部、从肩胛部外周拱起的埋头段以及埋头段外围的封罐区域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肩胛部外周与埋头段的连接处设有一内凹的嵌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内凹的嵌环”是指朝底盖的内面凹设的环形凹槽。2、上述方案中,所述嵌环的截面为一圆弧段。较佳是该圆弧段的半径为0.4mm 1. 8mm。3、上述方案中,所述嵌环的深度h不限,譬如0.01mm、0. ImmUmm等。较佳范围是 0. Imm 1. 5mmο3、上述方案中,所述嵌环与肩胛部间经一过渡圆弧连接,该过渡圆弧的半径为 0. 3mm 1. 5mm04、上述方案中,所述埋头段的斜度α角为9° 28°。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嵌环提高了盖面的抗弯 能力,从而提高底盖的抗内压能力。封罐时,底盖的封罐区域与筒形罐身的卷边一起折弯形
3成密封,盖体埋头段至盖面均会受到罐内压力作用,随着罐内压力的增大,盖面会逐渐抬升 向外翻转,而设计了嵌环则使盖面翻转时所承受的内压临界值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底盖 的抗内压能力。并且,在泄压后盖面中心的位移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本实用新型能 在保证耐内压的同时,可以增加嵌环深度,降低埋头高度、改变埋头倾角、省去斜坡或者外 凸筋,这样可以降低材料厚度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对于某项目的209铝底盖,通过利用强度较高的材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耐压底 盖可以节省材料8.3% ;对于某项目209铁铝盖,使用二次冷轧钢板,采用本实用新型耐压 底盖可以节省材料17%,因此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图1为现有结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局部截面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盖面;2、肩胛部;3、埋头段;4、封罐区域;5、外凸筋;6、一级斜坡; 7、二级斜坡;8、盖中心平面;9、嵌环;10、圆弧段;11、过渡圆弧;12、直线段;13、卷边;14、
封罐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2所示一种耐压底盖,由盖面1、绕盖面1 一周的肩胛部2、从肩胛部2外周拱起的埋头段 3以及埋头段3外围的封罐区域4构成,封罐区域4由卷边13和封罐圆弧14构成。盖面1 外周上设外凸筋5和一级斜坡6,盖面1中心为盖中心平面8,该盖中心平面8的外侧上可 供客户喷涂上字迹(如生产日期的喷码)。所述肩胛部2外周与埋头段3的连接处设有一内凹的嵌环9。具体该嵌环9的截面 为一圆弧段10,该圆弧段的半径为0. 4mm 1. 8_。而嵌环9的深度h为0. Imm 1. 5_。并且,所述嵌环9与肩胛部2间经一过渡圆弧11连接,该过渡圆弧11的半径为 0. 3mm 1. 5mm。埋头段3的斜度α角为9° 28°。换句话说,从底盖的截面上看,从底盖外周至中心依次由卷边13、封罐圆弧14、嵌 环9、过渡圆弧11、肩胛部2、外凸筋5、一级斜坡6、盖中心平面8。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3所示—种耐压底盖,由盖面1、绕盖面1 一周的肩胛部2、从肩胛部2外周拱起的埋头段 3以及埋头段3外围的封罐区域4构成,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嵌环9设置的较 深,嵌环9的圆弧段10与过渡圆弧11之间还设有一直线段9连接。其它同实施一,这里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 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耐压底盖,其特征在于由盖面(1)、绕盖面(1)一周的肩胛部(2)、从肩胛部(2)外周拱起的埋头段(3)以及埋头段(3)外围的封罐区域(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部(2)外周与埋头段(3)的连接处设有一内凹的嵌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压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环(9)的截面为一圆弧段(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耐压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段的半径为0.4mm 1. 8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耐压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环(9)的深度h为 0. Imm 1. 5mm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压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环(9)与肩胛部(2)间经一过 渡圆弧(11)连接,该过渡圆弧(11)的半径为0. 3mm 1. 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压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头段(3)的斜度α角为9° 28°。
专利摘要一种耐压底盖,其特征在于由盖面(1)、绕盖面(1)一周的肩胛部(2)、从肩胛部(2)外周拱起的埋头段(3)以及埋头段(3)外围的封罐区域(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部(2)外周与埋头段(3)的连接处设有一内凹的嵌环(9)。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嵌环提高了盖面的抗弯能力,从而提高底盖的抗内压能力,在保证耐内压的同时,可以降低材料厚度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文档编号B65D43/14GK201753140SQ201020284578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熊康, 王炳生, 黄晶 申请人: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