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94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纸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缓解纸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现象的运纸车。
背景技术
在造纸行业中,操作工人在纸机生产车间通过纸机将纸卷成纸卷,这些纸卷还需要运输至复卷车间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然而,由于纸机生产车间和复卷车间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采用运纸车将纸卷运送至复卷车间。传统的运纸车主要由机架组成,该机架上具有弧形面,使用该运纸车时,将纸卷放置于机架的弧形面上,该弧形面即可保证纸卷在运输过程中的定位。然而,一般的纸卷尺寸较大,相应的其重量也比较大,采用上述运纸车时,纸卷对机架的弧形面施加较大的作用力,而机架施加于纸卷的反作用力也是比较大的,因此,纸卷的表面受到这一反作用力后容易发生破损,不能满足纸卷的生产要求。另一方面,在复卷车间中,纸卷与纸辊脱离,而这些纸辊还需要运送至纸机生产车间以重复利用,而这些纸辊一般采用其他装置运送,导致纸卷的生产效率较低。并且,上述运纸车采用链传动的驱动方式,这一驱动方式造成运纸车的传动机构复杂、维修不便,且该传动机构无刹车制动功能,在运纸过程中容易损坏机件,且在危机状况下无法实现紧急制动,对纸卷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因此,如何缓解纸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现象,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纸车,该运纸车能够缓解纸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纸车,包括机架,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机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均具有纸辊放置槽。优选地,在上述运纸车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所述纸辊放置槽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优选地,在上述运纸车中,所述纸辊放置槽为弧形槽。 优选地,在上述运纸车中,所述运纸车的车轮放置于所述滑轨内。优选地,在上述运纸车中,所述车轮的驱动装置由盘式制动电机和减速机组成。优选地,在上述运纸车中,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电缆卷筒。优选地,在上述运纸车中,所述电缆卷筒由电机驱动。优选地,在上述运纸车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弧形定位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纸车包括机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固定于机架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支架的上端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均具有纸辊放置槽,使用该运纸车时,直接将纸卷上的纸辊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纸辊放置槽内,从而实现纸卷的支撑和定位,即可进行输送。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纸车在机架上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两者上的纸辊放置槽即可实现纸卷的支撑和定位,在纸卷的运输过程中,纸卷与运纸车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从而缓解了纸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现象。另外,当纸卷与纸辊分离后,可将纸辊重新放回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纸辊容置槽内运送纸辊,而无需操作另外的装置运送纸辊,在运纸车返回的同时即可收回纸辊,以便后续纸卷的运输,从而有效缩短了纸卷的运送时间,提高了纸卷的生产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纸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上图1-3 中:纸卷11、纸辊12、第一支架13、车轮14、机架15、电缆卷筒16、第二支架17、滑轨18、QSP型三合一驱动装置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运纸车,该运纸车能够缓解纸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现象。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纸车包括机架15、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7和车轮14。机架15为整个运纸车的安装基础,其可由钢板焊接而成;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分别固定于机架15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支架13的上端和第二支架17的上端均具有纸辊放置槽,该纸辊放置槽的底部可为平面结构,且其尺寸及其与机架15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需保证纸辊12能够安装入该纸辊放置槽内,且纸辊12放置于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上时,纸卷11的外表面与机架15不接触;车轮14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15上的轮轴上,车轮14上可设置齿轮盘以实现传动,且其与驱动装置连接,该驱动装置可为电机,电机带动车轮14转动,从而实现运纸车的移动。使用该运纸车时,直接将纸卷11上的纸辊12安装在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上的纸辊放置槽内,从而实现纸卷11的支撑和定位,然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机架15两侧的车轮14转动,即可将纸卷11运输至指定地点。[0029]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纸车在机架15上设置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两者上的纸辊放置槽即可实现纸卷11的支撑和定位,在纸卷11的运输过程中,纸卷11与运纸车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从而缓解了纸卷11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现象。另外,当纸卷11与纸辊12分离后,可将纸辊12重新放回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上的纸辊容置槽内运送纸辊12,而无需操作另外的装置运送纸辊12,在运纸车返回的同时即可收回纸辊12,以便后续纸卷11的运输,从而有效缩短了纸卷11的运送时间,提高了纸卷11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上的纸辊放置槽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上的纸辊放置槽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后,运送纸卷11时,选择其中的一个纸辊放置槽即可,而在运送纸辊12时,可一次性运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纸辊12。