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篮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776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艺篮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盛装物品的工艺篮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工艺篮筐,多采用固定篮筐结构的构型框架与筐帘上下端相接,以构造出篮筐的容纳空间。上述篮筐通过构型框架在两端的支撑,决定了其外形的直筒状,因而多用于盛装立方体或其它易堆放结构的物品,如糕点等。但对于圆形或非常规结构的物品,如水果、粽子等,直筒形的篮筐则会由于其外形的限制,盛装容量不大,无法充分利用筐内的容纳空间,同时直筒形的内壁也会对较为柔软的水果造成挤压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但容纳空间大
的工艺篮筐。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工艺篮筐,由上下两端的构型框架,以及连接上下框架的筐帘构成的筐体,筐体下框架处设有筐底,所述筐体内设有膨胀框架,所述膨胀框架的截面积大于构型框架的截面积。所述膨胀框架平行于上下框架设置。所述膨胀框架设于筐帘内的中部。所述上下构型框架和膨胀框架均为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以目前常见直筒形篮筐为基础,利用膨胀框架的撑出功能,在篮筐的中部形成突出的裙腰,以此来增大篮筐的容积,并有效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撑出的弧度克服了原有生硬外形的缺陷,利于保护较为柔软的水果及食物,不会造成挤压的伤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构型框架;2为下构型框架;3为筐帘;4为筐底;5为膨胀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篮筐,由上下两端的构型框架1和2,以及连接上下框架1和2的筐帘3构成的筐体,筐体下框架2处设有筐底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直筒形筐体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筐体内设有膨胀框架5,膨胀框架5的截面积大于构型框架1 和2的截面积。为实现篮筐的平衡性和整体美观性,膨胀框架5 —般应平行于上下框架1和2设置,且设于筐帘3内的中部位置。上下构型框架1和2和膨胀框架5可以同时采用圆形,也可以采用如方形、五角形在内的其它图形。同样,构型框架1和2和膨胀框架5也可以不用的图形加以配合,构造出不同的容纳空间,满足不同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以目前常见直筒形篮筐为基础,利用膨胀框架5的撑出功能,在篮筐的中部形成突出的裙腰,以此来增大篮筐的容积,并有效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撑出的弧度克服了原有生硬外形的缺陷,利于保护较为柔软的水果及食物,不会造成挤压的伤害。
权利要求1.一种工艺篮筐,由上下两端的构型框架,以及连接上下框架的筐帘构成的筐体,筐体下框架处设有筐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内设有膨胀框架,所述膨胀框架的截面积大于构型框架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篮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框架平行于上下框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篮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框架设于筐帘内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篮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构型框架和膨胀框架均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篮筐,由上下两端的构型框架,以及连接上下框架的筐帘构成的筐体,筐体下框架处设有筐底,筐体内设有膨胀框架,膨胀框架的截面积大于构型框架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以目前常见直筒形篮筐为基础,利用膨胀框架的撑出功能,在篮筐的中部形成突出的裙腰,以此来增大篮筐的容积,并有效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撑出的弧度克服了原有生硬外形的缺陷,利于保护较为柔软的水果及食物,不会造成挤压的伤害。
文档编号B65D21/08GK202089342SQ20112019120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廖志广 申请人:廖志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