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936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其中:吸收器由多孔网篮和多孔网板构成,置于通气管隔离装置内;隔离室由上、下两个单向通气隔离阀和隔离装置筒体构成,上部单向阀用于气体排出,下部单向阀用于气体进入;所述上、下两个单向阀分别由阀芯、通气多孔阀板及单向阀密封垫构成,阀芯由阀芯上部盘形盖板、阀芯下部挡板以及阀芯升降轴组成;所述隔离室筒体侧壁上的两个通气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汇合后,直接与贮罐或溶液箱顶部通气管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两个单向阀,使隔离装置通气管既可与大气隔离,延长吸收剂有效使用时间,又可在需要时自动进、排气,还能除去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分或除去从容器中排出的有毒害气体。
【专利说明】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化工、医药、环保行业用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些化工工艺流程中,常设置一些化学药品贮罐、溶液箱。它们中有的从通气管排放出来有毒气体;有的从通气管吸入空气中某些成分影响溶液品质。以电力行业水处理工艺为例,需要设置浓硫酸、浓烧碱、浓盐酸、次氯酸钠、亚硫酸氢钠溶液等贮罐、溶液箱。其中:浓硫酸吸湿性很强,吸入空气中的水分后,浓度降低,对碳钢容器的腐蚀性增大;浓烧碱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后,纯度下降;次氯酸钠吸收空气中的CO2后易分解并放出有害气体HCl:NaC10+C02+H20=NaHC03+HC10, HClO 不稳定,易分解:2HC10=2HC1 丨 +H2O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直接释放出HCl有毒害气体;NaHS03当吸收空气中氧气后,可加速溶液变质,并放出有害气体SO2丨:2NaHS03=Na2S03+H20+S02丨,2Na2S03+02=NaS04。对于上述问题,有的如浓硫酸、浓烧碱液虽加装了吸收器,但未与大气隔离,吸收剂失效较快;有的如次氯酸钠、亚硫酸氢钠至今尚未引起注意采取必要措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该装置能较好地防止经过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逸出有毒害气体污染环境和进入大气中某些成分影响溶液品质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它包括一个装有吸收剂的吸收器以及一个隔离室;
[0006]所述吸收器由多孔网篮和多孔网板构成,置于通气管隔离装置内;
[0007]所述隔离室由上、下两个单向通气隔离阀和隔离装置筒体构成,上部单向阀用于气体排出,下部单向阀用于气体进入;所述上、下两个单向阀分别由阀芯、通气多孔阀板及单向阀密封垫构成,阀芯由阀芯上部盘形盖板、阀芯下部挡板以及连接阀芯上部盘形盖板和阀芯下部挡板的阀芯升降轴组成,阀芯升降轴穿插在通气多孔阀板的中心孔内以上下升降自如,单向阀密封垫设置位于阀芯上部盘形盖板与单向阀通气多孔板之间,并固定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上;
[0008]所述隔离室为圆柱形筒体,筒体侧壁上设有两个通气口,两个通气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汇合后,直接与贮罐或溶液箱顶部通气管接口相连;
[0009]所述通气管隔离装置顶部设有排气口,整个通气管隔离装置安装在贮罐或溶液箱顶部的通气管上。
[0010]所述吸收器设置于隔离室内。
[0011]所述吸收器设置于隔离室顶部。
[0012]所述隔离装置筒体侧壁的两个通气口位于上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与吸收器多孔网板之间的隔离装置筒体的侧壁上。
[0013]所述隔离装置筒体侧壁的两个通气口位于上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与下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之间的隔离装置筒体的侧壁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安装在容器顶部通气管上,吸收器内置于通气管隔离装置内,隔离装置通过上下两个单向通气管隔离阀,使隔离装置通气管既可与大气隔离,延长吸收剂有效使用时间,又可在需要时自动进、排气,还能通过内置的吸收器,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吸收剂,除去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分或除去从容器中排出的有毒害气体,从而达到防止贮罐(溶液箱)逸出有毒害气体污染环境和进入容器的气体中某些成分影响溶液品质的目的。
