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该薄片传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8487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该薄片传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该薄片传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薄片传送路径使薄片在传送方向上传送。供给辊被驱动转动,在传送方向上输送薄片。驱动机构产生使供给辊转动的驱动力,并通过驱动传动机构将该驱动力传递给供给辊。驱动传动机构具有:转轴,其支承供给辊转动;驱动主动齿轮,其具有内部空间,配置在转轴上,且被驱动机构驱动转动;驱动传动齿轮,其在供给辊和驱动主动齿轮间配置在转轴上,且被驱动主动齿轮驱动以转轴为中心转动,能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间于轴向上移动,将驱动力传递给供给辊。驱动主动齿轮具有第1卡合部,驱动传动齿轮具有与第1卡合部连接的第2卡合部,第2卡合部在第2位置收装在内部空间内。
【专利说明】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该薄片传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薄片(sheet)的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该薄片传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公知一种单向离合器,在传送薄片的薄片传送装置(供纸装置)中,该单向离合器安装在供纸辊上,仅向一个方向传递动力。用于驱动转动的动力由所述单向离合器被传递给供纸辊,使该供纸辊传送薄片。
[0003]单向离合器具有驱动输入部、驱动传动部、驱动输出部。驱动传动部配置在驱动输入部和驱动输出部之间。另外,驱动输出部相当于供纸辊。由驱动输入部向驱动传动部突出设置的突部与形成于驱动传动部上的切口相卡合,使动力由驱动输入部被传递给驱动传动部。
[0004]但是,由于形成于驱动输入部和驱动传动部的外周面上的突部和切口相卡合,因而导致用于将动力传递给供纸辊的驱动传动机构的轴向上的长度增长。从而在薄片传送装置中出现供纸部所占空间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该薄片传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薄片传送装置中,用于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供纸辊的驱动传动机构的轴向上的长度尽可能地被缩短。
[000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传送装置具有用于放置薄片的托盘部、薄片传送路径、供给辊、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薄片传送路径从所述托盘部延伸设置,使薄片在规定的传送方向上被传送。供给棍被驱动转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输送所述薄片。驱动机构产生驱动所述供给棍转动的转动驱动力。驱动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另外,驱动传动机构具有转轴、驱动主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转轴用于支承所述供给辊转动。驱动主动齿轮呈圆筒状,其内部具有内部空间,配置在所述转轴上,通过由所述驱动机构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使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以轴为中心转动。驱动传动齿轮在所述供给辊和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之间,配置在所述转轴上,通过由所述驱动主动齿轮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传动齿轮,使所述驱动传动齿轮以轴为中心转动,另外,能够在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时的第I位置和所述转动驱动力向所述供给辊的传递被切断时的第2位置之间,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上滑动移动,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所述驱动主动齿轮在所述内部空间具有第I卡合部。所述驱动传动齿轮具有能够与所述第I卡合部相连接的第2卡合部。所述第2卡合部在所述第2位置被收装在所述内部空间内。
[000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用于传送作为原稿的薄片的上述薄片传送装置;读取机构,其与所述薄片传送路径相对配置,用于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
[000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薄片传送装置、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箱体的内部剖视图。
[0011]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的原稿输送单元周围的立体图。
[0013]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的原稿输送单元周围的放大立体图。
[0014]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稿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0015]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捡拾辊和驱动传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A)、
