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030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固定轴和在每一所述固定轴上套设安装的可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辊筒,所述固定轴两端由支架固定支撑,所述辊筒包括用于承托并传输物件的动力辊筒和无动力辊筒,所述动力辊筒与驱动组件相连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为所述动力辊筒提供动力,所述无动力辊筒位于所述动力辊筒向前传输方向的前方,每两个相邻排列的所述动力辊筒与所述无动力辊筒之间的间距为150mm-200mm。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不会再夹伤工作人员的手部,减少了对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辊筒输送机上包括由驱动组件带动旋转的动力辊筒和未有驱动组件带动旋转的无动力辊筒,这些动力辊筒和无动力辊筒往往由硬质金属制备而且辊筒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9mm-25mm左右,恰好为手部厚度的距离,该间距对于两个相邻的动力辊筒和无动力辊筒之间是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由于间距太小,当生产人员的手不小心触碰到动力辊筒时,动力辊筒和无动力辊筒会容易做相对运动,将手夹入动力辊筒和无动力辊筒之间,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解决了以往由于辊筒之间的间距太小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固定轴和在每一所述固定轴上套设安装的可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辊筒,所述固定轴两端由支架固定支撑,所述辊筒包括用于承托并传输物件的动力辊筒和无动力棍筒,所述动力棍筒与驱动组件相连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为所述动力棍筒提供动力,所述无动力辊筒位于所述动力辊筒向前传输方向的前方,每两个相邻排列的所述动力辊筒与所述无动力辊筒之间的间距为150mm-200mm。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中,所述动力辊筒和所述无动力辊筒的外周包覆有柔性层。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送设备的棍筒组件中,所述柔性层的厚度为5mm-15mm。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中,所述柔性层为橡胶柔性层、纤维棉柔性层或软硅胶柔性层。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中,每一所述动力辊筒的一端设置有链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带动所述动力辊筒旋转的链条和为所述链条提供原动力的驱动装置,每一所述链条套设安装在每相邻排列的两个所述动力辊筒的所述链齿轮上。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中,每一所述固定轴与相对应的所述辊筒之间设有两轴承,两所述轴承将所述固定轴与相对应的所述辊筒旋转连接,两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和相对应的所述辊筒的两端。
[0010]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动力辊筒和无动力辊筒之间的间距设计在150mm-200mm,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不会再夹伤工作人员的手部,减少了对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辊筒、固定轴、轴承和链齿轮组合后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的结构以及具体实现作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固定轴1,每一固定轴I的两端由支架2固定支撑,即每一固定轴I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每一固定轴I的两端分别套设两个轴承3,每一固定轴I外周套设安装有同时套设在两个轴承外周的辊筒4,这样辊筒4就可以通过轴承3绕固定轴I发生旋转,实现旋转连接。
[0016]辊筒4包括用于承托并传输物件的动力辊筒41和无动力辊筒42。
[0017]其中动力辊筒41与驱动组件相连并由驱动组件提供动力,这样动力辊筒可以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提供传输物件的动力,因此动力辊筒41是主动传输的辊筒。
[0018]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带动动力棍筒41旋转的链条6和为链条6提供原动力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可以是马达或电机等。
[0019]具体地,在每一动力辊筒41的一端设置有链齿轮5,可以理解的是,动力辊筒41与对应的链齿轮5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上;每两个相邻的动力辊筒41的链齿轮5上套设安装有与链齿轮5相适配的一个链条6,其中末端的动力辊筒41的链齿轮5还套设有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链条6,这样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链条6带动链齿轮5,然后链齿轮5再带动与链齿轮5相连接的另一个链条6,另一个链条6再带动相邻的另一个链齿轮5,这样环环相扣依次传动下去,就将所有的动力辊筒41带动旋转起来,进而动力辊筒41对物件沿传输方向进行传输。具体的驱动组件和动力辊筒41的驱动原理和具体的连接形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技术,此处不再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无动力辊筒42不是由驱动组件提供动力,可以认为是被动传输的辊筒。
