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808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领域,特指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
技术背景:包装机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很多。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可有多种,按产品状态分,有液体、块状、散粒体包装机;按包装作用分,有内包装、外包包装机;按包装行业分,有食品、日用化工、纺织品等包装机;按包装工位分,有单工位、多工位包装机;按自动化程度分,有半自动、全自动包装机等。包装机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电子等行业,这种包装机可防止产品的氧化霉变、防腐防潮,可保质、保鲜、延长产品的存储期限。此外,包装机将包装袋内抽成低真空后,当即自动封口,由于袋内真空度高,残留空气极少,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避免了物品氧化、霉变和腐败,同时对某些松软的物品,经包装机包装后,可缩小包装体积,便于运输和储存。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真空包装机都是半自动的,先手工灌装,然后再手工放入真空室进行抽真空,操作时需要较多的人力,因为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人工操作很难保证达到卫生要求。传统的包装机械多采用机械式控制,如凸轮分配轴式,后来又出现了光电控制、气动控制等控制形式。但是,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日益提高,对包装参数的要求不断增多,原有的控制系统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应采用新的技术改变食品包装机械的面貌。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自己创造出最大的利益,就要确保自己的食品包装生产线运行良好,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这样在尽量避免错误出现和故障的影响,才会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自动化水平在制造工业中不断提高,应用范围正在拓展。包装机械行业中自动化操作正在改变着包装过程的动作方式和包装容器及材料的加工方法。针对包装机械行业自动化对于生产加工的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该包装机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并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中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构;所述的机架作为整个包装机的支撑,机架内部安装有电路系统以及控制包装机运作的控制面板;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包括:支撑架、送料机构、纵向封口机构、横向封口机构和料槽机构;支撑架作为整个内膜封口结构的支撑,令内膜封口结构可整个拆卸或安装于机架内部;送料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架上端面的内膜支架和料斗,料斗与一振动器连接,包装膜安装于内膜支架上绕料斗呈C形管状下放;纵向封口机构包括:对包装膜的侧开口进行热压密封的封口固定件和发热件,发热件通过一右立板气缸驱动向封口固定件移动,于两者的下方设置有由马达驱动的两导柱,导柱相向间歇转动拉动包装膜下放;横向封口机构位于纵向封口机构下方,横向封口机构包括:由气缸驱动相向移动的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于左切袋配件上连接有发热组件,气缸驱动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压合并通过热辐射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和切割;料槽机构安装于横向封口机构下方,经内膜封口的半成品落入料槽机构的料槽中,于料槽中设置有推料杆;所述的落料机械结构包括:开袋机构、送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开袋机构包括:开袋夹和驱动开袋夹工作的开袋气缸组,开袋气缸组驱动开袋夹下移以及开启,于开袋夹下方设置有工位;送袋机构包括:放袋槽、安装于放袋槽下方的旋转推动机构,旋转推动机构将袋子送入工位中;所述的下料机构安装于料槽机构旁侧,下料机构包括:相互配合推动半成品落入袋子中的推料气缸和下料气缸;所述的小仓结构包括:动仓板和定仓板,动仓板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以及压袋组