(B)、(C)、⑶、(E)。
[0016]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捡拾辊和驱动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0017]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捡拾辊和驱动传动机构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0018]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I传动齿轮位于第I位置时的状态下的捡拾辊和驱动传动机构的剖视立体图。
[0019]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I传动齿轮位于第2位置时的状态下的捡拾辊和驱动传动机构的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I的下部箱体2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的立体图。另外,图3表示后述的上部盖单元32U被取下后的状态。
[0021]图像形成装置I具有:装置主体2,其大致形成为长方体状的箱体结构,具有箱体内空间;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其配置在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上。
[0022]装置主体2用于对薄片S进行图像形成处理。装置主体2具有:下部箱体21,其大致呈长方体状;上部箱体22,其大致呈长方体状,配置在下部箱体21的上方;连接箱体23,其连接下部箱体21和上部箱体22。在下部箱体21内收装有用于图像形成的各种机构,在上部箱体22内收装有用于以光学的方式读取原稿图像的各种机构。由下部箱体21、上部箱体22及连接箱体23围成的箱体内空间被作为能够收装图像形成处理结束后的薄片S的主体内出纸部24。连接箱体23在装置主体2的左右及后方,连接下部箱体21和上部箱体22。
[0023]作为主体内出纸部24使用的上述箱体内空间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向外开放。用户能够将手伸进该开放部分,从主体内出纸部24中取出图像形成处理结束后的薄片S。
[0024]在上部箱体22的前表面突出设置有操作面板25。操作面板25具有包含数字键盘、开始键等操作键251和LCD触摸屏252等,接收由用户输入的各种操作指示。用户通过操作面板单元25输入要打印的薄片S的张数等,或者,输入打印浓度等。
[0025]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下部箱体21的内部结构。下部箱体21被多个外壁划定。下部箱体21具有:上壁201,其规定下部箱体21的上表面;底壁220,其规定下部箱体21的底面;背面壁230,其竖立设置在上壁201和底壁220之间;前壁250,其竖立设置在与背面壁230相反一侧。下部箱体21具有用于配置各种装置的主体内部空间260。
[0026]在上壁201的中央部配置有出纸部210。出纸部210由从上壁201的前方部分向后方部分朝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在后述的图像形成部120形成有图像的薄片S被排出到出纸部210上。另外,在前壁25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配置有手动送纸盘240。手动送纸盘240以下端为支点能够上下转动(图2中的箭头Dl)。当手动送纸盘240的上端侧向下方转动时,形成于下部箱体21上的开口部290敞开。开口部290与下部箱体21的主体内部空间260相连通。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口部290接触被收装在下部箱体21的主体内部空间260内的各种装置。当手动送纸盘240向上方转动时,开口部290被关闭。从而防止使用者与主体内部空间260 (内的各种装置)进行不必要的接触。
[0027]图像形成装置I具有:供纸盒110、捡拾辊112、第I供纸辊113、第2供纸辊114、传送辊115、阻力辊对116、图像形成部120。
[0028]在供纸盒110的内部收装薄片S。供纸盒110具有支承薄片S的升降板111。升降板111以向上推薄片S的顶端缘的方式倾斜。
[0029]捡拾辊112配置在被升降板111向上推的薄片S的顶端缘上。当捡拾辊112转动时,薄片S由供纸盒110被拉出。
[0030]第I供纸辊113配置在捡拾辊112的下游。第I供纸辊113进一步向下游传送薄片S。第2供纸辊114配置在手动送纸盘240的支点附近。第2供纸辊114将手动送纸盘240上的薄片S拉入下部箱体21内。使用者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收装在供纸盒110内的薄片S或者被放置在手动送纸盘240上的薄片S。
[0031]传送辊115配置在第I供纸辊113、第2供纸辊114的下游。传送辊115进一步向下游传送被第I供纸辊113、第2供纸辊114传送过来的薄片S。
[0032]阻力辊对116用于对在传送方向上被传送的薄片进行定位。从而调整形成于薄片S上的图像的位置。与图像形成部120的图像形成动作同步,阻力辊对116将薄片S提供给图像形成部120。
[0033]图像形成部120配置在主体内部空间260内。图像形成部120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120具有感光鼓121、充电器122、曝光装置123、显影装置124、调色剂盒125、转印辊126、清洁装置127。
[0034]感光鼓121呈圆筒状。在感光鼓121的周面上形成有静电潜像,另外,该感光鼓121承载对应于该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
[0035]充电器122被施加规定的电压,使感光鼓121的周面大致均匀带电。