[0021]无动力辊筒42设置在动力辊筒41向前传输方向的前方,可以理解的是,在传输方向的起点一定有动力辊筒41作为传输物件的初始动力,可以依次设有一段区域的动力辊筒41、一段区域的无动力辊筒42,再一段区域的动力辊筒,再一段区域的无动力辊筒,循环排列下去;也可以是只有两段区域,一段区域的动力辊筒和一段区域的无动力辊筒;也可以其它根据需要设计排列方式。
[0022]动力辊筒41上的物件在动力辊筒41的带动下进入至无动力辊筒42上,在动力辊筒41上向前传输方向的后方会继续连续地将其它物件传输至无动力辊筒42上,会对无动力辊筒42上的物件的施加推动力,这样无动力辊筒42上的物件会带动无动力辊筒42旋转,进而传输物件。
[0023]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在无动力辊筒42的一端也可以设置有链齿轮5,这样在制造辊筒时只需一个模具即可,也可以与动力辊筒41之间互换使用,方便生产。
[0024]安装有无动力辊筒42的目的是用于将产品滞留进行检测、包装等等。
[0025]因此,当将驱动装置启动后,动力辊筒41发生旋转,而无动力辊筒42上没有经过传输物件时是不发生旋转的。这样当手部不小心接触到相邻的动力辊筒41和无动力辊筒42之间时,动力辊筒41与无动力辊筒42容易发生相对运动,手部容易被卷进动力辊筒41与无动力辊筒42之间,发生夹伤。
[0026]在本实施例中,将每两个相邻排列的动力辊筒41与无动力辊筒42之间的间距设为150_,足够人的手部伸进,同时还同样可以承托和传输物件,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不会再夹伤工作人员的手部,减少了对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0027]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相邻的动力辊筒41或两个相邻的无动力辊筒42之间的间距可以为任意距离。
[0028]实施例2:
[0029]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每两个相邻排列的动力辊筒41与无动力辊筒42之间的间距为175mm。
[0030]实施例3:
[003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每两个相邻排列的动力辊筒41与无动力辊筒42之间的间距为200mm。
[0032]实施例4:
[0033]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在动力辊筒41和无动力辊筒42的外周包覆有柔性层(图中未标示)。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每一动力辊筒41和每一无动力辊筒42的外周包覆有柔性层,也可以只在每两个相邻排列的动力辊筒41和无动力辊筒42的外周包覆有柔性层。进一步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
[0034]柔性层的厚度可以为5mm、IOmm或15mm。
[0035]柔性层可以为橡胶柔性层、纤维棉柔性层或软硅胶柔性层。
[0036]在柔性层的外周具有防滑结构,其中外周表面可以是磨砂表面,或凹凸不平的滚花结构等。
[003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上述说明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固定轴(I)和在每一所述固定轴(I)上套设安装的可绕所述固定轴(I)旋转的辊筒(4),所述固定轴(I)两端由支架(2)固定支撑,所述辊筒(4)包括用于承托并传输物件的动力辊筒(41)和无动力辊筒(42),所述动力辊筒(41)与驱动组件相连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为所述动力辊筒(41)提供动力,所述无动力辊筒(42)位于所述动力辊筒(41)向前传输方向的前方,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排列的所述动力辊筒(41)与所述无动力辊筒(42)之间的间距为150mm-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辊筒(41)和所述无动力辊筒(42)的外周包覆有柔性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的厚度为 5mm-1 Smn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为橡胶柔性层、纤维棉柔性层或软硅胶柔性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动力辊筒(41)的一端设置有链齿轮(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带动所述动力辊筒(41)旋转的链条(6)和为所述链条(6)提供原动力的驱动装置,每一所述链条(6)套设安装在每相邻排列的两个所述动力辊筒(41)的所述链齿轮(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设备的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轴(I)与相对应的所述辊筒(4)之间设有两轴承(3),两所述轴承(3)将所述固定轴(I)与相对应的所述辊筒(4)旋转连接,两所述轴承(3)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I)和相对应的所述辊筒(4)的两立而。
【文档编号】B65G13/07GK203638625SQ201320668662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高听明, 符姜燕, 兰芳, 贾爱娟, 杨明泉, 郭天宝, 吴永运, 朱海龙, 陈宇翔 申请人: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