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双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867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包装双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状产品包装软管技术,特别是一种包装双软管,其外管与内管以卡接、接管插接以及定位台多种方式连接定位,避免了传统产品装配时因内管偏心而引发的后续一系列问题。它将按一定比例的两种膏状物容置于内、外管中,挤压管体使两种膏状物以比例流出涂抹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软管包装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用软膏、食品、牙膏等产品,但多采用挤压式单管结构。一些化妆品,如防晒乳液、唇膏及染发剂等,往往要求多种膏状物按比例调和使用,如仍分别以单管包装,使生产成本增加,且使用、携带多有不便。现有管中管结构包装双软管,内、外管的安装固定需要通过形状复杂的接嘴和中套等零件来实现,结构复杂,使制作成本增加。有的管头部的接嘴设计细长,没有好的支撑存在造成热收缩变形偏心的现象;同时定位设计不合理,内、外管组装时常常出现内管偏心问题,导致后续灌装充填内容物以及封尾时不易套位产生很多不良。
发明内容为避免现有容纳膏状物的软管容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双软管,其内、外管的颈部通过卡接、接管插接以及定位台多种方式连接定位,可有效避免出现内管偏心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装双软管包括盖、外管以及位于外管中的内管;所述外管的颈部内设环形卡槽,外周壁设外螺纹,上端延伸出具有一内管出液孔的涂抹部,该内管出液孔周围设若干外管出液孔,该内管出液孔下边沿延伸一内接管;该颈部的内下沿环设一定位部,提供所述内管组装定位用;所述内管的颈部的前后两边对称设能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配合的环肋,该颈部的根部前后对称设置环形定位台,左右两边设向内凹陷部作为外出液通道,上部延伸一内出液管;所述内管的颈部卡接于所述外管的颈部内,所述内出液管与所述内接管紧配接合,所述环形定位台与所述定位部贴紧配合。其中,所述内管的颈部通过其环肋与所述外管颈部内的环形卡槽卡接于所述外管的颈部内,以防止内管与外管装配后分离。所述内管的颈部的根部前后对称设置的环形定位台,可用于内管组装时限位以防止内管与外管在装配造成装配不良;该环形定位台为平整环形面用于与内管颈部的定位台平整贴合,防止内管与外管组装时歪斜。所述内管出液孔处于所述涂抹部的正中心,所述内管出液孔可由多个不同小孔组成,所述外管出液孔也可由多个不同小孔组成。为满足客户对内、外管的出液比例不同的需求,所述内管出液孔的面积与所述外管出液孔的面积之比是可调整的,以便一次挤出两种成比例的内容物使用。所述涂抹部端面是由多个平面围合成的多面体结构。[0012]所述外管出液孔呈月牙形、圆形或梯形等,所述内管出液孔呈圆形或多边形等。本实用新型包装双软管结构设计合理,组装简单,使用方便。内管和外管装配后,内管的颈部卡接于外管的颈部内,内管的定位台与外管的定位部贴紧配合,外管的内接管插接于内管的内出液管内,实现了卡接、接管插接以及定位台多种方式连接定位,避免了装配时因内管偏心而引发的后续一系列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取去盖的B-B剖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内管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详细说明。参照图1-4,该实施例包装双软管包括盖1、外管2以及位于外管2中的内管3。盖I内设具有内螺纹的连接筒11,连接筒11的内顶部设置一柔性垫片12。外管2的颈部21内设环形卡槽23,外周壁设外螺纹22,上端延伸出具有一内管出液孔201的涂抹部20,该内管出液孔201下边沿延伸一内接管203,该内管出液体孔201周围设若干外管出液孔202 ;颈部21的内下沿环设定位部24,提供内管组装定位用。内管3的颈部32的前后两边对称设置能与所述环形卡槽23卡接配合的环肋33,该颈部32的根部前后对称设置环形定位台34,左右两边设向内凹陷部35作为外出液通道,上部延伸一内出液管30。内管3设置于外管2内,所述内管3的颈部32通过其环肋33与所述外管2的颈部21内的环形卡槽23卡接于外管的颈部32内,内管3的所述环形定位台34与外管2的所述定位部24贴紧配合,外管2的所述内接管203与内管3的所述内出液管30紧配接合。这样内、外管的颈部通过卡接、接管插接以及定位台多种方式连接定位,避免了内管偏心等问题出现。外管2的涂抹部20的端面是由多个平面围合成的多面体结构。其外形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当变更。图3、图2所示涂抹部20的端面包括间隔分布于外周的三个大斜面204、每相临两个大斜面204之间平滑连接的一个小斜面205以及处于中部的一个六边形平面206,该六边形平面206与三个大斜面204、三个小斜面205平滑连接。所述涂抹部20上有三个外管出液孔202和一个内管出液孔201,内管出液孔201位于所述六边形平面206的中部,所述三个外管出液孔202分别位于所述六边形平面206的一条短边与所述内管出液孔201之间。所述外管出液孔202呈月牙形,也可以呈圆形或梯形等;所述内管出液孔201呈圆形,也可以呈多边形等。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双软管,包括盖、外管以及位于外管中的内管,其特征是: 所述外管的颈部内设环形卡槽,外周壁设外螺纹,上端延伸出具有一内管出液孔的涂抹部,该内管出液孔下边沿延伸一内接管,该内管出液孔周围设若干外管出液孔;该颈部的内下沿环设定位部,提供所述内管组装定位用; 所述内管的颈部的前后两边对称设能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配合的环肋,该颈部的根部前后对称设置环形 定位台,左右两边设向内凹陷部作为外出液通道,上部延伸一内出液管;所述内管的颈部卡接于所述外管的颈部内,所述内出液管与所述内接管紧配接合,所述环形定位台与所述定位部贴紧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内管的颈部通过其环肋与所述外管颈部内的环形卡槽卡接于所述外管的颈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内管出液孔处于所述涂抹部的正中心,所述外管出液孔由多个不同小孔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内管出液孔的面积与所述外管出液孔的面积之比是可调整的,以便一次挤出两种成比例的内容物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涂抹部端面是由多个平面围合成的多面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涂抹部端面包括间隔分布于外周的三个大斜面、每相临两个大斜面之间平滑连接的一个小斜面以及处于中部的一个六边形平面,该六边形平面与三个大斜面、三个小斜面平滑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涂抹部上有三个外管出液孔,所述内管出液孔位于所述六边形平面的中部,所述三个外管出液孔分别位于所述六边形平面的一条短边与所述内管出液孔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外管出液孔呈月牙形、圆形或梯形,所述内管出液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双软管,其特征是:所述外管出液孔呈月牙形、圆形或梯形,所述内管出液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专利摘要一种包装双软管,包括盖、外管以及位于外管中的内管;所述外管的颈部内设环形卡槽,外周壁设外螺纹,上端延伸出具有一内管出液孔的涂抹部,该内管出液孔周围设若干外管出液孔,该内管出液孔下边沿延伸一内接管;该颈部的内下沿环设一定位部;所述内管的颈部的前后两边对称设能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配合的环肋,该颈部的根部前后对称设置环形定位台,左右两边设外出液通道,上部延伸内出液管;所述内管的颈部卡接于所述外管的颈部内,所述内出液管与所述内接管紧配接合,所述环形定位台与所述定位部贴紧配合。其结构设计合理,外管与内管以卡接、接管插接以及定位台多种方式连接定位,避免了传统产品装配时因内管偏心而导致的后续诸多问题。
文档编号B65D35/22GK202912085SQ2012205141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颜家军 申请人:深圳市德昌裕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