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045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翅式换热器,尤其是换热器中的过冷液体通道层的结构,
该结构并不局限于空气分离设备中。也包括其他领域中所使用的板翅式换热器的过冷液体 通道层的结构。
背景技术
板翅式换热器首先使用于汽车与航空工业中,最早生产的是铜质浸焊的板翅式换 热器。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出现了更轻巧的铝质浸焊板翅式换热器,随后研究与使用了更 多结构形式的翅片,使得板翅式换热器趋于更加紧凑、轻巧。 目前,板翅式换热器已被广泛应用在空气分离设备中。板翅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 凑,换热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现在常用的板翅式换热器的过冷液体流通层的换热翅片均为 竖直放置,导致换热器的高度过高,使得返流氮气或污氮气流体进入换热器的通道长度长, 阻力大,换热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换热器整体高度尺寸大,也使有限空间内安装换热器的灵 活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板翅式换热器 过冷液体通道层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的传热翅片水平放置。过 冷液体通道层可以为液氮通道层、污液氮通道层、液空通道层中任意一个,也可以是包括任 意两个或三个。由于流体在通道层内横向流动,其有效换热过程在液体水平流动过程,可有 效降低换热器的高度,同时也即降低了返流氮气,污氮气进入换热器的有效长度,减小了返 流气的通道阻力。而且水平流程和返流形成了错流结构,强化了传热,减小了换热器的重 量,提高了换热效率。此外设置为水平流后,流体换热过程主要在水平方向进行,克服了竖 直流型换热器高度偏大问题,使得换热器的结构尺寸设计更加灵活,换热器整体结构更加 的紧凑。 所述水平放置的传热翅片根据需要可以为一层或一层以上,设置为二层及两层以 上的传热翅片,其相邻的传热翅片通过弯道导流片首尾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现有技术的板翅式换热器的过冷液体通道层的结构。
图2是返流气体通道层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 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 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板翅式换热器的液体通道层的结构,液体通道层包括液 氮通道层、污液氮通道层,每个通道层包括导流片1与竖直放置的传热翅片2。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通道层7—只有一层水平放置的传热翅 片,其两端分别与进出口封头连接;通道层二 6有二层水平放置的传热翅片,相邻传热翅片 的一端通过弯道导流片首尾连接,相邻传热翅片的另一端分别与进出口封头连接;通道层 三5有三层水平放置的传热翅片,第一层传热翅片2的首端与进口 l或出口封头连接,第一 层传热翅片的尾端通过弯道导流片3与第二层传热翅片的首端连接,第二层传热翅片的尾 端通过弯道导流片与第三层传热翅片的首端连接,第三层传热翅片的尾端与出口 4或进口 封头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板翅式换热器,其高度较常规的板翅式换热器高 度的1. 6-1. 8米,降低到1. 2-1. 4米。图2所示的返流通道内的返流氮气、污氮气其从下往 上流动,由于传热器内的过冷液体通道层降低,使返流氮气,污氮气进入换热器的有效长度 降低,减小了返流气的通道阻力。过冷通道层一、二、三可根据需要任意适用于液氮通道层、 污液氮通道层、液空通道层结构。水平流的过冷液体和上下流的返流形成了错流结构,强化 了传热,减小了换热器的重量,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只要空间允许,在保证换热器效率的 情况下,水平放置的传热翅片层数还可以增加,其连接方式相同。
权利要求一种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其特征在于传热翅片水平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放置的 传热翅片为2层及两层以上,相邻的传热翅片通过弯道导流片首尾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液 体通道层为液氮通道层。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液 体通道层为污液氮通道层。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液 体通道层为液空通道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翅式换热器过冷液体通道层,过冷液体通道层的传热翅片水平放置。由于流体在通道层内横向流动,可有效降低换热器的高度,和换热器内的有效流程长度,减小了返流气的通道阻力。而且水平流程和返流形成了错流结构,强化了传热,减小了换热器的重量,提高了传热效率。换热器高度降低,使得换热器的结构尺寸设计更加灵活,整体结构更加的紧凑。
文档编号F28F13/00GK201497415SQ20092030383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31日
发明者龙江 申请人: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