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547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包括轮毂连接及轮辐连接,轮毂连接包括两分体轮毂,两分体轮毂连接处的两平行于轮体径向的侧面上及外侧面上分别设有轮毂连接板和第二轮毂连接板,轮毂连接板和第二轮毂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毂上;所述的轮辐连接包括两分体轮辐,两分体轮辐连接处的四个侧面,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轮辐连接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辐上,另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轮辐连接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辐上。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只承受预紧力,不承受其他方向的力,能够产生有效的静摩擦力,使得连接稳定可靠,且本实用新型占用外部空间小,不会影响轮体与其他部件的组装。
【专利说明】一种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斗轮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3所示,现有的斗轮机轮体连接结构,轮毂连接2和轮辐连接3分别焊接轮 毂连接端板41和轮辐连接端板11,并分别靠连接螺栓6、螺栓5进行连接。
[0003] 这种连接结构形式为外部连接,占用空间较大,容易影响轮体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且没有调整空间,连接处较多难以保证每个连接端面完全贴合,若连接端面没有完全贴合 而靠螺栓副强制贴合,则容易使轮体产生内应力,影响轮体的形状;其螺栓也直接承受交变 拉应力,容易产生疲劳和松动。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用外部空间小、调整安装方便且 连接稳定可靠的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轮毂连接及轮辐连接,轮毂连接包括两分体 轮毂,两分体轮毂连接处的两平行于轮体径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轮毂连接板,轮毂连接板 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毂上;
[0006] 所述的轮辐连接包括两分体轮辐,两分体轮辐连接处的四个侧面,一组相对的侧 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轮辐连接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辐上,另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分 别设有第二轮辐连接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辐上。
[0007] 上述的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分体轮辐上,对应于分体轮辐与第一轮 辐连接板连接的螺栓,焊接有第一支撑圆管,对应于分体轮辐与第二轮辐连接板连接的螺 栓,焊接有第二支撑圆管。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 1)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连接的螺栓及轮辐连接的螺栓只承受预紧力,不承受其他 方向的力,能够产生有效的静摩擦力,使得连接稳定可靠。
[0010] 2)本实用新型的轮辐连接的螺栓孔在沿轮体径向方向上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如若 连接部分稍有偏差,可以适当调整,不会影响安装,轮体不会因变形而产生内应力。
[0011] 3)本实用新型螺栓副直接贯穿轮毂进行连接,占用外部空间小,不会影响轮体与 其他部件的组装。
[0012] 4)本实用新型在分体轮辐内部焊有第一支撑圆管和第二支撑圆管,增强了分体轮 辐的局部强度,较端面连接能够提供更大的连接力,连接稳定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现有的斗轮机轮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现有的斗轮机轮体的轮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现有的斗轮机轮体的轮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是图6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轮毂连接2及四个轮辐连接3。如图5所示,轮 毂连接2包括两分体轮毂4,两分体轮毂4连接处,两平行于斗轮机轮体轮体径向的侧面上 分别设有轮毂连接板7,并通过十二个螺栓8固定两分体轮毂4上。两分体轮毂4连接处 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轮毂连接板9,第二轮毂连接板9通过四个螺栓10固定两分体轮毂4 上。
[0022] 如图6所示,所述的轮辐连接3包括两分体轮辐1,两分体轮辐1连接处的四个侧 面,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轮辐连接板13,并通过四个螺栓14固定在两分体轮辐 1上,另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轮辐连接板12,并通过十二个螺栓15固定在两分 体轮辐1上。
[0023] 如图7所示,所述的分体轮辐1上,对应于两分体轮辐1与第一轮辐连接板13连 接的螺栓14,焊接有第一支撑圆管16,螺栓14穿过第一支撑圆管16将第一轮辐连接板13 固定在分体轮辐1上。对应于两分体轮辐1与第二轮辐连接板12连接的螺栓15,焊接有第 二支撑圆管17,螺栓15穿过第二支撑圆管17将第二轮辐连接板12固定在分体轮辐1上。 由于分体轮辐1上设有第一支撑圆管16和第二支撑圆管17,增强了分体轮辐1局部的强 度,较端面连接能够提供更大的连接力,连接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
1. 一种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轮毂连接及轮辐连接,轮毂连接包括 两分体轮毂,两分体轮毂连接处的两平行于轮体径向的侧面上分别设有轮毂连接板,轮毂 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毂上;两分体轮毂连接处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轮毂连接 板,第二轮毂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毂上; 所述的轮辐连接包括两分体轮辐,两分体轮辐连接处的四个侧面,一组相对的侧面上 分别设有第一轮辐连接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辐上,另一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 有第二轮辐连接板,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分体轮辐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机轮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分体轮辐上,对应 于分体轮辐与第一轮辐连接板连接的螺栓,焊接有第一支撑圆管,对应于分体轮辐与第二 轮辐连接板连接的螺栓,焊接有第二支撑圆管。
【文档编号】B65G23/04GK203877351SQ20142029492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陈婷, 黄强, 毛亿, 张佳佳, 刘梦寅 申请人:泰富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