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228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牌穿线打结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
技术背景吊牌穿线机是用于在吊牌上穿线并完成打结动作的机械设备。现有的吊牌穿线机,例如本发明人以前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151360. 9所公开的一种吊牌穿线机,主要由送线装置、送吊牌装置、穿线打结装置等构成。现有的吊牌穿线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穿线打结装置工作时,打结后打结钩头仍快速旋转,使线头在绷紧状态下被剪断、拉扯出来,这样容易造成打结后线头散开和起毛,不但影响产品外观效果,也影响后续穿线;其二,送线装置是被动送线的方式,即依靠后面的穿线、打结等动作提供的动力送线,而没有主动送线的机构,这种方式由于机器本身体积大,送线行程长而弯,送线阻力大而易造成断线等故障,而且这种方式一般只适用于锥形线筒送线,无法使用两边有挡片的线团供线,局限性很大;其三,打结钩头是由单组凸轮组驱动,单组凸轮组的输出间歇性、 波动性以及周期性方面无法满足粗线绳的穿线打结要求。此外,现有吊牌穿线机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设备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具有一穿线机本体,于所述穿线机本体上安装有送线装置、送吊牌装置、穿线打结装置,穿线打结装置具有穿线针、打结钩头及打结钩头安装座,其中所述穿线打结装置还设有一跳线缓冲机构,该跳线缓冲机构包括跳线凸轮、由跳线凸轮通过一顶杆及跳线摆杆驱动的跳线拨杆、由跳线拨杆拨动的跳线撞块,所述跳线拨杆及跳线撞块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打结钩头安装座上,且所述跳线撞块与所述打结钩头的转轴接触。具体而言,所述顶杆、跳线摆杆安装在一跳线杆固定座上,该跳线杆固定座设有一限定所述顶杆的滑槽及固定压块,顶杆通过一轴承与跳线凸轮实现传动;跳线摆杆一端与顶杆连接,另一端与跳线拨杆连接,跳线拨杆与跳线撞块外部接触;跳线撞块呈凸轮状。所述打结钩头由第一凸轮组和第二凸轮组共两组凸轮传动机构传动。所述送线装置还设有辅助送线机构,该辅助送线机构包括送线电机和由送线电机驱动的送线压辊组,还设有一过线杆,所述过线杆端部连接一触动式感应器,该感应器与所述送线电机电连接。于所述送吊牌装置上送吊牌面板的末端处设有一卡纸感应器。于打结钩头附近还设有自动喷气嘴。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跳线缓冲机构使穿线打结后线绳获得一定的缓冲舒展时间,使其在自然状态而非绷紧状态下被切断,因此能避免线头出现散开和起毛的现象,既保证产品外观有便于后续穿线打结作业;又采用两组凸轮组进行传动来驱动打结钩头旋转,使其输出间歇性、波动性和周期性符合粗线绳穿线打结要求的扭力;再通过辅助送线机构,实现主动、自动送线,并可使用两边有挡片的线团供线,克服了其局限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卡纸感应器、自动喷气嘴等,使整机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操作性等获得大幅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牌穿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跳线缓冲机构的组合图和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打结钩头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6是本实用新型辅助送线机构的组合图和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其具有一穿线机本体1, 于所述穿线机本体1上安装有送线装置2、送吊牌装置3、穿线打结装置4,穿线打结装置4 具有穿线针41、打结钩头42及打结钩头安装座43等;送线装置2供线,送吊牌装置3输送吊牌,由穿线打结装置4的穿线针41向吊牌孔中穿线,再由打结钩头打结,最后切刀切断线绳完成一个吊牌的穿线打结作业。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于所述穿线打结装置4还设有一跳线缓冲机构5,该跳线缓冲机构5包括跳线凸轮51、由跳线凸轮51通过一顶杆52及跳线摆杆53驱动的跳线拨杆54、由跳线拨杆M拨动的跳线撞块55,所述跳线拨杆M及跳线撞块 55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打结钩头安装座43上,且所述跳线撞块55与所述打结钩头42的转轴 420接触。具体而言,所述顶杆52、跳线摆杆53安装在一跳线杆固定座56上,该跳线杆固定座56设有一限定所述顶杆52的滑槽561及固定压块562,顶杆52通过一轴承521与跳线凸轮51实现传动;跳线摆杆53 —端与顶杆52连接,另一端与跳线拨杆M连接,跳线拨杆 54与跳线撞块55外部接触;跳线撞块55呈凸轮状。跳线凸轮51旋转时,通过轴承521带动顶杆52上下运动,顶杆52则带动跳线摆杆53摆动,进而带动跳线拨杆M摆动,跳线拨杆M驱动跳线撞块55摆动,跳线撞块55对打结钩头42的转轴420施加一个径向压力,使其在旋转过程中,受到一个缓冲力,降低转速,从而使线获得一个舒展机会,在正常状态下被剪断,因此能避免线头散开和起毛,保证产品的外观效果以及后续穿线工作的顺利进行。再如图4所示,所述打结钩头42由第一凸轮组44和第二凸轮组45共两组凸轮传动机构传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组凸轮组进行传动,使其输出间歇性、波动性和周期性符合粗线绳穿线打结要求的扭力,使吊牌穿线机适用线绳的线径范围由原来的0. 