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678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外包装领域,尤其涉及包装盒领域。主要包括:盒体,盒体前侧设有两扇可向外推开的门,左边的门在右侧边缘处开有穿孔,右边的门在左侧边缘处亦开有穿孔,在两扇门关闭时,两扇门上的穿孔即合为一个更大的穿孔,在盒体内侧有夹层盒,夹层盒前端设有把手,把手末端连接有钩形环。本发明可以一次性将包装盒打开,无需返复操作,结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便于日常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包装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外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包装盒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包装盒多为掀盖式结构或无盖式结构,取出包装盒中的物品需要顺序地将盒盖掀开,操作不方便;无盖式包装盒使物品外露,并有空气接触,无法有效地保护好物品。
[0003]本 申请人:有鉴于传统包装盒的缺陷,怀着专研精神,利用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故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包装盒打开时需要顺序地掀开盒盖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操作更加简便快件的包装盒。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包括:盒体,盒体前侧设有两扇可向外推开的门,左边的门在右侧边缘处开有穿孔,右边的门在左侧边缘处亦开有穿孔,两穿孔大小一致,在两扇门关闭时,两扇门上的穿孔即合为一个更大的穿孔,在盒体内侧有夹层盒,夹层盒前端设有把手,把手末端连接有钩形环,钩形环大小与穿孔大小相适应。
[0006]与传统包装盒相比,本发明可以一次性将包装盒打开,无需返复操作,结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便于日常使用。
[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2,本发明主要包括:盒体1,盒体I前侧设有两扇可向外推开的门2、3,左边的门3在右侧边缘处开有穿孔4,右边的门2在左侧边缘处亦开有穿孔5,两穿孔4、5大小一致,在两扇门2、3关闭时,两扇门2、3上的穿孔4、5即合为一个更大的穿孔,在盒体I内侧有夹层盒6,夹层盒6前端设有把手7,把手7末端连接有钩形环8,钩形环8大小与穿孔大小4、5相适应。
[0008]请参阅图1、3,本发明使用时,利用钩形环8和把手7将夹层盒6从盒体I中拉出,此时,借用夹层盒6的拉力将两扇门2、3打开,并利用夹层盒6卡住两扇门2、3,使两扇门2>3无法关闭,将物品放入夹层盒6中,接着把夹层盒6推回盒体I中,此时两扇门2、3自动回收关闭,关闭时由于两扇门2、3上的穿孔4、5刚好从钩形环8和把手7上穿过,关闭后使两扇门2、3能够与盒体I紧密连接。
[0009]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包装盒,特征在于:盒体前侧设有两扇可向外推开的门,左边的门在右侧边缘处开有穿孔,右边的门在左侧边缘处亦开有穿孔,两穿孔大小一致,在两扇门关闭时,两扇门上的穿孔即合为一个更大的穿孔,在盒体内侧有夹层盒,夹层盒前端设有把手,把手末端连接有钩形环,钩形环大小与穿孔大小相适应。
【文档编号】B65D25/00GK103449003SQ201210171991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郑旭森 申请人:汕头市嘉鸿工艺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