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895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立袋充填封口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市场的需要,有些自立袋顶部需要固定倾斜的灌装管(即灌装管与自立袋顶面的夹角为锐角,通常为45度左右)。但是现有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适用于垂直的插入灌装管,用于倾斜的插入灌装管,容易出现角度偏移等问题,导致废品率难以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将灌装管倾斜的插入自立袋开口,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包括固定座、下管轨道、前挡管板、 拨管机构、转板、转板控制机构、挡板、挡板控制机构、放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轨道固定在固定座上端、前挡管板固定在固定座下端,转板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上,转板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下管轨道外侧壁,转板控制机构下端连接转板后端,前挡管板、转板前半段之间形成倾斜的灌装管通道,前挡管板下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挡板控制机构固定在固定座上,挡板后端固定在挡板控制机构上,并且挡板前端可伸缩的插入下管轨道下端出口与前挡管板之间(堵住灌装管通道入口,只有在挡板前端收缩时灌装管通道入口才开启);所述拨管机构固定在下管轨道外侧壁的顶端;所述放管机构位于灌装管通道出口外侧。所述倾斜的灌装管通道的倾斜角度等于灌装管需要倾斜的角度,这样放管机构抓住灌装管通道出口的灌装管后就可以直接插入自立袋的开口。为了避免灌装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掉出下管轨道出口,所述下管轨道出口设有至少两个挡片,各挡片后端分别固定在下管轨道出口的外沿,各挡片前端分别通过扭簧连接下管轨道的内侧壁。当位于下管轨道最下方的灌装管落到下管轨道出口时,各挡片将该灌装管限制在下管轨道出口处,拨管机构从上往下拨动位于下管轨道内的灌装管向下运动一个灌装管高度的距离后,位于最下方的灌装管推开各挡片,落到前挡管板、转板前半段之间形成倾斜的灌装管通道入口前,被挡板挡住,而该灌装管上方的相邻的灌装管则取代该灌装管成为下管轨道内位于最下方的灌装管,被各挡片限制在下管轨道的出口处。当灌装管通道出口的灌装管被放管机构取走后,挡板收缩,灌装管通道入口开启,灌装管滑动到灌装管通道出口、被限位块挡住。所述放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气爪,所述气爪固定在升降机构上。当升降机构上升到下管轨道的出口的高度时,所述气爪的两个加管夹正好分别位于下管轨道出口处的两侧,当气爪的两个加管夹相互靠近时,就能够夹持住位于下管轨道出口处的灌装管。所述拨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下管轨道外侧壁的顶端,拨动机构为螺纹气缸,螺纹气缸固定在升降机构上,螺纹气缸的动作端可伸缩的插入下管轨道内。所述转板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一种较优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将灌装管倾斜的插入自立袋开口,使用效果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去掉灌装管通道后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加管夹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包括固定座15、 下管轨道1、前挡管板4、拨管机构、转板8、转板控制机构、挡板12、挡板控制机构、放管机构。所述下管轨道1固定在固定座15上端、前挡管板4固定在固定座15下端,转板8 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15上,转板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下管轨道1外侧壁,转板控制机构下端连接转板8后端,前挡管板4、转板8前半段之间形成倾斜的灌装管通道16,前挡管板4下端设有限位块401 ;所述挡板控制机构固定在固定座15上,挡板12后端固定在挡板控制机构上,并且挡板12前端可伸缩的插入下管轨道1下端出口与前挡管板4之间;所述拨管机构固定在下管轨道1外侧壁的顶端;所述放管机构位于灌装管通道16出口外侧。所述倾斜的灌装管通道16的倾斜角度等于灌装管需要倾斜的角度,这样放管机构抓住灌装管通道16出口的灌装管5后就可以直接插入自立袋的开口。