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791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晶硅片水平在线制绒、清洗设备中进行硅片盛放和传送的滚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硅片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和IT行业。在传统的多晶硅片制绒、清洗工序中,是将多晶硅片直接置于制绒、清洗设备的传送机构的滚轮上进行传送的;在生产时,制绒、清洗设备的传送机构的上、下滚轮经相同的线速度转动来带动硅片在化学药液中勻速通过,使硅片被均勻腐蚀从而产生优良的绒面效果。现有的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如图 1所示,一般包括滚筒1'和滚轮杆2',滚轮杆2'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滚筒1',各滚筒1'通过固定销3'分别固定在滚轮杆2'上,且各滚筒1'的两端分别套固有密封圈 4'。这种滚轮结构,由于硅片制绒工序所用的化学药液具有强酸、强碱、强腐蚀性的特点,故滚筒1'上的密封圈4' 一般采用抗酸碱性强的密封圈,而抗酸碱性强的密封圈普通存在伸缩性差的问题,则滚筒1'上的密封圈4'在连续的生产过程中易被磨损,并易被生产出来的碎硅片扎出毛刺,则厂商在生产硅片时需常进行更换密封圈4';然而,密封圈4' 与滚筒1'固定连接,滚筒1'与滚轮杆2'固定连接,这样,若滚轮杆2'上其一滚筒1'上的密封圈4'需进行更换时只能将造价昂贵的整根滚轮进行更换,使滚轮的维修保养费用较高,并造成资源的浪费。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滚轮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更换密封圈而造成滚轮的维修保养费用高,并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包括滚筒和滚轮杆,该滚轮杆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该滚筒,且各滚筒的两端分别套固有密封圈;各上述滚筒均与上述滚轮杆为可拆卸连接。上述滚筒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上述内套筒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述滚轮杆上,上述外套筒套固在上述内套筒外,上述外套筒的两端分别套固有上述密封圈。上述外套筒的内侧壁或上述内套筒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定位凸块,且上述内套筒的外侧壁或上述外套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供上述定位凸块嵌入固定的固定凹槽,而且上述外套筒与上述内套筒之间具有间隙。上述内套筒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与上述滚轮杆实现可拆卸连接,上述内套筒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固定环及顶紧螺栓与上述滚轮杆实现可拆卸连接。上述内套筒的第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上述第一安装片与上述第二安装片相对立设置,且上述第一安装片和上述第二安装片上分别开设有固定通
3孔,上述第一固定环套入上述内套筒的一端上,且上述第一固定环上凸设有分别相应卡入固定在两上述固定通孔内的顶紧定位块,上述顶紧定位卡入上述固定孔内并顶紧在上述滚轮杆的外侧壁上;上述内套管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凸设有安装板,上述第二固定环套装在上述安装板外,且上述第二固定环与上述安装板上分别开设有供上述顶紧螺栓伸入的螺栓孔,上述顶紧螺栓的自由端依次穿过上述第二固定环的螺栓孔、上述安装块的螺栓孔,且上述顶紧螺栓的自由端端部顶紧在上述滚轮杆的外侧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由于套筒与滚轮杆为可拆卸连接,这样,若滚轮杆上某一套筒的密封圈被磨损或被碎硅片扎出毛刺后需进行更换密封圈时,可无需更换整根滚轮,只需把待更换密封圈的滚筒拆卸下来更换即可,不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滚轮的维修保养费用;又由于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使外套筒在带动硅片运动时不会因外套筒的作用力过大而压碎硅片。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滚筒1'滚轮杆2'[0017]固定销3'密封圈4'[0018]滚轮杆1滚筒2[0019]内套筒21第一安装片211[0020]第二安装片212固定通孔213[0021]固定通孔214安装板215[0022]螺栓孔216闭环形凸环217[0023]外套筒22密封圈3[0024]第一固定环4顶紧定位块41[0025]顶紧定位块42第二固定环5[0026]螺栓孔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滚轮杆1,该滚轮杆1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滚筒2,各滚筒2分别与滚轮杆1为可拆卸连接,且各滚筒 2的两端分别套固有密封圈3。该滚筒2包括内套筒21和外套筒22,其内套筒21套设在滚轮杆1外,且内套筒21 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4与滚轮杆1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内套筒21的第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安装片211和第二安装片212,第一安装片211与第二安装片212相对立设置,且第一安装片211与第二安装片212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固定通孔213、214,第一固定环4 套装在内套筒21的第一端外,且第一固定环4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分别相应卡入固定在固定通孔213、214内的顶紧定位块41、42,即内套筒21的第一端通过定位块41、42的外端面穿
