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0824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其包括框架、铰接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两个软管存放体,各所述软管存放体上分别设有多个缠绕格,多个所述缠绕格沿所述软管存放体的铰接轴分布。采用此技术方案,可将不同颜色和用途的软管分别存放在不同的软管存放体的多个缠绕格中,更好的对软管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改善了软管堆积、摆放凌乱无序的现状,既节省了空间又避免了软管的损坏。
【专利说明】 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放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的制动系统中,软管应用较多,且制动系统的管路设计日趋完善,管路从单一的黑色管路优化为一回路一色彩的管路分布原则,从而快速识别各回路间的联系和功能作用。如:驻车的制动管路用黄色软管,后行车制动管路用红色软管等。然而,由于软管颜色、种类的随之增多,车间没有足够的摆放空间,导致制动软管堆积,此状况不仅给现场管理增加了难度,而且会导致软管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生产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可将不同颜色和用途的软管集中存放,既节约了空间的占用,又减少了软管的损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包括框架、铰接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两个软管存放体,各所述软管存放体上分别设有多个缠绕格,多个所述缠绕格沿所述软管存放体的铰接轴分布。
[0006]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连接体。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为多层的塔形结构,各层所述塔形结构自底向上逐层向内收缩。
[0008]优选地,包括多个隔断轮盘,相邻两所述隔断轮盘之间形成所述缠绕格。
[0009]优选地,相邻所述隔断轮盘之间还设有多个缠绕支撑管,各所述缠绕支撑管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距离相等并沿所述隔断轮盘的周向均布。
[0010]优选地,所述隔断轮盘的边缘还设有保护圈。
[0011]优选地,所述隔断轮盘上还设有软管起始端插孔和软管结束端插孔。
[0012]优选地,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还设有软管缠绕手柄。
[0013]优选地,所述框架的支脚上还设有支撑座。
[0014]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该存放装置包括框架、铰接于框架上的至少两个软管存放体,各软管存放体上分别设有多个缠绕格,多个缠绕格沿软管存放体的铰接轴分布。采用此技术方案,可将不同颜色和用途的软管分别存放在不同的软管存放体的多个缠绕格中,更好的对软管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改善了软管堆积、摆放凌乱无序的现状,既节省了空间又避免了软管的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放装置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放装置的左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0存放装置;10_框架;11_第一框架;12_第二框架;13_连接管;14_支撑座;20-软管存放体;21_缠绕格;22_隔断轮盘,23-缠绕支撑管;24_软管起始端插孔;25_软管结束端插孔;26_缠绕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0021]结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100,该存放装置100包括框架10、铰接于框架10上的至少两个软管存放体20,各软管存放体20上分别设有多个缠绕格21,多个缠绕格21沿软管存放体20的铰接轴分布。采用此技术方案,可将不同颜色和用途的软管分别存放在不同的软管存放体20的多个缠绕格21中,更好的对软管集中控制和管理,改善了软管堆积、摆放凌乱无序的现状,节约了空间且避免了软管的损坏。
[0022]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框架10包括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以及连接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的连接体。具体地,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平行排布,连接体设于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之间且与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形成半包围结构,此方案中一侧包围、一侧开放的半包围结构的框架10便于软管的存放和取用。同时,优选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均为多层的塔形结构,各塔形结构自底向上逐层向内收缩,可以理解,如此设置的框架10底部大,头部小,结构更加稳固,安全性更高。
[0023]进一步地,考虑到减小框架10自身的重量以及节约原材料等方面的因素,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框架10采用30X50mm矩形钢焊接而成,此方案较采用钢板结构相比,重量大大减轻,同时,为了保证框架10的刚度,在框架10上焊接了连接管13,连接管13连接于框架10的各层塔形结构,并同时在连接管13和各层的塔形结构之间设置了辅助加强板,上述方案可保证框架10稳定性增加,避免软管存放过重造成框架10溃烂。
[0024]为了便于不同种类或颜色的软管缠绕,还设置了多个隔断轮盘22,相邻两隔断轮盘形成缠绕格21。如此设置的软管存放装置,两个隔断轮盘22之间为一个缠绕格21,缠绕格21内的软管互不干涉,避免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软管的交缠混杂,导致软管损坏。
[0025]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软管的缠绕直径过小,而导致软管在缠绕过程中打折现象严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存放装置100还在隔断轮盘22上设置了多个缠绕支撑管23,多个缠绕支撑管23优选与铰接轴的中心距离相等并沿隔断轮盘22的周向均布,采用此技术方案可增加软管的缠绕直径,避免软管的折断。当然,缠绕支撑管23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0026]隔断轮盘22为金属材质,边缘较为锋利,为了安全考虑,在各隔断轮盘22的边缘设置了保护圈,将锋利的边缘遮挡起来,避免操作人员划伤。保护圈采用6mm圆管制作,并沿隔断轮盘22的边缘弯折而成。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管的存放装置100,在缠绕软管时,软管的起始端需要固定,本实施例优选在隔断轮盘22上设置了软管起始端插孔24,在缠绕前,将软管的起始端置于软管起始端插孔24中,即软管的起始端被锁止,可开始缠绕软管,同理,当软管缠绕完毕,结束端也需要固定,避免散落,因此在隔断轮盘22上还设置了软管结束端插孔25,软管结束端插孔25优选设置多个,即当软管的结束端处于任意位置时,都可选择一个距离较为合适的软管结束端插孔25插入固定。
[0028]进一步地,在软管缠绕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存放装置100在铰接轴的一端设置了软管缠绕手柄26,此方案可减小操作力,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00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存放装置100,还在框架10的支脚上设置了支撑座14,支撑座14可增加框架10的稳定性,保证操作时的安全性,支撑座14优选6mm厚的150 X 150mm矩形钢板。
[0030]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实施例,而只是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遍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软管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铰接于所述框架的至少两个软管存放体,各所述软管存放体上分别设有多个缠绕格,多个所述缠绕格沿所述软管存放体的铰接轴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连接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为多层的塔形结构,各层所述塔形结构自底向上逐层向内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隔断轮盘,相邻两所述隔断轮盘之间形成所述缠绕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隔断轮盘之间还设有多个缠绕支撑管,各所述缠绕支撑管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距离相等并沿所述隔断轮盘的周向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轮盘的边缘还设有保护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轮盘上还设有软管起始端插孔和软管结束端插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还设有软管缠绕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支脚上还设有支撑座。
【文档编号】B65D61/00GK203958929SQ201420401010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孟猛, 孙建平, 张 杰, 崔良坤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