[0015]本实用新型装置内的单向通气管隔离阀由阀芯、密封垫、通气多孔阀板构成,阀芯由盘形盖板、升降轴、挡板构成。上部单向通气管隔离阀只能排气,不能进气;下部单向通气管隔离阀只能进气、不能排气。吸收器内吸收剂可以定期更换。
[0016]本实用新型的通气管隔离装置结构紧凑,基本无维修工作量,除定期更换吸收剂夕卜,均为自动工作,不耗水也不排出废水,可实现自动隔离、净化进、排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需要将吸收器移至隔离室顶部的通气管隔离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取消吸收器后的通气管隔离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I为贮罐或溶液箱或容器,2为隔离室,3为吸收器多孔网篮,4为吸收器,5、15为上、下单向阀阀芯升降轴,6、16为上、下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7、17为上、下单向阀阀芯上部盘形盖板,8、18为上、下单向阀密封垫,9、19为上、下单向阀阀芯下部挡板,10为吸收器多孔网板,11为隔离装置筒体侧壁通气口,12为容器通气口,13为隔离装置排气口,14为隔离装置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该通气管隔离装置为常压设备。本实用新型由一个装有吸收剂的吸收器4和一个隔离室2连成一体组成。
[0023]吸收器4由多孔网篮3和多孔网板10构成,吸收器4置于通气管隔离装置内。如图1所示,吸收器4设置于隔离室2内。吸收器4内装有按不同需要而选用的吸收剂,吸收剂可定期拆卸更换。
[0024]隔离室2由上、下两个单向通气隔离阀和隔离装置筒体14构成,上部单向阀用于气体排出,下部单向阀用于气体进入。上、下两个单向阀分别由阀芯、通气多孔阀板6、16及单向阀密封垫8、18构成。阀芯由阀芯上部盘形盖板7、17、阀芯下部挡板9、19以及连接阀芯上部盘形盖板和阀芯下部挡板的阀芯升降轴5、15组成,阀芯升降轴5、15穿插在通气多孔阀板6、16的中心孔内,可以上下升降自如。单向阀密封垫8、18设置位于阀芯上部盘形盖板7、17与单向阀通气多孔板6、16之间,并固定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6、16上。
[0025]隔离室2为圆柱形筒体,筒体侧壁上设有两个通气口 11,两个通气口 11通过连接管连接汇合后,直接与贮罐或溶液箱I顶部通气管接口相连,该接口为容器通气口 12。如图1所示,隔离装置筒体侧壁的两个通气口 11位于上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16与吸收器多孔网板10之间的隔离装置筒体14的侧壁上。
[0026]通气管隔离装置顶部设有排气口 13,整个通气管隔离装置安装在贮罐或溶液箱I顶部的通气管上。
[0027]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容器I内的负压抽吸作用和阀芯的重力作用,可使上部单向阀阻止气体进入,此时阀芯上部盘形盖板17落在通气多孔阀板16上,阀芯上部盘形盖板17即可将通气多孔阀板16上的通气孔盖住,其间有密封垫18密封,密封垫18固定在通气多孔阀板16上;与此同时,下部单向阀由于受容器I内的负压抽吸和大气压力的顶托,阀芯上部盘形盖板7脱离通气多孔阀板6,大气从通气多孔阀板6上的通气孔进入隔离装置,经过吸收器4去除空气中某些成分后进入容器I。反之,由于容器I内正压力顶托,可使上部单向阀阀芯上部盘形盖板17脱离通气多孔阀板16,通过通气多孔阀板16上的排气孔向外排气;下部单向阀则由于容器I内正压力和阀芯的重力作用处于关闭状态,阻止向外排气。
[0028]图1所示的带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适用于防止大气中某些气体成分影响溶液品质的场合。
[0029]通气管隔离装置通过隔离室侧壁上的通气口汇合后与贮罐(溶液箱)上的通气管接口直接相连,隔离室上、下两个单向通气阀在贮罐(溶液箱)内液位处于稳定(贮存或配制好溶液备用阶段)时,两个单向阀借助重力作用,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当容器内液位下降时,由于负压抽吸作用,下部单向阀通过升降轴顶升,阀门被打开,同时通过吸收器,将大气中的某些气体成分吸收除去后进入容器,此时上部单向阀仍关闭;当容器内液位上升时,由于隔离阀室正压顶托作用,将上部单向阀通过升降轴顶升,阀门被打开,此时下部单向阀关闭,排出气体。
[0030]图2所示的带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适用于容器内有毒害气体排出的场合。图2中,吸收器4设置于隔离室2顶部;隔离装置筒体侧壁的两个通气口 11位于上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16与下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6之间的隔离装置筒体14的侧壁上。
[0031]如图2所示,当容器内液位下降时,由于负压抽吸作用,下部单向阀被大气顶升,阀门被打开进气,此时上部单向阀仍关闭;当容器内液位上升时,由于隔离室内正压顶托作用,上部单向阀通过升降轴顶升,阀门被打开,此时下部单向阀关闭,排气经吸收器吸收除去有毒害气体后排出。
[0032]参看图3,图中显示了取消吸收器、单独成立隔离室的通气管隔离装置,适用于设备有公用的吸收器场合。
