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塑性材料制成的运输容器、特别是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965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由塑性材料制成的运输容器、特别是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塑性材料制成的运输容器。
背景技术
由塑性材料制造的运输容器,特别是运输箱,通常包括基底和四个沿周向设置的侧壁。箱用于运输和储存任何类型的产品和货品,并用于批发、零售、超市销售,等等,不过特别是用于工业运输。填装有产品或货品的容器通常在货盘上相邻堆叠地运输。变得越来越常见的是, 这些箱已经以在货盘上堆叠的方式呈现在展室中,因而不需将货物引导到货架中,从而使客户可直接从容器中取出物件。而且,变得越来越常见的是,将传输到货盘上的运输容器、 而不是产品或货品本身移到货架中用于销售,因而不需分别从容器中取出被运输货品并将其移到货架中。客户然后可直接从移到货架中的容器中取出产品。这样的容器被用作运输容器。这意味着,容器被储存在货架系统中,并在容器的表面处经由通路移除特定量。这样, 通过被填装在容器中的各种均勻货品组装出新的包装单元。这种类型的运输容器通常进行尺寸设置,从而使其可在被填装时易于由操作人员处理。例如,这种类型的运输容器具有600mm的长度、400mm的宽度和400mm的高度,不过容器尺寸不限于此。然而,具有一种尺寸的容器通常用于这一目的,其具有40-70cm范围内的长度尺度、30-50cm范围内的宽度尺度和25-50cm范围内的高度尺度。为实现前述目的,以下构造的运输容器是特别适合的在基底处的四个沿周向设置的侧壁以可折叠方式与基底相连,使得容器可在产品已经移除之后下折以便将容器运回。这样,这种容器的折叠铰接部通常被构造为使得侧壁可向内折叠到基底上,从而使空载容器的运输容积相应减小以便运回。为了使侧壁稳定在上折状态,通常采取预防措施而使得侧壁不能向外折叠。其中,这通过被构造以防止侧壁沿向外方向折叠的相应的侧壁锁定组件或止动部而得以实现。容器常常用于运输通过盖或半盖而盖住的产品和货品,盖或半盖特别地联接到一个侧壁或两个相对侧壁,从而提供闭合的运输容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运输容器,其以简单方式构造,使得任何时候均易于从容器中取出产品,即使在容器以堆叠方式运输时也是如此。这一目的通过本发明的由塑性材料制成的运输容器实现,所述运输容器特别是具有四个沿周向布置侧壁的运输箱,其中,容器的至少一个侧壁、特别是容器的可折叠侧壁, 构造有集成于侧壁的可折叠侧壁元件,使得在外折位置形成可通入的取物开口,这有利于在开启侧壁元件之后直接通过由此开启的侧壁(这意味着通过取物开口)取出产品。这有利于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将容器中运输的产品和货品取出,其中,容器堆叠在货盘上或者此后将容器移入货架中,这是因为,易于通过侧壁中的可松开开口而通入。这种开口一方面用作显示开口,这是因为设置在容器中的产品或货品在侧壁元件上折之后易于从外部可见,且开口另一方面用于从容器中取出产品。这样,这种类型的容器可以相当好地用于物流应用,其中,容器用于运输,由此用于将各种具体均勻货物组装为产品货物,或用于产品销售目的,容器以在货盘上堆叠的方式简单地呈现在展室中,或者,其中设置有产品的容器被移入相应的销售货架中。在取出产品之后,通过将侧壁元件内折而在任何时候再次闭合显示开口。用于打开取物开口的可折叠侧壁元件优选地设置在容器的侧壁中,其中侧壁本身可向内折叠到基底上,特别是用于简单地将容器运回。不过,本发明不限于可折叠侧壁。而且,进一步有利的是,两个可折叠侧壁元件设置在所述侧壁中,特别有利的是, 可折叠侧壁元件通过联接铰接机构而相互连接。这样,有利于在一个处理步骤中将用于打开开口的侧壁元件均向外折,其中,两个侧壁元件还在每个功能位置通过联接铰接机构而相互连接。