件,于定仓板上安装有通过小仓夹气缸驱动张合的小仓夹,定仓板内侧穿设有小仓发热件,动仓板外侧通过动仓板气缸驱动移动,令动仓板上的密封圈与定仓板抵触后形成密闭小仓,并且小仓发热件与压袋组件配合压袋;定仓板还通过气管与真空泵风扇连接;上述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构中均安装有光电感应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的支撑架包括:大面板、端面板、左立板、右立板和背板;内膜支架固定安装于端面板上,料斗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端面板上,料斗下端从开设于端面板上的穿孔穿出;右立板气缸安装于右立板上,封口固定件和发热件通过支柱纵向架设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两导柱安装于背板上并通过安装于背板后的马达驱动;所述的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通过支柱横向架设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包装膜下放穿过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之间,右切袋配件通过一右气缸驱动左移,发热组件架设于支柱上并由一左气缸驱动右移,同时推动左切袋配件右移,左切袋配件与右切袋配件压合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封口,于右切袋配件中安装有切袋片;所述的右切袋配件和左切袋配件为铁氟龙片或于右切袋配件和左切袋配件涂覆铁氟龙层;所述的左立板上安装有一散热风扇。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料槽机构包括:料槽、安装于料槽中的推料杆和驱动推料杆的推料杆气缸,推料杆推动半成品至料槽末端;于料槽上安装有整形机构,半成品穿过整形机构落入料槽中,所述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定板和整形动板,整形动板通过一整形气缸向整形定板移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落料机械结构安装于大面板上,令落料机械结构可整个安装或拆卸于机架内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开袋夹安装于料槽旁侧,开袋气缸组包括:开袋夹气缸和凸轮气缸,开袋夹气缸安装于夹子立柱上,开袋夹通过夹子立板和夹子固定块的配合与开袋夹气缸连接,由开袋夹气缸驱动上下移动;凸轮气缸亦安装于夹子立柱上,凸轮气缸上横向连接一凸轮杆,凸轮杆上移与开袋夹上端触压令开袋夹开启。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推料气缸安装于夹子立柱上,推料气缸的驱动杆穿过夹子立柱进入料槽中,于推料气缸的驱动杆末端连接一推料块,推动料槽中的半成品进入开袋夹中;所述的下料气缸通过一固定板安装于夹子立柱上,下料气缸的驱动杆伸入开袋夹中并于下料气缸的驱动杆末端安装有下料块。[001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放袋槽包括:型槽固定板以及两型槽,两型槽间可调节间距,袋子放置于两型槽间;所述的旋转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大面板上的旋转气缸以及安装于旋转气缸上的吸袋气缸,吸袋气缸上安装有料袋吸嘴板,旋转气缸驱动吸袋气缸于纵向平面旋转,吸袋气缸将袋子推入工位中,工位中安装有与料袋吸嘴板配合的料袋吸嘴座,料袋吸嘴板和料袋吸嘴座均与气管连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仓板的外侧安装有气缸立板,气缸立板通过四根定位柱与定仓板连接固定,动仓板活动的穿设于定位柱上并通过动仓板气缸驱动,压袋组件通过安装于气缸立板上的小仓气缸驱动;小仓夹气缸固定安装于定仓板中,小仓夹通过两摆臂与小仓夹气缸连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路系统包括:压力表、上电箱、振动器、下电箱、电源开关和电箱风扇;于机架上还安装有真空泵风扇。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构由上而下纵向安装于机架中,于机架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护门,于前护门上安装有透视窗;机架的下方安装有活动滚轮以及固定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采用自动化设置取代传统的半自动包装机,最大的有点在于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传统的包装机都是半自动的,先手工灌装,然后再手工放入真空室进行抽真空,操作时需要较多的人力,因为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人工操作很难保证达到卫生要求。