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01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料调配瓶盖技术方案有很多种,这些从简单到复杂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方案,手动控制一个瓶盖机构或该机构的一部分执行水平运动或是复杂的水平加旋转运动,来穿透或拆卸隔离物,为了混合两种物料,首先去除得物料间的隔离物使其混合后再打开物料盒来使用混合后的物料,这类方案是最简单的方案然而其涉及到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第二类方案,间隔物为物料盒可拆卸底部,其底部边缘设有活动的柔性齿弹性连接,其中物料盒和物料盒可拆卸底部的连接处是本方案的关键细节,由于连接处不仅要有可靠的防渗而且还要容易拆卸,故其结构设计上本身存在着矛盾;第三类方案,使用简单,只需要旋转上部瓶盖,瓶盖中的切割部件即可切割隔离物,然而切割部件需通过复杂的结构来传递动力,本方案的瓶盖虽然简单易用但是其构成机构相对复杂且制造成本闻。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的饮料调配瓶盖方案中瓶盖操作过程复杂、部分瓶盖结构设计存在矛盾、瓶盖内部结构复杂以及瓶盖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构造简单、设计合理且制造成本合理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包括主瓶盖和旋盖,所述主瓶盖内设有倾斜堵塞,所述倾斜堵塞上设有操作杆,所述主瓶盖上设有旋盖,所述旋盖内设有内部半圆柄脚和外部半圆柄脚,所述操 作杆顶部设于内部半圆柄脚和外部半圆柄脚间形成的通道内。所述主瓶盖上部与旋盖内侧螺纹连接,所述主瓶盖下部设有外部圆筒和内部圆筒。所述所述外部圆筒内侧与瓶体螺纹连接,其螺纹连接处下方设有活动齿。所述内部圆筒内侧设有旋转轴和凸齿,所述内部圆筒底部设有铝箔,所述内部圆筒的外部壳体顶部设有密封面。所述倾斜堵塞下方设有刺,所述倾斜堵塞上方设于内部圆筒内侧旋转轴上,所述倾斜堵塞整个封堵在内部圆筒内,所述倾斜堵塞两侧边分别设于内部圆筒内的凸齿上。所述内部半圆柄脚和外部半圆柄脚以旋盖中心为圆心,分别同心分布于旋盖顶部低平面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外部半圆柄脚一端设有柄脚终端,另一端设有阻块。所述柄脚终端沿直线向旋盖中心偏斜,所述阻块沿旋盖径向方向垂直设于外部半圆柄脚上。所述倾斜堵塞为薄厚均匀的椭圆面斜向封堵在内部圆筒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扭转操作达到混合物料操作,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其内部结构主要通过单臂操作杆传递扭力,利用倾斜堵塞封堵并隔开物料,转动顶部旋盖即可使倾斜堵塞打开混合物料,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部件均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且使用吹塑工艺和压力注塑工艺制造,其工艺实现可采用简单廉价的设备批量加工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仍在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面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
图1中去掉顶部旋盖后的P方向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
图1中B-B面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顶部旋盖的仰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顶部旋盖C-C面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
图1中倾斜堵塞打开状态图。图中,1.主瓶盖,2.旋盖,3.外部圆筒,4.螺纹,5.活动齿,6.内部圆筒,7.密封面,8.铝箔,9.倾斜堵塞, 10.刺,11.操作杆,12.顶部,13.内部半圆柄脚,14.外部半圆柄脚,15.柄脚终端,16.通道,17.阻块,18.凸齿,0.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主盒体放置主物料,附盒体放置添加物料。两个盒子用来包装由两个组份构成的食品、药剂或化学产品。如
图1、图3和图6所示,主盒体通常为装有液体的瓶子。如