有利地,至少一个可折叠侧壁元件、且优选地为设置在顶部的侧壁元件,被支撑在侧壁元件两侧上的相应侧壁处的纵向支撑部中。这样,在折叠过程中提供主动控制运动,这是因为在折叠过程中上侧壁元件通过其上边缘保持在侧壁的平面中并仅可沿在此平面中的支撑部移动,其中,上边缘由于在向外折叠过程中在支撑部中进行可移动主动引导而被构造作为枢转轴线。这意味着,通过联接铰接机构相互连接的各侧壁元件在折叠过程中朝向彼此向外折叠,当侧壁元件相邻设置时联接铰接机构和侧壁元件的相关的向外运动于是可从外部折叠到侧壁的下部分上。这样,有利的是,两个侧壁元件的下侧壁元件也通过折叠机构、特别是通过对应的联接铰接机构,以可折叠方式与侧壁的固定下部分相连。这种实施例有利于使可折叠侧壁元件以节省空间的方式以层叠形式相互接触,其中,下侧壁元件被支撑在处于此外折位置的侧壁下节段处,因而几乎不需要空间用于外折的侧壁元件。有利地,外折的侧壁元件因而齐平地接纳在侧壁下部分中,从而使其不会沿向外方向突出。在有利的实施例中,相互枢转联接的两个相应侧壁元件可针对每个侧壁设置,不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设置多于两个侧壁元件,可设置三个侧壁元件,这些侧壁元件通过相应的联接铰接机构相互连接。在运输箱的有利实施例中,处于折叠封闭位置(因而处于通过侧壁元件将侧壁中的取物开口闭合的位置)的侧壁元件可锁定以防止其外折而打开侧壁中的开口,从而使得仅在进行相应解锁之后才可能使侧壁元件外折。这样,对于侧壁元件简单致动而言有利的是,使锁定组件的脱离接合通过沿侧向被支撑在侧壁元件两侧上的侧壁中的侧壁元件的抬升运动进行,使得通过侧壁元件的抬升运动而解除锁定止动,侧壁元件于是向外折叠以打开所述开口。这样,为此目的而有利的是,上可折叠侧壁元件、特别在边缘的上部分中,通过沿侧向向外突出的联接销而接合在侧壁元件的两侧上的侧壁中的支撑部,其中,支撑部优选地在侧壁中被构造为槽形。这样,上侧壁元件在折叠过程中通过联接销被接纳在设置于侧壁两侧上的支撑部中,使得上侧壁元件在上侧壁元件外折时绕设置在支撑部中的联接销而向外枢转,因而在折叠过程中能够在支撑部内实现侧壁元件的上边缘的纵向运动。设置在下方的侧壁元件有利地也支撑在沿侧壁的两侧上,并在闭合位置时保持在锁定止动部之后,其中,锁定止动部防止侧壁元件沿向外方向外折。锁定止动部因而当侧壁元件在其侧支撑部中被向上抬升时可失效,其中下侧壁元件于是可在此位置沿向外方向移动并折叠。利用下侧壁元件的这种折叠运动,通过联接铰接机构相联的上侧壁元件也折叠, 即,绕联接铰接机构折叠,其中,上侧壁元件的上边缘保持在侧壁的平面中,不过上侧壁元件的上边缘在两个支撑部中向下移动。在这种应用环境中,有利的是,下侧壁元件包括大致处于联接铰接机构的高度处的在两侧上的沿侧向突出的接合头,其中,接合头与设置在侧壁两侧上的竖直支撑部内所构造的通路开口相互作用,以利于外折过程。这些通路开口因而在支撑部中设置在这样的高度而使得在侧壁元件的闭合位置(在该位置处开口被侧壁元件闭合),接合头与通路开口不对准,实际上接合头设置在通路开口下方少许的位置,从而使通路开口的下边缘被构造作为接合止动部,以防止接合头移出纵向支撑部。仅在向上抬升侧壁元件之后,设置在下侧壁元件两侧上的沿侧向设置的接合头才与侧壁左右侧上的两个通路开口对准,使得接合头穿过通路开口,联接铰接机构向外移动,因而侧壁元件外折并可向下折叠到侧壁的下部分上。在此下折叠位置,相互上下折叠的侧壁元件齐平地接纳在侧壁的对应凹部内。这样, 确保在开口闭合的内折位置和在开口打开的外折位置时相应的侧壁元件齐平地设置在侧壁内,以节省空间。有利地,上侧壁元件包括在其上边缘处且优选地在中心的凹部,以形成把手开口, 把手开口在其下边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把手卷边环或把手肋。这样,有利于以简单方式通过从下方抓紧把手卷边或把手肋而沿向上方向移动侧壁元件,因而接合头可被解锁,使得接合头被压而通过两个通路开口,侧壁元件可向外折叠。在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中,还提供防封堵密封开口,其特别地设置在上侧壁元件的上边缘上,其中防封堵密封开口本身是已知的,在侧壁元件处于闭合位置时与侧壁的上部分中的对应的防封堵密封开口对准,使得对应的防封堵密封部可被推动穿过防封堵密封开口以将其紧固。