[0036]曝光装置123对通过充电器122而带电的感光鼓121的周面照射激光。根据由个人电脑这样的外部装置(未图示)输出的图像数据来照射该激光,该个人电脑与图像形成装置I相连接且能够进行通信。从而在感光鼓121的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0037]显影装置124将调色剂提供给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21的周面。调色剂盒125向显影装置124提供调色剂。调色剂盒125依次或者根据需要将调色剂提供给显影装置124。当显影装置124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鼓121时,形成于感光鼓121的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可视化)。从而在感光鼓121的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0038]转印辊126以与感光鼓121的周面相抵接的方式配置且能够转动。当由阻力辊对116传送过来的薄片S穿过感光鼓121和转印辊126之间时,形成于感光鼓121的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薄片S上。
[0039]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薄片S上之后,由清洁装置27清除感光鼓121的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被清洁装置27清洁干净的感光鼓121的周面再次经过充电器122的下方,被均匀带电。之后,重新进行上述调色剂图像的形成动作。
[0040]图像形成装置I还具有定影装置130,该定影装置130在图像形成部120的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一侧,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S上。定影装置130具有:加热辊131,其使薄片S上的调色剂熔化;压力辊132,其使薄片S紧贴加热辊131。当薄片S穿过加热辊131和压力辊132之间时,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薄片S上。
[0041]图像形成装置I还具有:多个传送辊对133,其配置在定影装置130的下游;排出辊对134,其配置在传送辊对133的下游。薄片S由传送辊对133向上方传送,最终由排出辊对134从下部箱体21中排出。从下部箱体21中被排出的薄片S层叠在出纸部210上。
[0042]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上,且能够相对该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的后侧转动。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该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的记载。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向装置主体2的上部箱体22上的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自动输送要复印的原稿薄片P。另外,当用户要手动将原稿薄片P放置在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上时,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向上方被打开。
[0043]参照图1和图3,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 (薄片传送装置)具有:装置外壳30、原稿供纸盘31、原稿传送部32、原稿出纸盘33。装置外壳30呈箱体状,用于收装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所具有的各种机构,在收装原稿传送部32的左侧部分具有向上方凸起的前壁部301和后壁部302,另外,在右侧部分具有大致平坦的低层部分。
[0044]原稿供纸盘31 (托盘部)是供向原稿读取位置被传送的原稿薄片P (薄片)放置的托盘,该原稿供纸盘31附设在装置外壳30上且从装置主体30的原稿传送部32向右方延伸出来。在原稿供纸盘31上设置有用于使被放置的原稿薄片P的宽度对齐的一对游标311。
[0045]原稿传送部32具有将原稿供纸盘31上的原稿薄片P经由原稿读取位置传送到原稿出纸盘33的传送路径和传送机构。原稿传送部32具有上部盖单元32U,该上部盖单元32U被嵌入装置外壳30的前壁部301和后壁部302之间的开口内。另外,薄片传送路径300从原稿供纸盘31经由所述原稿读取位置延伸到原稿出纸盘33 (图3、图4)。薄片传送路径300是从原稿供纸盘31延伸设置,使原稿薄片P在规定的传送方向(图4中的箭头DP)上被传送的传送路径。
[0046]原稿出纸盘33是供原稿图像被以光学的方式读取后的原稿薄片P排出的托盘。装置外壳30的右侧的所述低层部分的上表面被作为原稿出纸盘33。
[0047]如前面所述,在上部箱体22上配置有未图示的读取机构,该读取机构在所述原稿读取位置与薄片传送路径300相对配置,用于读取所述原稿薄片P的图像。并且,由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和所述读取机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4(图1)。
[0048]接下来说明薄片传送装置。除参照图3外,还参照图4?图8,详细地说明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的内部结构。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的原稿输送单元5周围的立体图。图5是原稿输送单元5周围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原稿输送单元5的立体图。图7是原稿输送单兀5的捡拾棍51和驱动传动机构5F的分解立体图(A)、(B)、
