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大棚用轨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0611阅读:38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育苗大棚用轨道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具体的说是一种育苗大棚用轨道车,属于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专门育苗的企业来说,育苗一般在育苗大棚内的苗床上完成,植物的秧苗在苗床上长到合适的大小之后,需要将秧苗从育苗大棚内的苗床上移出,运送到农户或者经销商手中。目前,将秧苗移出的过程都是靠人力完成,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且人工搬动的过程中容易对秧苗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苗大棚用轨道车,该轨道车用于将育苗大棚内的秧苗运出,节省人力,避免搬动过程中对秧苗造成损伤。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育苗大棚用轨道车,包括轨道车主体,所述的轨道车主体包括一矩形的承重平面,承重平面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支腿,支腿的底端分别设有万向轮;位于轨道车主体后端的两个万向轮为驱动轮,位于轨道车主体前端的两个万向轮为从动轮;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承重平面的下表面上设有动力装置,驱动装置和动力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直流马达,所述的动力装置为蓄电池。所述的直流马达位于所述主动轮中心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苗床两侧的地面上设置与本发明轨道车的万向轮相配合的轨道, 通过轨道车运输秧苗,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提高了搬运效率,又避免了人工搬运的过程中对秧苗造成的损伤。此外,轨道车运输所占用的空间比起人工搬运所占用的空间小,使棚内更多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重平面,2支腿,3万向轮,4驱动装置,5导线,6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育苗大棚用轨道车,包括轨道车主体,所述的轨道车主体包括一矩形的承重平面1,承重平面I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支腿2,支腿2的底端分别设有万向轮3 ;位于轨道车主体后端的两个万向轮为驱动轮,位于轨道车主体前端的两个万向轮为从动轮;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装置4,承重平面I的下表面上设有动力装置6,驱动装置4和动力装置6之间通过导线5相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4为直流马达,所述的动力装置6为蓄电池。所述的直流马达4位于所述主动轮中心处。
使用时,在苗床两侧的地面上设置与本发明轨道车的万向轮3相配合的轨道,轨道车安装在轨道上,直流马达可设为遥控式,工人将遥控器带在身上即可。轨道的转弯处应设为平滑的转弯,这样在轨道的引导下,万向轮3能够自动转弯。工人操纵轨道车的运行和停止,将秧苗放置在轨道车的承重平面I上,通过轨道车运输秧苗,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提高了搬运效率,又避免了人工搬运的过程中对秧苗造成的损伤。此外,轨道车运输所占用的空间比起人工搬运所占用的空间小,使棚内更多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育苗大棚用轨道车,包括轨道车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车主体包括一矩形的承重平面,承重平面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支腿,支腿的底端分别设有万向轮;位于轨道车主体后端的两个万向轮为驱动轮,位于轨道车主体前端的两个万向轮为从动轮;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承重平面的下表面上设有动力装置,驱动装置和动力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大棚用轨道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直流马达,所述的动力装置为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大棚用轨道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直流马达位于所述主动轮中心处 。
全文摘要
育苗大棚用轨道车,属于运输工具,它包括轨道车主体,所述的轨道车主体包括一矩形的承重平面,承重平面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支腿,支腿的底端分别设有万向轮;位于轨道车主体后端的两个万向轮为驱动轮,位于轨道车主体前端的两个万向轮为从动轮;主动轮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承重平面的下表面上设有动力装置,驱动装置和动力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本发明可代替人力从大棚内往外运输植物秧苗,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小,避免了对秧苗的损坏。
文档编号B65G35/00GK103231900SQ20131018333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7日
发明者韩吉书 申请人:济南安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