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088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丝绸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除尘效果差等技术问题。本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包括箱体,在箱体的顶部具有入口,在箱体的底部具有出口,在箱体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筒状体,在筒状体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侧与箱体的内壁之间留有1-10mm的间隙,在筒状体上设有若干能使筒状体内部与箱体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的筒状体下端设有能使筒状体内的气流向下并从筒状体的下端排出的负压排尘结构,在箱体上还设有连接在箱体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循环输送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除尘效果高且加工质量好。
【专利说明】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丝绸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蚕茧进行表面除尘处理,现有的方式一般为人工处理,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能改进现有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风力送茧装置,[申请号:201220579563.7],包括吸茧盘、关风机箱、关风机和吸风机,吸茧盘通过输送软管和输送管与关风机箱,关风机上方设有关风机箱,关风机箱内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一侧出口通过管道接吸风机,吸风机出口管接除尘机构或直通室外,当输送管将蚕茧送到关风机箱时,灰尘和蚕茧一起被吸入关风机箱内,蚕茧因自身重量落下到关风机上,灰尘由于自身重量轻,被吸风机吸入到室外或除尘机构;关风机下方是输送带,输送带一端下方有毛茧储茧箱,通往剥茧机,该风力送茧装置,操作容易,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够让蚕茧在剥茧之前将灰尘吸出并排出室夕卜,保护工人健康。
[0004]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设计不合理,整体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另外,灰尘需要向上排出,该方案的除尘效果差且运行能耗高,不可循环处理且送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除尘效果好且实用性强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包括箱体,在箱体的顶部具有入口,在箱体的底部具有出口,在箱体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筒状体,在筒状体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侧与箱体的内壁之间留有1-1Omm的间隙,所述的筒状体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相连,在筒状体上设有若干能使筒状体内部与箱体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的筒状体下端设有能使筒状体内的气流向下并从筒状体的下端排出的负压排尘结构,在箱体的出口处设有能使出口通断的通断结构,在箱体上还设有连接在箱体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循环输送结构。通断结构包括阀板,阀板与阀板驱动器相连。间隙最好为5mm ο
[0007]在本申请中,设置了筒状体结合螺旋叶片能够提高输送效率,其次,能够使蚕茧进行充分的除尘,同时结合通孔和负压排尘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和除尘效率,实用性强;设置了循环输送结构可以进行循环的加工处理,保证了干净度和后期的加工质量。
[0008]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循环输送结构包括位于箱体外侧的循环输送管,在循环输送管下部的风产生器,所述的循环输送管下端连接在箱体的底部,上端连接在箱体的顶部。风产生器包括鼓风机等等。
[0009]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循环输送管包括连接在箱体I底部且倾斜向下的第一管体,在第一管体远离箱体I的一端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管体,在第二管体的上端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锥形管,所述的锥形管的小头端与第二管体相连,所述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管体与锥形管的连接处分别通过弧形管过渡相连。
[0010]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负压排尘结构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筒状体下端且圆周均匀分布的负压孔,且所述的负压孔朝下向内倾斜设置。
[0011]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筒状体下端侧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的负压孔上端分别与环形槽连通,在筒状体下端还设有设置在环形槽槽口处的环形密封件,所述的环形密封件与环形槽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环形密封件上设有与环形空间连通的进气孔。
[0012]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环形槽槽口处设有环形定位槽,在环形密封件的侧部设有卡于所述的环形定位槽中的环形凸部。
[0013]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螺旋叶片由两片网状螺旋片相连形成,且在两片网状螺旋片之间形成螺旋空间,在筒状体上设有与螺旋空间连通的螺旋口。
[0014]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驱动器通过传动结构与筒状体相连。驱动器为电机。传动结构包括带传动结构和齿轮传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0015]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箱体底部内壁具有倾斜坡面,出口设于倾斜坡面的低侧。
[0016]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箱体内壁覆设有柔性层。
[0017]在上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中,所述的柔性层由橡胶和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001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设置了筒状体结合螺旋叶片能够提高输送效率,其次,能够使蚕茧进行充分的除尘,同时结合通孔和负压排尘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和除尘效率,实用性强;2、设置了循环输送结构可以进行循环的加工处理,保证了干净度和后期的加工质量;3、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4、送茧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螺旋叶片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箱体1、入口 11、出口 12、倾斜坡面la、柔性层lb、筒状体2、通孔21、负压孔22、环形槽23、环形定位槽24、螺旋叶片3、驱动电机4、环形密封件5、环形凸部51、通断结构6、循环输送结构7、循环输送管71、第一管体71a、第二管体71b、锥形管71c、风产生器7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3所示,本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包括箱体1,在箱体I的顶部具有入口11,在箱体I的底部具有出口 12,箱体I底部内壁具有倾斜坡面la,出口 12设于倾斜坡面Ia的低侧。该结构便于蚕茧排出。