2、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具有抽真空功能,能够有效的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并且包装袋子内部的气体被排除,加速了热量的传导,这可提高热杀菌效率。3、本实用新型中的右切袋配件和左切袋配件为铁氟龙片或于右切袋配件和左切袋配件涂覆铁氟龙层,具有不粘性和耐热性,有效的防止粘膜,并且采用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热压,即发热组件不直接与包装膜接触,热量传递至右切袋配件和左切袋配件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防止温度过高使包装膜产生有害气体,保证产品的质量。4、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工位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能够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很好的衔接运作,结构紧凑,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5、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构均可整体的安装或拆卸,方便包装机的维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内膜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内膜封口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一;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内膜封口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落料机械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落料机械结构的分解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小仓结构的立体图;[0035]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小仓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架的分解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I机架10压力表11控制面板12上电箱13下电箱14电源开关15真空泵风扇16电箱风扇17 护门2内膜封口结构20支柱21支撑架211大面板212端面板213左立板214右立板215背板22送料机构221内膜支架2211内膜滚筒222料斗223振动器23纵向封口机构231封口固定件232发热件233右立板气缸234导柱24横向封口机构241左切袋配件242左气缸243发热组件244右切袋配件245右气缸246切袋片25料槽机构251料槽252推料杆253推料杆气缸254整形机构2541整形定板2542整形动板2543整形气缸3落料机械结构31开袋机构311开袋夹3111夹子挡片312开袋夹气缸313凸轮气缸3131凸轮杆314夹子立柱315夹子固定座316夹子立板317夹子固定块318工位3181料袋吸嘴座32送袋机构321放袋槽3211型槽固定板3212型槽322旋转气缸323吸袋气缸3231料袋吸嘴板33下料机构331推料气缸332下料气缸333下料块4小仓结构41动仓板411密封圈412压袋组件413气缸立板414动仓板气缸415小仓气缸42定仓板421小仓发热件43小仓夹431小仓夹气缸5红外线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见图1-11所示,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包括:机架1、内膜封口结构2、落料机械结构3和小仓结构4,机架I作为整个包装机的支撑,于机架I上设置有驱动电路以及控制包装机运作的控制面板11,内膜风口结构2、落料机械机构3和小仓结构4由上而下安装于机架I中,内膜封口结构2、落料机械结构3和小仓结构4中均安装有光电感应器。其中: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2包括:支撑架21、送料机构22、纵向封口机构23、横向封口机构24和料槽机构25 ;支撑架21作为整个内膜封口结构2的支撑,令内膜封口结构2可整个拆卸或安装于机架I内部;支撑架21包括:大面板211、端面板212、左立板213、右立板214和背板215 ;送料机构22包括:内膜支架221和料斗222,内膜支架221和料斗222安装于支撑架21端面板212 上,料斗222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端面板212上,料斗222下端从开设于端面板212上的穿孔穿出,料斗222与一振动器223连接,振动器223配备有一振动调速器,通过调速器可调节振动器的振动时间和振动频率。振动器223使料斗222振动,避免物料堆积于料斗222的下出口处,同时也防止由于物料的堆积,导致包装好的物料其净含量与设定值有偏差。