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942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它涉及一种自动窝口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包装袋的窝口过程由人工完成,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装袋效率低,进而增加了食用菌装袋成本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电机固定设置在装袋壳体的上端面上,导向轴设置在装袋壳体的底端面上,第二主动皮带轮和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窝口传送带设置在第一主动轮轴和第一从动轮轴上,出料控制轴可摆动设置在装袋壳体的低端出口处,加持驱动器设置在窝口传送带的一侧,封口管设置在加持驱动器上,封口管的一端与夹持爪连接,封口管的另一端与气压缸连接,封袋楔设置在封口管内。本实用新型用于包装袋自动窝口。
【专利说明】—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窝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等;这些菌类食物对人体有益,通常被人们买回来制作成餐桌上美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市场上所销售的菌类的装袋过程,现有食用菌包装袋的窝口过程由人工完成,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装袋效率低,进而增加了食用菌装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包装袋的窝口过程由人工完成,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装袋效率低,进而增加了食用菌装袋成本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它包括电机、装袋壳体、第一主动皮带轮、第一从动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二从动皮带轮、第二皮带、运输传送带、窝口传送带、第一主动轮轴、第一从动轮轴、导向轴、出料控制轴、夹持爪、气压缸、封袋楔、加持驱动器和封口管,
[0005]装袋壳体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设置在架体上,所述装袋壳体的侧端面设有工作口,电机固定设置在装袋壳体的上端面上,第一主动轮轴和第一从动轮轴依次设置在装袋壳体内,且第一主动轮轴和第一从动轮轴分别位于装袋壳体的高端进口处和低端出口处,第一主动轮轴和第一从动轮轴之间通过运输传送带连接,第一主动皮带轮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第一从动皮带轮设置在装袋壳体外侧的第一主动轮轴上,第一主动皮带轮与第一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连接,导向轴设置在装袋壳体的底端面上,且导向轴位于装袋壳体的低端出口处,第二主动皮带轮设置在装袋壳体外侧的第一从动轮轴上,第二从动皮带轮设置在导向轴上,第二主动皮带轮和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连接,窝口传送带设置在第一主动轮轴和第一从动轮轴上,且窝口传送带位于与第一皮带相对一侧的装袋壳体外侧,窝口传送带的松边位于装袋壳体上的工作口处,出料控制轴可摆动设置在装袋壳体的低端出口处,加持驱动器设置在窝口传送带的一侧,封口管设置在加持驱动器上,封口管的一端与夹持爪连接,封口管的另一端与气压缸连接,封袋楔设置在封口管内,且封袋楔位于气压缸与夹持爪之间,通过气压缸的推压封袋楔可穿过夹持爪。
[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07]装满食用菌的开口包装袋掉落在装袋壳体内并位于运输传送带的下端,在运输传送带的带动下以及辅助送袋组件的辅助下,开口包装袋沿着装袋壳体底端向下滑动,开口包装袋在滑动过程中窝口传送带的多个带齿将开口包装袋的开口端逐渐聚拢,直至包装袋滑动至装袋壳体的低端出口处时,夹持爪的多根夹持指将聚拢后的包装袋的开口端夹持住,在气压缸的控制下,将封袋楔通过夹持爪击打到聚拢后的包装袋的开口端,进而实现包装袋的封口,同时,出料控制轴向下移动,将包装袋落下,从而实现食用菌的自动窝口,无需工人进行窝口,装袋效率提高2-5倍,单次窝口时间由原来的1-3分钟降低到现在的20-30秒,食用菌装袋成本降低了二分之一。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对蘑菇菌类的自动装袋窝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由装袋壳体的高端进口处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电机);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图1由装袋壳体的低端进口处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电机);图5是夹持爪的结构放大图、图6是第一辅助夹持架和第二辅助夹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到食用菌装袋机构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加持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它包括电机1、装袋壳体2、第一主动皮带轮3、第一从动皮带轮4、第一皮带5、第二主动皮带轮6、第二从动皮带轮7、第二皮带8、运输传送带9、窝口传送带10、第一主动轮轴11、第一从动轮轴12、导向轴13、出料控制轴14、夹持爪15、气压缸16、封袋楔17、加持驱动器18和封口管19,