这样,有利于通过这样的容器实现产品和货品的可靠运输,其中容器当然在其顶部由盖牢固封闭。从所述开口取出产品或货品由此将立刻显见,这是因为这将仅在破坏密封部之后才可能实现。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例示出处于侧壁的升高位置且由此处于运输或储存位置的具有可折叠侧壁的箱的立体图;图2例示出根据图1的容器或箱的对应立体图,其中具有部分开启的侧壁,用以例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3a例示出图1和2中的立体图中所示箱的窄侧的从外侧的侧视图;图北例示出图3a中所示细节D的放大示意图;图3c例示出沿图北中的线E-E截取的示意截面图;图3d例示出沿图3a中的线C_C截取的局部截面图,其中提供对窄侧壁的开口的适应性图示;图4例示出从外侧所见的窄侧壁,其处于开启位置或部分开启位置;图5例示出沿图3a中的线A_A的示意图,其中例示出在窄侧形成开口的折叠机构的联接铰接机构,在右方例示出其邻近处的细节,其中图5例示出窄侧壁处于其完全闭合位置;图6例示出根据图5的视图,不过是在开始开启运动之后不久的情况;图7仍以纯示意方式例示出沿图3a中的线B_B通过窄侧壁的截面图,以例示出在部分侧壁外折的过程中的中间位置;图8提供类似于图7的示意图,其中示出进一步外折的位置;图9例示出根据图8的另一中间位置,不过其进一步开启;和图10例示出类似于图7的截面图,其中窄侧壁具有下折的侧壁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例示出柜式盒或箱,其具有四个沿周向设置的侧壁,即,两个纵侧壁1和两个窄侧壁2,在基底3处以可折叠方式联接,这基本上是已知的。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折叠箱, 而是还可用于具有非折叠侧壁的容器。而且,箱在顶部通过由两个半件形成的盖封闭,其中每个半盖^、4b通过基本上已知的枢转联接部以可折叠方式联接到纵侧壁2。在所示封闭位置,内折的半盖^、4b在相应突出部处接触竖直直立的窄侧壁2。这样形成全封闭的容器或箱。从图1中进一步显见,相对设置的两个纵侧壁1联接到集成于基底3的向上突出座。为了过渡到空载及因此返回运送位置,窄侧壁因而向内折叠至基底3上,这之后两个纵侧壁朝向基底折叠。使纵侧壁和窄侧壁与基底相连的联接铰接机构是已知的适合联接铰接机构,因而不必进行描述。这还适于锁定所述箱的外折侧壁。锁定也以已知的和适合的方式进行。不过,从图1中显见,通过升高的纵侧壁锁定升高的窄侧壁2的目的是,提供彼此相对的两个锁定元件5,锁定元件5在窄侧壁处具有把手眼6,其中适合的接合接片设置在锁定元件上并处于与把手眼6相对的自由端,其中接合接片例如接合纵侧壁侧边缘上的对应凹部并由此有利于锁定。在此,至少窄侧壁在松开锁定之后可沿向内方向折叠,如图1中的立体图中显见。 其它侧壁因而也可沿向内方向折叠,这取决于其是否可被可折叠地支撑,优选地通过基底处的对应联接铰接机构实现可折叠的支撑。而且,图1使得箱的特性变得清楚,其特性例示在窄侧壁处,即,两个侧壁元件7和 8形成在窄侧壁2中并上下叠置且通过第二联接铰接机构9相互联接。下侧壁元件8还通过适合的第二联接铰接机构10与下侧壁元件11连接或联接, 其中下侧壁元件11被构造为固定到窄侧壁2。第一和第二联接机构相互平行延伸。从图1中显见,用于抓握所述箱的把手开口 12通过上侧壁元件7中的凹部形成, 其中凹部通过窄侧壁2的上固定侧壁部件沿向上方向限定。现在图2例示出窄侧壁中的局部开口 13,其通过将侧壁元件7和8下折而形成。 这被表示为局部开口 13,因为无论在所示实施例中的两个侧壁元件7和8是否外折,由于在基底3处的窄侧壁的联接连接,使得窄侧壁2也可向内折叠并因而在盖封闭时形成较大开口。当固定下侧壁元件11在下文中被提及时,其当然是指图1中所示侧壁的升高位置,其中,侧壁当然也可与前述侧壁元件11 一起向内折叠到基底上。