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由附盒体即主瓶盖I和其顶部盖子即旋盖2构成。主瓶盖I呈管状,主瓶盖I下半部分为双层圆筒结构,主瓶盖I下半部设置螺纹接头使其能够拧紧在主盒体上,主瓶盖I和主盒体间连接紧密使主瓶盖I不能从主盒体上拧下。主瓶盖I与主盒体连接的螺纹接头设置在主瓶盖I的外部圆筒3上,外部圆筒3的内部壳体上设有螺纹4用来把主瓶盖I拧紧在主盒体开口上。在螺纹4下边设置活动齿5用于防止主瓶盖I从主盒体上拧下。当拧紧主瓶盖I时,主盒体上设置凸起物其使得活动齿5穿过,而当拧下主瓶盖I时,活动齿5卡在这些凸起物上从而使主瓶盖I不能拧下。内部圆筒6的外部壳体顶部设有密封面7,通过它使得主瓶盖I紧密的固定在主盒体开口处的上端内部壳体。该处的设置确保了主瓶盖I和主盒体间的防渗连接,使得在主盒体内混合后的组份饮液能够通过主瓶盖I开口。主瓶盖I底部由铝箔8密封,将铝箔8粘在开口处边缘和部分内部圆筒6的外部壳体上。内部圆筒6内设有倾斜堵塞9作为切割部件,其安放在铝箔8上方。倾斜堵塞9为薄厚均匀的椭圆面,设计为内部圆筒6的内壳体上一部分和与水平面成锐角的平面封堵整个内部圆筒6。倾斜堵塞9上部与内部圆筒6内部壳体上的旋转轴O铰接,使其能够向下旋转到铝箔8。倾斜堵塞9下部设有刺10用来穿透铝箔8。初始位置,倾斜堵塞9全部边缘均靠连在内部圆筒6的内部壳体上,以便填充主瓶盖I时全部依靠倾斜堵塞9封堵,而不是其下面的铝箔8。倾斜堵塞9上表面上连接有薄厚均匀且横截面多变的单臂垂直活动操作杆11作为支撑,其矩形横截面的顶部12,初始位置上比主瓶盖I上部开口边缘略低。倾斜堵塞9与主瓶盖1、操作杆11与倾斜堵塞9间由设备采用压力注塑高分子材料主瓶盖1,从技术角度上说,他们共同代表了一个部件。主瓶盖I上部用旋盖2密闭。主瓶盖I上部,设有旋盖2与主瓶盖I连接的螺纹接头,其能使得主瓶盖I和旋盖2间结合紧密并指示旋盖2拧下方位。旋盖2,其细节如图4和图5中所示,为浅口有突出的底部。旋盖2的一半底部内平面安装内部半圆柄脚13和外部半圆柄脚14,外部半圆柄脚14的柄脚终端15沿直线向旋盖2轴心内偏。内部半圆柄脚13与外部半圆柄脚14同圆心,其间形成通道16,拧紧旋盖2到主瓶盖I上时,单臂垂直活动操作杆11的顶部12通过通道16按照图4中的两条环形设计路线移动。在外部半圆柄脚14的外部壳体横断面设置垂直阻块17。图4中通过展示四个相对于旋盖2的特征位置描绘了顶部12的相对运动。运动轨迹线模拟了顶部12的运动,而实际上,是旋盖2在运动。相对于主瓶盖I亦即顶部12是静止的,在旋盖2拧紧在主瓶盖I上时朝NI方向旋转,而当从主瓶盖I上拧下来时朝N2方向旋转。在把旋盖2拧紧在主瓶盖I上时,操作杆11的顶部12从右边宽口端进入通道16并从通道16左边窄口端出来。通过入口端时,通道16宽口端宽度一致,顶部12与内部半圆柄脚13和外部半圆柄脚14均不碰触。通过出口端时,通道16的窄端,外部半圆柄脚14的柄脚终端15迫使矩形截面的顶部12,在内部半圆柄脚13上滑动,为了让顶部12的矩形截面小头能够通过通道16出口端,操作杆11弹性扭转。当离开通道16的出口端,弹性扭转的操作杆11回复到初始状态其中有抽动感并伴随有声音。当旋盖2与主瓶盖I的螺纹接头处旋转更多螺纹圈时,每·个从通道16出口端出去的顶部12都带有抽动感并伴有声音,其可以作为主瓶盖I和旋盖2良好工作配合的指示。如
图1所示旋盖2应该在主瓶盖I上拧到底,为了确保他们连接处的防渗性和旋盖2拧下状态的声音指示。当旋盖2紧紧地拧紧在主瓶盖I上,操作杆顶部12进到通道16的深处,使得把旋盖2从主瓶盖I上拧下过程中,顶部12长时间与外部半圆柄脚14和其上的阻块17接触。手动从主盒体上拧紧的主瓶盖I上拧下旋盖2,用一只手抓住旋盖2下方主瓶盖I并用另一只手拧下旋盖2。打开主盒盖I的同时穿透移除铝箔8,亦即从主盒盖I上拧下已经拧紧的旋盖2。旋盖2的曲线运动通过操作杆11转化为倾斜堵塞9的扭转运动。开始拧下主瓶盖I上拧紧的旋盖2时,操作杆11的顶部12经过外部半圆柄脚14前端的柄脚终端15,弹性弯曲并在外部半圆柄脚14的外部壳体上滑动直到阻块17。进一步拧动旋盖2,阻块17使得操作杆11的自由端越来越弯曲,产生的驱动力通过操作杆11传递到倾斜堵塞
9。当该动作产生的力量足够破坏倾斜堵塞9与内部圆筒6内部壳体间的连接且能克服倾斜堵塞9的铰接端的阻力时,倾斜堵塞9开始绕旋转轴O扭转,使得刺10朝向铝箔8扭转。刚开始刺10穿透铝箔8,进一步扭转倾斜堵塞9沿边缘去除铝箔8,产生一个比主瓶盖I的内部圆筒6横截面一半还大的永久开口。在最后的打开位置,倾斜堵塞9与设置在内部圆筒6内壳体侧边的两个凸齿18粘连,使其能保持在该位置上。操作杆11与倾斜堵塞9 一起扭转,操作杆11从阻块17脱出后仍然压靠在主盒盖I的内部壳体上,使得当完成从主瓶盖I上拧下旋盖2后,就能得到主盒体内物料和主瓶盖I内物料的混合后的混合饮料,即能从其开口处饮用。带有操作杆11的倾斜堵塞9打开铝箔8后的位置如图6所示。为了完全打开倾斜堵塞9并移除铝箔8,需把拧紧的旋盖2扭转一个小于360度的角度,因为当扭转角度大约等于半个圆周角时,操作杆11才开始与外部半圆柄脚14和阻块17接触。当操作杆11的顶部12从阻块17处脱出,活动弯曲操作杆11回到其原始位置并带有抽动感伴随声音。这个指示信号表明倾斜堵塞9处于完全打开位置且在主盒体内开始混合物料。