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895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
背景技术
自立袋封管机,是一种将灌装管插入自立袋开口,并将灌装管固定到自立袋开口处的自立袋制造设备。自立袋封管机通常采用间歇式传送,其加工步骤如下首先,送管机构将管嘴送到固定在链条上的卡槽上,并传送到第一工位后停止运动,接着,送袋机构将自立袋吸出,并由袋口开启机构即位于自立袋两侧的两个真空吸盘分别吸附自立袋两个袋壁,将袋口开启后,将自立袋插入灌装管嘴上,然后传送机构带动自立袋依次经过多少热封机构,进行多次热封后,获得自立袋成品。最后,成品输送机构再将自立袋成品输送出去。由于整个加工过程,由于加工步骤繁多,不论是插管、还是热封,都需要传送机构将自立袋传送到工位后停止运动,然后工位上的相关加工设备再对自立袋进行加工,必须保证每个加工步骤都有足够的加工时间,才能保证加工质量,因此每次停止运动的时间取决于速度最慢的加工工序所需的时间,这样就难以提高传送速度,也无法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无法满足生产厂家日益增加的生产需求。为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申请人对自立袋封管机进行了大幅的改进,具备了两条生产线,可以同时进行生产,并且每条生产线同时加工两个自立袋,将生产效率提高三倍, 并与本案同时申请了专利。为了能够适应改进后的自立袋封管机,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也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可以同时输送至少两个灌装管,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包括机架、至少一个料斗、至少一个振动盘、至少一个振动器、至少一条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推管装置,所述料斗、振动盘、流道、振动器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料斗位于机架的上端,振动盘位于料斗出口的下方,流道的入口连通振动盘的出口,流道的出口位于机架的下端,推管装置设在流道的出口,振动器设在流道中部的外侧壁上。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料斗和振动盘的数目相同,并且料斗和振动盘一一对应。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流道、振动器、推管装置的数目相同,并且流道、振动器、推管装置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流道对应一个振动器、一个推管装置。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流道的数目大于或等于振动盘的数目,并且各振动盘至少与一条流道连通。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推管装置为气缸。推管装置也可以选用液压缸或丝杆螺母往复运动机构。优选的方案,所述料斗和振动盘的数目均为两个,所述流道、振动器、推管装置的数目均为四个,各振动盘分别连通两条流道。由于自立袋封管机是采用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同时加工两个自立袋,因此送管嘴机构需要与自立袋封管机相适应。所述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料斗、振动器、推管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料斗的开合、振动器的振动、推管装置的工作。为了便于控制料斗释放灌装管,所述振动盘内设有第一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当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振动盘内的灌装管都通过流道送出去后,第一检测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料斗开启,释放灌装管到振动盘。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流道内设有第二检测开关,第二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当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流道内的灌装管都通过流道送出去后,第二检测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振动器振动,使得振动盘内的灌装管进入流道。为了便于控制推管装置动作,所述流道出口设有第三检测开关,第三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当第三检测开关检测到流道出口处有灌装管后,第三检测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推管装置动作,将灌装管送到卡槽内。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送管嘴机构进行了改进,可以同时输送至少两个灌装管,因此能够适应改进后的自立袋封管机,使用效果好,并且易于实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包括机架9、 两个料斗1、两个振动盘3、四个振动器6、四条流道4,还包括四个推管装置7,所述料斗1、 振动盘3、流道4、振动器6分别安装在机架9上,所述料斗1位于机架9的上端,振动盘3 位于料斗1出口的下方,流道4的入口连通振动盘3的出口,流道4的出口位于机架9的下端,推管装置7设在流道4的出口,振动器6设在流道4中部的外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斗1和振动盘3的数目均为两个,所述流道4、振动器6、推管装置7的数目均为四个,各振动盘3分别连通两条流道4。这是因为自立袋封管机采用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同时加工两个自立袋,因此送管嘴机构需要与自立袋封管机相适应。所述振动盘3分别与对应的两条流道4连通。所述推管装置7为气缸。所述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料斗1、振动器6、推管装置7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料斗1的开合、振动器6的振动、推管装置7 的工作。为了便于控制料斗释放灌装管,所述振动盘内设有第一检测开关2,第一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当第一检测开关2检测到振动盘3内的灌装管都通过流道4送出去后,第一检测开关2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料斗1开启,释放灌装管到振动盘3。所述流道内设有第二检测开关5,第二检测开关5连接控制电路。当第二检测开关 5检测到流道4内的灌装管都通过流道4送出去后,第二检测开关5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控制振动器6振动,使得振动盘3内的灌装管进入流道4。为了便于控制推管装置7动作,所述流道4出口设有第三检测开关8,第三检测开关8连接控制电路。当第三检测开关8检测到流道4出口处有灌装管后,第三检测开关8 发送信号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推管装置7动作,将灌装管送到卡槽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覆

ΓΤΠ ο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包括机架、至少一个料斗、至少一个振动盘、 至少一个振动器、至少一条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推管装置,所述料斗、振动盘、流道、振动器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料斗位于机架的上端,振动盘位于料斗出口的下方,流道的入口连通振动盘的出口,流道的出口位于机架的下端,推管装置设在流道的出口,振动器设在流道中部的外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和振动盘的数目相同,并且料斗和振动盘一一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振动器、推管装置的数目相同,并且流道、振动器、推管装置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流道对应一个振动器、一个推管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数目大于或等于振动盘的数目,并且各振动盘至少与一条流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管装置为气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和振动盘的数目均为两个,所述流道、振动器、推管装置的数目均为四个,各振动盘分别连通两条流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料斗、振动器、推管装置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内设有第一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设有第二检测开关,第二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出口设有第三检测开关,第三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自立袋封管机送管嘴机构,包括机架、至少一个料斗、至少一个振动盘、至少一个振动器、至少一条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推管装置,所述料斗、振动盘、流道、振动器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料斗位于机架的上端,振动盘位于料斗出口的下方,流道的入口连通振动盘的出口,流道的出口位于机架的下端,推管装置设在流道的出口,振动器设在流道中部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送管嘴机构进行了改进,可以同时输送至少两个灌装管,因此能够适应改进后的自立袋封管机,使用效果好,并且易于实现。
文档编号B65G47/34GK202016719SQ20112007380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9日
发明者侯梅雄 申请人:汕头市高雄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