[0025]其次,在箱体I内壁覆设有柔性层lb。该柔性层Ib由橡胶和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柔性层Ib可以防止蚕茧被损伤。
[0026]在箱体I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筒状体2,在筒状体2上设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的外侧与箱体I的内壁之间留有1-1Omm的间隙,该螺旋叶片3由两片网状螺旋片相连形成,且在两片网状螺旋片之间形成螺旋空间,在筒状体2上设有与螺旋空间连通的螺旋口。两片网状螺旋片的外侧相连,内侧连接在筒状体2上,螺旋口开设在两片网状螺旋片之间。
[0027]另外,筒状体2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4相连,驱动器4通过传动结构与筒状体2相连。本实施例的传动结构包括带传动结构和齿轮传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带传动结构和齿轮传动结构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0028]在筒状体2上设有若干能使筒状体2内部与箱体I内部连通的通孔21,所述的筒状体2下端设有能使筒状体2内的气流向下并从筒状体2的下端排出的负压排尘结构。
[0029]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负压排尘结构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筒状体2下端且圆周均匀分布的负压孔22,且所述的负压孔22朝下向内倾斜设置。
[0030]其次,在筒状体2下端侧部设有环形槽23,所述的负压孔22上端分别与环形槽23连通,在筒状体2下端还设有设置在环形槽23槽口处的环形密封件5,所述的环形密封件5与环形槽23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环形密封件5上设有与环形空间连通的进气孔。
[0031]为了保证密封性,在环形槽23槽口处设有环形定位槽24,在环形密封件5的侧部设有卡于所述的环形定位槽24中的环形凸部51。
[0032]在箱体I的出口 12处设有能使出口 12通断的通断结构6,在箱体I上还设有连接在箱体I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循环输送结构7。优化方案,该循环输送结构7包括位于箱体I外侧的循环输送管71,在循环输送管71下部的风产生器72,所述的循环输送管71下端连接在箱体I的底部,上端连接在箱体I的顶部。
[0033]具体地,如图1所示,这里的循环输送管71包括连接在箱体I底部且倾斜向下的第一管体71a,在第一管体71a远离箱体I的一端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管体71b,在第二管体71b的上端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锥形管71c,所述的锥形管71c的小头端与第二管体71b相连,所述的第一管体71a和第二管体71b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管体71b与锥形管71c的连接处分别通过弧形管过渡相连。
[003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蚕茧从入口 11进入至箱体I内,然后驱动电机4驱动设于筒状体2上的螺旋叶片3转动,同时,通过负压源的作用使气流从负压孔22进入至筒状体2内,从而带动箱体I内的气流向下走动并从筒状体2的下端排出,而蚕茧从出口 12排出,即完成除尘,可以有效处理掉灰尘和污染颗粒。
[0035]其次,当蚕茧的加工质量还是不能达到设定的标准时,通过通断结构6的阀板将出口 12阻断,然后开启循环输送结构7的风产生器72,实行重复加工。
[003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箱体1、入口 11、出口 12、倾斜坡面la、柔性层lb、筒状体2、通孔21、负压孔22、环形槽23、环形定位槽24、螺旋叶片3、驱动电机4、环形密封件5、环形凸部51、通断结构6、循环输送结构7、循环输送管71、第一管体71a、第二管体71b、锥形管71c、风产生器7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包括箱体(1),在箱体(I)的顶部具有入口(11),在箱体(I)的底部具有出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筒状体(2),在筒状体(2)上设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的外侧与箱体⑴的内壁之间留有1-1Omm的间隙,所述的筒状体(2)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4)相连,在筒状体(2)上设有若干能使筒状体⑵内部与箱体⑴内部连通的通孔(21),所述的筒状体⑵下端设有能使筒状体(2)内的气流向下并从筒状体(2)的下端排出的负压排尘结构,在箱体(I)的出口(12)处设有能使出口(12)通断的通断结构(6),在箱体⑴上还设有连接在箱体(I)底部和顶部之间的循环输送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输送结构(7)包括位于箱体(I)外侧的循环输送管(71),在循环输送管(71)下部的风产生器(72),所述的循环输送管(71)下端连接在箱体(I)的底部,上端连接在箱体(I)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输送管(71)包括连接在箱体(I)底部且倾斜向下的第一管体(71a),在第一管体(71a)远离箱体(1)的一端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管体(71b),在第二管体(71b)的上端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锥形管(71c),所述的锥形管(71c)的小头端与第二管体(71b)相连,所述的第一管体(71a)和第二管体(71b)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管体(71b)与锥形管(71c)的连接处分别通过弧形管过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排尘结构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筒状体(2)下端且圆周均匀分布的负压孔(22),且所述的负压孔(22)朝下向内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体(2)下端侧部设有环形槽(23),所述的负压孔(22)上端分别与环形槽(23)连通,在筒状体(2)下端还设有设置在环形槽(23)槽口处的环形密封件(5),所述的环形密封件(5)与环形槽(23)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环形密封件(5)上设有与环形空间连通的进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槽(23)槽口处设有环形定位槽(24),在环形密封件(5)的侧部设有卡于所述的环形定位槽(24)中的环形凸部(5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片(3)由两片网状螺旋片相连形成,且在两片网状螺旋片之间形成螺旋空间,在筒状体(2)上设有与螺旋空间连通的螺旋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底部内壁具有倾斜坡面(Ia),出口(12)设于倾斜坡面(Ia)的低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内壁覆设有柔性层(I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绸加工设备的送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层(Ib)由橡胶和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65G33/24GK104477582SQ20141071513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0日
【发明者】于杏兴 申请人:湖州丝艺丝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