为了避免灌装管5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掉出下管轨道1出口,所述下管轨道 1出口设有至少两个挡片3,各挡片3后端分别固定在下管轨道1出口的外沿,各挡片3前端分别通过扭簧2连接下管轨道1的内侧壁。所述放管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9和气爪6,所述气爪6固定在第一升降机构上。 当第一升降机构上升到下管轨道1的出口的高度时,所述气爪6的两个加管夹7正好分别位于下管轨道1出口处的两侧,当气爪6的两个加管夹7相互靠近时,就能够夹持住位于下管轨道1出口处的灌装管5。第一升降机构9采用气缸。所述拨管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14和拨动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4固定在下管轨道1外侧壁的顶端,拨动机构为螺纹气缸13,螺纹气缸13固定在第二升降机构14上, 螺纹气缸13的动作端1301可伸缩的插入下管轨道1内。第二升降机构14采用气缸。所述转板控制机构为第三升降机构10,第三升降机构10采用气缸。下面介绍一下工作过程当位于下管轨道1最下方的灌装管5落到下管轨道1出口时,各挡片3将该灌装管5限制在下管轨道1出口处,拨管机构从上往下拨动位于下管轨道1内的灌装管5向下运动一个灌装管5高度的距离后,位于最下方的灌装管5推开各挡片3,落到前挡管板、转板前半段之间形成倾斜的灌装管通道入口前,被挡板挡住,而该灌装管5上方的相邻的灌装管5则取代该灌装管5成为下管轨道1内位于最下方的灌装管5,被各挡片3限制在下管轨道1的出口处。当灌装管通道出口的灌装管被放管机构取走后,挡板收缩,灌装管通道入口开启,灌装管滑动到灌装管通道出口、被限位块挡住,落到前挡管板4、转板8前半段之间形成倾斜的灌装管通道16入口前,被挡板12挡住,当灌装管通道 16出口的灌装管5被放管机构取走后,挡板12收缩,灌装管通道16入口开启,灌装管5滑动到灌装管通道16出口、被限位块401挡住。而拨管机构接着往下拨一个灌装管5到灌装管通道16入口的挡板12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覆

ΓΤΠ ο
权利要求1.一种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包括固定座、下管轨道、前挡管板、拨管机构、 转板、转板控制机构、挡板、挡板控制机构、放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轨道固定在固定座上端、前挡管板固定在固定座下端,转板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上,转板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下管轨道外侧壁,转板控制机构下端连接转板后端,前挡管板、转板前半段之间形成倾斜的灌装管通道,前挡管板下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挡板控制机构固定在固定座上,挡板后端固定在挡板控制机构上,并且挡板前端可伸缩的插入下管轨道下端出口与前挡管板之间;所述拨管机构固定在下管轨道外侧壁的顶端;所述放管机构位于灌装管通道出口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轨道出口设有至少两个挡片,各挡片后端分别固定在下管轨道出口的外沿,各挡片前端分别通过扭簧连接下管轨道的内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气爪,所述气爪固定在升降机构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拨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下管轨道外侧壁的顶端,拨动机构为螺纹气缸,螺纹气缸固定在升降机构上,螺纹气缸的动作端可伸缩的插入下管轨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
专利摘要一种自立袋充填封口机的落管机构,包括固定座、下管轨道、前挡管板、拨管机构、转板、转板控制机构、挡板、挡板控制机构、放管机构,下管轨道固定在固定座上端、前挡管板固定在固定座下端,转板中部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上,转板控制机构上端连接下管轨道外侧壁,转板控制机构下端连接转板后端,前挡管板、转板前半段之间形成倾斜的灌装管通道,前挡管板下端设有限位块;挡板控制机构固定在固定座上,挡板后端固定在挡板控制机构上,并且挡板前端可伸缩的插入下管轨道下端出口与前挡管板之间;拨管机构固定在下管轨道外侧壁的顶端;放管机构位于灌装管通道出口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准确的将灌装管倾斜的插入自立袋开口。
文档编号B65B61/20GK201971210SQ2011200737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9日
发明者侯梅雄 申请人:汕头市高雄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