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01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鲜盒,尤其是一种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
背景技术
保鲜盒分为三种:一种是塑料保鲜盒: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一般耐温范围:最高温120°C,最低温-20°C ;二种是钢化玻璃保鲜盒:普通玻璃钢化;三种是耐热玻璃保鲜盒,采用高硼硅玻璃材。保鲜盒不仅方便实用,而且可以将食物分门别类地存放。目前最为时尚和绿色的保鲜盒是耐热玻璃保鲜盒。此外,保鲜盒还有多种款式、尺寸可供选择:有四方形保鲜盒、长方形保鲜盒和圆形保鲜盒。冰箱保鲜盒对食品保鲜大有好处,它可以保证人们将食品尽量隔离放置,防止交叉污染。保鲜盒主要是隔离空气,防止水分散发,防止食物氧化,防止食物在储存时失去原有鲜味,起到密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保鲜盒密封效果不佳,同时还需要和冰箱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保鲜效果,但是冰箱保鲜成本较高。真空保鲜也是现有的一种保鲜技术,但是真空保鲜技术主要是运用于工厂食品的批量生产,家庭使用的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保鲜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它采用在盒盖的上端设有单向阀,下端设有底盒。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它由抽气筒、塑料软管、单向阀、阀芯、密封圈、盒盖、耳、耳环、底盒构成;所述的盒盖为方形状,上端设有单向阀,下端设有底盒;所述的单向阀的内部设有阀芯;所述的抽气筒的右端设有塑料软管。本实用新型的 有益效果是:它既能用来装食物,又能够抽出盒盖和底盒之间的空气达到真空保鲜的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图中1-抽气筒、2_塑料软管、3_单向阀、4_盒盖、5_密封圈、6_耳、7_耳环、8_底盒、9-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它由抽气筒、塑料软管、单向阀、阀芯、密封圈、盒盖、耳、耳环、底盒构成;所述的盒盖为方形状,上端设有单向阀,下端设有底盒;所述的单向阀的内部设有阀芯;所述的抽气筒的右端设有塑料软管。在
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耳设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盒盖和底盒的前端与后端,用于方便人们搬动;所述的耳环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盒的前端与后端,当将耳环扣到盒盖的前端与后端的耳上时,可以使得盒盖与底盒能够紧密接触;所述的底盒为方形状,上端设有凹槽,通过密封圈与盒盖相连接,用于装食物;所述的密封圈用于使得盒盖和底盒接触更加紧密;所述的单向阀通过螺纹与盒盖的上端面相连接,便于更换;所述的阀芯用于使得单向阀具有单向导通作用;所述的抽气筒内部设有弹簧、活塞、活塞杆和手柄,通过塑料软管与盒盖上端的单向阀相连接,也可以取下塑料软管直接和单向阀相连接,用于抽出空气;所述的塑料软管用于方便人们使用,并可以从盒盖的上端或抽气筒的右端取下。在
图1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抽气筒、单向阀、盒盖和底盒组成一个抽气式密封装置,抽气筒与单向阀通过塑料软管相连接,当抽气筒向外抽出空气时,盒盖和底盒之间的空气被抽出,并且阀芯可以防止空气倒流到盒盖和底盒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抽气筒与单向阀通过塑料软管相连接或直接将抽气筒与单向阀相连接,然后将食物放在底盒的凹槽内,合上盒盖,并将耳环扣到盒盖的前端与后端的耳上,再用抽气筒将盒盖和底盒内的空气抽出,当我们需要打开盒盖时,只需将塑料软管取下,向上拉 动阀芯,就可以打开盒盖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它由抽气筒、塑料软管、单向阀、阀芯、密封圈、盒盖、耳、耳环、底盒构成;所述的盒盖为方形状,上端设有单向阀,下端设有底盒;所述的单向阀的内部设有阀芯;所述的抽气筒的右端设有塑料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设为四个,分别设置在盒盖和底盒的前端与后端;所述的耳环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底盒的前端与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盒为方形状,上端设有凹槽,通过密封圈与盒盖相连接;所述的单向阀通过螺纹与盒盖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的抽气筒内部设有弹簧、`活塞、活塞杆和手柄,通过塑料软管与盒盖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抽气式真空保鲜盒,它由抽气筒、塑料软管、单向阀、阀芯、密封圈、盒盖、底盒构成;盒盖上端设有单向阀,下端设有底盒;单向阀的内部设有阀芯;抽气筒的右端设有塑料软管。本实用新型既能用来装食物,又能够抽出盒盖和底盒之间的空气达到真空保鲜的效果,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广泛。
文档编号B65D51/16GK203143327SQ20132002664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陈晶 申请人:陈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