图2例示出在侧壁2的上节段处在左侧上和右侧上构造的两个相应的防封堵密封开口 15,S卩,在左侧上设置一对防封堵密封开口 15,在窄侧壁处设置一对防封堵密封开口 15,防封堵密封开口 15在两个侧壁元件7、8的上折位置处对应或对准于在左侧和右侧处构造于此的相应的防封堵密封开口(被表示为16),使得从图1中的左侧显见,具有两个向内突出小齿轮的相应防封堵密封部17可插入朝向彼此取向的开口 15和16中,当两个侧壁元件7和8开启时,防封堵密封部必须首先被破坏,这意味着转变到根据图2的开启位置。不过,这种具有防封堵密封部的构造仅为可选的。图3例示出处于升高位置并由此用于封闭侧壁2的侧壁元件7和8。这样,还可见分段设置的铰接机构9和10,这意味着,从侧壁元件7的下边缘向下突出的铰接接片18 (例如六个铰接接片18),接合在下侧壁元件8的上边缘处的相应的铰接部开口 19,如齿合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图北中更大地例示出具有铰接接片和凹部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D。从图3c中的截面图中显见,铰接接片被构造为相似的夹20,并抵达在相似的夹的两侧上的铰接螺栓21周围,其中铰接螺栓横跨铰接凹部19。这样,上侧壁元件7以可枢转方式与下侧壁元件8相连。由于所述构造是根据图3c的夹形,因而侧壁元件7和8可通过简单方式夹在一起进行组装并也可通过相应施加的力而再次相互脱离接合。这对于组装是有利的,而且还具有部件破裂时可易于更换的优点。第二铰接联接机构也可同样设置。图3a和图北中显见的凹部22并不重要,而仅用于节省材料,这是因为侧壁元件 7和8的壁在铰接螺栓或铰接机构轴的部分中稍稍倾斜以避免过重构造,这意味着,壁厚设置为大致恒定以尽可能避免由于塑性材料注射成型所致的收缩。而且,下铰接机构10以同等方式构造,使得下侧壁元件8可夹到下侧壁元件上。为此目的,连续的铰接螺栓23 —体形成于下固定侧壁元件11,其中,在侧壁元件8的下边缘处的接片形的向下突出的夹形铰接接片与铰接螺栓相互作用。这些向下突出接片以M表示并接合在固定侧壁元件11的下边缘处的相应凹部25。此铰接机构另外还特别是在图5中详细显见,其中显示出上和下铰接机构。从图2还显见夹接片20,其中,上侧壁元件7接触向下折叠的下侧壁元件8 (在此不可见),侧壁元件8进而接触固定侧壁元件11。为了根据例示出开启位置(部分开启)的图2中的例示沿朝向固定侧壁元件11或侧壁2的方向折叠侧壁元件7、8,接合头沈在左侧处和右侧处集成于联接铰接机构9。接合头被支撑在窄侧壁2的左、右边缘处,由此处于竖直引导部27中,竖直引导部27被构造为在水平截面图中呈U形,这意味着,设置两个U形臂观和四以及U形棒30,使得竖直支撑部27在窄侧壁的左侧上和右侧上形成。在竖直支撑部27的向外取向的U形臂四处存在开口 31 (参见3d),这从图3a中以及左侧上和右侧上也显见,其中,开口有利于接合头沈通向外部,如图3d中的截面图显见。开口 31的设置从图3a和图3d中的例示中显见,而且还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的图5和6在显见,使得两个接合头沈在侧壁元件7、8处于封闭位置时稍稍低于凹部31的上边缘,由此用于封闭开口 13,其中,凹部形成接合止动部。这意味着,侧壁元件7、8不能沿向外方向被压,而是,侧壁元件7、8不得不通过设置在下方的把手12或棒32而稍稍向上升高,如图3中的箭头A的方向所示。一旦侧壁元件8且特别是接合头沈相应升高得足够多而使其可通过凹部或开口 31移动到外部,则侧壁元件7、8可绕联接铰接机构9枢转并可向外折叠到根据图2的位置。这种枢转运动特别地设置有图5 的中间位置,这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图5例示出处于封闭位置的侧壁元件7、8,由此例示出完全封闭的窄侧壁2。在此, 接合头沈设置在U形臂四中的凹部31的下边缘或边沿之下。此下边沿因而用作接合边缘33。在图5中所示位置,侧壁元件7、8不能绕铰接机构9和10折叠,这是因为接合头 26不能沿向外方向移动。而且,上侧壁元件7在其上边缘在左侧和右侧包括联接销34,其中,联接销沿向外方向突出到支撑部27中,特别是从图8中显见。