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749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震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自动震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加工一些体积较小的工件时,通常会采用震动上料机将多个工件依序送入自动流水线中,对于一些细长工件,由于多个工件容易勾连在一起,因此将工件逐个分离出来比较困难,特别是无法将摆放凌乱的待加工工件按照某种特定方向或顺序排列。比如,加工汽车用气门嘴,气门嘴具有一个外径变大的头部,在入料时要求气门嘴的头部向上整齐地排列并输送进入流水线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震动上料机,可以将与上述气门嘴形状相仿的细长工件按照统一摆放方式整齐地输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震动上料机,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下部的入料斗、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方的下料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多级固定板,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多级浮动板以及用于驱动多级所述的浮动板同步升降的传动机构,多级所述的固定板和多级所述的浮动板均呈阶梯状依次排列,多级所述的固定板和多级所述的浮动板相间隔设置,所述的入料斗位于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前方,所述的下料机构位于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后方,且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顶部分别具有向后向下延伸的斜面,多级所述的浮动板中位于最下方的一个与所述的入料斗相接,多级所述的固定板中位于最上方的一个与所述的下料机构相接,所述的浮动板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浮动板处于最低工作位置时,所述浮动板斜面的最高处低于所述的入料斗的最低处或者前级所述固定板斜面的最低处;当所述的浮动板处于最高工作位置时,所述浮动板斜面的最低处高于同级所述固定板的斜面的最高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机架上具有一对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导杆,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导杆上的拨料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传动电机、与所述的传动电机相传动连接的凸轮,所述的凸轮与所述的拨料架相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凸轮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传动轮和偏心设置在所述的传动轮上的偏心轴,所述的拨料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的偏心轴既可转动又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与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所述的固定板的斜面相接的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一端部的一对相互平行的下料导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与所述的下料导轨相传动连接的震动电机,所述的下料导轨平行于所述的固定板且倾斜向下延伸。优选地,一对所述的下料导轨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加工工件的最小外径小于待加工工件的最大外径。优选地,各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条。优选地,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厚度为待加工工件厚度的1 1. 8倍。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多个工件分次逐级送入下料机构,特别是对于一些细长工件,能够避免勾连,同时, 设置多级浮动板能够提高上料效率。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所述的浮动板处于最高位置时);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所述的浮动板处于中间位置时);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后视);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所述的浮动板处于最低位置时);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其中1、机架;11、一级固定板111、斜面;12、二级固定板;13、三级固定板;14、 四级固定板;15、导杆;16、托板;17、侧挡板;18、入料斗;19、挡条;21、一级浮动板;22、二级浮动板;221、斜面;23、三级浮动板;24、四级浮动板;25、 挡条;3、下料导轨;31、挡片;32、震动电机;33、传送带;34、送料电机;4、工件;5、传动电机;51、凸轮;511、偏心轮;512、传动轮;52、拨料架;521、滑槽;6、减速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本说明书中所述的 “前”方指附图4中的左侧,说明书中所述的“后”方指附图4中的右侧;本说明书中所述的 “上”、“下”位置关系如附图4中所示的上、下位置关系相同;附图3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长度方向,附图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厚度方向。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震动上料机,包括机架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下部的入料斗18、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方的下料机构,所述的入料斗18包括倾斜于水平面设置的托板16和挡在所述的托板16两侧的侧挡板17,托板16和一对侧挡板17之间围成所述的入料斗18。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多级呈阶梯状依次排列的固定板和浮动板,且多级所述浮动板和多级所述的固定板相互间隔设置,多级所述的浮动板相连接并同步运动,所述的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浮动板升降的传动机构,所述的入料斗18、浮动板、固定板、下料机构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中,该震动上料机共具有4级,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一级固定板11和一级浮动板21、二级固定板12和二级浮动板22、三级固定板13和三级浮动板23、四级固定板14和四级浮动板24,一级浮动板21和下料斗18相连,四级固定板14与下料机构相连,且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顶部分别具有向后向下延伸的斜面221 和111。为保证浮动板每次上升和下降时只输送少量工件,避免工件之间相互勾连,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厚度为待加工工件4厚度的1 1.8倍。