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环链运输机构、环链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376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链轮、环链运输机构、环链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轮、环链运输机构以及一种环链提升机。
背景技术
干混砂浆搅拌站普遍使用提升机对原材料及生产物料进行垂直输送。目前,干混砂浆搅拌站使用的环链提升机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其主要组成包括:机壳I’、链条2’、料斗3’、尾部链轮4’、尾轴5’、尾轮张紧装置6’、驱动装置7’、头轴8’和头部链轮9’,箭头C表不进料方向,箭头B表不出料方向。物料从提升机底部的进料口进入,料斗3’将进入提升机底部的物料掏取,随着提升机的运转,掏取的物料提升至顶部后从出料口排出。目前,环链提升机尾部链轮4’结构如图2所示,链条2’与尾部链轮4’在链轮轮槽处啮合,防止链条跑出轮槽10’,从而保证提升机的正常运行,但因干混砂浆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湿砂、煤等物料具有较强的粘附性,提升机对物料输送过程中,不断有物料进入轮槽10’,链条与链轮啮合时,进入轮槽10’的粘性物料不断被链条碾压,而且被越压越实,最终将轮槽10’填满,导致链轮脱链,引发生产故障。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环链提升机的链轮结构设计不够完善,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一种链轮,可防止链条脱链,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轮,可防止链条脱链,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链运输机构以及一种环链提升机。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轮,包括轮毂和轮盘,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轮盘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轮盘包括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所述第一轮盘和所述第二轮盘沿所述轮毂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轮毂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轮盘与所述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环形轮槽。这样,当粘性物料进入环形轮槽时,粘性物料可以在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压力作用下沿环形轮槽的中空部分从通孔中排出,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链轮还包括轮辐,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辐在所述轮毂和所述轮盘之间形成多个通孔。这样可以减轻链轮的重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节约能耗,同时提升链轮的力学性倉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轮辐包括至少两根辐条,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辐条与所述轮毂的外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辐条沿所述轮盘的周向均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辐条为四根,相邻两根所述辐条之间的夹角为 90。。这样,通过四条幅条与轮盘相连接,提升了结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辐条与所述轮盘连接处设置有圆角。这样,可防止该链轮在辐条与轮盘连接处积料,进一步防止链条脱链事故的发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轮盘的外壁边沿设置有环形凸台。这样,环形凸台可引导链条与链轮啮合,防止链条脱链事故的发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轮毂、轮辐和所述轮盘一体成型制成;或者,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辐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轮盘与所述轮辐固定连接。轮毂、轮辐和轮盘一体成型制成,便于该链轮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且该链轮整体传动性好。轮毂和轮辐一体成型制成,轮盘与轮辐固定连接,由于轮盘与链条之间通过摩擦配合传动,轮盘易受到磨损,甚至损坏,将轮盘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便于轮盘的更换,减少了维护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链运输机构,包括链条、第一链轮机构、张紧装置、驱动装置和第二链轮机构,所述链条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机构和所述第二链轮机构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链轮机构转动,所述第二链轮机构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一链轮机构转动,所述张紧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链轮机构,所述第一链轮机构或所述第二链轮机构包括两个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链轮。第一链轮机构由两个链轮和连接两链轮的第一链轮轴组成,该链轮实现了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第二链轮机构由两个链轮和连接两链轮的第二链轮轴组成,该链轮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环链提升机,包括机壳和料斗,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环链提升机还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链运输机构,所述料斗固定连接至所述链条上,所述第二链轮机构和所述第一链轮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链轮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端,所述第二链轮机构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端。显而易见,所述环链提升机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链轮,通过将轮盘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使得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环形轮槽,粘性物料可通过此环形轮槽从通孔中排出,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进一步,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

图1是相关技术中环链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环链提升机尾部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链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向的结构剖示图;图5是图3所示结构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环链提升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0033]I’机壳,2’链条,3’料斗,4’尾部链轮,5’尾轴,6’尾轮张紧装置,7’驱动装置,8’头轴,9’头部链轮,10’轮槽;图3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机壳,2链条,3料斗,4第一链轮机构,5第一轮轴,6张紧装置,7驱动装置,8第二轮轴,9第二链轮机构,10环形轮槽,11轮毂,12辐条,13第一轮盘,14第二轮盘,111轴孔,141环形凸台,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轮,包括轮毂11和轮盘,轮毂11上设置有轴孔111,所述轮盘与轮毂11固定连接,所述轮盘包括第一轮盘13和第二轮盘14,所述第一轮盘13和所述第二轮盘14沿所述轮毂1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轮毂11的轴线设置,第一轮盘13与第二轮盘14之间形成环形轮槽10。这样,当粘性物料进入环形轮槽时,粘性物料可以在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压力作用下沿环形轮槽的中空部分从通孔中排出,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优选地,所述链轮还包括轮辐,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1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辐在所述轮 毂11和所述轮盘之间形成多个通孔15。