[0033]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通气隔离阀由阀芯、通气多孔阀板及单向阀密封垫构成,也可由球形阀芯和锥形阀体构成。
[0034]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的工作过程有以下二种状态:
[0035]1、容器I处于充满溶液备用阶段,以及任何时候容器内液位处于稳定阶段。隔离装置中上、下两个单向通气阀的阀芯上部盘形盖板7、17由于阀芯的重力作用,落在通气多孔阀板6、16上,并借两者之间密封垫8、18密封,此时通气多孔阀板6、16上的通气孔全部被阀芯上部盘形盖板7、17盖住,也即两个单向通气阀全部关闭。此时容器I通过隔离装置与大气完全隔离。
[0036]2、容器I处于卸出溶液阶段,容器I内液位逐渐下降。此时,上部单向通气隔离阀阀芯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和容器I内液位下降引起的抽吸力,使阀芯上部盘形盖板17仍牢牢盖在通气多孔阀板16上,也即上部单向隔离阀仍处于关闭状态;而下部单向通气隔离阀则由于容器I内液位下降形成的抽吸力使阀芯向上托起。此时,下部单向通气隔离阀的阀芯上部盘形盖板7脱离通气多孔阀板6,向上移动,其移动距离由阀芯下部挡板9限位控制。随即,大气通过通气多孔阀板6上的进气孔进入隔离室,并通过吸收器4中盛装的根据不同需要的吸收剂,吸收去除大气中对溶液有影响的气体成分后,经过隔离装置侧壁上通气口 11、容器通气口 12进入容器。
[0037]3、容器I处于注入溶液阶段,容器I内液位逐渐上升。此时,下部单向通气隔离阀阀芯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和容器I内液位上升形成的正压力使阀芯下部盘形盖板7仍牢牢盖在通气多孔阀板6上,也即下部单向通气隔离阀仍处于关闭状态;而上部单向通气隔离阀则由于容器I内液位上升形成的正压力使阀芯向上托起。此时,上部单向通气隔离阀的阀芯上部盘形盖板17脱离通气多孔阀板16,向上移动,其移动距离由阀芯下部挡板19限位控制。此后,容器中的气体即通过容器通气口 12、隔离装置侧壁通气口 11、上部单向通气隔离阀的通气多孔阀板16上的排气孔排出空气。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溶液箱)通气管隔离装置安装在容器顶部通气管上,吸收器内置于通气管隔离装置内,隔离装置通过上下两个单向通气管隔离阀,使隔离装置通气管既可与大气隔离,延长吸收剂有效使用时间,又可在需要时自动进、排气,还能通过内置的吸收器,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吸收剂,除去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分或除去从容器中排出的有毒害气体,从而达到防止贮罐(溶液箱)逸出有毒害气体污染环境和进入容器的气体中某些成分影响溶液品质的目的。
[0039]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装有吸收剂的吸收器(4)以及一个隔离室(2); 所述吸收器(4)由多孔网篮(3)和多孔网板(10)构成,置于通气管隔离装置内; 所述隔离室(2)由上、下两个单向通气隔离阀和隔离装置筒体(14)构成,上部单向阀用于气体排出,下部单向阀用于气体进入;所述上、下两个单向阀分别由阀芯、通气多孔阀板及单向阀密封垫构成,阀芯由阀芯上部盘形盖板、阀芯下部挡板以及连接阀芯上部盘形盖板和阀芯下部挡板的阀芯升降轴组成,阀芯升降轴穿插在通气多孔阀板的中心孔内以上下升降自如,单向阀密封垫设置位于阀芯上部盘形盖板与单向阀通气多孔板之间,并固定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上; 所述隔离室(2 )为圆柱形筒体,筒体侧壁上设有两个通气口( 11 ),两个通气口( 11)通过连接管连接汇合后,直接与贮罐或溶液箱(I)顶部通气管接口相连; 所述通气管隔离装置顶部设有排气口( 13),整个通气管隔离装置安装在贮罐或溶液箱(I)顶部的通气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4)设置于隔离室(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4)设置于隔离室(2)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筒体侧壁的两个通气口(11)位于上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16)与吸收器多孔网板(10)之间的隔离装置筒体(14)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吸收功能的贮罐通气管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筒体侧壁的两个通气口( 11)位于上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16)与下部单向阀通气多孔阀板(6)之间的隔离装置筒体(14)的侧壁上。
【文档编号】B65D90/38GK203921733SQ20142037081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蒋利新 申请人:蒋利新, 蒋如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