这些联接销34设置在上边缘处并由此处于上侧壁元件7的边缘部分,且每个联接销沿侧向接合竖直的支撑部27,联接销34被构造和设置尺寸而使其不能穿过竖直支撑部27中的凹部31而至外部。这样,联接销永久地保持在竖直支撑部27中,并在折叠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图8和9)仅可在侧壁的平面中从顶部竖直向下移动和进行相反移动。这确保上侧壁元件的上边缘在折叠过程中相应地保持在由设置在边缘处的两个竖直支撑棒27构建的平面中,或确保上侧壁元件的上边缘仅可在此平面中上下移动。这样,当上侧壁元件根据图3d而稍稍升高时,构造在左侧上和右侧上的两个接合头沈可穿过凹部31,也参见图5 (闭合位置)和图6 (提升位置)。在根据图6的位置,接合头沈可沿向外方向穿过凹部31,从图7中显见,使得侧壁元件7和8的折叠过程在此后进行,直到最终达到根据图10的完全开启位置,在该位置处上侧壁元件7接触下侧壁元件 8,下侧壁元件8接触固定下侧壁部分11。这于是为通向箱内部提供开口 13。开口的尺寸可通过外侧壁元件7和8的相应外尺度确定。通过图7和10的对比显见,下固定侧壁元件11包括凹部35,凹部35的边缘与窄侧壁的表面的其余部分齐平。而且,在侧壁元件7和8的完全向下折叠或向内折叠位置,侧壁元件不沿向外方向突出,而是完全被接纳在下侧壁部分11处的凹部35中。而且,在折叠闭合位置,侧壁元件以相应方式被接纳在侧壁中。为此目的,凹部由包括开口 13的背壁36 和设置在边缘处并从背壁沿向外方向突出的棒37形成,其中用于强化侧壁的典型肋架也设置在凹部35处。侧壁元件7、8以及集成于其上的夹形凸形铰接接片20被接纳在凹部35 中,并由此处于折叠闭合位置,且也可处于外折开启位置(参见图1和2)。背壁36形成在穿过侧壁部件11的下节段中(参见图1),在此,下侧壁元件8通过联接铰接机构10进行联接。为了从图10的位置封闭开口,仅需使设置在底部上和外侧上的侧壁元件7绕联接销34以及通过把手棒31稍稍向外枢转,其中上侧壁元件7随后向上移动,其中设置在侧壁元件7的上边缘处在左侧上和右侧上的两个联接销34在竖直支撑部27中沿向上方向移动,直到最终接合头26在竖直支撑部27的方向上向内在下侧壁元件8的上边缘处利用上侧壁元件7的最后抬升或向上移动而向内移动通过两个凹部31。此后,侧壁元件7和8稍稍向下移动,这可简单地通过其重量实现,使得接合头26到达凹部31的下边缘之后的相似接合接片,从而使其不再能移动到外部。这样,局部开口可在窄侧壁中根据需要形成,窄侧壁也可为此目的而折叠,这提供了通向容器内部的通路,而窄侧壁不必向内折叠。在此所描述的根据图1的在窄侧壁处的这种构造也可同时在两个相对窄侧壁处和构造在纵侧壁处,这可根据预计应用而进行。应认识到,也可构造其它用于侧壁元件7和8的铰接机构和锁定机构。而且,可折叠侧壁元件有利地被接纳在侧壁中,从而使其不会突出超过处于闭合位置和处于外折开启位置的容器的基本尺寸。根据本发明有益的是,侧壁元件7和8设置为在外折位置上下叠置且在可能时齐平,且其由此有利地被接纳在下固定侧壁部分11内。而且,有利的是,上、下侧壁元件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并由此在开启位置相互覆盖。这样,确保最优的开口或局部开口 13。操作非常简单,这是因为仅上侧壁元件7必须稍稍升高以开启侧壁元件7和8,该操作可通过把手凹部12的下方的把手棒32进行,于是使得向外枢转运动可在接合头沈与凹部31对齐之后进行。而且,局部开口 13的内折和闭合以简单方式进行,其中,仅利用上侧壁元件7 的向上移动。 根据图5至10,具有用于折叠组装侧壁和基底的插入铰接部的铰接构造,在固定侧壁部件11的下端处显见,其中,这些铰接部是已知的且不需在此描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塑性材料制成的运输容器,具有基底和沿周向设置的侧壁,其中,所述容器的至少一个侧壁(1,2)构造有集成于所述侧壁(1,2)中的两个可折叠例壁元件(7,8),使得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8)在下折位置时打开取物开口(13),其中,在所述侧壁元件(7,8) 的上折位置,所述取物开口(13)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可折叠侧壁元件(7,8)设置在所述侧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侧壁元件(7,8)中的至少一个以可枢转方式联接于所述侧壁O)。