于内膜支架221中安装有内膜滚筒2211,在料斗222的外侧设置有嵌入位,包装膜安装于内膜滚筒2211上并穿过嵌入位绕料斗222呈C形管状下放。纵向封口机构23包括:封口固定件231、发热件232、右立板气缸233和导柱234,封口固定件231和发热件232通过支柱20纵向架设于左立板213和右立板214之间,右立板气缸233安装于右立板214上,导柱234安装于封口固定件231和发热件232和下方,右立板气缸233驱动发热件232向封口固定件231移动,两导柱234安装于背板215上并通过安装于背板215后的马达驱动;发热件232由发热块底座和隔热电木构成。横向封口机构24位于纵向封口机构23下方,横向封口机构24包括:左切袋配件241、右切袋配件244、左气缸242、右气缸245和发热组件243,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通过支柱20横向架设于左立板213和右立板214之间,包装膜下放穿过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之间,右气缸245驱动右切袋配件244左移,左气缸242驱动左切袋配件241右移,发热组件243架设于支柱20上并直接与左气缸242的驱动杆连接,左气缸242通过驱动发热组件243右移进一步推动左切袋配件241右移,于右切袋配件244中安装有切袋片246 ;发热组件243由发热丝、发热丝支架和发热丝电木座构成。包装膜呈C形管状下放,包装膜的侧开口位于封口固定件231和发热件232之间,通过右立板气缸233驱动,使封口固定件231右移与发热件232配合对包装膜的侧开口进行热压密封,包装膜从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之间穿过,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配合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由于纵向封口机构23位于横向封口机构24上方,两者是同时运行的,贝U在横向封口机构24对本次使用的包装膜进行密封的同时,纵向封口机构23已经完成了下次所用的包装膜的侧开口的密封。另外,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为铁氟龙片或者是在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表面涂上一层铁氟龙,使其具有防粘性和耐高温性,防止粘膜和在热压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在左立板213上设置有一微型风扇,能够使包装膜热压密封后迅速散热,于内膜封口结构2中安装有光电感应器,该光电感应器具体为红外线感应器5。所述的料槽机构25安装于横向封口机构24下方,料槽机构25包括:料槽251、推料杆252和推料杆气缸253,推料杆252安装于料槽251中并由推料杆气缸252驱动,料槽251上安装有整形机构254,该整形机构254包括:整形定板2541和整形动板2542,整形动板2542通过一整形气缸2543向整形定板2541移动,整形气缸2543驱动整形动板2542轻轻地推向整形定板2541,对半成品进行整形,使其形状更加规则。经内膜封口后的半成品穿过整形机构254落入料槽251中,推料杆气缸253驱动推料杆252将板成品推至料槽251的末端,于料槽251末端成型有料槽挡板,于料槽机构25中也安装有红外线感测器5。所述的落料机械结构3安装于大面板211上,令落料机械结构3可整个安装或拆卸于机架I内部。落料机械结构3包括:开袋机构31、送袋机构32以及下料机构33。开袋机构31包括:开袋夹311和驱动开袋夹311工作的开袋气缸组,开袋气缸组驱动开袋夹311下移以及开启,开袋气缸组包括:开袋夹气缸312和凸轮气缸313,开袋夹气缸312安装于夹子立柱314上,夹子立柱314通过夹子固定座315固定于大面板211上,开袋夹311通过夹子立板316和夹子固定块317的配合与开袋夹气缸312连接,由开袋夹气缸312驱动上下移动,开袋夹311前方设置有夹子挡片3111 ;凸轮气缸313亦安装于夹子立柱314上,凸轮气缸313上横向连接一凸轮杆3131,凸轮杆3131上移与开袋夹311上端触压令开袋夹311开启。开袋夹311下方设置有工位318,开袋夹311下移恰好落于该工位318中,工位318由两固定块构成。送袋机构32包括:放袋槽321、安装于放袋槽下方的旋转推动机构,旋转推动机构将袋子送入工位318中;放袋槽321由型槽3211固定板以及两型槽3212,袋子放置于两型槽3212间,两型槽3212间可调节间距,以适应放置不同长度的袋子;旋转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大面板211上的旋转气缸322以及安装于旋转气缸322上的吸袋气缸323,吸袋气缸323上安装有料袋吸嘴板3231,旋转气缸322驱动吸袋气缸323于纵向平面旋转,吸袋气缸323将袋子推入工位318中,工位318中安装有与料袋吸嘴板3231配合的料袋吸嘴座3181,料袋吸嘴板3231和料袋吸嘴座3181均与气管连接。下料机构33安装于料槽机构25旁侧,下料机构33包括:相互配合推动半成品落入袋子中的推料气缸331和下料气缸332 ;开袋夹也安装于料槽251末端的旁侧与推料气缸331位置相对,推料气缸331安装于夹子立柱314上,推料气缸331的驱动杆穿过夹子立柱314进入料槽251中,于推料气缸331的驱动杆末端连接一推料块,推动料槽251中的半成品进入开袋夹311中;下料气缸332通过一固定板安装于夹子立柱314上,下料气缸332的驱动杆伸入开袋夹311中并于下料气缸332的驱动杆末端安装有下料块333。