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图机的竖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028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叠图机的竖折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它包括折纸部件、传感器和导向部件,所述的传感器设置于折纸部件的一侧,传感器用于检测图纸的位置以限定伺服电机的行程;所述的导向部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于折纸部件和传感器之间,导向部件对图纸起到导向作用。本实用新型使得图纸上的折痕位置准确。
【专利说明】叠图机的竖折机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图机的竖折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叠图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将打印、复印后的大幅面图纸折叠成用于存档规格的机器,现有技术的叠图机一般包括横折机构和竖折机构,横折机构用于将大幅面图纸横向折叠成存档规格的宽度,如折叠成A4规格的宽度210毫米,竖折机构用于将已经横向折叠后的图纸竖向折叠成规格的宽度,如折叠成A4规格的长度297毫米。
[0003]申请号为201310605621.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它包括主动滚筒、被动滚筒、上副辊、下副辊和皮带,横向折叠完成的图纸竖向一端被输送到上副辊和下副辊之间,当图纸被横向输送机构输送到接触横向输送机构出纸口的传感器时,控制器按照预先设置的数据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主动滚筒正向转动S路程,然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主动滚筒反向转动,以此在图纸上压出折痕并将图纸折叠,上述叠图机的竖折机构依靠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行程来控制图纸上折痕的位置,而图纸常常无法保证能随着伺服电机的转动而同步移动,也就是说伺服电机带动皮带、上副辊、下副辊转动时,图纸常常无法随着皮带同步移动,这样就会使得在伺服电机驱动主动滚筒正向转动S路程后,图纸无法被输送到预定位置,从而使得图纸上压出的折痕的位置出现偏差,使得图纸上折痕的位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图纸上的折痕位置准确的叠图机的竖折机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它包括折纸部件,所述的折纸部件包括主动辊、被动辊、第一副辊、第二副辊和皮带,皮带紧配合于主动辊和被动辊的外围,第一副辊和第二副辊均与皮带的一侧的外侧面紧贴,第一副辊靠近被动辊,第二副辊靠近主动辊;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副辊的远离第二副辊的一侧,传感器与第一副辊之间留有距离,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第一副辊与被动辊的内公切线的延长线的位置上;导向部件,所述的导向部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副辊与被动辊的内公切线的两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从靠近第一副辊的位置向传感器方向延伸,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从靠近第一副棍的一端到靠近传感器的一端逐渐减小。
[0006]作为改进,所述的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0007]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开口部,第一开口部上设有与第一挡板相垂直的安装板,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板的靠近第一开口部的表面上,第二挡板上设有与第一开口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部。
[0008]作为改进,所述的传感器与第一副辊、皮带的接触面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80?330毫米。
[0009]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的间距为15毫米。
[00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叠图机的竖折机构的折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 图纸竖向一端从进纸口输入到第一副辊和第二副辊之间,伺服电机驱动主动辊正向转动,主动棍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第一副棍和第二副棍转动,在皮带和第一副棍转动的过程中,图纸被逐渐压入第一副辊和皮带之间并沿着第一副辊和被动辊的内公切线方向输出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图纸沿着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向传感器方向移动,当图纸移动到传感器所在的位置时,传感器检测到图纸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主动辊反向转动,而此时图纸继续从进纸口输入,图纸被皮带带动移动到第二副辊和皮带之间并被压入第二副辊和皮带之间,此时就在图纸上形成了折痕并将图纸相折叠。
[0012]作为改进,当传感器检测到图纸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继续驱动主动辊正向转动A路程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主动辊反向转动。