这样可以减轻链轮的重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节约能耗,同时提升链轮的力学性倉泛。进一步,所述轮辐包括至少两根辐条12,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辐条12与所述轮毂11的外壁固定连接。更进一步,所述辐条12沿所述轮盘的周向均布。轮辐可以包括N根辐条12 (N ^ 2),相邻两根辐条12之间存在一定夹角,优选相邻两根辐条12之间的夹角为360° /N。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轮辐包括四根辐条12,相邻两根辐条12之间的夹角为90°。这样,轮毂11通过幅条12与轮盘相连接,提升了结构稳定性。当然,凡是满足可以与轮毂和轮盘之间形成通孔,且可以满足该链轮结构稳定性的轮幅结构,都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辐条12与轮盘连接处设置有圆角。这样,可防止该链轮在辐条与轮盘连接处积料,进一步防止链条脱链事故的发生。如图3、图4所示,第二轮盘14的外壁边沿设置有环形凸台141。这样,环形凸台可引导链条与链轮啮合,防止链条脱链事故的发生。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轮毂11、轮辐和所述轮盘一体成型制成。[0052]这样,便于该链轮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且该链轮整体传动性好。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轮毂11和所述轮辐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轮盘与所述轮福固定连接。这样,由于轮盘与链条之间通过摩擦配合传动,轮盘易受到磨损,甚至损坏,将轮盘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便于轮盘的更换,减少了维护成本。当然,还可以是:轮盘包括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第一轮盘与轮毂和轮幅一体成型制成,第二轮盘与轮幅固定连接;或者,第二轮盘与轮毂和轮幅一体成型制成,第一轮盘与轮幅固定连接,这两种技术方案也可以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求,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链运输机构,包括链条2、第一链轮机构4、张紧装置6、驱动装置7和第二链轮机构9,链条2套设于第一链轮机构4和第二链轮机构9上,驱动装置7驱动第二链轮机构9转动,第二链轮机构9通过链条2带动第一链轮机构4转动,张紧装置6连接至第一链轮机构4,第一链轮机构4包括两个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链轮,和/或,第二链轮机构9包括两个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链轮。链轮机构由两个链轮和连接两链轮的链轮轴组成,该链轮实现了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链提升机,包括机壳I和料斗3,机壳I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环链提升机还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链运输机构,料斗3固定连接至链条2上,第二链轮机构9和第一链轮机构4均设置于机壳I内部,第一链轮机构4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端,第二链轮机构9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端。显而易见,所述环链提升机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不再赘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环链提升机为干混砂浆搅拌站的湿砂提升机。同样的,该环链提升机还可作为煤矿、混泥土搅拌站和浙青搅拌站的提升机,且适用于粘性物料的输送。本实施例中环链提升机的工作原理为:根据环链提升机的运行特点,设置环形轮槽10,提升机运行时,大部分物料进入料斗3,少部分物料没有进入料斗3而是沿箭头D方向进入环形轮槽10,在第一链轮机构4转动过程中,链条2与第一链轮机构4啮合,啮合压力将进入环形轮槽10的物料不断往内挤压,将其从环形轮槽10挤出,最后掉入提升机机壳I底部(如图7中双点画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这样,实现了环形轮槽10内积料的自清理,避免了粘性物料填满环形轮槽10,有效地避免链条脱链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链轮,通过将轮盘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使得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环形轮槽,粘性物料可通过此环形轮槽从通孔中排出,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链轮,包括轮毂(11)和轮盘,所述轮毂(11)上设置有轴孔(111 ),所述轮盘与所述轮毂(1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包括第一轮盘(13)和第二轮盘(14),所述第一轮盘(13)和所述第二轮盘(14)沿所述轮毂(1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轮毂(11)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轮盘(13)与所述第二轮盘(14)之间形成环形轮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辐,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轮辐与所述轮毂(1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轮辐在所述轮毂(11)和所述轮盘之间形成多个通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包括至少两根辐条(12),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辐条(12)与所述轮毂(11)的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12)沿所述轮盘的周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12)为四根,相邻两根所述辐条(12)之间的夹角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12)与所述轮盘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盘(14)的外壁边沿设置有环形凸台(141)。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1)、轮辐和所述轮盘一体成型制成;或者,所述轮毂(11)和所述轮辐一体成型制成,所述轮盘与所述轮辐固定连接。
9.一种环链运输机构,包括链条(2)、第一链轮机构(4)、张紧装置(6)、驱动装置(7)和第二链轮机构(9 ),所述链条(2 )套设于所述第一链轮机构(4 )和所述第二链轮机构(9 )上,所述驱动装置(7)驱动所述第二链轮机构(9)转动,所述第二链轮机构(9)通过所述链条(2 )带动所述第一链轮机构(4 )转动,所述张紧装置(6 )连接至所述第一链轮机构(4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机构(4)或所述第二链轮机构(9)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轮。
10.一种环链提升机,包括机壳(I)和料斗(3),所述机壳(I)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链运输机构,所述料斗(3)固定连接至所述链条(2)上,所述第二链轮机构(9)和所述第一链轮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机壳(I)内部,所述第一链轮机构(4)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端,所述第二链轮机构(9)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轮、环链运输机构、环链提升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链轮,包括轮毂和轮盘,轮毂上设置有轴孔,轮盘与轮毂固定连接,轮盘包括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沿轮毂的轴向垂直于轮毂的轴线设置,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环形轮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环链运输机构和一种环链提升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轮盘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使得第一轮盘与第二轮盘之间形成环形轮槽,粘性物料可通过此环形轮槽从通孔中排出,实现了该链轮积料时的自动清理,避免粘性物料填满轮槽,防止链轮脱链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65G23/06GK202988116SQ20122060891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潘焕, 秦新平, 朱双明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