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可折叠侧壁元件(7,8)通过第一联接铰接机构(9)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可折叠侧壁元件(7,8) 被支撑在所述侧壁O)的纵向支撑部(XT)的两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8)能够被锁定在侧壁( 处的折叠闭合位置以防止外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顶部的侧壁元件(7)包括在两侧上的联接销(34),所述联接销设置在所述侧壁元件的上边缘的部分中且沿向外方向沿侧向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下方的所述侧壁元件(8)包括在其侧边缘处在两侧上的接合头(26),所述接合头06)处于第一联接铰接机构(9)的联接轴线的高度,其中,所述侧壁元件(8)沿所述侧壁( 通过所述接合头被支撑并被保持或锁定在接合止动部(3 之后的闭合位置,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8)均能够在其侧向支撑部中向上升高以进行外折,使得设置在下方的侧壁元件⑶能够沿向外方向移动超过所述抓紧止动部(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沿侧向向外突出的接合头06) 接合所述侧壁O)的竖直纵向支撑部(27),其中,所述支撑部(XT)分别设置有通路开口 (31),用于设置在下方的侧壁元件(8)的接合头06)的通过运动,当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 8)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通路开口(31)设置在所述接合头06)的上方,使得所述支撑部 (27)形成针对在所述通路开口(31)的下方的接合头06)的接合止动部,其中,通过使所述侧壁元件在所述支撑部(XT)中沿向上方向移动,所述接合头06)能够与所述通路开口 (31)对准,以使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8)外折。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下方的侧壁元件(8)的接合头06)在尺寸上小于所述通路开口(31)。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铰接机构(9)包括多个铰接接片(18二4),所述铰接接片(18,24)被构造为相邻设置的相似的夹,所述夹以齿合方式接合在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8)的相应的铰接凹部(19,2 中并能够插入到所述铰接凹部中的铰接螺栓(21,2;3)上,其中,所述铰接接片和所述铰接螺栓沿线性枢转轴线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顶部的侧壁元件(7)包括用于在其上边缘处形成把手开口(1 的凹部,其中,所述凹部包括向外突出的把手卷边或把手肋(32),使得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8)均能够通过在所述支撑部(XT)中的抬升运动而从其闭合位置抬升,以使设置在下方的侧壁元件(8)的接合头06)与所述通路开口(31)对准,用于使所述两个侧壁元件外折。