(C)、⑶、(E)。还有,图8是捡拾辊51和驱动传动机构5F的立体图。
[0049]参照图4和图5,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具有原稿输送单兀5。原稿输送单兀5配置在原稿传送部32的内部。另外,原稿输送单元5配置在薄片传送路径300的上方,安装在上部盖单元32U的下方。
[0050]原稿输送单元5具有支承各结构部件的保持架50、捡拾辊51 (供给辊)、第2驱动轴59 (图8)(转轴)、原稿供纸棍52、第I驱动轴582。另外,原稿输送单兀5具有:电机500(驱动机构);止挡片584,其用于限制原稿薄片的供纸方向上的顶端;未图示的摆动机构,其使保持架50摆动。
[0051 ] 保持架50用于支承原稿输送单元5的各结构部件。该保持架50被后述的第I驱动轴582支承且能够以第I驱动轴582为中心转动。参照图6,保持架50具有顶板50T、前板501、后板502、中板503。顶板50T为矩形的板状部件,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前板501、后板502及中板503为从顶板50T竖立设置的壁部件。
[0052]捡拾辊51在薄片传送路径300的入口侧与原稿供纸盘31相对配置。捡拾辊51支承在作为转轴的第2驱动轴59上且能够转动(参照图8)。捡拾辊51具有与原稿薄片P相抵接的转动面51A。捡拾辊51被赋予以第2驱动轴59为中心转动的转动驱动力,在薄片传送路径300中于规定的传送方向上送出(输送)原稿供纸盘31上放置的原稿薄片P。在所述保持架50的转动作用下,捡拾辊51的位置在供纸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发生变化,其中,供纸位置为转动面51A与原稿供纸盘31上的原稿薄片P的上表面接触时捡拾辊51所处的位置,避让位置为向上方离开原稿薄片P的上表面后捡拾辊51所处的位置。
[0053]第2驱动轴59支承捡拾辊51转动。第2驱动轴59是捡拾辊51转动时的转轴,如图6所示,该第2驱动轴59被保持架50的中板503和后板502支承。另外,虽然图6中并未详细表不,但是,第2驱动轴59是在中板503和后板502之间延伸设置的轴部。第2驱动轴59还支承后述的第I主动齿轮55和第I传动齿轮53转动。因此使第2驱动轴59被固定在保持架50上,并穿过第I主动齿轮55、第I传动齿轮53和捡拾辊51。
[0054]原稿供纸辊52在捡拾辊51的薄片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一侧与该捡拾辊51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原稿供纸辊52支承在作为转轴的第I驱动轴582上且能够转动。原稿供纸棍52进一步向薄片传送路径300的下游一张一张传送由捡拾棍51传送过来的原稿薄片P。
[0055]第I驱动轴582是原稿供纸辊52的转轴,支承在一对侧壁301A、302A(参照图3、图4)上且能够转动,该一对侧壁301A、302A在上部盖单元32U的下方,分别配置在前壁部301的内侧和后壁部302的内侧。还有,第I驱动轴582穿过保持架50的前板501和后板502,支承保持架50转动。第I驱动轴582还支承后述的第2主动齿轮56转动。
[0056]电机500 (图6)产生驱动捡拾辊51和原稿供纸辊52转动的转动驱动力。电机500与第I驱动轴582相连接。通过使第I驱动轴582转动,从而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原稿供纸辊52。另外,通过后述的惰轮57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辊51。
[0057]当捡拾辊51处于避让位置时,止挡片584 (图5)向原稿供纸盘31的下游端突出,限制原稿薄片P的供纸方向上的顶端。另外,当保持架50摆动而使捡拾辊51处于供纸位置时,止挡片584与保持架50的右端(图5)的下降动作联动,其下端被抬起,解除原稿薄片的供纸方向上的顶端的限制状态。
[0058]摆动机构具有连接保持架50和第I驱动轴582的未图示的扭转螺旋弹簧5S。扭转螺旋弹簧5S的螺旋部具有一定的保持力,与第I驱动轴582形成一体的未图示的凸起穿过该螺旋部,另外,扭转螺旋弹簧5S具有相对于保持架50的未图示的正向卡合部和逆向卡合部。扭转螺旋弹簧5S以弹簧离合器的形式连接保持架50和第I驱动轴582,在保持架50的摆动不受限制的范围内将第I驱动轴582的转动力传递给保持架50,而在保持架50的摆动受到限制的状态下,则不能将第I驱动轴582的转动力传递给保持架50。另外,可以使用力矩限制器来代替该扭转螺旋弹簧5S。
[0059]在第I驱动轴582被赋予正向的转动驱动力的情况下,扭转螺旋弹簧5S在所述保持力的作用下与该第I驱动轴582 —起转动,所述正向卡合部将转动力传递给保持架50。从而,保持架50以第I驱动轴582的轴心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图5中的箭头D51),捡拾辊51向与原稿供纸盘31上放置的原稿薄片P的上表面接触的供纸位置移动。在捡拾辊51被原稿供纸盘31挡住不动后,扭转螺旋弹簧5S相对于第I驱动轴582的卷绕力变小,使得第I驱动轴582相对于扭转螺旋弹簧5S空转。从而在捡拾辊51移动到供纸位置之后,使第I驱动轴582的转动力不会被传递给保持架50。
[0060]第I驱动轴582在被赋逆向的转动驱动力的情况也与上述情况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逆向卡合部与保持架50相卡合,使保持架50以第I驱动轴582的轴心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捡拾辊51朝向上方离开原稿薄片P的上表面的避让位置移动。
[0061]还有,原稿输送单兀5具有单向离合器54、第2主动齿轮56、惰轮57、驱动传动机构5F(图6)。这些部件具有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辊51的功能。
[0062]单向离合器54与原稿供纸辊52相邻,配置在第I驱动轴582上。第2主动齿轮56在与原稿供纸辊52的相反一侧与单向离合器54相邻,支承在第I驱动轴582上且能够转动。单向离合器54、第2主动齿轮56配置在原稿供纸辊52和保持架50的后板502之间。如后所述,当电机500的转动驱动力被切断传递时,单向离合器54使原稿供纸辊52能够在规定的方向上自由转动。
