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分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062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通道分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液器,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ー种具有多通道分液器。
背景技术
制药行业中大量使用灌注器灌装药液,灌注器在灌装过程中需不断地向贮液腔中补充药液,现有技术通常配备专线输送,以保持灌注器持续运行。现有技术尽管应用可靠、有效,但是只适合单台或数台灌注器生产配套使用。当生产线中灌注器数量较多时,应用现有技术需配置相应数量的管道,易造成生产现场连接管道纵横交错格局,既影响生产环境,也不便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ー种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就近输送、減少连接管道的多通道分液器。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木目标。多通道分液器,它由一体化结构的壳体、进液ロ、出液口和出气ロ组成。所述壳体为卧姿的长条形薄壁件,在壳体上壁居中设有朝上伸出的进液ロ,下壁居中设有朝下伸出的出气ロ,进液口和出气ロ沟通壳体内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出气ロ两侧分别均布2 7根相互平行间隔20mm 30mm且贯穿壳体下壁的出液ロ,出液ロ与壳体固定连接,位于壳体内腔体的出液ロー端距内壁H=L Omm I. 5mm。上述结构中,进液ロ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置出液ロ的截面积之和。壳体横截面为圆形,其内径Φ40·ι Φ65·ι。壳体、进液ロ、出液口和出气ロ为高強度玻璃一体化结构,通体透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多通道结构简单,烧结容易;
2、通体透明,便于观察内腔分液情况;
3、由一只进液ロ集中输入,多只出液ロ分别就近对应输出,此结构集成度高,节省连接管道,既改善了生产环境,也易于维护管理。


图I是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图I所示的多通道分液器,它由一体化结构的壳体I、进液ロ 2、出液ロ 3和出气ロ4组成多通道容器。所述壳体I为卧姿长条形薄壁容器,在壳体I上壁居中设有朝上伸出的进液ロ 2,下壁居中设有朝下伸出的出气ロ 4,进液ロ 2和出气ロ沟通壳体I内腔。本实施例中壳体I为圆管状,其内径为Φ50πιπι,出气ロ 4两侧分别均布4根相互平行间隔25mm且贯穿壳体I下壁的出液ロ 3,出液ロ 3与壳体I固定连接,位于壳体I内腔中的出液ロ 3 —端距内壁H=L 2mm。本实施例由8根出液ロ 3,I根进液ロ 2和I根出气ロ 4组成10通道的分液器。为了确保8根出液ロ 3同时输出药液的需求,进液ロ 2的截面积大于所置出液ロ3的截面积之和。本实施例中进液ロ 2内径为Φ 10mm,其截面积为78. 5 mm2。出液ロ 3内径为Φ 3. 5臟,其截面积为9. 62 mm 2,8根出液ロ 3的截面积之和为76. 93 mm2。多通道分液器实际应用时,从进液ロ 2输入待灌装的药液,8根出液ロ 3分别连接输液管道至目标灌注器的贮液腔。本发明只用I根进液ロ 2集中输入药液,8根出液ロ 3可同时输出,此结构集成度高,节省连接管道,既改善了生产环境,也易于维护管理。另外,本发明中壳体I、进液ロ 2、出液ロ 3和出气ロ 4为高强度玻璃一体化结构,通体透明有利于观察分液情况和药液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通道分液器,它由一体化结构的壳体(I )、进液ロ(2)、出液ロ(3)和出气ロ(4)组成;所述壳体(I)为卧姿的长条形薄壁件,在壳体(I)上壁居中设有朝上伸出的进液ロ(2),下壁居中设有朝下伸出的出气ロ(4),进液ロ(2)和出气ロ(4)沟通壳体(I)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ロ(4)两侧分别均布2 7根相互平行间隔20mm 30mm且贯穿壳体(O下壁的出液ロ(3),出液ロ(3)与壳体(I)固定连接,位于壳体(I)内腔体的出液ロ(3)一端距内壁H=L Omm I. 5mm。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通道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ロ(2)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置出液ロ(3)的截面积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通道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横截面为圆形,其内径 Φ40mm C>65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通道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进液ロ(2)、出液ロ(3)和出气ロ(4)为高强度玻璃一体化结构,通体透明。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分液器,它由一体化结构的壳体、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组成。所述壳体为卧姿的长条形薄壁件,在壳体上壁居中设有朝上伸出的进液口,下壁居中设有朝下伸出的出气口,进液口和出气口沟通壳体内腔。所述出气口两侧分别均布2~7根相互平行间隔且贯穿壳体下壁的出液口,出液口与壳体固定连接,位于壳体内腔中的出液口一端距内壁H=1.0mm~1.5mm。本发明从1根进液口集中输入药液,所置的多根出液口可同时输出,此结构集成度高,节省连接管道,既改善了生产环境,也易于维护管理。
文档编号B67C3/00GK102838067SQ20111016600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翁书京, 翁淇潆 申请人:泰州市苏京实验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