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侧壁,被设置为能够在基底折叠,构造有所述两个可折叠侧壁元件(7,8)的所述侧壁(1,幻联接于所述基底,使其能够沿向内方向折叠到所述基底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顶部的侧壁元件(7)包括在其上边缘处的防封堵密封开口(16),用于接纳防封堵密封部(17),当所述侧壁元件(7,8) 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开口与所述侧壁O)中的对应的防封堵密封开口(15)对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两个侧壁元件(7,8)处于闭合位置和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两个可折叠侧壁元件(7,8)均不会通过所述铰接机构沿向外方向突出超过所述容器的基本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 设置有凹部(35),用于接纳所述侧壁元件(7,8),使得所述侧壁元件(7,8)在所述侧壁元件处于闭合位置和处于外折位置时被齐平地接纳在所述侧壁O)内,其中,所述侧壁(2)构造有背壁(36),所述背壁(36)具有设置在所述背壁的周向边缘处的向外突出棒(37),用于提供所述凹部(35), 其中,在所述背壁中还设置有用于所述侧壁的增强肋。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容器进一步包含盖。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可折叠侧壁元件(7,8)均以可枢转方式联接到所述侧壁(2)。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下方的可折叠的侧壁元件通过第二联接铰接机构(10)以可枢转方式联接到所述侧壁O),其中第一联接铰接机构(9) 和第二铰接机构(10)相互平行。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顶部上的侧壁元件(7)被支撑在所述侧壁O)的纵向支撑部(XT)的两侧上。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解除所述锁定通过所述侧壁元件 (7,8)的抬升运动进行,所述抬升运动使得所述侧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从锁定位置被抬升以将所述侧壁元件(7,8)向外折叠以打开所述开口(13)。
2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销(34)接合所述侧壁(2) 的槽形竖直纵向引导部(27),使得设置在上方的侧壁元件(7)在由所述侧壁O)限定的平面中也在所述铰接销(34)的部分中的外折运动过程中被主动引导,其中,所述竖直支撑部 (27)设置在所述侧壁(2)的两个侧边缘处以使所述取物开口(13)最大。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顶部的侧壁元件(7)的铰接销(34)在尺寸上大于所述通路开口(31)。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包括所有侧壁。
全文摘要
在由塑性材料制成的运输容器中、特别是运输箱中,具有基底和沿周向设置的侧壁,在容器的至少一个侧壁中构造可折叠侧壁元件,其中侧壁元件集成于侧壁中,使得侧壁元件在外折位置时打开取物开口。
文档编号B65D6/18GK102249028SQ20111011621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7日
发明者扬·亚伯拉罕·赫伊津哈 申请人:舒乐阿卡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