所述的小仓结构4包括:动仓板41和定仓板42,动仓板41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411,以及压袋组件412,于定仓板42上安装有通过小仓夹气缸431驱动张合的小仓夹43,定仓板42内侧穿设有小仓发热件421,小仓发热件由发热块隔热板、发热块固定座和发热块组成,发热块安装于发热块隔热板上,发热块隔热板安装于发热块固定座上,动仓板41的外侧安装有气缸立板413,气缸立板413通过四根定位柱与定仓板42连接固定,动仓板41活动的穿设于定位柱上并通过动仓板气缸414驱动,压袋组件412通过安装于气缸立板413上的小仓气缸415驱动,压袋组件412包括有一安装于小仓气缸415驱动杆上的扣条。小仓夹气缸431固定安装于定仓板42中,小仓夹43通过两摆臂与小仓夹气缸431连接小仓夹43通过两夹片构成,两夹片的底部相互交错夹持,小仓夹气缸431驱动小仓夹43活动,控制两夹片间夹持角度的大小,通过两夹片间夹持角度的大小控制调节袋子封口位置的高低,若两夹片间夹持的角度小,则两夹片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较深,袋子落入小仓夹43时,封口位置较高,若两夹片间的夹持角度较大,则两夹片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较浅,则同样的的袋子落入小仓夹43时,封口位置较低。动仓板41外侧通过动仓板气缸驱414动移动,令动仓板41上的密封圈411与定仓板41抵触后形成密闭小仓,并且小仓发热件421与压袋组件412配合压袋;定仓板42还通过气管与真空泵风扇连接。机架I作为整个包装机的支撑,内膜封口结构2、落料机械结构3和小仓结构4由上而下纵向安装于机架I中,小仓结构4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用于手机已经完成包装的成品。机架I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护门17,于前护门17上安装有透视窗,透过该透视窗可观测到机架内部的工作情况,机架I的下方安装有活动滚轮以及固定脚,滚轮可方便整机的移动,而固定脚则令整机稳固地放置。电路系统安装于机架I中的较下方位置,电路系统包括:压力表10、上电箱12、振动器223、下电箱13、电源开关14、真空泵风扇15和电箱风扇16等,内膜封口结构2、落料机械结构3和小仓结构4中的各个机构通过导线与电路系统连接,并且各机构所用的导线具有独特标记,方便连接组装以及维修。内膜封口结构2、落料机械结构3和小仓结构4中的各个机构上都设计有光电感应器,具体为红外线感应器5,通过红外线感应器6感测到上一步工序完成从而执行下一步工序,保证整机的各个机构间有条不紊地执行工作。下面以包装茶叶为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中各结构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还与一多功能送料机连接,通过该多功能送料机间歇地往料斗中送入定量的物料,每分钟送料次数以及送料的规格都可以通过多功能送料机设定,例如:设定参数为:30次/分钟、IOg/次,即以每分钟30次,每次IOg的规格向料斗中送料。通过控制面板11调节热压温度、抽真空时间、封口时间和换汽时间等系列参数。第一步,内膜包装。包装膜安装于内膜滚筒2211上,并且绕料斗222呈C型管状下放,包装膜的侧开口穿过封口固定件231和发热件232之间下放至两导柱234之间,在使用前先进行试机,在试机时已经对第一次需要使用的包装膜进行侧口密封和底部密封。多功能送料机向料斗222中送入IOg的茶叶,振动器223振动防止茶叶堆积于料斗222的出料口。红外线感应器5感应到茶叶下落后,导柱234相向间歇转动,拉动包装膜下移一定的距离后停止转动,茶叶包落入整形机构254之间,横向封口机构24和纵向封口机构23同时启动,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但是,此时的纵向封口机构23对下次需要使用的包装膜的侧口进行预封口,横向封口机构24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右立板气缸233驱动发热件232向封口固定件231移动,对包装膜的侧开口进行热压密封,左气缸242和右气缸256驱动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相向移动,通过发热组件253的热辐射将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切袋片246同时对包装膜进行切割,由于切袋片246安装于右切袋配件244中,是从右切袋配件244的中间位置穿出的,则在左切袋配件241和右切袋配件244压合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时,切袋片246是于密封处的中间位置进行切割,则在对本次茶叶包进行密封的同时,也完成对下一次需要使用的包装膜进行封底。在横向封口机构24驱动的同时,整形气缸2543驱动整形动板2542向整形定板2541移动,完成对茶叶包的整形。