[0013]采用以上结构和方法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0014]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行程,通过传感器可以精确的检测到图纸的位置,从而可以在图纸达到预定位置后,伺服电机再反转,这样就使得伺服电机反转后在图纸上所压出的折痕的位置准确;
[0015]2、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挡板的安装板上,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从第二开口部照射到第一开口部的光线,当图纸到达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之间的位置时,图纸将光线遮挡,传感器随即发送信号到控制器,可以使得控制器能精确的得知图纸到达传感器所在的位置,而且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板上,安装较为方便;
[0016]3、在传感器检测到图纸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继续驱动主动辊正向转动A路程后,控制器才控制伺服电机驱动主动辊反向转动,这样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图纸大小和客户对折痕位置的不同要求而预先设置相应的A路程,通过软件即可设置,操作较为简便快捷,可以适用于不同客户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折纸部件;101、主动辊;102、被动辊;103、第一副辊;104、第二幅辊;105、皮带;2、传感器;3、导向部件;301、第一挡板;3011、第一开口部;3012、安装板;302、第二挡板;3021、第二开口部;303、固定边沿;4、伺服电机;5、交流电机,6、输送板;7、第一主动轮轴;8、第一被动轮轴;9、长传送带;10、第二主动轮轴;11、第二被动轮轴;12、短传送带;
13、送纸副轴;14、导入板;15、导出板;16、输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包括折纸部件1、传感器2和导向部件3。[0023]所述的折纸部件I包括主动辊101、被动辊102、第一副辊103、第二副辊104和皮带105,皮带105紧配合于主动辊101和被动辊102的外围,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104均与皮带105的一侧的外侧面紧贴,第一副辊103靠近被动辊102,第二副辊104靠近主动辊101,也就是如图1中所示,被动辊102位于主动辊101的正下方,第一副辊103位于第二副辊104的正下方,皮带105紧配合于主动辊101和被动辊102的外围,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104位于主动辊101和被动辊102之间且相邻设置,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104与皮带105的右侧的外表面紧贴,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104之间设有用于穿过图纸的空隙,主动辊101由伺服电机4带动而转动。
[0024]所述的传感器2设置于第一副辊103的远离第二副辊104的一侧,传感器2与第一副辊103之间留有距离,传感器2设置在靠近第一副辊103与被动辊102的内公切线的延长线的位置上;
[0025]所述的导向部件3包括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分别设置在第一副辊103与被动辊102的内公切线的两侧,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均从靠近第一副棍103的位置向传感器2方向延伸,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之间的间距从靠近第一副辊103的一端到靠近传感器2的一端逐渐减小,也就是如图1所示,第一挡板301位于第一副棍103的下方且沿着第一副棍103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二挡板302设于第一副棍103的下方且沿着被动棍102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一挡板301的靠近第一副辊103的一端和第二挡板302的靠近第一副辊103的一端间距较大,第一挡板301的远离第一副辊103的一端和第二挡板302的远离第一副辊103的一端间距较小。
[0026]所述的叠图机的竖折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折叠完成的图纸输出的送纸部件,送纸部件包括第一主动轮轴7、第一被动轮轴8、长传送带9、第二主动轮轴10、第二被动轮轴11、短传送带12、送纸副轴13、导入板14、导出板15、输送板6,所述的长传送带9紧配合于第一主动轮轴7和第一被动轮轴8的外围,所述的短传送带12紧配合于第二主动轮轴10和第二被动轮轴11的外围,长传送带9和短传送带12之间留有供折叠完成的图纸穿过的空隙,长传送带9和短传送带12的传送线速度相同、方向都为传送图纸侧图纸输出方向,也就是说如图1中所示,第一主动轮轴7和第二主动轮轴10均由交流电机5带动,第一主动轮轴7逆时针转动,第二主动轮轴10顺时针转动,送纸副轴13与短传送带12同侧并且送纸副轴13与长传送带9之间留有供折叠完成的图纸穿过的空隙,导入板14的前端位于皮带6的出纸输送方向上、后端指向图纸输出方向,输送板6位于送纸副轴13与第二主动轮轴10之间且输送板6与长传送带9之间留有供折叠完成的图纸穿过的空隙。
[0027]所述的传感器2为光电传感器。
[0028]由图2、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挡板301上设有第一开口部3011,第一开口部3011上设有与第一挡板301相垂直的安装板3012,传感器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3012的靠近第一开口部3011的表面上,第二挡板302上设有与第一开口部3011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部3021,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边沿303,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的两侧的固定边沿通过螺栓固定在叠图机的机架上,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固定好后,第一开口部3011和第二开口部3021相对设置,第一开口部3011上的光线可以照射到第二开口部3021.[0029]所述的传感器2与第一副辊103、皮带105的接触面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80?330毫米。