3 1.2mm提升到0.3 2. 1mm,大大提升适用范围。再结合图5、图6所示,所述送线装置2还设有辅助送线机构6,该辅助送线机构6 包括送线电机61和由送线电机61驱动的送线压辊组62,还设有一过线杆63,所述过线杆63端部连接一触动式感应器64,该感应器64与所述送线电机61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 当后方穿线、打结动作拉线时,线对过线杆63施加一个力矩,过线杆63使触动式感应器64 的开关闭合,进而使送线电机61工作,驱动送线压辊组62旋转,将线团上的线主动拉出,实现主动供线,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送线阻力,使送线过程更顺畅。此外,如图7所示,于所述送吊牌装置3上送吊牌面板31的末端处设有一卡纸感应器32。该卡纸感应器32凹设在送吊牌面板31的一个孔位中),当机器在工作时出现卡纸、吊线等情况时,卡纸感应器32自动侦测到上述情形,并自动使机器停机,从而避免产生更大的意外,大大增强机器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于打结钩头42附近还设有自动喷气嘴7。通过该自动喷气嘴7的喷气由感应开关或者按设定程式控制,自动喷气,利用气流将穿线、打好结的吊牌吹走,避免吊牌被重新带回机器中,同时能将工作台面上残留的废屑吹走,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整洁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跳线缓冲机构5使穿线打结后线绳获得一定的缓冲舒展时间,使其在自然状态而非绷紧状态下被切断,因此能避免线头出现散开和起毛的现象,既保证产品外观有便于后续穿线打结作业;又采用两组凸轮组进行传动来驱动打结钩头旋转,使其输出间歇性、波动性和周期性符合粗线绳穿线打结要求的扭力;再通过辅助送线机构6,实现主动、自动送线,并可使用两边有挡片的线团供线,克服了其局限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卡纸感应器32、自动喷气嘴7等,使整机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操作性等获得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具有一穿线机本体(1),于所述穿线机本体(1)上安装有送线装置O)、送吊牌装置(3)、穿线打结装置G),穿线打结装置(4)具有穿线针(41)、打结钩头G2)及打结钩头安装座(43),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打结装置(4)还设有一跳线缓冲机构(5),该跳线缓冲机构(5)包括跳线凸轮(51)、由跳线凸轮(51)通过一顶杆(52)及跳线摆杆(53)驱动的跳线拨杆(M)、由跳线拨杆(54)拨动的跳线撞块(55),所述跳线拨杆 (54)及跳线撞块(55)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打结钩头安装座G3)上,且所述跳线撞块(55)与所述打结钩头0 的转轴(42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2)、跳线摆杆(53)安装在一跳线杆固定座(56)上,该跳线杆固定座(56)设有一限定所述顶杆(52) 的滑槽(561)及固定压块(562),顶杆(52)通过一轴承(521)与跳线凸轮(51)实现传动; 跳线摆杆(53) —端与顶杆(52)连接,另一端与跳线拨杆(54)连接,跳线拨杆(54)与跳线撞块(5 外部接触;跳线撞块(5 呈凸轮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结钩头G2)由第一凸轮组G4)和第二凸轮组0 共两组凸轮传动机构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2)还设有辅助送线机构(6),该辅助送线机构(6)包括送线电机(61)和由送线电机(61)驱动的送线压辊组(62),还设有一过线杆(63),所述过线杆(6 端部连接一触动式感应器(64), 该感应器(64)与所述送线电机(6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送吊牌装置(3) 上送吊牌面板(31)的末端处设有一卡纸感应器(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其特征在于于打结钩头G2)附近还设有自动喷气嘴(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吊牌穿线机,其具有一穿线机本体,于所述穿线机本体上安装有送线装置、送吊牌装置、穿线打结装置,穿线打结装置具有穿线针、打结钩头及打结钩头安装座,其中所述穿线打结装置还设有一跳线缓冲机构,该跳线缓冲机构包括跳线凸轮、由跳线凸轮通过一顶杆及跳线摆杆驱动的跳线拨杆、由跳线拨杆拨动的跳线撞块,所述跳线拨杆及跳线撞块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打结钩头安装座上,且所述跳线撞块与所述打结钩头的转轴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跳线缓冲机构能避免线头出现散开和起毛的现象,既保证产品外观又便于后续穿线打结作业;本实用新型整机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大幅提高。
文档编号B65C7/00GK202080484SQ20112014469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彭瑜 申请人:彭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