在混合主瓶盖I和主盒体中的物料过程中,混合物可能会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和泡沫。在这种情况拧下旋盖2,仍需旋转多圈才能拧下时,应中断一段时间等待混合物完成其消气和发泡过程。一旦这个过程太强烈以至于导致混合物从部分拧下的旋盖2处泄漏,则可以再把旋盖2拧紧在主瓶盖I上防止混合物泄漏,部分旋盖2和操作杆11不纳入考虑范围内。主盒体内混合物反应终止,则可以把旋盖2完全拧下并从主瓶盖I开口处饮用主盒体内混合物,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构体系中描述的所有部件均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并使用吹塑工艺和压力注塑工艺制造。主盒盖1及其内部的倾斜堵塞9和操作杆11使用相应简单廉价的设备压力注塑为一个整体部件。旋盖2同样使用相应简单廉价的设备压力注塑为而成。因此无论实际上瓶盖与其主盒体是作为系列产品一次性瓶盖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瓶盖制造成本相比市场标准也是可以接受的。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包括主瓶盖(I)和旋盖(2),其特征是:所述主瓶盖(I)内设有倾斜堵塞(9),所述倾斜堵塞(9)上设有操作杆(11),所述主瓶盖(I)上设有旋盖(2),所述旋盖(2)内设有内部半圆柄脚(13)和外部半圆柄脚(14),所述操作杆(11)顶部(12)设于内部半圆柄脚(13)和外部半圆柄脚(14)间形成的通道(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其特征是:所述主瓶盖(I)上部与旋盖(2)内侧螺纹连接,所述主瓶盖(I)下部设有外部圆筒(3)和内部圆筒(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外部圆筒(3)内侧与瓶体螺纹连接,其螺纹连接处下方设有活动齿(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内部圆筒(6)内侧设有旋转轴(O)和凸齿(18),所述内部圆筒(6)底部设有铝箔(8),所述内部圆筒(6)的外部壳体顶部设有密封面(X)。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倾斜堵塞(9)下方设有刺(10),所述倾斜堵塞(9)上方设于内部圆筒(6)内侧旋转轴(O)上,所述倾斜堵塞(9)整个封堵在内部圆筒¢)内,所述倾斜堵塞(9)两侧边分别设于内部圆筒¢)内的凸齿(1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内部半圆柄脚(13)和外部半圆柄脚(14)以旋盖(2)中心为圆心,分别同心分布于旋盖(2)顶部低平面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外部半圆柄脚(14) 一端设有柄脚终端(15),另一端设有阻块(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其特征是:所述柄脚终端(15)沿直线向旋盖(2)中 心偏斜,所述阻块(17)沿旋盖(2)径向方向垂直设于外部半圆柄脚(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其特征是:所述倾斜堵塞(9)为薄厚均匀的椭圆面斜向封堵在内部圆筒(6)内。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饮料调配的带粉料盒瓶盖,用于包装由两个组份构成的食品、药剂或化学产品,包括主瓶盖和旋盖,主瓶盖内设有倾斜堵塞,倾斜堵塞上设有操作杆,主瓶盖上设有旋盖,旋盖内设有内部半圆柄脚和外部半圆柄脚,操作杆顶部设于内部半圆柄脚和外部半圆柄脚间形成的通道内。主瓶盖上部与旋盖内侧螺纹连接,主瓶盖下部设有外部圆筒和内部圆筒。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部件均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且使用吹塑工艺和压力注塑工艺制造,其工艺实现可采用简单廉价的设备批量加工制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仍在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文档编号B65D51/28GK203094732SQ20132002661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卢卡斯卡雷尔·约翰内斯·范登布鲁克, 范·阿米尔·龙恩·杰拉德 申请人:塞迪维塔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