显然,这一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纸卷11的生产效率。综合考虑运送纸卷11时的工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上的纸辊放置槽均选择为三个。上述纸辊放置槽的底部为平面结构时,纸辊12在纸卷11的运送过程中施加于纸辊放置槽的作用力,容易造成纸辊放置槽内出现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影响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的使用寿命,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纸辊放置槽设置为弧形槽,使得纸辊12与纸辊放置槽通过弧形面相作用,在纸卷11的运送过程中,可以灵活地缓冲纸辊12与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之间的作用力,缓解纸辊放置槽内的应力集中现象,保证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控制运纸车的运动轨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纸车的车轮14放置于滑轨18内,两者滑动接触,具体地,该滑轨18为两条,且两条滑轨18成一定间隔地平行设置。驱动装置带动车轮14转动后,车轮14将严格按照滑轨18的延伸轨迹稳定地运动,如此即可沿着纸卷11的当前位置到纸卷11的目标位置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滑轨18,从而使得纸卷11以较快的速度到达目标位置,进而同样具有提高纸卷11的加工效率的效果。同时,上述滑轨18可有效地限定车轮14在垂直于滑轨18的方向上的移动量。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上述与车轮14连接的驱动装置由盘式制动电机和减速机组成,具体地,可选择QSP型三合一驱动装置19。该驱动装置的轴向尺寸较小、体积小、重量轻、较为紧凑、运行噪声较小,且维修较为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该驱动装置中的盘式制动电机可以实现断电瞬时刹车的功能,制动迅速,在纸卷11的输送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现场状况的灵活掌控控制驱动装置的状态,实现车轮14的启动和制动,较好的保护运纸车中的零部件,保证纸卷11的安全生产。为了方便地实现运纸车的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运纸车还包括固定于机架15上的电缆卷筒16,电缆卷筒16内的电缆一端与电缆卷筒16相对固定,另一端相对于地面固定。机架15移动的过程中,电缆卷筒16释放电缆,纸卷11与纸辊12移动至目标位置;机架15返回时,电缆卷筒16收起电缆,这样即可顺利地将纸辊12运送到纸卷11初始位置处。具体地,上述电缆卷筒16可以采用弹簧式的,通过弹簧施加于电缆的作用力实现电缆的收放。鉴于上述弹簧式的电缆卷筒16通常适用于短距离的移动,而大多数情况下,纸卷11的运送距离相对较长,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卷筒16由电机驱动。此时,电机输出的驱动力可保证电缆在较长的距离下可靠地收放,使得该运纸车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滑轨18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此方案中,当操作人员在滑轨18附近走动时,不会被滑轨18绊倒,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保证地面的平整度,有益于提高地面的美观性。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机架15上设置有弧形定位槽,纸卷11安装于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上时,其与弧形定位槽相对。一方面,上述弧形定位槽降低了机架15的上表面的高度,继而扩大了该运纸车能够运输的纸卷11的尺寸范围;另一方面,如果纸卷11的尺寸较大,以至于纸辊12无法与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相作用时,该弧形定位槽还可保证纸卷11的定位,以此顺利运送纸卷1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纸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运纸车,包括机架(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机架(15)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7),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架(17)的上端均具有纸辊放置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7)上的所述纸辊放置槽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纸辊放置槽为弧形槽。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纸车的车轮(14)放置于滑轨(18)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4)的驱动装置由盘式制动电机和减速机组成。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纸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5)上的电缆卷筒(16)。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筒(16)由电机驱动。
8.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5)上设置有弧形定 位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纸车,包括机架,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机架的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和第二支架的上端均具有纸辊放置槽。使用该运纸车时,直接将纸卷上的纸辊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纸辊放置槽内,从而实现纸卷的支撑和定位。该运纸车在机架上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运输纸卷时,纸卷与运纸车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从而缓解了纸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破损现象。另外,当纸卷与纸辊分离后,可将纸辊重新放回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纸辊容置槽内,而无需操作另外的装置运送纸辊,在运纸车返回的同时即可收回纸辊,以便后续纸卷的运输,从而有效缩短了纸卷的运送时间,提高了纸卷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3079234SQ20132004862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陈英, 李治国, 盛军, 祁旦 申请人: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