[0063]惰轮57支承在突出设置于保持架50的后板502的内侧的未图示的轴上且能够转动。惰轮57由相邻配置的3个齿轮构成。惰轮57的周面呈平齿状。惰轮57与第2主动齿轮56和第I主动齿轮55相啮合,将转动驱动力由第2主动齿轮56传递给第I主动齿轮55。由电机500传递给第I驱动轴582的转动驱动力通过第2主动齿轮56、惰轮57被传递给驱动传动机构5F的第I主动齿轮55。
[0064]驱动传动机构5F除具有所述第2驱动轴59外,还具有第I主动齿轮55 (驱动主动齿轮)和第I传动齿轮53 (驱动传动齿轮)。
[0065]第I主动齿轮55在与捡拾辊51的相反一侧与第I传动齿轮53相邻,支承在第2驱动轴59上且能够转动。换言之,第I主动齿轮55与捡拾辊51配置在同一根轴上。通过将电机500的转动驱动力传递给第I主动齿轮55,从而使该第I主动齿轮55以第2驱动轴59为中心转动。第I主动齿轮55将由惰轮57传递过来的转动驱动力传递给第I传动齿轮53。参照图7中(A)和图7中(D),第I主动齿轮55呈圆筒状,内部具有中空状的圆筒空间551 (内部空间)。第I主动齿轮55还具有凸缘部55A、齿轮部552、卡合突起551A(第I卡合部)、第I支承突起55IB (突起部)、第2支承突起55IC (突起部)。
[0066]凸缘部55A是第I主动齿轮55中配置在第I传动齿轮53 —侧的凸缘部分。当第I主动齿轮55和第I传动齿轮53被安装在原稿输送单元5上时,凸缘部55A与第I传动齿轮53的后述的薄壁部53A相对配置。齿轮部552是第I主动齿轮55的外周面中配置在后板502 —侧的部分。在齿轮部552的周面上配置有未图示的直齿圆柱齿轮。所述直齿圆柱齿轮与惰轮57的未图示的直齿圆柱齿轮相卡合。圆筒空间551是形成于齿轮部552和凸缘部55A的内侧的圆筒状的内部空间,如图7中(A)所示,圆筒空间551向第I传动齿轮53 —侧开口形成。后述的传动凸部532和辊轴部51B被插入圆筒空间551内。
[0067]卡合突起551A从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设置。如图7中(A)和图7中(D)所示,卡合突起551A从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面,以进入圆筒空间551内的方式突出。另外,卡合突起551A是大致呈长方体的突起部,在第I主动齿轮55的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宽度在第I主动齿轮55的轴向上延伸设置。卡合突起551A与后述的第I传动齿轮53的传动凸部532相卡合。
[0068]第I支承突起55IB和第2支承突起55IC在第I主动齿轮55转动时的圆周方向上与卡合突起551A隔开间隔配置。第I支承突起551B和第2支承突起551C从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设置。如图7中(D)所示,卡合突起551A、第I支承突起551B及第2支承突起551C围绕着第I主动齿轮55的转动中心,大致形成等腰三角形。其中,后述的第I传动齿轮53的传动凸部532被插入卡合突起55IA和第2支承突起55IC之间。另外,第I支承突起551B和第2支承突起551C也从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面,以进入圆筒空间551内的方式突出,另外,第I支承突起551B和第2支承突起551C也是大致呈长方体的突起部,在第I主动齿轮55的圆周方向上以规定的宽度在第I主动齿轮55的轴向上延伸设置。卡合突起551A、第I支承突起551B及第2支承突起551C被后述的捡拾辊51的辊轴部5IB从径向内侧支承。
[0069]第I传动齿轮53与捡拾辊51相邻,支承在第2驱动轴59上且能够转动。第I传动齿轮53在捡拾棍51和第I主动齿轮55之间,与捡拾棍51配置在同一根轴上。第I传动齿轮53具有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辊51的功能。
[0070]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被传递给第I传动齿轮53,使该第I传动齿轮53以第2驱动轴59为中心转动。另外,第I传动齿轮53在被第2驱动轴59支承的状态下能够在轴向上滑动移动。第I传动齿轮53在第I位置(参照图10)和第2位置(参照图9)之间滑动移动,其中,第I位置为第I传动齿轮53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捡拾辊51 —侧的位置,即,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辊51时的位置,第2位置为第I传动齿轮53在所述轴向上位于第I主动齿轮55—侧的位置,S卩,所述转动驱动力向捡拾辊51的传递被切断时的位置。并且,通过第I传动齿轮53在第I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的滑动移动,实现转动驱动力向捡拾辊51的传递的切换。如图7中(B)和图7中(E)所示,第I传动齿轮53具有薄壁部53A、传动凸部532(第2卡合部)、对向凸部533、传动齿轮部531。另外,在第I传动齿轮53的内部形成有中空状的插入空间534(图7中(E))。捡拾辊51的辊轴部51B被插入该插入空间534内。
[0071]薄壁部53A位于第I传动齿轮53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其直径在第I传动齿轮53中最大。薄壁部53A由薄壁上的环状形成。
[0072]传动凸部532在轴向上从薄壁部53A突出设置。传动凸部532突出设置在第I主动齿轮55—侧。传动凸部532被插入第I主动齿轮55的圆筒空间551内,与卡合突起551A相卡合。另外,由所述卡合突起551A和所述传动凸部532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驱动传动部5G。驱动传动部5G配置在第I主动齿轮55的圆筒空间551内,将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传递给第I传动齿轮53。还有,传动凸部532具有抵接侧缘532A(抵接部)、倾斜部532B、相对侧缘532C。