到达指定的封口时间后,横向封口机构24和纵向封口机构23复位,茶叶包落入料槽机构25中。当安装于料槽机构25中的红外线感应器感5应到茶叶包落入时,推料杆气缸253驱动推料杆252将茶叶包推至料槽251末端,等待下一步工序。横向封口机构24和纵向封口机构23复位后,料斗222中再次送入茶叶,红外线感应器5感应到茶叶下落后,导柱234相向转动间歇转动,拉动包装膜下移,再次重复内膜包装工作。第二步:装袋。把茶叶袋放置于两型槽3212之间,吸袋气缸323驱动料袋吸嘴板3231上移,料袋吸嘴板3231通过气管抽气,其吸嘴紧吸茶叶袋,旋转气缸322驱动吸袋气缸323于纵向平面中旋转约90度,吸袋气缸323再次启动,推动茶叶袋进入工位318中,料袋吸嘴座3181抽气吸住茶叶袋,同时吸袋气缸323的驱动杆后移,将茶叶袋口打开。茶叶袋送入工位318中切断了红外线感应器的射线行程,驱动开袋夹气缸312和凸轮气缸313工作,开袋夹气缸312驱动开袋夹311下移从茶叶袋开口进入茶叶袋中,凸轮气缸313驱动凸轮杆3131上移与开袋夹311上部触压,令开袋夹311打开,同时撑开茶叶袋,对茶叶袋整形。推料气缸331推动料槽251末端的茶叶包进入开袋夹311中,下料气缸332驱动下料块333下压,将茶叶包推入茶叶袋中并进行整形,茶叶包进一步送入小仓夹43中,此后部件复位,继续执行下一次工作。第三步:真空包装。当红外线感应器感测到茶叶袋落入小仓夹43后,动仓板气缸414驱动动仓板41向定仓板42移动,并使动仓板41内侧的密封圈411与定仓板42的内侧表面相抵触,从而形成密闭小仓,然后真空泵风扇15对茶叶袋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达到设定的抽真空时间后,小仓气缸415驱动压袋组件412向小仓发热件421移动,茶叶袋口压于小仓发热件421和压袋组件412之间,在设定温度下使茶叶袋袋口软化融合,实现密封。在达到密封时间后,动仓板气缸414驱动动仓板41反向移动,使密封圈411与定仓板42脱尚,冋时小仓夹43打开,包装完成后的成品落到收集箱中。多功能送料机按照设定值不断的向料斗222中送料,机架内部的各个结构则不断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包装。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机构紧密配合,并且通过红外线感应器的侦测,保证各机构之间紧凑配合,有条不紊的进行运作。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中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构; 所述的机架作为整个包装机的支撑,机架内部安装有电路系统以及控制包装机运作的控制面板; 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包括:支撑架、送料机构、纵向封口机构、横向封口机构和料槽机构;支撑架作为整个内膜封口结构的支撑,令内膜封口结构可整个拆卸或安装于机架内部;送料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架上端面的内膜支架和料斗,料斗与一振动器连接,包装膜安装于内膜支架上绕料斗呈C形管状下放;纵向封口机构包括:对包装膜的侧开口进行热压密封的封口固定件和发热件,发热件通过一右立板气缸驱动向封口固定件移动,于两者的下方设置有由马达驱动的两导柱,导柱相向转动拉动包装膜下放;横向封口机构位于纵向封口机构下方,横向封口机构包括:由气缸驱动相向移动的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于左切袋配件上连接有发热组件,气缸驱动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压合并通过热辐射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密封和切割;料槽机构安装于横向封口机构下方,经内膜封口的半成品落入料槽机构的料槽中,于料槽中设置有推料杆; 所述的落料机械结构包括:开袋机构、送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开袋机构包括:开袋夹和驱动开袋夹工作的开袋气缸组,开袋气缸组驱动开袋夹下移以及开启,于开袋夹下方设置有工位;送袋机构包括:放袋槽、安装于放袋槽下方的旋转推动机构,旋转推动机构将袋子送入工位中;所述的下料机构安装于料槽机构旁侧,下料机构包括:相互配合推动半成品落入袋子中的推料气缸和下料气缸; 所述的小仓结构包括:动仓板和定仓板,动仓板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以及压袋组件,于定仓板上安装有通过小仓夹气缸驱动张合的小仓夹,定仓板内侧穿设有小仓发热件,动仓板外侧通过动仓板气缸驱动移动,令动仓板上的密封圈与定仓板抵触后形成密闭小仓,并且小仓发热件与压袋组件配合压袋;定仓板还通过气管与真空泵风扇连接; 上述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构中均安装有光电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的支撑架包括:大面板、端面板、左立板、右立板和背板;内膜支架固定安装于端面板上,料斗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端面板上,料斗下端从开设于端面板上的穿孔穿出;右立板气缸安装于右立板上,封口固定件和发热件通过支柱纵向架设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两导柱安装于背板上并通过安装于背板后的马达驱动; 