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935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盒的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的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上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往往不是开启不方便就是配件复杂增加了 安装工序,再有就可能造成开启时很容易因为开启过程破坏包装盒里的物品的外观,影响 美观。还有就是有的包装盒开启后无法复原,因为有粘接物破坏了包装盒的美观,影响了包 装盒的再次利用,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有就是配件成本高,也无法再次利用。虽然,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在其壳体边框周缘向托盘方向伸出有凸缘,将此凸缘 卡合在包装盒内部物品的边缘以达到固定该物品的目的。但采用这种结构,虽然解决了物 品在包装盒内固定以及包装盒美观的问题。但壳体边框的凸缘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随 着全球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和国内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呼声的高涨,生产厂商以及消费者 日益需要一种生产、安装以及开合方便,且能够反复利用、达到美观效果的包装盒。因此,如 何设计出一样方便、节约成本,耐用,同时达到统一而整体美观效果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是 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的开合装置,该包装盒的开合装置解决了常见的包装 盒无法方便开启以及无法重复使用造成使用寿命短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中,包括相互咬 合的定位件和开合件;所述定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开合件包括壳体和卡板,所述卡板连接于壳体,所述卡板上设有按钮和卡钩, 所述卡钩与所述按钮联动,所述卡钩通过移动与所述定位孔开启和锁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中,所述卡钩为所述按钮下方延伸形成 在所述卡板下端的限位凸块,并与所述按钮从所述壳体的相应通孔伸出。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壳体的上半部的边缘宽于下半部,所述壳体的下半部与所述 定位件相配合连接。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壳体的上半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按钮对应的通孔,所述壳体 的下半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壳体在所述按钮对应的后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按钮 的后端之间留有缝隙。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挡板为工字型结构,且限位挡板的前端与所述按钮的后端之 间保持0. 2-0. 3厘米的距离。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卡板通过粘接、插入或反扣方式嵌接在所述壳体上。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卡舌为4个。[0015]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卡板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个侧壁上。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每个卡板上并设两个卡钩,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两个相配合的 定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的开合装置通过开关按钮开合,快捷方 便,而且外观统一、美观,反复开合,方便多次展示,以及保持包装盒整体美观,杜绝浪费的 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开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定位件1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开合件的整体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开合件中的U型卡板222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开合件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开合件中的工字型限位挡板26的整体结构 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开合件内部未设置工字型限位挡板26的俯视 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开合件内部设置有工字型限位挡板26的俯视 图;图9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包装盒的正视图;图10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包装盒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包括相互咬合的定位件 1和开合件;所述定位件1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11 ;所述开合件包括壳体21和卡板22, 所述卡板22连接于壳体21,所述卡板22上设有按钮221和卡钩222,所述卡钩222与所述 按钮221联动,所述卡钩222通过移动与所述定位孔11开启和锁定。其中,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1为方环型结构,该定位件1的侧壁 上设置有定位孔11 ;定位件1采用方环形结构也是为了实现定位件1与开合件相互咬合的 同时实现套接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卡钩222为所述按钮221下方延伸形成在所述卡板22下端的限 位凸块,并与所述按钮221从所述壳体的相应通孔223伸出。进一步地,如图3和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1的上半部的边缘宽于下半 部,所述壳体21的下半部与所述定位件1相配合连接。其中,上半部2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 223,用于按钮221从该通孔223中延伸出。下半部24与上半部23的通孔223位置垂直相 对应的侧壁上同样开设有通孔224,该通孔224是所述壳体21的下半部的侧壁设有的与所 述卡钩222相配合的通孔。由于本实施例中按钮221为圆柱型结构,因此通孔223在本实 施例中为圆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具体可以根据按钮221的形状来进行开孔,当按钮221呈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时,开孔的形状应与按钮221的形状相对应,这里不做具 体限定。