各所述的浮动板均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浮动板处于最低工作位置时,一级浮动板21的斜面的最高处低于所述的托板16的最低处,使入料斗18内的工件滚动到一级浮动板21的上方,其他浮动板的最高处则均低于前级固定板的斜面最低处,使前级固定板上方的工件落入该浮动板的上方; 当浮动板上升时将工件提升,浮动板到达最高位置处时,各浮动板斜面的最低处均高于同一级固定板斜面的最高处,使工件能够滚入固定板上方;如此反复,可以将工件逐级向上输送,浮动板经过4次升降,工件进入下料机构。为防止工件在固定板或浮动板的两侧掉落, 各所述的固定板和浮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条19和25。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与四级固定板14的斜面相接的传送带33、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33的一端部的一对相互平行的下料导轨3、用于带动所述的传送带33运转的送料电机 34,为防止工件在下料导轨3的入口处堆积,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下料导轨3相传动连接的震动电机32,所述的下料导轨3平行于所述的固定板且倾斜向下延伸,因此,当四级浮动板M将工件4送入四级固定板14后,工件4将沿四级固定板14顶部的斜面滚入传送带33上,并由传送带33送入下料导轨3中,由于一对所述的下料导轨3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加工工件的最小外径小于待加工工件的最大外径,因此当工件进入下料导轨3时就会自动排列整齐,工件大直径的一端部向上,小直径的一端部向下,通过震动电机32震动,使其以一定间隔输出。为防止工件4由四级固定板14向传送带33滚动时,会从下料机构中滑落,因此在传送带33的后方还设置有挡片31。参见附图4、5所示,所述的机架1上具有一对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导杆 15,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导杆15上的拨料架52、设置在所述的机架 1上的传动电机5、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传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的凸轮51,所述的凸轮51 与所述的拨料架52相传动连接,该凸轮51、拨料架52以及导杆15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各浮动板均连接在所述的拨料架52上,因此传动电机5驱动拨料架52上下移动时,多级浮动板能够实现同步上下运动,从而将工件4源源不断地送入下料机构中。具体地说,该凸轮51可以是具有特殊外形轮廓的,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由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传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的传动轮512和偏心设置在所述的传动轮512上的偏心轴511组成,由于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加工成本更低,因此优选该结构。如附图所述的拨料架上开设有滑槽521,所述的偏心轴11既可转动又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滑槽521内, 从而将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震动上料机,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下部的入料斗、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方的下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多级固定板和多级浮动板以及用于驱动多级所述的浮动板同步升降的传动机构,多级所述的固定板和多级所述的浮动板均呈阶梯状依次排列,多级所述的固定板和多级所述的浮动板相间隔设置,所述的入料斗位于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前方,所述的下料机构位于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后方,且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顶部分别具有向后向下延伸的斜面,多级所述的浮动板中位于最下方的一个与所述的入料斗相接,多级所述的固定板中位于最上方的一个与所述的下料机构相接,所述的浮动板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浮动板处于最低工作位置时,所述浮动板斜面的最高处低于所述的入料斗的最低处或者前级所述固定板斜面的最低处;当所述的浮动板处于最高工作位置时,所述浮动板斜面的最低处高于同级所述固定板的斜面的最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上具有一对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导杆,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导杆上的拨料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的传动电机、与所述的传动电机相传动连接的凸轮,所述的凸轮与所述的拨料架相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轮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传动轮和偏心设置在所述的传动轮上的偏心轴,所述的拨料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的偏心轴既可转动又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与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所述的固定板的斜面相接的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的传送带的一端部的一对相互平行的下料导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与所述的下料导轨相传动连接的震动电机,所述的下料导轨平行于所述的固定板且倾斜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震动上料机,其特征是一对所述的下料导轨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加工工件的最小外径小于待加工工件的最大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震动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防止工件掉落的挡片,所述的挡片位于所述的传送带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上料机,其特征是各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厚度为待加工工件厚度的1 1. 8倍。
专利摘要一种震动上料机,包括机架、固定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入料斗、设置在机架上方的下料机构,机架上设置有多级固定板和多级浮动板以及用于驱动多级浮动板同步升降的传动机构,多级固定板和多级浮动板均呈阶梯状依次排列,多级固定板和多级浮动板相间隔设置,入料斗位于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前方,下料机构位于浮动板和固定板的后方,且浮动板和固定板的顶部分别具有向后向下延伸的斜面,多级浮动板中位于最下方的一个与入料斗相接,多级固定板中位于最上方的一个与下料机构相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多个工件分次逐级送入下料机构,特别是对于一些细长工件,能够避免勾连,同时,设置多级浮动板能够提高上料效率。
文档编号B65G25/08GK202007025SQ2011200427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代德松 申请人: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