所述的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通过支柱横向架设于左立板和右立板之间,包装膜下放穿过左切袋配件和右切袋配件之间,右切袋配件通过一右气缸驱动左移,发热组件架设于支柱上并由一左气缸驱动右移,同时推动左切袋配件右移,左切袋配件与右切袋配件压合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封口,于右切袋配件中安装有切袋片;所述的右切袋配件和左切袋配件为铁氟龙片或于右切袋配件和左切袋配件涂覆铁氟龙层;所述的左立板上安装有一散热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槽机构包括:料槽、安装于料槽中的推料杆和驱动推料杆的推料杆气缸,推料杆推动半成品至料槽末端;于料槽上安装有整形机构,半成品穿过整形机构落入料槽中,所述的整形机构包括:整形定板和整形动板,整形动板通过一整形气缸向整形定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机械结构安装于大面板上,令落料机械结构可整个安装或拆卸于机架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袋夹安装于料槽旁侧,开袋气缸组包括:开袋夹气缸和凸轮气缸,开袋夹气缸安装于夹子立柱上,开袋夹通过夹子立板和夹子固定块的配合与开袋夹气缸连接,由开袋夹气缸驱动上下移动;凸轮气缸亦安装于夹子立柱上,凸轮气缸上横向连接一凸轮杆,凸轮杆上移与开袋夹上端触压令开袋夹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气缸安装于夹子立柱上,推料气缸的驱动杆穿过夹子立柱进入料槽中,于推料气缸的驱动杆末端连接一推料块,推动料槽中的半成品进入开袋夹中;所述的下料气缸通过一固定板安装于夹子立柱上,下料气缸的驱动杆伸入开袋夹中并于下料气缸的驱动杆末端安装有下料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袋槽包括:型槽固定板以及两型槽,两型槽间可调节间距,袋子放置于两型槽间;所述的旋转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大面板上的旋转气缸以及安装于旋转气缸上的吸袋气缸,吸袋气缸上安装有料袋吸嘴板,旋转气缸驱动吸袋气缸于纵向平面旋转,吸袋气缸将袋子推入工位中,工位中安装有与料袋吸嘴板配合的料袋吸嘴座,料袋吸嘴板和料袋吸嘴座均与气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仓板的外侧安装有气缸立板,气缸立板通过四根定位柱与定仓板连接固定,动仓板活动的穿设于定位柱上并通过动仓板气缸驱动,压袋组件通过安装于气缸立板上的小仓气缸驱动;小仓夹气缸固定安装于定仓板中,小仓夹通过两摆臂与小仓夹气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系统包括:压力表、上电箱、振动器、下电箱、电源开关和电箱风扇;于机架上还安装有真空泵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 构由上而下纵向安装于机架中,于机架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护门,于前护门上安装有透视窗;机架的下方安装有活动滚轮以及固定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该包装机具有机架、安装于机架中的内膜封口结构、落料机械结构和小仓结构四个模块结构,所述的内膜封口结构包括支撑架、送料机构、纵向封口机构、横向封口机构和料槽机构;所述的落料机械结构包括开袋机构、送袋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的小仓结构包括容置袋子的小仓夹以及安装于小仓夹两侧的动仓块以及定仓块;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紧密配合,对物料进行真空包裹。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多功能包装机采用自动化设置取代传统的半自动包装机,最大的有点在于有限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工位之间安装有传感器,能够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很好的衔接运作,结构紧凑,该包装机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65B35/20GK203047553SQ2012207497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朱亚明, 张志坚 申请人:东莞市欣宝来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