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气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384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漏气易拉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上的易拉盖。
背景技术
易拉罐一般包括罐体和封盖在罐体上方开口的易拉盖,易拉盖又包括嵌在罐体上方开口的盖边框、与盖边框连成一体的盖面和与盖面铆钉联接的拉环。参照


图1,传统的易拉盖,在拉环与盖面的联接之处,通常会加工左右各一条刻痕,这两道刻痕左右对称,形似燕子的尾部,因此称为燕尾。加工燕尾的意义在于由于拉环与盖面是通过铆钉联接的,开盖的时候,使用者扣住拉环的末端向外掰动,则构成以铆接点为支点的杠杆,杠杆的短臂一端(即使用者未扣住的拉环末端)向下压盖面,从而使盖面与盖边框撕裂,从而开启易拉罐, 但实现这种撕裂需要一定的剪切力,为了使剪切力集中,达到更佳的撕裂效果,于是在盖面与铆钉联接的位置的周围用冲压刀具冲压出燕尾刻痕,使掰动拉环时应力集中到燕尾处, 燕尾首先裂开。然而由于多了燕尾,就增加了易拉罐的漏气风险,进而导致包装物的食品安全。如果在制作易拉盖时冲压燕尾的力度、刀具的锋利程度不当,不但会燕尾漏气,严重刻漏,还直接影响易拉盖的开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漏气易拉盖。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防漏气易拉盖,包括盖面和与盖面的上表面联接的拉环,所述拉环在其与盖面联接的部位设置有撕裂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环与盖面上表面铆接,所述撕裂线为缺口朝向铆接位置的半圆形裂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半圆形裂口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圆形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拉环上添加了撕裂线,这使得使用者在掰扣拉环的时候,撕裂线裂开,拉环下压盖面的支点外移,延长了动力臂,缩短了阻力臂,因此在没有燕尾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轻松地将盖面压离盖边框,实现开启。由于有了撕裂线的存在,因此完全可以取消传统的在盖面上加工燕尾的工序,使盖面上没有容易导致漏气的燕尾。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防止了燕尾漏气,适用于作为易拉罐的封盖配件。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传统的易拉盖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C节点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防漏气易拉盖,包括盖面1和与盖面1的上表面联接的拉环2,所述盖面 1上面无燕尾4,所述拉环2在其与盖面1联接的部位设置有撕裂线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环2与盖面1上表面铆接,所述撕裂线3为缺口朝向铆接位置的半圆形裂口。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半圆形裂口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圆形孔。两侧的圆形孔,减小了撕裂线3与铆接点之间的材料厚度,使撕裂更加容易进行。参照
图1 图3,使用时,使用者扣住拉环2的活动端向外扣压,拉环的另一端由于与盖面1铆接,所以扣压的力传递到撕裂线3上使之裂开,因此拉环与铆接点所构成的杠杆的支点便向远离活动端的方向移动,导致动力臂延长,阻力臂缩短,用平常的开启易拉罐的扣压力量也足够可以将无燕尾4的盖面1撕离盖边框,开启易拉罐。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防漏气易拉盖,包括盖面(1)和与盖面(1)的上表面联接的拉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2 )在其与盖面(1)联接的部位设置有撕裂线(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易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2)与盖面(1)上表面铆接,所述撕裂线(3)为缺口朝向铆接位置的半圆形裂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气易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裂口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圆形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漏气易拉盖,包括盖面和与盖面的上表面联接的拉环,所述拉环在其与盖面联接的部位设置有撕裂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的在盖面上加工燕尾的工序,使盖面上没有容易导致漏气的燕尾,而同时在拉环上添加了撕裂线,这使得使用者在掰扣拉环的时候,撕裂线裂开,拉环下压盖面的支点外移,延长了动力臂,缩短了阻力臂,因此在没有燕尾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轻松地将盖面压离盖边框,实现开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防止了燕尾漏气,适用于作为易拉罐的封盖配件。
文档编号B65D17/347GK202038512SQ2010206375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满昌 申请人:广州龙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张满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