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650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菌瓶的瓶盖,尤其是用于养殖或保存、携带运输无菌蛆等无菌生物的无菌瓶的瓶盖。
背景技术
用无菌蛆治疗感染创面等生物医疗方法已经开始在临床中使用。医用无菌蛆等无菌生物一般需要在无菌瓶中养殖或保存,为了保证无菌瓶中养殖或保存的无菌生物处于良好生存并处于无菌的状态,无菌瓶的瓶盖必须同时满足透气、隔离细菌进入及防止蛆虫外逃的要求,现有瓶盖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前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养殖或保存无菌蛆等无菌生物的无菌瓶的瓶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无菌瓶的瓶盖,包括盖体与连接体,所述盖体分二层,内层为半透膜,外层为带透气孔的硬质材料。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前述一种用于无菌瓶的瓶盖,所述内层半透膜的孔径为不大于0.22 μ m。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无菌瓶的瓶盖,其中内层半透膜的孔径为不大于 0. 22μπι,可以保证满足透气、隔离细菌的作用;外层为带透气孔的硬质材料,其中透气孔可以保证具有透气性,硬质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外力损坏内层半透膜,确保隔离细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盖体1的外层2、内层3及连接体5构成。盖体外层可以用硬质金属或塑料,设有一个或多个透气孔4,透气孔4的直径大小应可以透气又可以有效防止外力损坏内层薄膜为宜;内层3为孔径不大于0. 22 μ m的半透膜,具有一定的透气性,确保瓶体内无菌生物的生存,同时又具有隔离细菌的作用,确保细菌不会污染瓶内的无菌生物;盖体1上设连接体5,连接体5为螺纹,用于与无菌瓶相啮合。实施例二[0016]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体5可以为卡口,用于与无菌瓶相结合,其他结构同实施例
ο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无菌瓶的瓶盖,包括盖体与连接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分二层,内层为半透膜,外层为带透气孔的硬质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菌瓶的瓶盖,其特征在于内层半透膜的孔径为不大于 0. 22 μ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菌瓶的瓶盖,尤其是用于养殖或保存无菌蛆等无菌生物的无菌瓶的瓶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菌瓶的瓶盖,包括盖体与连接体,盖体分二层,内层为半透膜,外层为带透气孔的硬质材料,内层半透膜的孔径不大于0.22μm。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气性和隔离细菌的作用,可以满足养殖或保存无菌蛆等无菌生物的需要。
文档编号B65D51/24GK202130684SQ2011200213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王爱萍, 蒋克春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