[0073]倾斜部532B以规定的倾斜度从薄壁部53A延伸设置。倾斜部532B以沿第I传动齿轮53的转动方向(参照图10中的箭头D101)接近第I主动齿轮55—侧的方式倾斜。抵接侧缘532A与倾斜部532B的位于第I主动齿轮55 —侧的端部相连设置,沿第I传动齿轮53转动时的轴向延伸设置。相对侧缘532C位于抵接侧缘532A的相反一侧,在所述轴向上延伸设置。另外,相对侧缘532C在薄壁部53A附近在轴向上延伸设置。
[0074]相对凸部533在第I传动齿轮53转动时的径向上,与传动凸部532相对配置。相对凸部533是大致呈矩形的突片,在轴向上从薄壁部53A突出设置。相对凸部533被插入第I主动齿轮55的第I支承突起551B和第2支承突起551C之间(图7中(C))。
[0075]传动齿轮部531与捡拾辊51相对配置。传动齿轮部531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多个齿轮齿相邻配置的结构。所述多个齿轮齿以规定的角度相对于第I传动齿轮53转动时的轴向倾斜配置。
[0076]捡拾辊51还具有辊主动齿轮部511 (辊齿轮部)、辊轴部51B(圆筒部)。
[0077]辊主动齿轮部511与第I传动齿轮53相对配置。如图7中(C)所示,辊主动齿轮部511在捡拾辊51的侧表面,以包围辊轴部5IB的基端部的方式配置。辊主动齿轮部511与第I传动齿轮53的传动齿轮部531相啮合。因此,辊主动齿轮部511也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多个齿轮齿相邻配置的结构。所述多个齿轮齿以规定的角度相对于捡拾辊51转动时的轴向倾斜配置。辊主动齿轮部511和传动齿轮部531的所述齿轮齿在倾斜方向上平行配置。换言之,棍主动齿轮部511和传动齿轮部531的齿轮结构为棘轮齿轮机构。棘轮齿轮机构用于使捡拾辊51和第I传动齿轮53连接以及解除这两者的连接。
[0078]辊轴部5IB呈圆筒状,从辊主动齿轮部511的内侧沿轴向突出设置。辊轴部5IB从捡拾辊51的侧表面向第I主动齿轮55突出设置。所述第2驱动轴59被插入辊轴部51B的圆筒内部。辊轴部5IB穿过第I传动齿轮53的插入空间534,被插入第I主动齿轮55的圆筒空间551内。另外,辊轴部51B具有从径向内侧支承第I传动齿轮53和第I主动齿轮55的功能。
[0079]当捡拾辊51、第I传动齿轮53及第I主动齿轮55被安装在保持架50上时,第I传动齿轮53的传动凸部532被插入第I主动齿轮55的圆筒空间551内。因此,如图8所示,第I主动齿轮55的凸缘部55A与第I传动齿轮53的薄壁部53A相对配置。另外,第I传动齿轮53的传动齿轮部531与捡拾辊51的辊主动齿轮部511相对配置。图9是表示图8所示状态下的第I主动齿轮55的内部的剖视立体图。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传动部5G配置在第I主动齿轮55的圆筒空间551。因此,利用圆筒状的第I主动齿轮55的中空状的圆筒空间551 (参照图8中的箭头所示区域),将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传递给第I传动齿轮53。从而能尽可能地缩短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辊51的驱动传动机构5F的轴向上的长度。
[0080]接下来说明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棍51的驱动传动机构5F的动作。图10是表示如下情况的剖视立体图:在第I传动齿轮53于轴向上位于第I位置的状态下,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经第I传动齿轮53被传递给捡拾辊51。另外,图11是表示如下情况下的剖视立体图:在第I传动齿轮53于轴向上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转动驱动力由第I传动齿轮53向捡拾辊51的传递被切断。
[0081]如前面所述,由电机500产生的转动驱动力经惰轮57被传递给第I主动齿轮55。从而,驱动传动机构5F处于第I状态,该第I状态为第I主动齿轮55的转动速度大于处于转动停止状态的第I传动齿轮53的转动速度时的状态。此时,卡合突起551A与传动凸部532相卡合,第I主动齿轮55的转动驱动力被传递给第I传动齿轮53。还有,伴随着第I主动齿轮55的转动,第I传动齿轮53由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I位置滑动移动。详细来说,在第I主动齿轮55的转动作用下(图10的箭头D101),首先,卡合突起551A与倾斜部532B相抵接,向捡拾辊51 —侧推压第I传动齿轮53 (图10中的箭头D102)。从而使第I传动齿轮53由第2位置(图11)向第I位置滑动移动(图10)。还有,当第I主动齿轮55转动时,卡合突起55IA转动到倾斜部532B的转动方向上的下游一侧的端部,与抵接侧缘532A相抵接。从而使第I主动齿轮55和第I传动齿轮53能够一起转动,将所述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传递给第I传动齿轮53。
[0082]还有,参照图10,当第I传动齿轮53由第2位置向第I位置移动时,传动齿轮部531与辊主动齿轮部511相啮合,所述转动驱动力被传递给捡拾辊51。从而使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经第I传动齿轮53被传递给捡拾辊51,在捡拾辊51的转动(图10的箭头D101)作用下使原稿薄片P在传送方向上被传送。
[0083]另外,当由捡拾辊51和原稿供纸辊52(图5)在薄片传送路径300 (图4)中传送原稿薄片P时,原稿薄片P的顶端部到达配置在原稿供纸辊52的下游一侧的未图示的传送辊对。传送辊对在与捡拾辊51和原稿供纸辊52不同的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传送所述原稿薄片P。当原稿薄片P的顶端部到达所述传送棍对时,转动驱动力由电机500向捡拾棍51和原稿供纸辊52的传递被未图示的控制部切断。从而,在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辊51的驱动传动机构5F中,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向第I传动齿轮53的传递被切断。另外,既可以通过使电机500停止转动的方式来切断电机500的转动驱动力的传递,又可以通过未图示的离合器机构的连接/断开动作来切断电机500的转动驱动力的传递。