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打包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5060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饲料打包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饲料生产中的打包装置,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饲料打包称。针对现有的计量准确度低的饲料打包称进行了技术结构改进,公开了一种饲料打包称,所述饲料打包称包括下料斗、对应放置于下料斗下方的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方形筒架,所述底座与方形筒架支架设置有电子称,所述底座是由外钢板、内钢板以及固定于外钢板与内钢板之间的缓冲件组成。从而有效提高了饲料打包称的称重准确度,实现了高效、准确的称重、打包需要。
【专利说明】饲料打包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饲料生产中的打包装置,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饲料打包称。

【背景技术】
[0002]饲料打包称,主要是用以在流水线生产的最后环节完成饲料的打包和称重。饲料打包称是一种全新的装置,在打包的同时完成称重,这样就可以免去传统的生产方式下先打包再称重的情况下,如果重量不符,需要反复在打包和称重环节操作,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0003]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们发现经过饲料打包称完成的饲料包装产品中,计量不准确,市场反馈差。为此,我们针对这一设备进行了结构上的研究和改造。


【发明内容】

[0004]我们通过严格控制饲料打包称的操作工艺,精确操作,发现即使操作中不产生任何问题,最终的产品返称检查时,仍然存在超出允许范围的计量误差。
[0005]我们仔细对这一设备进行了结构分析后,针对其进行了结构改造,从而公开了一种饲料打包称,所述饲料打包称包括下料斗、对应放置于下料斗下方的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方形筒架,所述底座与方形筒架支架设置有电子称,所述底座是由外钢板、内钢板以及固定于外钢板与内钢板之间的缓冲件组成。
[0006]底座对应放置在下料斗的下方,并且将用于打包的方形筒架固定在底座上方。将包装袋撑开放入方形筒架内,下料斗内的饲料落入包装袋内,并直接通过电子称完成称重,打包后,即成成品。
[0007]与原来的设备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饲料打包称进行称重后,对产品返称检测,发现计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保证了即快速、又准确的打包、称量需要。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的下方装置有一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末端通入方形筒架内。
[0009]通过设计这一导向管,可以将饲料由下料斗导向进入包装袋内,包装效果更好。不容易发生撒落造成工作环境污染等问题。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为海绵。从而形成内圈、外圈均为钢板,内圈、外圈的钢板之间为海绵的整体结构。
[001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后,有效提高了饲料打包称的称重准确度,实现了高效、准确的称重、打包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饲料打包称示意图;
[0013]图2为饲料打包称底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好的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15]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的饲料打包称,所述饲料打包称包括下料斗1、对应放置于下料斗I下方的底座2,固定于底座2上的方形筒架3,所述底座2与方形筒架3支架设置有电子称4,特别的关注图2,所述底座2是由外钢板21、内钢板22以及固定于外钢板21与内钢板22之间的缓冲件23组成。在实施例中,优选缓冲件为海绵。
[0018]使用的时候,首先将待装的包装袋防止在方形筒架3内,然后,饲料从下料斗I落下,进入到包装袋内,在电子称上产生计量读数。由于电子称受到底座的减震缓冲作用后,所以可以很好的消除由于饲料下落所造成瞬时误差,保证快速、准确的完成计量、打包工作。
[001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下料斗I的下方装置有一导向管5,所述导向管5的末端通入方形筒架3内。
[0020]饲料由下料口 I的末端进入到导向管5,并受到导向管5作用,直接进入包装袋,防止了意外的撒落,保证生产环境干净。
【权利要求】
1.饲料打包称,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打包称包括下料斗、对应放置于下料斗下方的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方形筒架,所述底座与方形筒架支架设置有电子称,所述底座是由外钢板、内钢板以及固定于外钢板与内钢板之间的缓冲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打包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的下方装置有一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末端通入方形筒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打包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海绵。
【文档编号】B65B1/32GK204078097SQ20142048318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沈如明, 薛彦林, 钟国强 申请人:南通正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