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输送装置及线材长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872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材输送装置及线材长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材输送装置及线材长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当前金针端子压接生产中常见的线材输送装置一般包括两个上、下间隔对称的滚轮2,且每个滚轮2的外周面具有一径向凹陷的环状挟持面部21。该线材输送装置在输送线材时,是将线材穿过滚轮2的挟持面部21相向侧的间隙,而被夹抵于挟持面部21间,并借由滚轮2分别向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的方式,将该线材1持续往前夹送。然而,线材输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滚轮2仍在转动而线材1已停止移动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滚轮2在应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磨损使得挟持面部21不再能够夹紧线材1,也可能由于线材1受到较大的阻力使得其不再随滚轮2移动。在出现这种现象时,上述线材输送装置无法正确统计出已输送的线材1的长度,从而无法保证线材1达到预定的输送长度,造成严重的品质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在线材输送过程中准确判断出已输送的线材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输送装置,保证线材输送到预定长度, 保证产品的品质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种用于端子压接生产中的线材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上、下间隔对称的主动轮,每个主动轮的外周面具有一径向凹陷的环状挟持面部,还包括脉冲传感装置和PLC控制模块;所述脉冲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从动轮和解码器,该从动轮的外周面也具有一径向凹陷的环状挟持面部;所述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位于线材输送方向的同一水平线上,待输送的线材分别穿过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的环状挟持面部相向侧的间隙且被夹抵于挟持面部间;所述从动轮组、解码器、PLC控制模块依次连接。其中,所述PLC控制模块包括脉冲信号接收模块、线材长度分析模块;其中,所述脉冲信号接收模块与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解码器分别连接。其中,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包括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与所述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连接。其中,所述线材为金属丝。一种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包括从动轮、解码器及PLC控制模块,所述从动轮、解码器及PLC控制模块依次连接。其中,所述PLC控制模块包括脉冲信号接收模块、线材长度分析模块;其中,所述脉冲信号接收模块与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解码器分别连接。其中,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包括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与所述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连接。其中,所述线材为金属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应用了电子脉冲技术和PLC电控技术,从动轮与解码器连接组成脉冲传感装置,当钢丝向前运动时主动轮会带动从动轮转动一定的圈数,从动轮又带动解码器转动,解码器就会产生一定的脉冲信号并将该信号传给PLC控制模块进行分析,这种方式检测线材长度非常准确,有效消除了由于输送线材长度不准确所造成的品质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线材长度检测装置为独立检测控制,可随时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不会对原有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图1是现有的线材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材长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材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和线材输送装置应用于金针端子压接生产中,用以输送钢丝和实时检测当前已输送钢丝的长度。如图2所示,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从动轮3,上下对称放置,夹紧线材1,由用以输送线材1的主动轮带动;解码器4,与从动轮3相连接,由从动轮3带动,且在转动时产生相应的电子脉冲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PLC控制模块5 ;PLC控制模块5,与解码器4连接,由脉冲信号接收模块51、线材长度分析模块52、 报警模块53组成,分别用以解码器4的电子脉冲信号、根据电子脉冲信号判断当前已输送的钢丝1的长度、判定电子脉冲信号与预设的标准脉冲是否匹配且在不匹配时报警或关机。在上述线材长度检测装置中,从动轮3和解码器4连接组成脉冲传感装置,从动轮 3转动时带动解码器4转动,解码器4就会产生一定的脉冲信号并将该信号传给PLC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应用上述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实现的线材输送装置包括一组主动轮2,上下对称放置,其外周面均具有一径向凹陷的环状挟持面部21 ;一组从动轮3,上下对称放置,与主动轮2的结构相同,与主动轮2位于钢丝1输送方向的同一水平线上,由主动轮2带动;解码器4,与从动轮3连接,由从动轮3带动而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电CN 202072345 U
说明书
3/3页
子脉冲信号;PLC控制模块5,与解码器4连接,以检测输送的钢丝1长度。在应用时,钢丝1同时穿过两个主动轮2与两个从动轮3的挟持面部21与31相向侧的间隙而被夹抵于挟持面部之间,并借由主动轮2分别向沿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的方式, 将该钢丝1持续往前夹送并带动从动轮3转动。其工作原理为主动轮2压紧铜丝,当主动轮2转动一定的圈数时就会带动铜丝向前运动一定的距离;从动轮3与解码器4连接,当铜丝向前运动时会带动从动轮3转动一定的圈数,从动轮3进而带动解码器4转动,解码器4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脉冲信号并将信号传给PLC控制模块5进行分析判断。当主动轮2由于长期工作产生磨损时就会和铜丝产生打滑的情况,这时输送铜丝的长度就会不够,由于铜丝的输送长度不够所以铜丝带动从动轮3转动的圈数就不够,这种情况下解码器4产生的电子脉冲信号就和设定的标准脉冲不匹配,传递给PLC控制模块5后就会报警或停机;若从动轮3和铜丝打滑时,效果与主动轮2打滑的情况是一样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端子压接生产中的线材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上、下间隔对称的主动轮, 每个主动轮的外周面具有一径向凹陷的环状挟持面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脉冲传感装置和PLC控制模块;所述脉冲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从动轮和解码器,该从动轮的外周面也具有一径向凹陷的环状挟持面部;所述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位于线材输送方向的同一水平线上,待输送的线材分别穿过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的环状挟持面部相向侧的间隙且被夹抵于挟持面部间;所述从动轮组、解码器、PLC控制模块依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模块包括脉冲信号接收模块、线材长度分析模块;其中,所述脉冲信号接收模块与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解码器分别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包括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与所述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线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为金属丝。
5.一种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从动轮、解码器及PLC控制模块, 所述从动轮、解码器及PLC控制模块依次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模块包括脉冲信号接收模块、线材长度分析模块;其中,所述脉冲信号接收模块与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解码器分别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包括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与所述线材长度分析模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为金属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材输送装置及线材长度检测装置,其中的线材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上、下间隔对称的主动轮、脉冲传感装置和PLC控制模块;脉冲传感装置包括至少一组从动轮和解码器;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位于线材输送方向的同一水平线上,待输送的线材分别穿过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的环状挟持面部相向侧的间隙且被夹抵于挟持面部间;从动轮组、解码器、PLC控制模块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脉冲信号来检测线材的长度非常准确,有效消除了由于输送线材长度不准确所造成的品质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线材长度检测装置为独立检测控制,可随时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不会对原有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文档编号B65H51/08GK202072345SQ2011200698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田南律, 门党委, 黎小兵 申请人: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