[0011]装袋壳体2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设置在架体上,所述装袋壳体2的侧端面设有工作口,电机I固定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上端面上,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依次设置在装袋壳体2内,且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分别位于装袋壳体2的高端进口处和低端出口处,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之间通过运输传送带9连接,第一主动皮带轮3设置在电机I的输出端,第一从动皮带轮4设置在装袋壳体2外侧的第一主动轮轴11上,第一主动皮带轮3与第一从动皮带轮4之间通过第一皮带5连接,导向轴13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底端面上,且导向轴13位于装袋壳体2的低端出口处,第二主动皮带轮6设置在装袋壳体2外侧的第一从动轮轴12上,第二从动皮带轮7设置在导向轴13上,第二主动皮带轮6和第二从动皮带轮7之间通过第二皮带8连接,窝口传送带10设置在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上,且窝口传送带10位于与第一皮带5相对一侧的装袋壳体2外侧,窝口传送带10的松边位于装袋壳体2上的工作口处,出料控制轴14可摆动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低端出口处,加持驱动器18设置在窝口传送带10的一侧,封口管19设置在加持驱动器18上,封口管19的一端与夹持爪15连接,封口管19的另一端与气压缸16连接,封袋楔17设置在封口管19内,且封袋楔17位于气压缸16与夹持爪15之间,通过气压缸16的推压封袋楔17可穿过夹持爪15。
[0012]本实施方式的加持驱动器18包括架体18-1、折展架18-3、多个连接销18_2和辅助气缸18-4,架体18-1上设有多个限位孔18-5,折展架18_3设置在架体18_1内,折展架18-3通过安装在限位孔18-5上的连接销18-2可折展连接,折展架18_3的末端与辅助气缸18-4连接。辅助气缸18-4工作时,折展架18-3折展,带动竖直方向的连接销18_2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带动夹持爪15的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4张开、扣合,使得多根夹持指15-5实现夹持。
[0013]【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4-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夹持爪15包括第一半弧夹持部15-1、第二半弧夹持部15-2、第一辅助夹持架15-3、第二辅助夹持架15_4和多根夹持指15-5,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第一辅助夹持架15-3与第二辅助夹持架15-4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第一半弧夹持部15-1和第二半弧夹持部15-2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_4上,且第一半弧夹持部15-1和第二半弧夹持部15-2经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4的转动扣合形成环状夹持端,第一半弧夹持部15-1和第二半弧夹持部15-2上分别设有多根夹持指15-5。如此设置,在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4的转动开启和闭合过程中,多根夹持指15-5将聚拢后的包装袋的开口端抓紧,在气压缸16的推动下,封袋楔17塞到聚拢后的包装袋的开口端,并将聚拢后的包装袋的开口端胀紧,进而实现窝口。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4]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半弧夹持部15-1和第二半弧夹持部15-2上设有多个孔,每个孔内塞有一把毛刷毛。如此设置,便于辅助夹持聚拢后的食用菌包装袋。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封袋楔17为塑料封袋楔。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6]【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运输传送带9包括运输带本体9-1和多个凸起9-2,多个凸起9-2均布在传送带本体9-1的外表面上。如此设置,运输带本体9-1上的多个凸起9-2,能够有助于包装袋的向下移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三相同。
[0017]【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窝口传送带10包括传送带本体?ο-l和多个带齿10-2,多个带齿10-2均布设置在传送带本体10-1的外沿上,且多个带齿10-2位于靠近装袋壳体2 —侧的传送带本体10-1上,多个带齿10-2的齿外端延伸至装袋壳体2内。如此设置,多个带齿10-2便于包装袋的开口端实现聚拢。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四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带齿10-2的齿形均为三角形。如此设置,包装袋开口端的聚拢效果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还包括挡板20,挡板20竖直设置在装袋壳体2内的工作口处。如此设置,便于包装袋沿着挡板20和装袋壳体2的内侧壁快速下滑。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六相同。
[0020]【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装袋壳体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70°。如此设置,便于包装袋顺利滑出。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1]【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还包括张紧轮22,张紧轮22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外侧壁上,用于第二皮带8的张紧。如此设置,便于保证运输传送带9的顺利转动。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2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中是与食用菌自动装袋装置相互配合使用的,现结合图7说明整个食用菌自动装袋并实现窝口的过程:
[0024]菌袋的开口端套装在装料筒24-1的出口处,菌袋的袋身置于下部的半圆形凹槽32内,在第二气压缸33的控制下,两个半圆形凹槽闭合,将菌袋定位,启动第一电机31,第三主动皮带轮28带动第三从动皮带轮29转动,并带动小链轮26转动,在螺旋本体24的螺旋轴的运转下,料斗22内的菌料不断装入菌袋中,直至脱离装料筒24-1,进而实现菌料的自动装袋;在装袋的过程中,带有桨叶的搅拌轴23在大链轮25的转动作用下,实现对料斗22内的菌料搅拌松散,便于菌料下落至装料筒24-1内;食用菌装袋完成后,在第二气压缸33的控制下,上部的半圆形凹槽32打开,与其同时,装满食用菌的开口菌袋掉落在装袋壳体2的高端进口内并位于运输传送带9的下端,电机I带动运输传送带9运转,在运输传送带9的带动下以及辅助送袋组件的辅助下,开口包装袋沿着装袋壳体2底端向下滑动,开口菌袋在滑动过程中封口传送带10的多个带齿10-2将开口包装袋的开口端逐渐聚拢,直至开口聚拢的菌袋滑动至装袋壳体2的低端出口处时,同时,楔斗39内的装袋楔17在导向柱的推挡作用下送至输送链35上,另一个电机的动力传给输送链35,输送链35的运动将装袋楔17送至两个限位体43的高端出口处,在第三气压缸41的控制下,装袋楔轨道40的两轨闭合,装袋楔17经闭合的装袋楔轨道40下滑至开合夹42处,首先被开合夹42的横臂挡住;在夹持驱动器18的控制下,夹持爪15的多根夹持指将开口聚找的囷袋的开口端夹持住,此时,在第四气压缸50的控制下,托叉51伸入封口管19内,同时在第三气压缸41的控制下,开合夹42沿定位柱45滑动并张开,装袋楔17从张开的两轨滴落至托叉51上被托叉托住;
[0025]然后,启动第一气压缸16,第一气压缸16的驱动杆穿过夹持爪15将开口聚拢的菌袋的开口进一步收紧,第一气压缸16的驱动杆收回的同时,在第四气压缸50的控制下,托叉51的叉子迅速离开封口管19并将装袋楔17放置在封口管19内;
[0026]然后,再次启动第一气压缸16,第一气压缸16的驱动杆推动封袋楔17穿过夹持爪15并击打到菌袋收紧的开口端并伸入菌袋内,进而实现装满菌料的菌袋的封口。菌袋的封口完成后,夹持驱动器18对夹持爪15释放夹持力的同时,控制出料控制轴14向下移动,将封口菌袋落下,从而完成食用菌的装袋及装袋后的封口。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包括电机(I)、装袋壳体(2)、第一主动皮带轮(3)、第一从动皮带轮(4)、第一皮带(5)、第二主动皮带轮(6)、第二从动皮带轮(7)、第二皮带(8)、运输传送带(9)、窝口传送带(10)、第一主动轮轴(11)、第一从动轮轴(12)、导向轴(13)、出料控制轴(14)、夹持爪(15)、气压缸(16)、封袋楔(17)、加持驱动器(18)和封口管(19), 装袋壳体(2)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设置在架体上,所述装袋壳体(2)的侧端面设有工作口,电机(I)固定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上端面上,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 )依次设置在装袋壳体(2 )内,且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 )分别位于装袋壳体(2)的高端进口处和低端出口处,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之间通过运输传送带(9)连接,第一主动皮带轮(3)设置在电机(I)的输出端,第一从动皮带轮(4)设置在装袋壳体(2)外侧的第一主动轮轴(11)上,第一主动皮带轮(3)与第一从动皮带轮(4)之间通过第一皮带(5)连接,导向轴(13)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底端面上,且导向轴(13)位于装袋壳体(2)的低端出口处,第二主动皮带轮(6)设置在装袋壳体(2)外侧的第一从动轮轴(12)上,第二从动皮带轮(7)设置在导向轴(13)上,第二主动皮带轮(6)和第二从动皮带轮(7)之间通过第二皮带(8)连接,窝口传送带(10)设置在第一主动轮轴(11)和第一从动轮轴(12)上,且窝口传送带(10)位于与第一皮带(5)相对一侧的装袋壳体(2)外侧,窝口传送带(10)的松边位于装袋壳体(2)上的工作口处,出料控制轴(14)可摆动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低端出口处,加持驱动器(18)设置在窝口传送带(10)的一侧,封口管(19)设置在加持驱动器(18)上,封口管(19)的一端与夹持爪(15)连接,封口管(19)的另一端与气压缸(16 )连接,封袋楔(17)设置在封口管(19 )内,且封袋楔(17)位于气压缸(16 )与夹持爪(15)之间,通过气压缸(16)的推压封袋楔(17)可穿过夹持爪(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15)包括第一半弧夹持部(15-1)、第二半弧夹持部(15-2)、第一辅助夹持架(15-3)、第二辅助夹持架(15-4)和多根夹持指(15-5),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_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第一辅助夹持架(15-3)与第二辅助夹持架(15-4)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第一半弧夹持部(15-1)和第二半弧夹持部(15-2)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4)上,且第一半弧夹持部(15-1)和第二半弧夹持部(15-2)经第一辅助夹持架(15-3)和第二辅助夹持架(15-4)的转动扣合形成环状夹持端,第一半弧夹持部(15-1)和第二半弧夹持部(15-2)上分别设有多根夹持指(1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袋楔(17)为塑料封袋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还包括挡板(20 ),挡板(20 )竖直设置在装袋壳体(2 )内的工作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袋壳体(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用自动窝口装置还包括张紧轮(22),张紧轮(22)设置在装袋壳体(2)的外侧壁上,用于第二皮带(8)的张紧。
【文档编号】B65B51/10GK203753482SQ201420176050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刘鑫 申请人:刘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