[0030]所述的第一开口部3011与第二开口部3021之间的间距为15毫米,也就是说第一开口部3011与第二开口部3021之间的间距刚好可以允许一张图纸通过,此时图纸可以被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夹持的较为平整。
[003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叠图机的竖折机构的折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图纸竖向一端从进纸口输入到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之104间,伺服电机4驱动主动辊101顺时针转动,主动辊101带动皮带105顺时针转动,皮带105带动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104逆时针转动,在皮带105和第一副辊103转动的过程中,图纸被逐渐压入第一副辊103和皮带105之间并沿着第一副辊103和被动辊102的内公切线方向输出到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之间,图纸沿着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向传感器2方向移动,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对图纸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当图纸移动到传感器2所在的位置时,也就是当图纸的下端移动到第一开口部3011和第二开口部3021之间时,图纸将第一开口部3011和第二开口部3021之间的光线遮挡,使得传感器2检测到图纸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4驱动主动辊101立即逆时针转动,此时皮带105逆时针转动,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104顺时针转动,而此时图纸的后端继续从进纸口输入,图纸被皮带105带动移动到第二副辊104和皮带105之间并被压入第二副辊104和皮带105之间,此时就在图纸上形成了折痕并将图纸相折叠,折叠后的图纸通过导入板14进入到送纸部件,由送纸部件输送出去。
[0033]当然,针对不同图纸大小和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图纸折痕位置的不同要求,可以通过软件在控制器上预先设定数据,当传感器2检测到图纸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后,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4继续驱动主动辊101顺时针转动A路程后,控制器采控制伺服电机4驱动主动辊101逆时针转动,也就是说折痕的位置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微调,而不必去调整传感器2的位置,这样操作较为简便,这里的A路程可以为(T50mm,也就是说设定的传感器2与第一副辊103、皮带105的相切点之间的距离为280mm,通过软件可以设定A路程为(T50mm,以适应不同客户对折痕的不同位置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包括: 折纸部件(I),所述的折纸部件(I)包括主动辊(101)、被动辊(102)、第一副辊(103)、第二副辊(104)和皮带(105),皮带(105)紧配合于主动辊(101)和被动辊(102)的外围,第一副辊(103)和第二副辊(104)均与皮带(105)的一侧的外侧面紧贴,第一副辊(103)靠近被动辊(102),第二副辊(104)靠近主动辊(10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2),所述的传感器(2)设置于第一副辊(103)的远离第二副辊(104)的一侧,传感器(2)与第一副辊(103)之间留有距离,传感器(2)设置在靠近第一副辊(103)与被动辊(102)的内公切线的延长线的位置上; 导向部件(3),所述的导向部件(3)包括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分别设置在第一副辊(103)与被动辊(102)的内公切线的两侧,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均从靠近第一副棍(103)的位置向传感器(2)方向延伸,第一挡板(301)和第二挡板(302)之间的间距从靠近第一副辊(103)的一端到靠近传感器(2)的一端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2)为光电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301)上设有第一开口部(3011),第一开口部(3011)上设有与第一挡板(301)相垂直的安装板(3012),传感器(2)固定在安装板(3012)的靠近第一开口部(3011)的表面上,第二挡板(302)上设有与第一开口部(3011)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部(30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2)与第一副辊(103)、皮带(105)的接触面的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80?3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图机的竖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口部(3011)与第二开口部(3021)之间的间距为15毫米。
【文档编号】B65H45/16GK203806831SQ20142019341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发明者】施国昌 申请人:宁波荣华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