4过固定通孔213、214并顶紧在滚轮杆1的外侧壁上而与滚轮杆1固定连接;内套筒2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固定环5及顶紧螺栓(图中未示出)与滚轮杆1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内套管 21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凸设有安装板215,第二固定环5套装在安装板215外,且第二固定环 5与安装板215上分别开设有供顶紧螺栓伸入的螺栓孔51、216,顶紧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 51、螺栓孔216,即内套筒21的第二端通过顶紧螺栓的自由端端面顶紧在滚轮杆1的外侧壁上而与滚轮杆1固定连接。外套筒22套设在内套筒21外,且内套筒21的外侧壁上凸设有闭环形凸环217,外套筒22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供此闭环形凸环217嵌入固定的固定凹槽(图中未示出),而且外套筒22与内套筒21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时,外套筒22通过闭环形凸环217与固定凹槽的配合即可与内套筒2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在外套筒的内侧壁上凸设有闭环形凸环,内套筒的外侧壁上凹设有供此闭环形凸环嵌入固定的固定凹槽,这样也可实现外套筒与内套筒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由于套筒2 与滚轮杆1为可拆卸连接,这样,若滚轮杆1上某一套筒2的密封圈3被磨损或被碎硅片扎出毛刺后需进行更换密封圈3时,可无需更换整根滚轮,只需把待更换密封圈的滚筒拆卸下来更换即可,不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滚轮的维修保养费用,并可对套筒2在滚轮杆1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使硅片传送机构的上滚轮的密封圈与下滚轮的密封圈能更好地对齐,避免因上、下滚轮的密封圈没对齐而造成硅片受力不均的问题;又由于内套筒21与外套筒22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使外套筒22在带动硅片运动时不会因外套筒22的作用力过大而压碎硅片。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包括滚筒和滚轮杆,该滚轮杆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该滚筒,且各滚筒的两端分别套固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各上述滚筒均与上述滚轮杆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滚筒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上述内套筒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述滚轮杆上,上述外套筒套固在上述内套筒外,上述外套筒的两端分别套固有上述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套筒的内侧壁或上述内套筒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定位凸块,且上述内套筒的外侧壁或上述外套筒的内侧壁上凹设有供上述定位凸块嵌入固定的固定凹槽,而且上述外套筒与上述内套筒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套筒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固定环与上述滚轮杆实现可拆卸连接,上述内套筒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固定环及顶紧螺栓与上述滚轮杆实现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套筒的第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上述第一安装片与上述第二安装片相对立设置,且上述第一安装片和上述第二安装片上分别开设有固定通孔,上述第一固定环套入上述内套筒的一端上,且上述第一固定环上凸设有分别相应卡入固定在两上述固定通孔内的顶紧定位块,上述顶紧定位卡入上述固定孔内并顶紧在上述滚轮杆的外侧壁上;上述内套管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凸设有安装板,上述第二固定环套装在上述安装板外,且上述第二固定环与上述安装板上分别开设有供上述顶紧螺栓伸入的螺栓孔,上述顶紧螺栓的自由端依次穿过上述第二固定环的螺栓孔、上述安装块的螺栓孔,且上述顶紧螺栓的自由端端部顶紧在上述滚轮杆的外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包括滚筒和滚轮杆,该滚轮杆上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该滚筒,且各滚筒的两端分别套固有密封圈;各上述滚筒均与上述滚轮杆为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片传送机构的滚轮结构,由于套筒与滚轮杆为可拆卸连接,这样,若滚轮杆上某一套筒的密封圈被磨损或被碎硅片扎出毛刺后需进行更换密封圈时,可无需更换整根滚轮,只需把待更换密封圈的滚筒拆卸下来更换即可,不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滚轮的维修保养费用。
文档编号B65G49/07GK202148013SQ20112019444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
发明者林国春, 梁兴芳, 许新湖 申请人:阳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