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车身承载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077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装车身承载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涂装车身承载支架,它包括支架横梁和支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横梁和支架纵梁垂直焊接成矩形框架结构,在前、后支架横梁的下侧分别设置有与车间输送设备匹配落位的支架块,在靠近前支架横梁后侧的矩形框架结构上设置有前上梁,在靠近前上梁和后支架横梁的两个端部位置上设置有支撑销,该支撑销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焊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维护和零件更换。在承载支架上布置支撑销和支架销锁紧机构,既能起到支撑车身作用,又能锁紧车身。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更换支撑销,只要车身定位孔保持不变,即可满足平台外车型共线生产的实际需求。投资成本不高,实用价值较高,灵活性较高,不会影响正常生产安排。
【专利说明】一种涂装车身承载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的涂装车间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供平台 外车型共线生产的涂装车身承载支架。此承载支架与白车身一起,从车身车间进入涂装车 间,完成电泳、涂胶和喷漆等各道工艺工序,最后进入总装车间。

【背景技术】
[0002] 在机动车组装生产厂的生产线上,涂装车间属必须的生产环节。目前,同类涂装车 间所使用的输送设备,绝大多数只生产一种平台车型;当需要生产平台外车型的时候,原有 车间的输送设备便无法满足承载和转载需求。若要生产平台外车型,常见的方案有两种 : 一、更换车间原有全部的输送设备,此方案投入成本较大,经济效益较低,投资回收周期过 长;二、对原有输送设备进行改造,以满足平台外车型的共线生产,此方案需要利用车间停 产时间进行,改造周期较长。若要生产的平台外车型产量较少,或要生产后续多种新车型的 话,则上述两种方案均无法满足,灵活性不高。所以,综合考量,在满足通过性的前提下,开 发一种承载支架,用于支撑车身、与车身锁紧后,再落位在输送设备上。这样,投入资金成本 相对较少,改造周期不会过长,同时灵活性非常高,后续可兼容性较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平台外车型共线生产的涂装承载支架,以 解决现有输送设备无法生产新平台车型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涂装车身承载支架包括有支架横梁和支 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横梁和支架纵梁垂直焊接成矩形框架结构,在前、后支架横 梁的下侧分别设置有与车间输送设备匹配落位的支架块,在靠近前支架横梁后侧的矩形框 架结构上设置有前上梁,在靠近前上梁和后支架横梁的两个端部位置上设置有能承载车 身且与车身底部定位孔匹配的支撑销,该支撑销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
[0005] 在矩形框架结构的四角设置有连接支架纵梁与前支架横梁或后支架横梁的支架 角板。
[0006] 在矩形框架结构的下侧设置有落位后在车间输送设备上精确定位和夹紧的定位 销。
[0007] 在矩形框架中部的支架纵梁之间的还设置有中横梁。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技术效果:它采用焊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 维护和零件更换。在承载支架上布置支撑销和支架销锁紧机构,既能起到支撑车身作用,又 能锁紧车身。而且根据使用需要,可以随时更换支撑销,只要车身定位孔保持不变,即可满 足平台外车型共线生产的实际需求。投资成本不高,实用价值较高,灵活性较高,不会影响 正常生产安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0011]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2]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1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至7是本实用新型承接车身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5] 附图符号说明:1前支架块;2前支架横梁;3前支架销锁紧机构;4支架纵梁;5后 支架销锁紧机构;6后支架横梁;7前上梁;8中横梁;9支撑角板;10定位销;11前支撑销; 12后支撑销;13后支架块。
[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 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 护范围在于其权利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涂装车身承载支架,包括有前支架横梁2、后支架横 梁6和两根支架纵梁4,前支架横梁2、后支架横梁6和两根支架纵梁4垂直焊接成矩形框 架结构,在前支架横梁的下侧设置有与车间输送设备匹配落位的前支架块1、在后支架横梁 的下侧设置有与车间输送设备匹配落位的后支架块13,在靠近前支架横梁2后侧的矩形框 架结构上设置有前上梁7,在靠近前上梁7的两个端部位置上设置有能承载车身且与车身 底部定位孔匹配的前支撑销11和在靠近后支架横梁6的两个端部位置上设置有能承载车 身且与车身底部定位孔匹配的后支撑销12,该前支撑销11上设置有前锁紧机构3、后支撑 销12上设置有前锁紧机构5。
[0018] 在矩形框架结构的四角设置有连接支架纵梁4与前支架横梁2或后支架横梁6的 支架角板9。
[0019] 在矩形框架结构的下侧设置有落位后在车间输送设备上精确定位和夹紧的定位 销10。
[0020] 在矩形框架中部的支架纵梁4之间的还设置有两根中横梁8。
[0021] 如图4所示,需要生产的新车型A,无法直接落位在涂装车间输送设备上,在满足 通过性的前提下,利用承载支架,即可落在输送设备上。车身底部定位孔,与承载支架上前 支撑销11和后支撑销12匹配,同时,前锁紧机构3和后锁紧机构5能够锁紧车身。承载支 架的前支架块1和后支架块13能够满足涂装车间内的地面输送设备顺利落位,承载支架的 前支架横梁2和后支架横梁6能够满足空中输送设备顺利落位。承载支架的定位销10可 满足支架落位在输送设备上后精确定位和夹紧。
[0022] 如图5所示,完成各道焊接工序、拼接好的车身,由车身车间的输送设备承载着, 到达合装工位的升降台。升降台能够将输送设备和车身共同托起,之后再由移载设备完成 合装和转接。
[0023] 如图6所示,当升降台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会停止。此时转载设备伸出手臂,准备 接车。因转载设备的手臂处在输送设备前、后支撑之前,所以不会发生干涉。之后,升降台 缓缓下降,将车身和输送设备分离。落回原位后,空的输送设备再流回车身车间。
[0024] 如图7所示,空的承载支架由涂装的输送设备支撑,到达合装工位的升降台。升降 台将涂装的输送设备和承载支架共同托起,缓缓上升,直到接住车间,实现车身与转载设备 的分离。然后,转载设备的手臂便会缩回原位。最后,升降台缓缓下降,落回原位,完成承载 支架与车身的转接。承接着车身的转载支架,由涂装车间的输送设备支撑,进入涂装车间, 以完成后续涂装各道工序。总装卸载的过程与此转接过程原理相同,但步骤相反。
【权利要求】
1. 一种涂装车身承载支架,它包括有支架横梁和支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横 梁和支架纵梁垂直焊接成矩形框架结构,在前、后支架横梁的下侧分别设置有与车间输送 设备匹配落位的支架块,在靠近前支架横梁后侧的矩形框架结构上设置有前上梁,在靠近 前上梁和后支架横梁的两个端部位置上设置有能承载车身且与车身底部定位孔匹配的支 撑销,该支撑销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车身承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框架结构的四角设 置有连接支架纵梁与前支架横梁或后支架横梁的支架角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车身承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框架结构的下侧设 置有落位后在车间输送设备上精确定位和夹紧的定位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车身承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框架中部的支架纵 梁之间的还设置有中横梁。
【文档编号】B65G37/00GK203903346SQ20142020247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婷婷, 徐峰, 张骞, 金超, 张安祺, 赫立远, 回金楷 申请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