从而使捡拾棍51和原稿供纸棍52能够自由转动。能够自由转动的捡拾棍51和原稿供纸棍52随被传送辊传送的原稿薄片P从动转动。此时,原稿供纸辊52在单向离合器54的作用下,在所述从动转动方向上能够自由转动。另外,捡拾辊51的转动面51A处于与原稿薄片P相紧贴的状态(图11中的箭头Dl 11、D112),驱动传动机构5F处于捡拾辊51的转动速度大于转动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后的第I传动齿轮53的转动速度的第2状态。从而,辊主动齿轮部511的齿轮齿的倾斜部向第I主动齿轮55 —侧推压传动齿轮部531,使第I传动齿轮53由第I位置向第2位置(图11)滑动移动(图11中的箭头Dl 13)。S卩,捡拾辊51相对于第I传动齿轮53转动,以使其转动方向与所述棘轮齿轮机构的哨合方向相反。并且,传动机构处于转动驱动力由第I传动齿轮53向捡拾辊51传递被切断的状态。从而使捡拾辊51和第I传动齿轮53的连接状态被解除,捡拾辊51能够随原稿薄片P从动转动。另外,此时,如图11所示,卡合突起551A和倾斜部532B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并且,原稿薄片P的后端部脱离捡拾辊51,电机500在未图示的控制部的作用下再次产生转动驱动力之后,当该转动驱动力由第I主动齿轮55经第I传动齿轮53被传递给捡拾辊51时,卡合突起55IA依次与倾斜部532B和抵接侧缘532A(图10)相抵接。这样,在捡拾辊51传送薄片时的第I转动方向上,棘轮齿轮机构使捡拾辊51和第I传动齿轮53连接,另外,在与第I转动方向相反的第2转动方向上,通过使第I传动齿轮53向第2位置移动,棘轮齿轮机构解除第I传动齿轮53和捡拾辊51的连接。
[008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捡拾辊51的辊轴部51B在传动凸部532和相对凸部533的径向内侧被插入圆筒空间551内。另外,在第I主动齿轮55上配置有第I支承突起55IB和第2支承突起551C,该第I支承突起55IB和该第2支承突起55IC在圆周方向上与卡合突起551A隔开间隔配置(图7中(A)、图7中(D))。并且,辊轴部51B从径向内侧与卡合突起551A、第I支承突起55IB及第2支承突起55IC相抵接,轴支承第I主动齿轮55。这样,在圆周方向上于多个位置,由棍轴部51B支承第I主动齿轮55,从而抑制第I主动齿轮55相对于轴向倾斜。因此,抑制由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强力推压被插入圆筒空间551内的传动凸部532。由此能适当地使第I传动齿轮53顺利地在轴向上滑动移动。换言之,在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面仅突出设置有卡合突起551A的情况下,所述转动驱动力由卡合突起55IA被传递给传动凸部532,但是,在第I主动齿轮55和辊轴部51B之间,于圆周方向上会产生很多间隙。从而使第I转动齿轮55相对于轴向较为容易倾斜。因此,在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部除配置卡合突起551A之外,还配置第I支承突起551B和第2支承突起551C,能够抑制第I主动齿轮55的倾斜,稳定地实现转动驱动力的传递。此时,在第I主动齿轮55的内周部配置多个如第I支承突起551B和第2支承突起551C这样的突起,能够稳定地抑制第I主动齿轮55相对于轴向倾斜。还有,通过使相对凸部533与第I传动齿轮53的传动凸部532相对配置,由第I传动齿轮53在圆周方向上的多个位置来填充辊轴部51B和第I主动齿轮55之间的间隙(参照图9中的箭头),从而进一步抑制所述第I主动齿轮55的倾斜。
[0085]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捡拾辊51的一部分来配置从径向内侧支承第I主动齿轮55和第I传动齿轮53的辊轴部51B。还有,利用第I传动齿轮53的圆筒内部(插入空间534)可以使辊轴部51B延伸到第I主动齿轮55的圆筒空间551。从而使第I主动齿轮55、第I传动齿轮53及捡拾辊51能够以第2驱动轴59为中心稳定地转动。
[0086]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具有该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的图像读取装置4及图像形成装置1,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如下变形实施方式。
[008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驱动传动机构5F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捡拾辊51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驱动传动机构5F可以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原稿供纸辊52或其他传动辊。另外,驱动传动机构5F并不仅适用于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驱动传动机构5F可以将转动驱动力传递给用于传送供纸盒110的薄片P的捡拾辊112或第I供纸辊 113。
[0088]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辊轴部51B由捡拾辊51向第I主动齿轮55突出设置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与辊轴部51B具有相同结构的圆筒部可以由后板502向第I主动齿轮55突出设置,插入圆筒空间551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薄片传送装置,具有托盘部、薄片传送路径、供给辊、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其中, 所述托盘部用于放置薄片, 所述薄片传送路径从所述托盘部延伸设置,使薄片在规定的传送方向上被传送, 所述供给辊被驱动转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输送所述薄片, 