进一步地,如图7和8所示,在所述壳体21在所述按钮221对应的后方设有挡板 26,所述挡板26与所述按钮221的后端之间留有缝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26为工字 型结构,且限位挡板的前端与所述按钮的后端之间保持0. 2-0. 3厘米的距离。工字型结构 的挡板26是通过壳体21内部设置竖槽25插接固定在壳体21内部的。采用这样的缝隙其 作用是用于保证按钮222不至于因用力过猛,造成卡板22因变形度过大而断裂。其中,如图4和5所示,所述卡板22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卡舌224嵌接在所述壳 体21上。本实施例中的所卡板22两侧上设置4个卡舌224与壳体21上半部23上的4个 开孔225之间相连接。另外,卡板22与壳体21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粘接、插入、反 扣等其他方式完成,比如插入方式可以在壳体21上设置卡槽,将卡板22两侧设置成卡扣 直接插入卡槽中实现卡板22与壳体21的连接;反扣方式则是将壳体21上设置卡舌,而卡 板22的两侧设置成开孔,使卡板22和卡壳21之间实现连接;另一种方式就是22卡板也可 以不设置卡舌,壳体21也可以不设置开孔,两者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连接。根据上述内容, 卡板22的结构可以是U型、H型或一字型等不同形状,本实施例中卡板22采用H型结构, 为的是在保证效果的同时能够节省所需材料,对于上述卡板22与壳体21的连接方式以及 卡板22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结合图2、3和4所示,所述卡板22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21两个侧壁上。 同时,所述每个卡板22上并设两个卡钩222,所述定位件1上设有两个相配合的定位孔11。 其目的是使两个定位孔11与开合件上卡板22的两个卡钩222相对应,使定位孔11能够与 卡钩222相咬合,便于定位件1与开合件能够套接后互相咬合在一起。卡板22上的卡钩 222与定位孔11相咬合,实际上是通过卡钩222末端垂直凸起两个凸块与所述定位件1上 的定位孔11形状相配合。此外,本实施例之所以采用两个凸块和两个定位孔11是为了在尽量节省材料的 情况下,更好的使定位件1与开合件能够紧密咬合并套接在一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这里并不对设置的凸块和定位孔11的数量进行限定。另外,该按钮221可以连接或一体成型在所述卡板22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板 22由弹性材料制成,为具有一定的变形度的挡板,能够在按压后能够恢复原位。如图9和10所示,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包装盒的底座采用了本实用新型 所述的开合装置。底座既是开合装置的开合件,包装盒的主体开口位置内部设置有定位件 1,定位件1套设在包装盒的主体3内部(附图中虚线与下面开合件相接处的之间位置设置 定位件1)。开合件与带有定位件1的主体3相咬合在一起组成如图9和10所示包装盒,用 于存放被包装物品。其中,附图9和10中虽然只能看到开合件上一侧的按钮221,其实在实际中,开合 件的壳体21上对应面的两侧都设置有按钮221,为的是保证包装盒的严密与牢固。结合附图1至8所示,以实施例一为例,上述的开合装置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组装首先,将卡板22安装在壳体21内部;使按钮221穿过通孔223,同样使卡钩222的 凸部穿过通孔224;其次,通过竖槽25将工字型限位挡板26插接固定在壳体21内部,并保证工字型限位挡板26的两个端部261与卡板22之间保持0. 2cm的距离;第三,通过卡钩222与定位孔11相咬合,实现定位件1与开合件的套接。这样,本 实用新型所述的开合装置就组装完毕。上述安装步骤仅仅作为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安装的先后逻辑关系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这里不在一一列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合装置通过按钮开启,快捷方便,而且能够 反复使用延长了使用寿命。具体地,当开合装置应用于包装盒的开启时,可以分别按下开合 件两侧的开关按钮,有此打开开合装置。同时,由于在按钮对应的里面设计了定位挡板,规 定了开关按钮按下的深度,可以防止因为力量的大小导致开关按钮深度的不同,造成与开 关按钮相连的挡板断裂。开关按钮与壳体是一个整体,为了方便开启,开关按钮的顶面与壳 体外缘面即下层的外缘面在同一个平面,保证了开合装置整体的美观。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 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咬合的定位件和开合件;所述定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开合件包括壳体和卡板,所述卡板连接于壳体,所述卡板上设有按钮和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按钮联动,所述卡钩通过移动与所述定位孔开启和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为所述按钮下方延 伸形成在所述卡板下端的限位凸块,并与所述按钮从所述壳体的相应通孔伸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的边缘宽 于下半部,所述壳体的下半部与所述定位件相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的侧壁设 有与所述按钮对应的通孔,所述壳体的下半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按钮对应的 后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按钮的后端之间留有缝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工字型结构,且限 位挡板的前端与所述按钮的后端之间保持0. 2-0. 3厘米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通过粘接、 插入或反扣方式嵌接在所述壳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舌为4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为两个,对称设置在 所述壳体两个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卡板上并设两个卡 钩,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两个相配合的定位孔。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的开合装置,其中,包括相互咬合的定位件和开合件;定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开合件包括壳体和卡板,卡板连接于壳体,卡板上设有按钮和卡钩,卡钩与按钮联动,卡钩通过移动与定位孔开启和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包装盒的开合装置通过开关按钮开合,快捷方便,而且外观统一、美观,反复开合,方便多次展示,以及保持包装盒整体美观,杜绝浪费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B69/00GK201761685SQ201020531220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6日
发明者廖方 申请人:四川省文君酒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