所述驱动机构产生驱动所述供给辊转动的转动驱动力, 所述驱动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 所述驱动传动机构具有转轴、驱动主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其中, 所述转轴用于支承所述供给辊转动, 所述驱动主动齿轮呈圆筒状,其具有内部空间,配置在所述转轴上,通过由所述驱动机构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使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 所述驱动传动齿轮在所述供给辊和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之间,配置在所述转轴上,通过由所述驱动主动齿轮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驱动传动齿轮,使所述驱动传动齿轮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另外,能够在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时的第I位置和所述转动驱动力向所述供给辊的传递被切断时的第2位置之间,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上滑动移动,将所述转动驱动力传递给所述供给辊, 所述驱动主动齿轮在所述内部空间具有第I卡合部, 所述驱动传动齿轮具有能够与所述第I卡合部相连接的第2卡合部, 所述第2卡合部在所述第2位置被收装在所述内部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棘轮齿轮机构,所述棘轮齿轮机构用于使所述供给辊和所述驱动传动齿轮连接以及解除这两者的连接, 在所述供给辊传送薄片时的第I转动方向上,所述棘轮齿轮机构使所述供给辊和所述驱动传动齿轮连接,另外,在与所述第I转动方向相反的第2转动方向上,通过使所述驱动传动齿轮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所述棘轮齿轮机构解除所述驱动传动齿轮和所述供给辊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卡合部具有倾斜部和抵接部,其中, 所述倾斜部以沿所述驱动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靠近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一侧的方式倾斜, 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倾斜部的位于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一侧的端部相连设置,且沿所述轴向延伸设置, 在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第I卡合部沿着所述倾斜部移动,向所述供给辊一侧推压所述驱动传动齿轮,使所述驱动传动齿轮由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I位置滑动移动, 在所述第I位置时,所述第I卡合部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使所述转动驱动力由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传递给所述驱动传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突起部和圆筒部,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驱动主动齿轮的转动时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第I卡合部隔开间隔配置,且从所述驱动主动齿轮的所述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设置, 所述圆筒部被插入所述内部空间内,从径向内侧与所述第I卡合部和所述突起部相抵接,轴支承所述驱动主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传动齿轮在其内部具有供所述圆筒部插入的插入空间, 所述圆筒部从所述供给辊的侧表面向所述驱动主动齿轮一侧突出设置,穿过所述插入空间,插入所述内部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传动齿轮具有与所述供给辊相对配置的传动齿轮部, 所述供给辊具有与所述传动齿轮部相啮合的辊齿轮部, 所述棘轮齿轮机构由所述传动齿轮部和所述辊齿轮部构成, 当通过所述转动驱动力驱动所述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时,所述第I卡合突起被所述第2卡合部的所述倾斜部引导,所述驱动传动齿轮由所述第2位置向所述第I位置移动,从而使所述传动齿轮部与所述辊齿轮部相啮合,所述转动驱动力被传递给所述供给辊, 在所述转动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的状态下,当由外部对所述供给辊施加规定方向上的转动力时,所述驱动传动齿轮由所述第I位置向第2位置滑动移动,所述棘轮齿轮机构的连接被解除。
8.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 用于传送作为原稿的所述薄片的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 读取机构,其与所述薄片传送路径相对配置,用于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片传送装置; 图像形成部,其用于在所述薄片上形成图像。
【文档编号】B65H3/06GK104276417SQ201410318449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山本清典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